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4000000015

第15章 企业的目的(1)

假相:企业的目的是获取利润。

真相: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为社会做贡献。

利润不是企业的目的

2006年,参加首期“全球CEO课程”的中国学员在美国学习,郭广昌问魏思乐:如何看待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郭广昌执掌的复星集团旗下的制药企业,跟魏思乐领导的诺华制药有直接竞争。

魏思乐的回答一企业是需要盈利,但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一听起来有点跑题,但据说使在场的30多位中国企业家“陷入思考”。魏思乐的回答和在场的中国企业家的反应,让人想起了近60年前,在美国的另一个商业领袖的聚会。

在1949年的一个研讨会上,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帕卡德说了类似的话,但是没有使在场的美国企业家们“陷入思考”。帕卡德“认为企业对自己的员工、客户、供应商以及广大社会的公益事业,都负有重大的责任。结果令我惊讶而且失望的是,居然大部分的人都不同意我的看法。他们认为自己唯一的责任便是为股东牟取利润。”

在1960年,帕卡德依然执着不悔,在对员工的一次演讲中明确说出了企业的目的:

我首先想探讨一家公司存在的原因,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会在一起?我想,很多人误以为公司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这一点其实只是一家公司存在的一种重要结果,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地去发现我们存在的真正原因。在探讨时,我们不可避免会得出一个结论:一群人结合到一起,以我们称之为公司的机构存在,是为了能够合力完成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个名词听来平凡,却是根本因素。

……你随处(整个企业界)都可以看到有人只对金钱有兴趣,对其他一切事情却没有兴趣。但是,根本动力大部分来自能在其他方面做出成就的意愿。

例如,制造一种产品,提供一种服务,大致上就是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企业的目的,就是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为社会做贡献。尽管赢得利润不是企业的根本目的,但是利润和目的两者并不对立。利润和目的之间,有三点相关关系。

第一,利润是企业为社会做贡献的结果。

如果企业以有效率的方式,提供了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那么,企业就会赢得利润。赢得利润是为社会做贡献的结果,不过结果不是目的。

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企业在起步阶段应该以利润为目的,发展壮大了才考虑为社会做贡献。问题是:在起步阶段,如果不是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你靠什么赢得利润?只有做了贡献,才能取得利润。

第二,利润是企业长期生存、持续为社会做贡献的手段。

企业的存在,是以获取利润为前提的。如果不能获取利润,企业无法长期生存。不过,手段也不是目的一就像人要吃饭才能生存,但是吃饭不是大多数人生存的目的一样。

另外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企业应该无偿地,或者说不计利润地为社会做贡献,比如把专利无偿地给全社会使用。我们来比较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企业今天不计利润地为社会做贡献,明天就破产不存在了。另一种方式是企业获取合理的利润,长期存在并发展壮大,为社会做出长期的贡献。这两种方式,哪一种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当然是后者。再说了,不计利润地为社会做贡献,是非赢利组织的任务。

第三,不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往往更能创造利润。

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也可能赢利,如果它有效率地提供了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很有趣的现象是:拼命想赚钱的企业,往往赚不到钱;不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利润往往滚滚而来。

在2005年,美国两家大公司的掌门人就企业的目的进行了公开辩论。Whole Foods的麦基说,Whole Foods的目的是通过提供高品质和高营养的食品来促进人类的健康和幸福。赛普拉斯半导体的罗杰斯则说利润是第一位的。

但是事实是:麦基的公司是财富500强中业绩最好的食品零售商,27年来创造了巨大的股东价值;相反,罗杰斯的公司23年来累计是亏损的。

这跟管理大师柯林斯的发现是一致的。在《基业长青》一书中,他和合作者研究了索尼、默克、IBM等18家“高瞻远瞩的公司”,发现:“高瞻远瞩公司能够奋勇前进,根本因素在于指引、激励公司上下的核心理念,亦即是核心价值观和超越利润的目的感”;而且,“高瞻远瞩公司同时也是高效率的赚钱企业”。

为什么超越利润的目的,能够带来长期的利润?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进一步深究企业的目的:怎样为社会做贡献?做贡献有哪些主要的方式?

