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1200000011

第11章

直到现在,柴芳才知道农场政委姓于,他老婆小周是高龄产妇,她和政委结婚好几年了,由于两地分居,小周一直怀不上,这次一怀上丈夫就让她住到农场来,由丈夫天天照顾她,一则她能得到丈夫的关照,二则丈夫天天看着她,丈夫也安心。他们原先打算预产期到了到离农场最近的县城医院去生,但小周来自农村,在家干活干惯了,整天上坡下山地忙活不停,这天下午跌了一跤,这不造成现在这种情况。在柴芳的精心救护下,母子最后都转危为安,农场政委太感动了,他不知怎样感谢柴芳,便不管不顾地把柴芳拉到家中,他给自己的老婆和柴芳熬的小米粥,里边放了十来个荷包蛋,硬逼着柴芳吃下去,一个劲地说:“抽了您那么多血,快吃点,补补身子,您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柴芳却说:“作为医生,这是我的责任。”然而,近四十岁了才当了父亲,他感叹至深,经常举着自己的儿子说:“儿子,长大了不要忘记了你的救命恩人啊!”他给儿子起名恩生。从此他相信,能这样舍己救人的人绝对不会是坏人,他让柴芳不要上山干活了,就在医务室为大家看病。他每天会煮点小米粥里边放两个荷包蛋,送到医务室,柴芳感到很不安,每次都让他不要送了,可他说:“等我老婆够一个月了再说。”就这样,柴芳也享受了一个月的产妇的生活。

柴芳到了医务室以后,不仅为大家看病,而且还为医务室搞了一些基本建设,她还坚持为陈医助和小卫生员讲课。恢复了她的医务工作,她的身体也得到了一些恢复,但是有些疾病是难以恢复的。柴芳到了医务室以后劳动强度减轻了,但她更加思念自己的爱人,思念自己的老母亲和孩子。白天还好,特别是到了夜晚,那种思念使她经常辗转反侧,一直到天亮,因此她落下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农场政委很理解柴芳这种心情,他除了向上级汇报柴芳表现如何好之外,他还带着柴芳写的信,找到了黄副政委,他又到柴芳老家看望了柴芳的老母亲和孩子。老太太听到有女儿的消息了激动得老泪纵横,赶紧让农场政委将自己和孩子的照片带给柴芳。柴芳两年多来第一次收到爱人的信和她母亲及孩子的照片,她激动得不能自已,哭得瘫软到地上。

黄副政委给柴芳写来了情深意长的信:

芳:

你好吗?有多少次梦里收到你的来信,梦醒是一场空,有多少个夜晚我想你想到心痛却没有一丝的睡意。由于想你,我甚至不能看到女兵,我每次看到穿军装的女同志,我就追着人家看,想着会不会出现奇迹让我遇到你,然而每次都对我是一次折磨。这次看到你的来信,我竟当着好几个人的面迫不急待地就打开了,然后我竟然当着人家的面,激动得浑身发抖。回到家里,我把你的信左一遍右一遍地看,我看着哭着,一直到天亮。希望你为了我,为了母亲,为了孩子多保重自己的身体。我很好,我去看过母亲和孩子,他们也很好,儿子长高了,母亲也比以前胖了,她老人家过去的一些小毛病也好了,我找过军区干部部门,农场的于政委也找了军区干部部门,我相信,你的问题很快就会解决。

吻你!

柴芳接到黄副政委的信也是左一遍右一遍地看,她捧着孩子和母亲的照片,把它紧紧地贴在嘴上,捂在心口。她觉得自己的母亲是最慈祥的,自己的儿子是最漂亮的,自己的爱人是最值得爱的,这一刻她感到自己是最幸福的,她一个人在屋里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她真想一下子飞到亲人面前,她想什么时候一家子才能团圆呢?

