登陆注册
5276400000003

第3章 莲花心中生,渊源有自来(1)

步步莲花——始祖释迦牟尼

佛教的创始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生活于距今两千六百年前的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他的父亲是智力释迦族的国王净饭王,母亲是拘利族的公主摩诃摩耶。佛陀因创立了佛教,解救了苦海众生而被佛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相传,净饭王人到中年,膝下无子,一天王后摩耶夫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头如雪般美丽白净的六牙巨象飞向自己,浑身散发着奇异的光彩,摩耶夫人梦醒受孕。

乘象入胎是相传甚广的关于佛陀诞生的传说之一,而右胁生子更颇具几分奇异色彩。

按照当地的风俗,怀孕十月后,孕妇应回娘家生产。于是,产期将至时,净饭王便差人护送摩耶夫人回娘家,途中经过兰毗尼园时,摩耶夫人入园休息,看到了一株无忧树,花开满枝香气扑鼻,摩耶夫人伸手摘花时不慎动了胎气,从右胁生下了一名男婴,即为佛陀。

王子刚一生下来,不仅会说话,而且能够独立行走,他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脚下步步生莲花,金光灿灿,芳香四溢。他身上散发着光芒,抬头环视四方苍穹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宣偈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两条金龙飞出,一条吐温水,一条吐凉水,为他洗浴,而这一天,就成为了佛诞日,也就是浴佛节。

史料传记中常有类似记载,伟人的出生总是伴随着满天异彩,而有感而孕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常用的母题。且不探讨其真实性,其中寄托的更多是后人的无限敬仰。佛陀诞生之时“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偈言传达出的并非一种狂傲霸气,更接近于一种求得大彻大悟,以解救世人的誓愿。

释迦牟尼天资聪慧,又接受了宫廷中较为全面的教育,自幼便善思考,但当时的婆罗门经典并不能为他答疑解惑。为何人世间有那么多苦难?人生的本质是否就是苦难?超脱苦难的方法又是什么?这些问题让悉达多王子感到迷茫;世人被困于苦海而不得解脱的现实,又让他感到不能普度众生是自己的罪过。在一位出家人的点化下,他离宫开始了修行。

离宫后,悉达多进入苦行林开始禅定修行,但单纯的禅定并未使他实现真正的解脱,于是他决定在“极度节食的情况下禅定思维”。六年苦修之后,悉达多终于认定苦修也不是求得解脱的方法。于是他前往尼连禅河边清洗身上的积垢,但是因体力不支、极度虚弱而晕倒在地,幸而得到了一位牧羊女的救助。

吃过牧羊女施舍的乳糜,悉达多体力逐渐恢复,他来到了一棵枝繁叶茂的毕钵罗树下,用草铺成了一个座位,面向东方盘腿而坐,并起誓说:“若不能在此修成正果,证无上菩提,绝不起身。”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之后,他终于在一瞬间抛却了所有烦恼,澄清了所有困惑,体验到了圆融与澄明的精神境界,成为了觉悟圆满的佛陀。

释迦牟尼成佛之后,开始宣扬佛法,四十九年间度化了世人无数。多年修行一朝开悟,他实现了一直追求的自我解脱。

圣严法师说:“从有我、自私、执著的生死烦恼众生,而成为无我、无私、生死一如也无烦恼的圣人,名之为解脱、自在。”释迦牟尼为寻求开悟而经历的种种正是他追求自我解脱时不可逾越的磨砺。因为在自我解脱之后,他又能几十年如一日,无私无我地救济他人,所以他从一位“圣人”进一步成为了大彻大悟的佛。

佛,从出生至涅槃,从困惑到舍弃,从执著于解脱到解脱后放下一切执著,他始终是一个觉悟的人,他一直追求对世间种种现象、真理的透彻了解,并肯为此抛弃世俗生活,苦修以求正果——不为迷惑,开启真智。

佛陀创立佛法,为在苦海中挣扎无措的众生指引了解脱之法。他的修行经历,有如出生时周行七步,步步所生的莲花,蕴含着清净的功德与清凉的智慧,蕴含着无边的佛法与觉悟后浩瀚的精神境界。

莲心禅韵:

