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2600000042

第42章 财富随想(2)

——关于财富的话题四

财富的积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财富的散尽可在顷刻之间。我不得不承认,我们与发达、先进、富裕的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富积累还没到要我们说话气粗的时候。最近我总在想一个问题,财富从什么时候远离了我们,而进到别人的口袋里去的呢?

近日看到一份史料让我为之一惊,中国秦汉以来的人口、经济和技都长期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晚至1840年之前,中国仍是世界第一济大国。清朝前期和中期,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世界各国的白银至中国。在1500年至1800年期间,欧洲的白银有一半都流到了中国,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等等出口到世界各地,由此换来白银,些白银流进中国后,不再回流到世界各地,而是进入“神秘的窖藏”。

时清朝的农业、工业、商业和金融的发展和繁荣,使中国市场经济进了最繁荣的时期。晋商、徽商等十大商帮就是最好的见证。如晋商大魁,自有资本额高达近千万两白银,经营牛羊、粮食、茶叶、皮毛、器、铁器、丝绸、烟草、药材等,采办、运输、销售、汇兑等分支机遍布全国22个省,几乎垄断对俄国和蒙古的贸易。大盛魁的营业额,如十倍于资本额,则为1亿两白银,相当于道光18年(1838年)财政收入的240%。当时的世界10大首富中,中国人是榜上有名的。清代期的中国经济在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总量上是无与伦比的。这使我感到,多少年来,我们对历史的研究,只是注重了历朝历代的更迭,宫廷内针的权力和政治斗争,而对历史的经济研究是弱项。

从这一份史料中我们不难发现,1840年以后,财富就远离了我们,我们就一落千丈,那是为什么?一个经济大国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思考。

我不是学历史的,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史更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但我对历史的某个“切面”十分感兴趣,通过一个“切面”我力求从中窥视到全貌,以求找到一些判断。如晋商的衰败为何如此彻底?我查看了大量的资料,都不能满意。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把晋商的衰败归于外因和战乱等等,我实在不敢苟同。如从历史形成的文化角度及晋商内部的体制等层面上去深入研究的话,会发现,传统文化既造就了晋商同时也毁灭了晋商。毁灭晋商的大敌是人治、封闭、保守、产权不清等。

分工、交换、产权私有和相应的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素。而我们的历史就是一个权力的争斗史。政府权力引导一切,权力预着市场,几百年的重农轻商,在文化上体现得尤其充分。而官本位的文化,读书人做官是最大的理想追求。经商的不如卖笑的,使商人无遇见谁总是点头哈腰,而在商人看来当官的伸出个手指头比他们的腰粗,商人永远也进入不了主流文化。至今在山西留下的王家大院和乔大院,在我看来,当时这里的主人是为了证明自己。但在社会上仍没他们的位置。有的经济学家说,中国的财富文化是杀富济贫,中国在统上就没有典型的私有产权,同时更没有相应的法律,尤其是谁富就革谁的命,均贫富的文化更是影响了我们几十代人。历代王朝的君主也深怕富甲天下的大商人“财大气粗”,然而在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社会,财富还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呢?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1840年前我国有过市场经济社会,但没有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法制。

1840年的鸦片战争,我们用过时的梭标和大刀去对付一群以540尊火炮摆在16艘船舰上渡海而来的敌人,随之是入侵者对中国财富的全面掠夺,这一耻辱的历史我们不会忘记,但传统的财富观,我们应该早早地就忘掉。