由于黄副政委和农场政委的努力,军区干部部门对柴芳那段历史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柴芳所在的村子里有一个人也姓柴,是柴芳家的远房本家,解放前曾在邻县敌特组织里干过,解放后肃反的时候,有人把他举报出来了,他不承认,他说,他只是在那个县城开过饭馆,说是柴芳可以给她作证。原来当年柴芳从家里逃出来后举目无亲,她只知道要到解放区需要往北走,逃出来的第二天她来到离她家最近的县城,她饥渴难耐就走进了一家饭馆,她正想着怎么弄点吃的,却突然看见了自己的远房哥哥在里边,已经面对面了,柴芳想躲也来不及了,于是柴芳就迎了上去。柴芳自然不敢说自己是逃了出来的,她跟远房哥哥说父亲去北边一个县做生意,母亲有病了她要去找父亲。这个远房哥哥留她吃了饭并留她住了一夜,第二天这位远房哥哥说自己很忙,想找个人带她走。柴芳怕暴露了自己的意图,执意坚持自己走,于是远房哥哥给她准备了些干粮,给了她一些钱并送了她一程。解放后,当地政府让柴芳证明她这个远房哥哥是不是开饭馆的,柴芳就把当时的情况写了证明材料,但是柴芳只能证明面上的东西,他背后干过什么她无从知道,实际上这个人确实在敌特组织干过,后来这个人死在了监狱里,这样柴芳就更说不清楚自己和这个远房哥哥的关系了。后来组织上又找到了这个远房哥哥的老婆,他老婆证明柴芳在她家除了吃饭,和自己住了一夜,确实什么也没干过。后来他们又找到了当时远房哥哥饭馆里的伙计,伙计说自己在那家饭馆干了两年多了自己都不知道老板是敌特组织成员,柴芳一个小女孩怎么能知道这些事。经过当年饭馆伙计的证明,再加上历史证明在柴芳身上没有发生任何一件事和这一件事有联系。

事情到了这一步,终于对柴芳有了一个公正的结论。柴芳终于要离开农场了,农场政委一家坐上农场那辆唯一的吉普车,一直把柴芳送上火车,才恋恋不舍地回去。柴芳到了黄副政委的部队的第一件事就是拉上黄副政委回老家去接自己的老母亲和孩子。此时柴芳想到了自己这一生虽然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但是由于有自己坚强的老母亲和爱人的关心爱护,自己又是幸福的,她想虽然老黄不在了,但是自己还有老母亲和孩子们,她深感自己的责任的重大,自己还要打起精神,将今后的路走好。想到这里,她心里又释然了,她太累了,就这样昏昏沉沉地睡着了,等她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我的老乡老邓两口子已经到部队一周了我还没腾出工夫去看看他们,尤其是他爱人苍白的脸色给我留下深刻的印像,我总觉得她可能有病,见到他我要劝他带爱人去检查一次身体。我于是趁周末赶紧去看一看,结果我跑到老邓的房间一看,没有人,我问团里的其他人,他们说老邓两口子去城里检查病去了,果然让我猜中了。我忐忑不安地回到单位,但是对于这件事我还是放心不下。第三天,我打听到老邓回来了就赶紧跑了过去,结果老邓带回来的却是一个晴天霹雳,老邓爱人患的是白血病,而且已到了晚期。老邓眼里噙满了泪水,哽咽着说不下去了。他爱人直接留在医院了,于是我俩商量,我明天请假和老邓一起到医院去看望他爱人。第二天我们到了医院,首先找到了血液科主任,他告诉我们已经不行了,治疗的太晚了,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我们到了病房见到她正在治疗,见她的脸色比前几天似乎好了一点,老邓告诉我,昨天才输过血,我这才恍然大悟,我说:“刘老师你好像好多了,现在感觉怎么样?”她说:“我感觉好多了,我想我也没什么大病,都是老邓大惊小怪,非要把我弄到这儿来住院,过几天开学之前,我得回去,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们。”我知道她所说的老人是老邓的四个老人,老邓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她所说的孩子们,是指她在老邓家乡那个村的小学校的孩子们,因为他们自己只有一个女儿,已经上中学了。