伟大企业的起点

企业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为社会做贡献。但是光知道这一点还不够。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才称得上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

具体地说,提供满足了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就称得上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就是满足了顾客需求。或者,用管理大师德鲁克的定义: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

他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写道:如果我们想知道企业是什么,我们必须先了解企业的目的,而企业的目的必须超越企业本身。事实上,由于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因此企业的目的也必须在社会之中。关于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

市场不是由上帝、大自然或经济力量创造的,而是由企业家创造的。企业家必须设法满足顾客的需求,而在他们满足顾客的需求之前,顾客也许感觉到那种需求。就像饥荒时渴求食物一样,不能满足的需求可能主宰了顾客的生活,在他清醒的每一刻,这种需求都盘旋在他的脑海中。但是,在企业家采取行动满足这些需求之后,顾客才真的存在,市场也才真的诞生,否则之前的需求都只是理论上的需求。顾客可能根本没有察觉到这样的需求,也可能在企业家采取行动一通过广告、推销或发明新东西、创造需求之前,需求根本不存在。每一次都是企业的行动创造了顾客。

企业的目的,是为社会做贡献。而为社会做的贡献,就是创造顾客,就是提供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

这时,我们可以为“为什么企业不以利润为目的,往往更能创造利润”这个问题提供第一个答案。

企业不以利润为目的,不是没有目的,而是以创造顾客为目的,以提供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而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要么一开始就没有找准自己要满足的顾客需求,要么在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把利润的考虑放在了顾客之上,所以要么一开始就没有顾客,要么渐渐失去了顾客。

利润只能由顾客带来。以创造顾客为目的的企业,在创造顾客的同时,自然而然就创造了利润。而以创造利润为目的的企业,自然而然就忽视了顾客,也就失去了利润。正如默克公司的乔治·默克二世所说:“我们要始终不忘药品旨在救人,不在求利,但利润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记住这一点,就绝对不会没有利润;我们记得越清楚,利润就越大。”

同时,我们也可以为管理大师汉迪的一个问题提供答案。

汉迪也坚决反对把利润当作企业的目的:

我曾经参加过某个公司的高级主管会议,主题是订立新的“使命宣言”。宣言中说,他们将秉承和股东一样的热忱,积极造福客户、社会、员工与环境。在众人的要求下,总裁说明他个人的优先事项:“在关键时刻,我会把盈余放在第一位。”此话一出,赢得满堂彩,他一副很有气概的样子。而我搞不懂,他们为什么要喝彩,他们又不是股东,而公司也没有财务危机,他们为什么要在意盈余?难道他们不觉得,让公司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创新领先、声望最高、乃至于规模最大,才更值得自豪吗?然而,他们追求的却是获利最高。

沃特金森委员会说:“利润是最主要的尺码。”

可是,这把尺的测量对象是谁?测量的目的又是什么?尺码本身怎么可能是目的?就好像有个打板球的人,把争取高打击率当作是最终目标一样。错了!

取得高打击率的目的,是为了能让自己继续留在队中打板球。

汉迪提出了问题:用利润做尺码,测量什么?测量的目的又是什么?如果我们知道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那么测量的对象就是企业是否创造了顾客,测量的目的是为了继续创造顾客。

更具体地讨论创造顾客的方式方法,就进入了战略和营销的范畴。也就是说,战略和营销的起点是企业的目的。其实不仅仅如此一引用穆科贾安尼斯的说法,目的是伟大企业的起点。他认为,伟大的企业有四类目的。

这四类目的,也是为社会做贡献、创造顾客的四种方式。

第一种是同理心驱动的“为他人”,比如沃尔玛以替顾客省钱为目的,迪斯尼则是带给人们欢乐。

第二种是求胜心驱动的“做英雄”,比如默克公司以征服疾病为目的,福特汽车则是让汽车民主化。

第三种是像艺术家一样“求卓越”,比如投资之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超凡的投资为目的,宝马汽车则是非凡的驾驶乐趣。

第四种是像探险家一样“去发现”,比如索尼以有用的创新为目的,IBM则是做信息领域的先驱。

穆科贾安尼斯还指出了与这四种目的对应的四种人生哲学。企业像人一样,信奉不同的人生哲学。

“为他人”者追求“助人”,哲学基础是苏格兰哲学家休谟的幸福观。休谟认为,幸福的根源在于人内在的为他人的痛苦而痛苦、为他人的幸福而幸福的同理心。关心他人是我们的道德本能,我们在意别人的快乐,放弃自私的快乐,为他人创造了快乐,我们自身的快乐也就得到了最大化。

“做英雄”者追求“有效”,哲学基础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哲学。尼采主义者认为只有少数人是真正自由的,不可避免地将实施自己的意志和领导力。你要么成为这少数人,要么跟随那些真正的领袖。尼采主义者认为采取一项行动的最终理由,是该项行动能够增加整体的人类成就和有效性。