还是先看看自己

——关于财富的话题五

只要承认是搞市场经济,就不得不承认这个社会存在贫富差距,这是一个现实。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实质就是要不断缩小贫富者之间的差距。缩小贫富差距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财富是大家创造,但财富又常常体现在某个个体身上,大量的财富是在少数人手中控制着,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富和穷是相对而言的。怎么才算富?怎么才算穷?是否有一个具体的量化的标准?改革开放初期,万元户,被视为先富阶层,而今拥有几千万几个亿几十个亿上百亿的才算富人,这一量化的标准,应该是社会自然约定俗成的。而穷人的量化标准是什么?很显然是和富人相比而言。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没有不变的穷人,也没有不变的富人,谁也不是天生的富人,谁也不是天生的穷人。但为什么会形成“富人和穷人”?这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人为救济两个穷人,分别给他们几亩地,和每人一头牛,使他们摆脱困境。其中一个穷人有了地和牛之后,感到这牛每天还得喂养,不如换几只羊,既能有羊奶、羊肉吃,还可多繁,再卖钱。可当他吃到只剩下一只羊时,他又想不如把这一只羊换几只鸡,既有鸡蛋吃还有鸡可吃。一年后那个富人再来看这穷人时,他仍没有摆脱贫困,只剩下一只鸡了;而另一个穷人,靠这几亩地和一头牛,辛辛苦苦、省吃俭用干了一年,留下口粮,还卖了粮,并用钱又买了几头牛。几年后,他已是拥有几百头牛的庄园主,成了富人。而那位早已把剩下的一只鸡给吃了的穷人,还是一个穷人,命运没有任何改变。

应该说在上面的故事中,两个穷人的机会是相等的,想摆脱困境,命运都在自己的手中。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穷和富归于命运。而不去想富人是怎样拥有财富的。在民间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其实就反映了人们的这样一个心态。然而这种财富现象是完全可以改变的。

香港著名的财经评论学者林行止先生,曾有篇文章《风光太太好寂寞》,他从另一个角度说了香港富豪们是如何勤奋工作的。不知有多少商人,每天工作十几小时,把生命所有的时间都用于事业和工作上,几乎没有正常人的生活。然而很多人只看到了富豪太太们的风光,却不知这些太太们的寂寞。

林先生还提出:专注赚钱,是发达之本。在他看来,在追求和积累财富方面,因人的特质不同而互异,有的人专心致志于创造财富,有的人则等闲视之,月积年累,结果大大不同,社会上贫富两极化因而不可避免。而专注于求财的人才能致富。同时林先生还说:“一般人将宝贵的精力消耗于种种繁琐的、与积累财富无关的杂务上。”而亿万富翁型的人绝不会在这类繁琐的小事上浪费时间与精力,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样做的机会成本太高根本不划算,这类人的心智是单程路——赚钱。

“专注于赚钱,或会牺牲、错过许多乐趣;但视财富为事业成功标志的人,认为赚钱就是最大的乐趣。”

至于林先生的这些观点是否符合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认识富者和穷者,还是有其道理的。因此在我看来,在评说富者和穷者之前,还是先看看自己为什么是穷人。至于如何致富、如何拥有财富、如何积累和创造财富,那是我要在下一篇文章中要说的话。

你的着眼点在哪

——关于财富的话题六

财富的积累方式是各式各样的,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渴望自己的财富越多越好。中国民间有句老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从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人的本性。承认是人的本性,就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人们为什么还要对各式各样的财富积累方式品头论足,而且成为时下人们如何看待富人的争论焦点呢?实质上这已远远超过了积累财富的本身,它已完全进入了社会道德领域的范畴。或者说它不是经济学的问题,而是社会心理的整体状态。

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应该说,我们的市场经济至今还沿袭着这样一个传统的道德规范,那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在中国人的观念思维里,爱财者,即贪财也。所以在这一思维惯性下,贪财的,都是一些为富不仁之人。而这种惯性,给我们在追求财富、创造财富和拥有财富的过程中带来很多看不到的障碍,使很多问题混淆起来。在很多普通人看来,富人都是靠贪财达到致富的,都是对市场及消费者的欺诈而卖现的,把财富的积累视为“肮脏的游戏”。这样的形象在我们的小说彖的创作中随处可见,同时,我们还可以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找到有力的理论依据,即资本家在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不择手段,等等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对财富拥有者的“阶级仇和民族恨”。然而当我们净下心来,面对市场经济时,会发现我们在过去形成的很多意识形态是模糊的和不准确的。