我第一次见到她那是五年前,我要回四川休假,老邓说他很忙回不去,老母亲有病她老婆也来不了,他让我把他女儿带回部队,于是我就来到老邓家所在的村子,来到了她所在的学校,那是一所初级小学,学校坐落在一个缓坡上,整个学校总共六间房子,不仅是茅草房而且还很破旧,前面一排有两间教室,后面是一间办公室、一间厨房、一间堆着柴草和学生用的简单的体育用品。有些体育用品一看就是自己手工做的,只见用竹子做的标枪,用烂布条编的跳绳。有一个小小的操场,立着一块极其简单的篮球板。但是整个学校打扫得却很干净。她是那所学校里唯一的老师,她自从嫁给老邓之后,就主动调到这所学校工作,她是公办教师,她完全可以不在那里吃苦,可是老邓的奶奶双目失明,老邓的母亲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老寒腿,没有人照顾不行。她告诉我她的父母都病逝了,她也没有什么亲人了,老邓的亲人就是她的亲人。她一天要给四个班上课,前两个小时给三、四年级上课,后两个小时给一、二年级上课,体育课都在一起上。她还要带着孩子们勤工俭学,给学校创收,她带着孩子们在山上挖点中草药,把这些中草药背到镇上,卖了再买点孩子们要用的东西、孩子们用的课本,她用的粉笔都是她用背篼从镇上背来的,当时我看到她的手哪里像当老师的手,粗糙的完全是农村妇女的手。老邓的母亲告诉我,媳妇从没摆过老师的架子。回到家,喂猪、洗衣、做饭什么都干,她老人家讲起儿媳妇满脸的骄傲。她说,她已经一年多没有发工资了,要不是老邓每个月邮点钱回来,他们这个家真是没办法生活了。现如今,老邓的爷爷、奶奶都已九十多岁了,算起来她在这所学校工作也有十六年了,十六年来风风雨雨,苦也罢,累也罢,委屈也罢,她都任劳任怨挺过来了。十六年来她送出去一批又一批孩子,有的孩子上了大学,有的孩子当了军队干部,有的孩子又回过头来当了教师,可是她还在这所小学校里坚守着。如今她自己得了这么重的病心里想的还是学校,还是孩子们,还是老人。看着她这个样子,不由得眼泪涌了上来,我赶紧疾步走了出来。

我和老邓回到部队,我首先在我们所里向大家说了老邓家的情况和他爱人的病情,同志们立刻你十元我五元的,捐了几百元。我于是又向我们所有的四川老乡说了这件事情,我的四川老乡竟然在两天内集了一千多元。后来团里的首长也知道了这件事,团首长和团直机关又捐了两千多元。大家把钱集中起来交给老邓,老邓很不好意思,一个劲地埋怨我不该给大家添麻烦。我和老邓又一次赶到医院,经过和医院商量,决定还是满足她的心愿,让她在医院住上几天就送她回去。

老邓两口子要走了,我们团里的四川老乡都来送行,那场面既有点悲怆又有点壮观,大家心里都很难受,只有她的苍白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她高兴地说:“你们干啥子这么兴师动众的,明年我还会来的,明年我来时给你们带我们四川的皮蛋、腊肉。”大家都说:“今天是星期天,我们也没的啥子事,和你一起热闹热闹。”老邓两口子走了,同时也把我们悬着的心带向了远方。

两个月后老邓回来了,老邓熬的又黑又瘦,可见这两个月老邓经历了多少煎熬。她老婆回去后二十多天就去世了,他的九十多岁的老爷爷、老奶奶经不起这个打击,先后病倒,时间不长就相继去世了,老父亲、老母亲也经不住打击先后病倒了,老邓埋葬了爱人,埋葬了爷爷、奶奶,又把父母亲送到医院住院,真是焦头烂额。值得庆幸的是女儿到底长大了,她强忍失去母亲的痛苦默默地帮助父亲照顾爷爷、奶奶,现在两位老人终于出院了,女儿也回学校上课了,老邓这才依依不舍地回到部队。

