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7800000019

第19章 规则关照好小人物(1)

由于交易都包含一系列复杂的操作过程,所以交易可以看成是一门艺术。关键是要记住,交易的目的要非常明确。当买者或卖者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企业发展的成功可能性就会增大。

但企业最后成功与否,还要由企业自身所决定。由于在过去的20年里,资产在业主的手里倒来倒去,很容易让人将交易当成目的。如果你买下一家公司,即使价格非常合算,但最终你必须去经营管理才行。

具体到许多搞好的或是搞砸的交易,有时还要看你如何对待公司的员工。在大量的企业收购交易中,员工一直被认为是一项大宗开销,如果考虑到节省开支的话,大规模的裁员就被许多收购者看成是一种积极措施。裁员确实帮助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用西夫纬赚钱,但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公众媒体的负面报道改变了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后来的做法。(参见第3章对该交易的描述)

许多成功的交易并没有把员工当做开支来削减,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充分利用员工当家作主来改善经营。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的另一次交易,即在收购劲霸电池公司过程中,将大量的产权分摊给员工就说明了这一点。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的并购交易都包含员工持股的成分,但在收购劲霸电池公司时,员工持股普及到了普通员工一级,而不像往常那样,只将产权集中在几位高层管理人员手中(当然在这起收购中,高层管理人员中产权也占一大部分)。由于员工受到鼓励,资金流量增加了20%到50%,使这笔交易成为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有史以来赢利最多的一次交易。

戈登·凯恩将7家化工产品企业收购到凯恩化工产品公司名下,在员工持股机制中走得更远,产权分配普及到了几乎每个员工。这些雇员帮助凯恩大幅度地削减了开支。随着化工产品周期性的变化,所有员工都赚到了大钱。90%以上的普通员工参与了员工持股机制,一年每人至少得到了10万美元。

通过凯恩化工产品公司和艾威斯公司的运作(参见第5章)例子可以看出,员工持股机制对员工和业主都有利。但员工持股机制也容易被滥用,威斯利公司将员工持股机制作为一种资产出手的手段,来清理收购的席梦思床垫公司。尽管威斯利得到很可观的收益,但它后来在四种不同场合将其部分收益退回。

交易失败还有可能是没有善待好员工以外的相关人物。莱曼家族靠大举借债建立了地产王国,本应该和他借到200亿美元的银行家关系融洽,但莱曼家族的成功使其与银行家们产生隔阂,他们不再关心莱曼家族的生存和发展。银行家们争着向莱曼家族贷款时,他们就以傲慢的态度对待这些银行家。当莱曼家族要在伦敦附近实施庞大的加纳利码头工程时,经济形势开始对他们家族很不利,但保罗·莱曼仍然像往常那样对待这些银行家。因此,银行家们随即将莱曼家族赶出了这项工程的建设,并且使他们的企业奥林匹亚一约克公司陷入破产。

德崇证券公司的破产也算是得到了同样的报应。尽管德崇证券公司不是本书谈到的交易中的主要参与者,但它至少为本书描述的五宗交易提供了资助,此外作为杠杆收购的先驱,德崇证券公司造成很大影响,使其他企业卷入了资产交易,并导致了本书描写的几起著名的交易的失利。

很明显,德崇证券公司终结是始于迈克尔·米尔肯受到指控。

德崇证券公司首先试图逃脱,但还是决定支付大笔罚款来了结对自己的指控。当它在经济状态不佳时,没有任何银行或是政府机构来保护它。J.P.摩根曾经想办法向那些暂时境状不佳的金融机构伸出救援之手,以结束1907年的经济恐慌。但现在与其相反,没有任何人想挽救一下德崇证券公司。因为其他公司认为德崇证券公司得志时,极力避免让他们参与交易、分享交流经验。

当形势发生变化后,美国金融界无人愿意站出来帮德崇证券公司一把,许多企业甚至看到德崇证券公司完蛋而感到幸灾乐祸。

戈登·凯恩收购凯恩化工产品公司(1987年)

人们称戈登·凯恩为化工企业杠杆收购的先驱者。作为一位杜邦公司的终身行政管理人员,他在退休后两次重返工作岗位并且带领员工买断化工产品企业。凯恩的收购程序并不复杂,都是从他将近50年职业生涯中学到的交易真谛。

戈登·凯恩的交易真谛首先是充分利用产业发展趋势。如果化工产业重点转到特种化工原料的产业,那就在化工产品行业低价时买断它。第二是充分利用化工产品价格的周期性变化。当化工产品价低时买进,等到价格涨上去时出手获利。第三,毫不留情地削减开支。凯恩在他的最成功交易中一次能够削减开支的70%到80%。第四,普及推广员工持股机制(在大幅度削减开支时,这样做有助于劳资双方建立融洽的关系)。