首先,我们发现贪财是人的本性,贪财本身并没有罪过。最近我在读书中看到,西方经济学界有一个令人吃惊的观点:私人的恶德就是公众的利益。以我个人的理解,正是人的本性——贪财,才使这个世界不断去创造财富,使这个世界的总体财富不断地增加。这也就是亚当·斯密的“自利最大化”理论,而“总体收益的结果,有别于创造收益的个体意向”。这一经济思想被西方经济界认为是对经济最伟大的贡献。

但我们还发现不是贪财就能致富,而是除了这一本性之外,创造财富还必须具备很多特质,如个人理想、对市场的敏锐、勇于接受挑战、勇于去投资和抓住机遇、去不断创造利润的空间、勇于创新的精神、勇于冒险的精神等等。而即使具备了这些,也不一定就能成功,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我们看到的是很多失败者。但人的本性仍驱使着人去努力追逐,这就有大的成功者和小的成功者。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西方经济学也在影响着我们的判断,但在接受这些影响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强调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如西方过分强调和依赖那只“看不见的手”和“自利最大化”,使得我们也跟着跑,而我们忽略了亚当·斯密在提出“自利最大化”的同时也强调“行为的规范”。

君子爱财或是贪财,这都是很正常的。问题出在哪儿呢?那就是否取之有道。取之无道,就出了问题。孔老夫子所讲的“义”,是利在其中,而不是“不计其利”。这就使得我们更加清楚了: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你的着眼点在哪里?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涌现了一批很好地运用了党的富民政策,很好地掌握了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实现了先富起来的个人理想的人,他们同时也给全社会创造了财富,所以把他们称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些人应成为全社会最受尊敬的人。

同类推荐
  • 北大金融课

    北大金融课

    当今社会,除非你的生活能够远离金钱,否则,不管你是否喜欢,你都需要关注金融,不仅要关注靠前的,还要关注靠前的。这些年来,优选经济已经一体化,可谓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任何地方发生的财经事件,都有可能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你的切身利益。说白了,金融的变化将直接关系到你我钱包的大小。于是,有关普通百姓如何应对通货膨胀、货币、金融问题的根本,以及美元贬值策略、中国企业转型迫在眉睫、人民币走向靠前等系列话题,都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
  • 7天让你读懂经商心理学

    7天让你读懂经商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然而,从普通大众看来,严谨深奥的心理学的确是晦涩难懂的,一些专业的名词术语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难以被理解。所以,迫切需要一条合适的纽带将心理学的科学性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与工作中。《7天让你读懂心理学》系列丛书无疑就是这样一条及时出现的纽带。本书为丛书之《7天让你读懂经商心理学》分册。
  • 谷歌创业帮:关于梦想、创新、勇气与坚持

    谷歌创业帮:关于梦想、创新、勇气与坚持

    谷歌是公认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是天才最密集的地方。一批从谷歌走出来的华人天才创立了一个名为“xGoogler”(谷歌帮)的神秘组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中国创业浪潮中,这个组织也正不断壮大与聚变。他们中有把谷歌公司带到中国并影响一批互联网人,如今成为科技投资领域专家的李开复、宓群;有试图将人工智能带进每个人生活的赵勇、李志飞;有参与打造全球新创公司最高市值的小米科技的林斌……他们用前沿的技术和自身的智慧,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新一轮主要力量。假以时日,这些人也许将成为新一轮顶级公司的缔造者。这批从谷歌这个“天才梦工厂”走出来的创业者们,究竟插上了什么样的翅膀,得以在互联网世界脱颖而出?
  • 北大领导课

    北大领导课

    《北大领导课》结合北大实践经验,探讨了决策、战略、沟通、激励、实践、授权、目标管理、创新、情感领导、团队精神等领导过程中必须涉及的重大课题,总结出了一套被北大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领导实践方案。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北大领导课》,探索北大领导艺术的精髓,感悟北大领先的领导力水平,也可以学到简单而实用的领导方法,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领导水平,为日后的领导工作做准备。
  • 领导培养下属的100条铁律

    领导培养下属的100条铁律

    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打好识人、用人和培养造就人才的硬仗是领导的首要任务。能否让下属的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是衡量这场人才之仗胜负的关键。本书提供的100条铁律则为您的人力资源管理保驾护航……
热门推荐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本书是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关系的论文集,书中主要体收录了:《浅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人权与社会主义法治》,《美学视阈下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管理刍议》,《浅析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解决建议》等文章。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
  • 经年只遇你