我们部队要进行联合演习了,因此从机关到连队都忙碌了起来,我们所也把人都派到各个连队检修武器、车辆,罗宏喜和小四川被派到迫击炮营,然而谁能想到,演习还没开始就出事了。当时我们部队装备的是“文化大革命”中制造的82型迫击炮,不知是由于“文化大革命”中出的产品质量有问题,还是这种火炮自身就有问题,如果它不发火,自身不具备自动报警性,因此我们部队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迫击炮瞎胡闹,打不响往外倒,倒不好就地暴。”迫击炮营三连的炮在演习前我们自己试演习时怎么也打不出炮弹来,于是罗宏喜、小四川和操炮手就往外倒。罗宏喜和小四川虽然是修理所的修理工,但是罗宏喜是修理诸如炮队镜、瞄准具等光学仪器的,小四川是修汽车的,包括操炮手在内也没遇到这种火炮不发火现象。就在他们将炮弹往外倒,倒不出来他们就使劲往地上磕的时候,成参谋和老邓刚好检查走到这。他们是行家里手,他们一看就感到事情不好了,说时迟那时快,他们俩不约而同地冲向了正在往外倒炮弹的那几个人。他们冲过去手脚并用将几个人推向一边,刹那间炮弹在炮管里就爆炸了,一团烈火裹挟着弹片和被炸碎的炮管以及战友们的血肉腾空而起,大家都被这一声巨响惊呆了,片刻宁静之后大家才醒过神来,扑向爆炸的地方,这时大家看到成参谋已经血肉模糊,老邓的半只胳膊甩到了一边,几个人全部昏迷了过去。救护车很快来了,大家把几个血肉模糊的人抬上救护车。结果到了卫生队成参谋已经牺牲了,老邓的头部受了伤还丢掉了一条胳膊。罗宏喜和小四川、两个操炮手都受了伤,罗宏喜的头冒着血,眼睛紧闭,眼睛上方也出血了,于是团卫生队在做了紧急处理以后就赶紧把他们送军区总医院。我也赶紧跟到军区总医院,留下卫生队人员具体办理有关手续以及负责部队和医院的联络。由于还要开追悼会,我和司令部的同志要接待成参谋的家属,我们把他们送下就赶紧回来了。

同类推荐
  • 我会记得你,然后爱别人

    我会记得你,然后爱别人

    所有的爱情都是以互相吸引为原则,无论是男是女,长得好看是主要的条件之一,很多人的爱情之所以坎坷,就是因为不够漂亮。人生就像下棋,因为落棋无悔,所以处处惊心。关东野客是个怪人,明明讲述的都是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但读起来却有一种安静淡雅的味道。好像事不关己,却又饱含热情。《我会记得你,然后爱别人》收录关东野客近20篇全新故事,故事在前,感悟在后,共同组成了这本书。书中的故事曲折而多情,引发的感悟深刻而蕴含哲理,金句频出,让人目不暇接。愿你的生活,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愿以此书,抚慰你身心。
  • 蚀骨1

    蚀骨1

    我讲述不是杀人,是被杀;我解剖的不是尸体,是人性。人就像是一面镜子,一切都是反的。我管善良叫看似邪恶,邪恶叫看似善良。一书包含十五个原创悬疑剧本,情节波折,节奏顺畅,一悬到底,矛盾突出,逻辑合理,深度哲学,社会百态,刻骨悬爱,有一样没做到都算我输!
  • 青丝井(下)

    青丝井(下)

    古井之惑他们决定在今日未时下井,在此之前,关山月带着那两个捕快去镇上的天香楼吃点心,萧剑卿则去了一趟柴烟儿的房间。出乎他意料的是,柳云湘也在那里,正在和躺在床上的柴烟儿聊着什么,柴静儿坐在她们旁边,手中端着个空碗,从碗里的残渍来看,是给柴烟儿喝的汤药。看到萧剑卿进门,柴静儿站起身来,或许是昨晚没有睡好的缘故,她今天的脸色看起来比柴烟儿更加苍白几分,眼神中充满了疲倦,虽然如此,脸上还是浮起一抹勉强的笑意。“萧公子。”
  • 消逝的幺家大院

    消逝的幺家大院

    谢尔盖和芥花是在哈尔滨的果戈里大街认识的。果戈里大街有三家表店,谢尔盖的表店是最大的一家。另两家表店有一家是俄国人瓦西里开的,还有一家是中国人马国昂开的。瓦西里的表店虽然不大,但生意最好,因为店主瓦西里是一个高级钟表师,在德国和英国都呆过。由于战乱,他就从德国来到了中国的哈尔滨。因为在他来中国之前,他的徒弟伊万早就在哈尔滨了。但徒弟伊万没有开钟表店,而是改行在马迭尔大街开了一家西餐厅,生意很好。瓦西里的钟表店卖的都是旧钟表,主业是修表和其他两个钟表店的店主没有来往,但也都认得,做生意的时候,相互之间也不挤兑。
  • 一叶秋

    一叶秋

    本书为作家张大春的中国传奇笔记材料小说集“春、夏、秋、冬”系列的第三本。演罢《春灯公子》市井豪侠江湖快意,拾掇《战夏阳》知识分子官场怪态,作家张大春再度展现娴熟之极的书场叙事技艺,编织中国传奇笔记材料,溯探正史和传说罅隙之间,那些遭沉埋和隐匿的有趣传说。本书十二篇故事,说的是“识时务”的人们在浊浊世道中,处变化之际,识福祸道理。更有各路鬼怪妖狐,各显神通;仙凡遇会,事迹不凡。
热门推荐
  • 志在江湖