佛陀十号:佛陀创立佛教,为佛教徒精神的皈依指引了方向,为了表达感激与敬仰之心,佛教徒常常用各种异名来称呼佛陀,最通用的尊号有十一种: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教经论中常常将各种名号开合为十种,并称为“佛陀十号”或“如来十号”。

浴佛节:佛教信徒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又称作佛诞日。相传佛祖诞生时有金龙飞出,口吐香水为佛祖沐浴,因故得名。中国汉族地区一般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过浴佛节,又称“四月八”。

万法归一——佛教宗派纵观

佛教大约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在三大宗教中最早产生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相较于其它宗教,早期佛教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并不承认世间存在着主宰万物的万能之神,而是主张一切皆空,认为世界是一个苦海,只有实现寂灭才能求得解脱。《增一阿含》经序中有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佛教理念主张通过止恶扬善、自我修行来自度度人。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教义的不断衍变与完善,佛教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分化,形成了各种宗派。对于佛教出现的宗派分化,圣严法师说:“佛法虽只有一味,由于接受者的接受程度──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时代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于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释了。”在佛陀涅槃之后的一二百年间,印度社会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平民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而半岛内各城邦兼并统一的速度加快,在这种情况下,佛教迅速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接受。由于佛教的研究者和修行人都越来越多,在教理、修行方式等各方面难免会产生矛盾,因此,历史上出现了多次佛教教义的结集与分裂。

印度佛教的第一次分裂是在佛灭后一百年,由于在“十事”观点上的分歧,即僧侣是否可以接受施主施舍的金银财宝,是否可以储存多余的食品,早期佛教分裂为上座派和大众派。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皈依佛门,佛教成为了印度的国教,传播范围迅速扩大,教徒数量也显著增长,单一的传播模式逐渐不再适应佛教的发展规律,两种教派各自发生了分裂:大众派分出六部,而上座派则分化为十二部,自此,原始佛教进入了部派佛教时期。

部派佛教壮大了佛教的影响,同时为大乘佛教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公元1世纪前后,大乘佛教兴起于印度南部。由于对佛陀教义理解上的差异,大乘派自命“大乘”,而将之前的部分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派”。“乘”本指交通工具,在佛教教义中,可以将之理解为渡人脱离苦海的方舟。大乘派主张出家人修习佛法,以慈悲为怀并普度众生;而小乘派则强调个人修行,自我修炼。大小乘都标榜自己是佛教正统,各自吵嚷不休,成为了佛教史上最大的一次分裂。

佛陀涅槃之后的千年左右,由于“唯识说”的勃兴,大乘派分为了大乘空宗和大乘有宗,至7世纪,佛教一些流派形成密宗,有空二派并为显宗,佛教又被分为了显密二教。

印度佛教的发展大致沿着这样的脉络而传入中国的佛教,在与中国文化的交融中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圣严法师在《正信的佛教》中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最初没有宗派的门户之见,后来由于翻译事业的逐渐鼎盛,佛典的大量译成,以及佛教思想家对于佛法的分类判摄,才有宗派的出现。”佛经典籍的繁多以及翻译的盛行,促使佛教出现多样化的发展,一时之间,中国佛家学派林立。

中国佛教的宗派大多属于大乘佛教的支系,只有成实与俱舍两派属于小乘。各宗并存并不断斗争与融合,逐渐稳定为十宗。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各种佛教宗派或声势渐大,或逐渐销声匿迹,其中,以菩提达摩为祖师的禅宗声势最为浩大,成为中国佛教宗派中影响最大的一支。到禅宗五祖弘忍法师时期,门下弟子造诣颇深,以神秀、惠能为代表分别创立了北南二宗,其中六祖惠能是禅宗的发扬光大者,他开创南宗,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顿悟、明心见性等观点,成为中国佛教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六祖惠能之后,禅宗广为流传,并将中国的佛教发展进程推上了巅峰。

虽然佛教各种宗派在教义、戒律、修行方法上有所区别,但正如佛陀十号最终指向的仍是佛陀本身,佛陀有十号,佛教分派别,然同宗同源,各宗派归根到底也都是对佛教本质的认识,研习佛法的目的也依然都是为了“觉悟”。所以,圣严法师自信地认为:“佛教的分宗分派,是属于支节的分门别类,而不是根本思想的左右出入,正因如此,不久的将来,当可见到统一的佛教,在世界上出现。”

莲心禅韵:

阿育王:Ashoka,音译“阿输迦”,意译为“无忧”,又称作“无忧王”,是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他从小心中向佛,后皈依佛门,成为佛教的护法。他强调宽容和非暴力主义,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融入佛学观点,并积极向其它国家宣扬佛教思想。在他统治期间,佛教成为印度国教,并成为了世界性的宗教。在佛教中,阿育王是仅次于释迦牟尼的第二重要人物。

《增一阿含》:原始佛教基本经典,相传原由前秦昙摩难提诵出梵本,竺佛念传译,昙嵩笔受,后经道安、法和考正,僧契、僧茂助校漏失,尽录偈颂。但译文未能尽善,所以又经由僧伽提婆加以修订。此经主要记录了佛陀及其弟子的故事,重点在说施戒涅槃等事及各种因缘故事。

白马东来——佛教与中国的渊源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后,一生致力于佛法的传播与弘扬,出家、在家弟子不计其数,有史料记载的十大弟子更是佛教传播过程中功勋卓著的典范。经过他们的努力,在佛陀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逐渐传遍了印度次大陆,到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国教,地位得到很大提升,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历来争议较大,学术界众说纷纭至今未能统一。但其中以“东汉初年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相传在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在梦境中见到一位金色天神,身披金光在金銮殿中飞行,汉明帝为天神的气质所折服,欲上前施礼,而天神却一语不发,驾云西去。明帝不知这个梦境有何寓意,于是在第二天向大臣们求解,太史傅毅回答说:“西方有一位天神,全身金色,人称为佛,陛下梦到的也许就是他。”明帝听后心生羡慕,于是召见蔡愔、秦景等人,命他们去西域求取佛法。

永平十年,历尽千辛万苦的使臣用白马驼回了经书和佛像,同归洛阳的还有两位梵僧,名唤摄摩腾和竺法兰。次年,汉明帝在洛阳城东为两位僧人建造了寺院,起名为白马寺。

这是关于汉地佛教初传的普遍说法,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由于印度文化与华夏文化之间存在的天然沟壑,佛教传入之初发展并不顺利。尽管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而是以祖先鬼神崇拜为主体,而且即使是较为流行的神仙传统也不过是现实政治的翻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佛教拥有了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形成较早,同时由于传统伦理道德观的束缚,家国同构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君权与父权的绝对权威深深地扎根于华夏文明血脉中。

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的出世观与当时的忠孝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佛教被斥责为“无父无君”之说。为了调和这种矛盾,初来东土的佛教不得不借鉴并依附于中土的文化体系,以一种“异域道术”的面目出现在,高僧们普遍采取“依神通行教化”的方式,即通过占卜算卦、趋妖避祸等带有神异色彩的方法实现曲线传教的目的。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一代巨人:明末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故事

    一代巨人:明末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故事

    书中以1552年沙勿略在上川岛去世至1669年康熙为汤若望平反昭雪为时间段,详细地叙述了以利玛窦、汤若望为代表的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士事业百余年间的萌芽、发展 、兴旺、衰落的历史历程。从传教士在明末清初时期,成功在中国立足、传教的历史和最后传教失败的结果得出了文化适应是相对完美的文化传播方式的结论,这一方式对于我们从事文化保存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追踪与溯源:当今世界伊斯兰教热点问题

    追踪与溯源:当今世界伊斯兰教热点问题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吴云贵有关当今世界伊斯兰教热点问题的专题论文集,集中探讨了当代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伊斯兰教法等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文章论证严谨,评价公允,代表了中国学者的立场与观点。
  • 神学的奇异回归:基督教在后现代思想中的变迁(灵性与社会丛书)

    神学的奇异回归:基督教在后现代思想中的变迁(灵性与社会丛书)

    这是一部独特的后现代基督教思想作品。两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变得世俗,没有哪种宗教教义在被认可的知识分支中扮演构成性的角色。然而,关于“上帝”的信仰的影子依然在我们的语言、环境、艺术和文学中渗透。虽然人们长期生活在世俗人文主义的文化中,但是很多人依然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气质。传统的宗教观念或宗教主题以一种崭新的伪装的方式回归了。“上帝”的永恒性在纯粹的短暂性中回归、在批判性思维中回归、在人文主义中回归,创造世界的圣经观念则在现代诗歌和语言哲学中回归。
  •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反穿第一妖女