    经年只遇你

    别名:《与同桌心动的日子》她与他初次相遇彼此心动的那一年,她二十岁,他也二十岁。——“嘿,我叫郑北遇,大一新生,你叫什么名字?”——“时经年。”她就像一个爱笑的孩子,眼睛带着光芒,走进了他的心里,融化了他那一贯冷漠的心。……“学姐,我叫叶繁星,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学姐,这个平衡膳食的名词解释我不太理解,能麻烦你给我讲讲吗?”宋学姐一脸冷漠:“查百度。”……时过经年,我只遇你。——时经年、郑北遇
  • 己芳醉

    己芳醉

    枯图澄宄作为大陆第一位花灵,死亡两千年后复活,痴迷话本子,失去了混世的雄心壮志。日常坑别人家的孩子,听别人家的故事,过自己的快活人生,再也不管别人家的闲事。
  • 游戏世界奇幻旅程

    游戏世界奇幻旅程

    幽闭的小房间中,一台联通游戏世界的电脑, 发出点点微光。上古卷轴,魔兽世界,瓦罗兰大陆,古剑奇谭,黑暗之魂,DNF,饥荒......穿梭于不同的奇幻世界,开启了一场不可思议的旅行。肆意妄为之后,大幕拉开之后。李青才发现,他并非孤单一人。
  • 我只想当个房东

    我只想当个房东

    都市异能,大家看着笑一笑,写的不好凑合看吧。
  • 仙川

    仙川

    上古以后,神州阔土,趋势渐定,正邪初分。然则双方之势,犹如水火,两不相容,故此纷争屡起,战祸不断,致使广阔浩土无处不是血雨腥风,尸横遍野。匆匆千年,不过弹指挥间。正欲压邪,而压不正,邪欲侵正,亦不能成。反倒于此期间,正道之中,能人辈出。且又多为奇人异士,这些人无不凭借聪明才智,终其一生,苦心专研各种修真炼道法门,欲达仙境,除去邪风,以求正气凌然于天地之间。殊不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修善为魔之别,本就在于修善难,为魔易,千年修道,不及一夜成魔。于是乎,正邪之间历经千年始终难分高下。不料因于修炼法门千变万化,俱不相同,使得除去正邪之别,又逐渐产生门派之分。最终形成,正有神仙佛道,邪分妖魔鬼怪。。。。。。
  • 唐贾

    唐贾

    李想魂穿至贞观五年,步入商途,结识长孙冲,爱上晋阳公主,“预言”皆被证实,为了大唐国运昌盛,究竟能有何作为?
  • 人性的优点

    人性的优点

    《人性的优点》是卡耐基的三大经典著作之一,这是一部汇集了他一生思想精华和经典励志名言的著名著作,被誉为“世界励志圣经”、“克服忧虑获得成功的必读书”。它是一本关于如何征服忧虑、创造幸福美好人生的书。作者通过许多现实的案例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走出人生的误区;如何充分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充沛的精力;如何充分开发蕴藏在身心里而尚未利用的财富,发挥人性的优点。很多人因为这本书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的。它不仅是西方世界影响时间最为持久的人文畅销书,也是中国人最为熟知的励志经典。
  • 巫水谣

    巫水谣

    李牧原前世本是仙君,因为爱上一个人,而坠落凡间。一世恍惚,爱他的人他视而不见。他爱的人别有目的。有人对他说:人生生世世轮回不止,几十年虽只一瞬,却也可以遇人万万。此间柔情蜜水、恨苦离别、虚情假意皆有之!却只有一世一爱一姻缘,最是刻骨铭心!虽轮回而不忘,不为生死所束!有些人虽然喝过了孟婆汤,却依然记得上辈子的爱恨情仇。上辈子,错过的人,这辈子在茫茫人海中,还能否相遇?上辈子,爱错的人,这辈子见面之后,是否还有些心动?爱对了,眼前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爱错了,生生世世都要徘徊在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