1987年初,75岁的戈登·凯恩开始他最野心勃勃的计划。凯恩首先集中在乙烯生产企业上,从不同的公司收购了7家生产化工产品的公司。由于乙烯生产价格很低,这些公司早想将乙烯产业出售来发展高收益的特种化工原料生产。收购价格约为11亿美元,收购价中几乎没有包含资本金。戈登·凯恩自己筹集230万美元,其他2500万美元的资金由公司员工、其他行政管理人员和摩根一斯坦利银行提供。凯恩的个人资信保证、再加上提供给债权人的产权催化剂(除贷款利息外的权益,以便能够得到贷款),使银行家们同意为交易提供98%的资本金。交易几乎在各方面都顺利进行,凯恩只用实际收购价的很少部分资金买断了乙烯生产设施等资产,平均支付了20%到50%的重置成本收购了企业。因而,任何人要想在乙烯生产上和他竞争,必须要三年才能建成同样的工厂,也就是说要比凯恩付出更高的代价才能进入该行业。

此外,凯恩正确地认识到乙烯原料的价格已经降到了谷底,将开始攀升。6个月后,由于乙烯价格的上涨,公司的资金流比收购时的预测增加了25%。凯恩成功地降低了成本,并且使工人保持十足的干劲。所有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有相当份额的产权,部门经理们也有权益,普通员工通过员工持股机制拥有12%的股权。

仅仅过了一年,凯恩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1988年4月,他以12.5亿美元的价格将公司出售给西方石油公司,西方石油公司还要承担因杠杆收购欠下的8.3亿美元的债务。由投资者筹集的2500万美元在一年之内增长了40倍。

戈登·凯恩通过这笔交易使自己赚了1亿美元。3名高层行政管理人员当时各自筹集了9万美元,后来共得到1.2亿美元。

摩根·斯坦利和大通曼哈顿银行当时共集资2500万美元,并且负责筹集其他资金,也各自得到1.2亿美元。但这起交易的最大赢家是凯恩化工公司的1300名员工。

员工们在交易开始时就对此非常关注,后来又听说企业将出售给西方石油公司,他们要面临失业,不过各自都拿到了10万美元。70名部门经理各自平均拿到200万美元。在1300名员工中,除90人外都参与了员工持股计划,共享1.55亿美元。没有资格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们都得到一年的额外薪水。那些有资格但起初不愿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也各自得到了1万美元。

成功之道

戈登·凯恩对时机判断非常敏锐。在化工产业经济发展处于谷底时,购买了化工企业,当经济复苏后,又能靠出售来赚钱,而且戈登·凯恩知道如何大幅度削减开支来改善经营。为能够顺利地实施削减开支计划,他又让每个员工各自占有一部分企业权益。结果证明这些做法相当成功,凯恩自己一年内赚到1亿美元,企业的1300名员工也各自拿到了10万美元。

莱曼兄弟公司开发加纳利码头(1987年)

莱曼兄弟公司包括保罗、阿尔伯特和拉尔夫兄弟以及他们的公司奥林匹亚·约克开发公司。由于他们高超的金融管理技艺而成为曼哈顿最大的地产业主。这些理应在本书中提及。在1977年纽约财政危机高潮时,他们把多伦多控股公司当作杠杆,以3.2亿美元的价格,买下曼哈顿的八座办公楼。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又用15亿美元整修了这八座建筑,建成世界金融中心,并于1988年完工,进一步增加了家族的财富。

然而他们接下来用所得的财产投资而造成的灾难,使他们先前的成果在后来的失败中毁于一旦。1987年保罗·莱曼(莱曼家族地产业的主管)收购了伦敦泰晤士河边71英亩土地——当地称“狗岛”。莱曼预计当时的首相撒切尔夫人有意将伦敦重新提升为欧洲金融中心,而大多数金融机构会对几英里之外的金融区的规模和地价望而却步。他就将该地改名为加纳利码头,投入家族资产的20到36亿美元,以建立一块大型办公楼区,整个地区造价超过100亿美元。为使该巨大工程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奥林匹亚·约克发展公司的一半资产不得不用来作为杠杆交易的抵押品。

这时候罗伯特·坎普和唐纳德·特拉普正被巨额债务压得抬不起头来,但这些并不使人感到震惊。尽管当时被公开宣传的个人形象和奢侈的生活方式与他们的金融财政问题没有多大关系,但可以想象他们当时所面临的负面宣传和不良环境会有多么严重。