    志在江湖

    上古江湖乾坤昌盛,然天地大劫残喘至今。令江湖为国,以至尊为首。吾天云封氏,庶子封九霄,当志在江湖。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撒了谎的尸体

    撒了谎的尸体

    7月15日星期日11:30AML市通往郊外的高速公路即使是夏天的正午,通往市外的高速两旁也丝毫没有炎热的气息,只有四面八方的蝉鸣提示着现在还是盛夏。身为L市公安机关刑事科的法医,周末加班就意味着发生了什么恶性事件,殷琴坐在开向市外的警车上,心里也在翻腾。毕竟,L市一直很平静,差不多一年半载才会在假日出勤一次。殷琴透过车窗观察着路况。高速护栏外,不间断的稀疏树林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既视感。偶尔透入的蝉鸣也让殷琴觉得焦躁。在仿佛无休止重复的道路上,远处突然出现了一片明晃晃的警戒带。
  • 重生之帝国崛起

    重生之帝国崛起

    冒着黑烟的内燃机坦克,整齐划一的铁骑,遮天蔽日的双翼飞机,头戴绿色武松帽的伞兵,钢盔下一张张黝黑而又刚毅的面庞……这是八国联军来京城参观阅兵看到的一幕。世界范围的殖民时代,东方帝国夕阳的年代,一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一个一无所有的穿越者,一个内忧外患的东方帝国。
  • 趣味人生预测:透过现在看未来

    趣味人生预测:透过现在看未来

    人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就会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人生又怎么能有意义,生活又怎么能美好呢?如果我们能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尽相同,但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窗外有土也有星,就看我们能不能磨砺一颗坚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风尘寻觅到辉煌灿烂的星星。不要一味地审视生活怎样对待自己,而应该静下心来,看一看自己是如何对待生活的。
  • 川菜诗百首:用旋律找回记忆

    川菜诗百首:用旋律找回记忆

    历史上四川籍的文化名人,以及长期客居四川的文化名人,与川菜结下了不解之缘。司马相如、左思、李白、杜甫、薛涛、苏东坡、陆游、李调元、张大千、李劼人、黄晋临等大名鼎鼎的诗人、作家、画家、官人,或用诗歌,或用锦绣文章给我们留下了川菜的精神元素。他们或者亲自下厨,或者自办餐厅,给川菜创制了许多名菜,给川菜留下了许多佳话,注入了许多文化的味精。
  • 用美国小学课本学英语

    用美国小学课本学英语

    本书精选北美中小学课本中的标准课文,涵盖的学科广泛,包括数学、语文、科学、艺术、生物、化学、体育等等。藉此你可以从中体验到美式教育的精髓。我们试图让你真正“浸入”到纯正的英语环境中,实现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的完美结合,充分调动自己无意识记忆的潜在能力,让英语学习不再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 员工招聘与选拔实务

    员工招聘与选拔实务

    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一方面要确保招聘有能力、适合企业文化并能协助实现团队或企业的目标和员工,另一方面要将合适的人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这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和实现组织或个个效能最大化都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员工的招聘与选拔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形式、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力资源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经理在进行招聘选拔时,往往会面临以下问题:如何准确地描述某个职位究竟需要什么素质的人才?内部选拔与外部招聘哪种方式更好?如何对被选拔或被招聘的人进行素质评价?采用什么评价工具更恰当?如何在选拔和面试过程中把握提问的方式与技巧?如何在招聘面试中运用技巧?……
  • 灵海山

    灵海山

    灵海山。支持正版,支持作者。正版授权作品,感谢您的支持。
  • 零时隐于洛书之一世倾情

    零时隐于洛书之一世倾情

    隐子一直在想命运大概只会捉弄她吧,却不想遇到了时洛书,大概是因为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自然会给你开一扇窗吧。时洛书是个不婚主义者,他觉得爱情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他瞧不上,却不想老天爷给他安排了一个零隐……
  • 热血星魂

    热血星魂

    凶狠残暴的怪兽反叛图谋的机器变幻莫测的人心在星河时代的征程中一群热血青年奋起抗击、谱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