    反穿第一妖女

    推荐姑娘新文《反穿后我和死对头隐婚了》她妖娆,她妩媚,她风情万种,她魅惑人心。有人说她是褒姒转世,有人说她是妲己在世,有人说她是妖妃复活,有人说她是狐狸精附体。千古第一祸水反穿成名媛圈玛丽莲!千夫所指万民唾骂!她以美貌为武器,美色为利器,踩着谩骂混的风生水起,顺手拐走一个国民老公刷爆仇恨值!你们爱骂就骂,反正被气死的人又不是我!有人问霸道冷酷的秦少为何会被美色所惑。他说,“我觉得她和其他白莲花不一样。”某女怒吼,“可我觉得你和其他流氓一个样!魂淡!!!”推荐作者完结文,《第一黑料影后》《男神大人是女生》《女扮男装当校草》,都是无虐甜宠爽文哦~
  • 许你一世之浮生若梦

    许你一世之浮生若梦

    西岳六年一月,大雪纷飞,长达半年的战争使两国人民苦不堪言,在这寒冷刺骨的日子里,新年到了。死寂的大街小巷终有了些热闹的气氛,又一年来了,这战也要打完了。
  • 我的世界一起源

    我的世界一起源

    你孤独吗?这是我玩Minecraft时候问过自己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到现在也没有找到。我为Minecraft编写了一个背景故事,我不只是希望让史蒂夫可以有一个过去和未来,也是希望在这个故事里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孤独吗?
  •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秀色农女

    重生之秀色农女

    一个自学成才的躺在床上不能动的废物女青年,在弥留之际,居然穿越到一枚农家女身上。身为家中不上不下,爷不疼奶不爱的赔钱货,极品亲戚也不少。凭借医术眼看日子越来越好,然而好日子没过几天,就被人强行拉去做了人家的未婚妻,未来相公还是个快死的病人,这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 联盟之此岸

    联盟之此岸

    神说,LPL要有世界冠军,于是就有了周蓬勃。S7,S8,S9,三年过去,LPL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赛区,被LCK血虐的耻辱一去不返。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沐浴在召唤师杯的光芒之下,享受无尽荣耀。他举起旗帜,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的LOL,是全世界最厉害的LOL!
  • 十年卧底黑道

    十年卧底黑道

    事出偶然,我盯上了黑道1966年1月24日,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村子里。我的父亲是一位病退军人,在我八岁那年去世了,撇下母亲一人拉扯着我们姐弟四人艰难度日。初中毕业后,我因家庭困难缀学回家务农。十八岁时,由政府照顾安排到镇政府工作。后来我还做过乡办企业的厂长。直到我准备竞聘乡团委书记的那年,我突然觉得我的世界观发生了一些变化。确切地说,是缘于1993年的一件偶然的事情,那年我二十七岁。弟弟高志祥带了一帮朋友来家里赌牌喝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迷案重组

    迷案重组

    一个穿越女梦回19年,拥有预测死亡的特殊能力。神勇机智,破案神速的女警花宋姝语性格怪癖,却刚正不阿的法医韩旭手段凌厉,且冷漠多金的高富帅陆廉晟四人携手破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天大案,真正的凶手也得到严惩,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希望任何有犯罪心理的人都不要挑衅法律的底线。
  • 九州·黑暗之子

    九州·黑暗之子

    九州大地隐秘的一角牲畜贸易小城青石城,接连发生离奇凶杀案,人心惶惶。一个凝聚成人形的魅族姑娘岑旷,美丽聪慧又单纯善良,她渴望融入人族社会却有着不会说谎的致命缺陷。因此,她被安排在名捕叶空山身边,一起调查青石城凶案真相。从青石鬼婴案、黑暗羽族童谣杀人案、青楼头牌花如烟被杀案到紫玉箫杀手案,每个案件都扑朔迷离、曲折离奇。随着调查的深入,魅、鲛人、羽人、河洛轮番进入他们的视线,那些黑暗中的诡计、谎言和阴谋正被一步步拆穿;某些不为人知的陈年真相、可怕秘密也逐渐浮出水面……在破案的过程中,岑旷在叶空山的帮助下,将自己独一无二的读心技能成功运用,备受瞩目。不知不觉中,两人之间产生了一种隐秘而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