所有这些对于保罗·莱曼、他们的兄弟以及公司来说,是不可理解的。

莱曼家族至少从表面上看,生活习惯是传统、保守的,财务资信是可以信赖的。他们是虔诚的宗教徒,尽量避开新闻媒体,过着与社会相对隔绝的保守生活。但是生活习惯与经营意识并不完全是相辅相成的。尽管莱曼家族做过一些成功的交易,从中赚了大钱,但他们也会像那些过分张扬的同胞一样犯同样的错误。

他们也会冒巨大的风险,远离那些使他们赖以发家致富的人们。

他们建设加纳利码头的雄心使自己也同他们那些张扬的同行一样,落得同样下场。

加纳利码头工程的第一阶段于1991年9月完成。莱曼家族尽全力才完成整个工程,但他们仍然需要更多的资金。起初,一期工程的建筑楼层只有57%被出租。时运不佳,这时他们正赶上伦敦二战以来房地产开发的最低潮。伦敦金融区的办公楼大量闲置,租金也不断下降。当时伦敦算是一个真正的买方市场,或者说是一个承租人的市场。对于莱曼家族来说,以往他们正是利用同样低廉的市场,购买了多伦多和纽约的资产而发家致富。但现在看起来,他们不但利用不了这次时机发财,甚至还成为牺牲品被紧紧地套牢。

不景气的北美地产市场也严重地影响了奥林匹亚约克发展公司的资金流动。他们试图将经营业务分散,但这种企图又把支撑房地产事业的资金消耗掉。其他投资包括加拿大湾港资源中心、阿比提比一普莱斯(Abitibi-Price世界上最大的新闻纸制造商)和其他业务都进展得不太顺利。他们在罗伯特·坎普的一次灾难性收购交易中投入7亿美元,结果损失了几亿美元,受到了严重打击。到1991年底,莱曼家族建立的帝国,由于背负着200亿美元的债务,正面临着崩溃的危险。

凭借莱曼家族在世界各地拥有的主要资产以及保罗·莱曼的无可争辩的个人能力,他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挽救他们的大部分资产:比如出售一部分资产(当然不幸的是只能以低廉的价格)或以交换产权为条件和债权人协商将债务偿还期延长。房地产的资产运作非常复杂,这也许是最复杂的一次运作,但他们可以同时进行。莱曼家族的人完全可以凭借其个人能力、智慧和优良的资产重新走向相对的繁荣。

这时候保罗·莱曼犯下了另一个、也是代价最大的错误。他拒绝向债权人屈服妥协,不愿将产权出让,也不向债权人通报日常经营状况,甚至连最新财务状况都不愿提供。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过于自信,以至于敢冒让银行将他的奥林匹亚·约克发展公司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日本的分公司破产的风险。他认为银行承受不了如此大的破产,或者认为银行不会承担使全球房地产、银行和金融市场受到一系列负面影响的责任。

传统的银行借贷体系对于莱曼家族的人来说,正好与一般情况相反。保罗·莱曼不是一位急于讨好银行家以求得到贷款的客户,他不需要提供资信甚至不需对还贷计划做任何说明,就能筹得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贷款。到1992年,莱曼家族的金融状况恶化时,他必须对原来的贷款结构进行重新调整,不然的话就无法按期偿还贷款。但莱曼对债权人的态度没有改变。他所提交的债务重组计划涉及到近100家银行,但很少提到资产或财务状况说明,只是提出推迟还贷并且需要得到更多的资金,以资助加纳利码头的开发计划。

同类推荐
  • 你凭什么影响世界:比尔·盖茨送给年轻人的创业礼物

    你凭什么影响世界:比尔·盖茨送给年轻人的创业礼物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对比尔·盖茨成功之路的分析,提炼出比尔·盖茨的创业思维和创业智慧,相信无论是创业者、管理者还是渴望成功的人都会从本书中找到能给予自己帮助的经验和策略。同时,为追求事业发展的个人和企业,带来一定得启发和借鉴。本书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对比尔·盖茨成功之路的分析,提炼出比尔·盖茨的创业思维和创业智慧,相信无论是创业者、管理者还是渴望成功的人都会从本书中找到能给予自己帮助的经验和策略。同时,为追求事业发展的个人和企业,带来一定得启发和借鉴。
  • 华为财务管理如何与国际接轨

    华为财务管理如何与国际接轨

    在财务管理上,华为进行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定与改革,以适应华为财务管理的国际化。
  • 全世界最贵的销售心理课

    全世界最贵的销售心理课

    《全世界最贵的销售心理课》是一本结合最新心理学研究成果和销售实战的销售圣经,对消费者的不同心理,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以及销售人员应该怎么去面对客户等。
  • 探索与发展新论