“求卓越”者追求“好”,哲学基础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成就观。他认为至善在于一个人作为个体和社群一员的人生角色的卓越表现。亚里士多德称之为eudaimonia,有时翻译为“幸福”,但是更接近“实现”、“繁盛”、“成功”的意思。

“去发现”者追求“新”,“去发现”的哲学基础是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这种观点认为:当我们真诚的生活时,我们可以自由地去不断寻找新的有价值的事物,不被常规所束缚。但这并不意味着经常改变方向。

正是因为我们是自由地选择了道路,因此更要坚持不懈地投入所选择的事业。

在讨论过四种目的的哲学基础之后,在给出“为什么企业不以利润为目的,往往更能创造利润”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答案之前,我先介绍一下巴菲特的管理之道一很简单,只有两点。

巴菲特不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也是一位管理大师。他投资那些和他信奉同样的管理之道的公司,而且作为董事帮助这些公司管理得更好。他成功地投资了《华盛顿邮攒),并对该公司传奇性的女CEO格雷汉姆提了很多管理上的建议。

他在《凯·格雷汉姆的管理生涯》一文中这样写道:她不太懂得财务报表,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她懂得“商业的两条基本规则:第一,把有才之士聚集在你的周围,并给予他们责任和你的感激之情。第二,始终如一地向顾客提供超凡卓越、不断改进的产品。”

巴菲特的管理之道就是这么简单的两点:人和产品。

我就从这两点着手,来接着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不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往往更能创造利润?

第二个答案跟人相关:“为他人”、“做英雄”、“求卓越”、“去发现”这样的目的直指人类内心的本性,比金钱更能凝聚、激励人。比如沃尔玛的领导者想要激励下属,不会说:“好好干,想想我们帮沃尔顿家族挣钱多有意义”,而会说:“好好干,想想我们帮顾客省钱多有意义”;迪斯尼的员工,会因为看到孩子们快乐的笑容,而不是因为公司股价的上涨而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第三个答案跟产品相关:以目的而不是利润为指导,企业才能有正确的产品战略。巴菲特强调了不断改进的优质产品的重要性,但是,向着什么方向改进?该推出怎样的新产品?那就要以目的为指引。比如IBM就不断再造自己,从打卡机公司变为电脑公司,再升级为软件和服务公司。目的不变,产品一直在变。

同类推荐
  • 销售攻心术:销售就是一场心理战

    销售攻心术:销售就是一场心理战

    销售就是一场心理战!销售就是心与心的较量!所以,在销售工作中要想提升你的销售业绩,就一定要懂得察言、观色、攻心,真正明白心理学对销售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成为销售行业中的佼佼者。他们可以做到的,你同样也行!学习和掌握他们的攻心秘笈,在平时多加训练,你一定也能成为下一位金牌销售员!
  • 城市传媒形象与营销策略

    城市传媒形象与营销策略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城市形象的营销活动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经济、文化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基本推动力。本书融合市场营销学、传播学、城市经济学等理论,通过全面的理论分析阐述不同媒体对于城市形象营销的作用,并探讨了城市形象营销的传媒策略。
  • 让员工一起成长:构建教育培训体系的7大方面

    让员工一起成长:构建教育培训体系的7大方面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以培训管理实战为导向,分为三个部分,即企业培训的理念导向,构建培训体系的7大方面,优秀企业的培训管理的案例,对企业的培训体系构建和培训管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 一分钟抓住客户的营销妙招

    一分钟抓住客户的营销妙招

    永远不要表现得“像一名推销员”!接近客户的30秒,决定了营销的成败:要有一个漂亮的开场白!客户的拒绝将带来销售,只要你处理得当!60秒成为营销之王!
  • 赢在纪律

    赢在纪律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纪律,就是赢在职场。纪律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是一名合格员工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完美执行力的第一要义。想成为纪律意识强的金牌员工吗?赶紧来翻阅本书吧。
热门推荐
  • 蚀骨禁爱:霸道帝少的新婚妻

    蚀骨禁爱:霸道帝少的新婚妻

    谁也不敢得罪这个至高无上的男人。可偏偏她不怕邪。最后还怀了他的孩子!“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妻子?”将女人禁锢在自己手中,他挑起她的下巴,想要将她咬碎吞下。他要的只是她的逆来顺受。可她偏偏生来反骨:“孩子我会打掉!”他皱眉,指尖微微用力,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中,竟让她坠落成霜……婚前,一纸契约,他冷情如石:“你自己惹的祸,自己来消!”婚后,如海深情,他却覆水难收:“我爱你,别离开我。”
  • 四世三生几回欢