    探索与发展新论

    《探索与发展新论》借鉴与参考的作用比较明显,除可供各级机关相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行政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工会工作人员等学习使用外,还可以作为论文范本,为相应的职称论文评审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资料、学习、参考、借鉴、交流等综合作用比较突出。《探索与发展新论》主要内容包括:新闻真实和审美的几个要素表达、现代企业工会个性发展的主要元素、现代管理制度因素和人文因素变化及管理模式的创新等。
  • 影响力:非凡主控与引导的艺术

    影响力:非凡主控与引导的艺术

    优秀、卓越之人往往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凭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在谈笑间引导、改变他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局势的发展。影响力是优秀、卓越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每个不甘平庸、渴望优秀、有所作为的人都应该自我培养的关键能力之一。《影响力:非凡主控与引导的艺术》由廖振宇编著,凝聚强大的气场,让他人乐于被引导,被改变:掌控局势主动权,摆脱平庸现状,走向非凡人生。提升影响力,从合格到优秀,再到卓越的个人成长之路,从平庸到成功,再到辉煌的成功之路。
热门推荐
  • 生明暗

    生明暗

    冰冷孤寂的星域,唤名神渊。某日强光升起,照亮整片浩瀚天海。神星湮灭,化为乌有。一枚神玉突破剧烈冲击,在虚空中漂泊了无尽岁月,终究降落于冷落之星上。被不知名的少年拾取。命运就此轮转。……
  • 长情醉红颜

    长情醉红颜

    美人厌时迟,静候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出狱以后2镜之家

    出狱以后2镜之家

    她们爱过、笑过、哭过,也满足过、失落过,她们曾经痛不欲生,也后悔羞愧,不再完美的她们想用自己的方式活下去...她们都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被法律惩罚离开家人失去自由,身体的枷锁有限期,心灵的枷锁却会跟随她们一辈子...是被生活的重担压垮身心?还是含泪默默吞下苦痛,昂首面对明天?用自己的方式活着,哪怕被周围的人用有色眼镜看......只是很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
  • 笑忘书

    笑忘书

    《笑忘书》是梁左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作品集,是由著名作家王朔亲自整理、主编的,并写了悼词作序。书中收录了许多梁左未曾发表过的小说和散文随笔,从中可以窥探出梁左对艺术和人生的思考,是当代相声作家中少有的兼具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作品,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文人自由创作的根基和文化复兴的景况。王朔、刘震云、冯小刚、葛优、英达、姜昆、马未都、陈佩斯、梁天、梁欢……近30年来最影响力的文化精英,与梁左割不断的因缘。其中王朔、刘震云、英达、姜昆、梁天、梁欢等亲友所写的怀念梁左文章,也收录在书中。另,书中收录王朔、刘震云、马未都三篇追忆文章,作为新版序言。
  • 末世重生小娇妻

    末世重生小娇妻

    (末世甜宠文,1v1身心干净,无小三,无虐)末世来临,丧尸、变异兽横行,作为一名还未踏出社会的大二小菜鸟的杨静蕊战战兢兢地活了三年。重生后她决定不再蹉跎年华,这一世她要在这末世找个伴争取活得更久点。(有萌宝,有空间,有~~~~~哈哈哈哈哈笑)
  • 去融感仪的世界救弟弟顺带成神

    去融感仪的世界救弟弟顺带成神

    科学家进入虚拟世界,探索现实真相!打怪?升级?怎么可能!主角张幻的人生永远都是不隐藏实力,直接搞事情。怕被打,怕被虐?难道是我“科技”的力量不够?你要敢来,我就敢碾压!
  • 飞贼遇上兵

    飞贼遇上兵

    一个是聪慧过人,行侠仗义的小飞贼;一个是高大英俊头脑却有点二,终生立志天下无贼的捕快……当这两个人聚在一起——当!好戏开锣喽!一番官与匪的纠缠,到最后,究竟谁输谁赢?亦或是:飞贼遇上兵,爱你说不清?
  • 嫁给二婚熟男:豪门暗香

    嫁给二婚熟男:豪门暗香

    请抽打我吧,为什么这么慢,为什么进展也这么慢...总有一些灰姑娘能博得王子的欢心,肖蒙却以为她并不是灰姑娘,而且他也不是王子,是国度里无情的国王。即使求婚和离婚那么快,蒋乔的名字依旧是陌生的。高傲到骄傲如同孔雀般的男人,眼神冰凉,言辞刻薄,嘲笑她的木讷和自卑,警告她不准靠近,然而内心渴望类似爱情的东西。他只愿索取,她只愿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