    四世三生几回欢

    诛仙台上销魂柱边,她受贬谪,抽去根骨,失仙散神,落凡成妖。他说:“你为何如此执迷不悟!”她不可置信:“你...你竟不信我...”五百年后,九难山下。一念之差间,他收转世重生的她做了徒儿。师姐排挤,师兄捉弄,满门上下避之不及。更有同门师妹栽赃陷害。她委曲求全,小心侍奉,为的不过是他能信她,能说一句:“妖儿,我信你。”可是到了最后,妖凰出阵,天下大劫。不是她,明明不是她。错了,都错了,他竟还是这句话:“你为何如此执迷不悟...”
  • 偷来的一生

    偷来的一生

    20世纪80年代后期,老山前线猫耳洞里,小战士何定平意外接到一个“重任”——代表全班官兵与寄来慰问信的女大学生林萌萌保持通信!在一次攻坚战之后,何定平受重伤,复员回乡。带着牺牲战友的集体“痴心”,何定平前往成都,寻找林萌萌。阴错阳差之下,何定平未能成为林萌萌的男友,却成了她父亲白教授的司机,只能把心中那份暗恋埋在心底。光阴荏苒,十几年过去了,何定平仍未获得林萌萌的芳心,而当初被他带来成都的老乡刘文俊,却发挥巧舌如簧的本事,一路高升,甚至赢得了林萌萌的好感。随着白教授的意外离世,当年慰问信背后的丑陋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为了摆脱一起财务纠纷,刘文俊驾车杀人,这时林萌萌找到了何定平,请求 “顶包”。对生活顿感虚妄的何定平,此时该何去何从?
  • 血炼魔天

    血炼魔天

    魔道门派弟子张乾,因一件神秘之宝助他踏上魔途,魔道艰辛,前途渺茫,更是正魔难容。他以一己之力,与各大正魔巨擎抗衡,终成为一代魔道巨头。
  • 江中月:长江流域中秋文化研究

    江中月:长江流域中秋文化研究

    本书将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对长江流域中秋节的历史形态与当代存续状态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行详细分析。团圆安康是中国社会亘古不变的主题,这种愿望在中秋节中体现得尤其明显。人们将许多的感情与希冀积聚在这一节日中,它的意义被人们不断丰富。中秋节最初是个祭祀月神的日子,其后演变成玩乐赏月的节日,后来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因素,如诗歌、戏剧、传说以及各种民间文化活动,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 追星请低调

    追星请低调

    作为国内三线女明星,邵仙实力在颜值在,勤勤恳恳等着火的机会。作为国内一线男演员,古泽演技在能力在,心心念念等着和女神合作。本来想低调追星,结果古泽阴差阳错暴露了粉头的身份,本来邵仙以为这会让他离自己的距离变远,但是没想到古泽居然开始光明正大的追自己。“我想和你在一起。”“你清醒一点。”“我已经28了,粉丝会理解的。”“你清醒一点。”邵仙一边疯狂工作,一边疯狂躲避古泽。生活……难啊,难于上青天。
  • 百万情人:慕少,晚上见!

    百万情人:慕少,晚上见!

    “想要我帮你?””为了夺回父母的心血,明知道是粉身碎骨的交易,她却义无反顾。没有名分,只是工具而已。她丢失了自己的心,在爱情漩涡里越陷越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王溺宠之怪医拽妃

    邪王溺宠之怪医拽妃

    她带着现代的药箱穿越,里面药品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她不想受到继母的束缚,带着贴身丫头、要了几百两银子便离家另起门户。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中西合璧,唯我独尊。没银子我赚,赚来银子开药铺、开诊所、开医院。只有医疗产业哪里够,房地产啥的也赚点。
  •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荆楚作家走乡村”是由湖北省作协2007年开始推出的系列大型文学采风采访活动,是倡导作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学“品牌”活动,旨在通过组织作家走进农村采访、创作,反映我省农村改革的前进历程和成就。继2007年、2008年、2009年活动将采访主题聚焦于“农村扶贫”、“先进名村”和“旅游名村”之后,今年,“荆楚作家走乡村”采风活动,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农村环保问题上。二十几位作家通过调查走访,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绿色生态画卷,结集为25万多字的报告文学《碧水蓝天畅想曲》一书。
  • 伪娘在二次元旅游

    伪娘在二次元旅游

    这是一只萝太在二次元的世界里到处额......闲逛?嘛~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总之进来康康也没有损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