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4200000018

第18章 詩卷第一(6)

賦也。方曰筐,圓曰筥。曹氏曰:「皆竹器。」湘,烹也。蓋粗熟而淹以為葅也。輔氏曰:「知粗熟而淹以為葅者,祭祀之禮,主婦主薦豆,而實以葅醢故也。」錡,釜屬。有足曰錡,無足曰釜。《釋文》曰:「錡,三足釜也。」此足以見其循序有常,嚴敬整飭之意。王介甫曰:「所用有常器也。」劉執中曰:「誠敬之至,事事必躬也。」輔氏曰:「所用有常器,每事必躬親,先後有次序,皆嚴敬者之所為也。嚴敬,則自然整飭如此。」愚按:必采而后盛以筐、筥,必盛而后烹以錡、釜,則非循序有常者不能也。曰采、曰盛、曰湘、無一不親;曰筐、曰筥、曰錡、曰釜,無一不具,則非嚴敬整飭者不能也。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叶後五反。誰其尸之?有齊側皆反季女。

賦也。奠,置也。宗室,大宗之廟也。大夫、士祭于宗室。愚按:諸侯之庶子為别子,别子之嫡子為大宗,即大夫之始祖也,故祭于其廟。牖下,室西南隅,所謂奥也。古人廟堂南向,室在其北,東户西牖,皆南向。室西南隅為奥,尊者居之,故神主在焉,所謂牖下者也。凡廟皆南向,而主皆東向。李寳之曰:「堂屋五架:中脊之架曰棟,次棟之架曰楣,後楣之下以南為堂,以北為室與房。大夫房東室西,相連為之,室又户東而牖西,户不當中而近東,則西南隅最為深隱,故謂之奥,而祭祀及尊者常處焉。牖,穿壁為交窗以取明也。」尸,主也。齊,敬貌。季,少也。祭祀之禮,主婦主薦豆,實以葅醢。《儀禮·少牢饋食》:「主婦薦韭葅醓醢,奠于筵前,葵葅蠃醢,陪設于東。」熊剛大曰:「菹,菜茹。醢,肉汁。《周禮》有七菹、七醢。」少而能敬,尤見其質之美,而化之所從來者遠矣。嚴氏曰:「自后妃及夫人及大夫妻,皆文王齊家之化也。」

《采蘋》三章,章四句。呂東萊曰:「采之,盛之,湘之,奠之,所為者非一端,所歷者非一所矣。煩而不厭,久而不懈,循其序而有常,積其誠而益厚,然後祭事成焉。季女之少,若未足以勝此,而實尸此者,以其有齊敬之心也。」輔氏曰:「首章言未祭之前采蘋藻之事,次章言既得蘋藻而治以為菹之事,三章言祭時獻豆菹之事。東萊言『采之,盛之,湘之,奠之,所為者非一端,所歷者非一所,煩而不厭,久而不懈,循其序而有常,積其誠而益厚』者,亦説得好。但此詩意尤在『有齊季女』一句上,惟敬,故無間斷。少而能敬,非質之美而教之豫者不能。非文王之化所從來者遠,曷能如此哉?《采蘩》見其始終之敬,《采蘋》見其少而能敬。」《左傳》曰:「苟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序》:「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則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

王介甫曰:「自所薦之物,所采之處,所用之器,所奠之地,皆有常而不敢變,所謂能循法度。」

蔽芾非貴反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蒲曷反。

賦也。蔽芾,盛貌。甘棠,杜梨也。白者為棠,赤者為杜。陸璣曰:「棠,今棠梨也。」陸農師曰:「其子有赤白美惡,白色為甘棠,赤色澀而酢,俗語澀如杜是也。」翦,翦其枝葉也。伐,伐其條幹也。伯,方伯也。羅氏曰[46]:「伯,長也,為諸侯之長也。」茇,草舍也。止于其下以自蔽,猶草舍耳,非謂作舍也。召伯循行南國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長樂王氏曰:「召伯觀省風俗,或苃甘棠之下,以受民訟。」劉元城曰:「憩息甘棠之下耳,説者乃謂召公不重煩勞百姓,止舍棠下,是為墨子之道也。」其後人思其德,故愛其樹而不忍傷也。劉元城曰:「覩其物,思其人,思其人,則愛其樹,得人心之至也。」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叶蒲寐反,召伯所憩起例反。

賦也。敗,折。憩,息也。勿敗,則非特勿伐而已,愛之愈久而愈深也[47]。下章放此。輔氏曰:「始則不忍翦伐之,既則不忍敗折之,既則又不忍抑屈之,愛之愈久而愈深也。思其人而愛其樹,則其愛之之意廣矣;又至于愈久愈深,則其愛之之意遠矣。召公之德,其浹洽于人心者如此,而文王之化,從可知矣。」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叶變制反,召伯所説始鋭反。

賦也。拜,屈。董氏曰:「如人之拜,小低屈也。」說,舍也。勿拜,則非特勿敗而已。

《甘棠》三章,章三句。《史記·燕世家》曰:「召公甚得兆民和,巡行鄉邑,有棠樹,決政事其下[48]。人思召公[49],懷棠樹不敢伐,歌詠之。」《正義》云:「《括地志》云:『召伯廟,在洛州夀安縣西北。人懷其德,因立廟。』」李迂仲曰:「《樂記》論《武》樂曰:『五成而分[50],周公左,召公右。』則召公為伯,在武王時,而此詩稱伯者,亦後人追稱之耳。」《考索》某氏曰:「周南,天子所都,周公不得專有其美。召公專主諸侯,則南國之教,得以稱召伯也。在《易》『二』與『四』同功而異位,二多譽,遠也;四多慎[51],近也。周公近,召公遠,有詩無詩,此其異歟?」輔氏曰:「蘇氏之說曰[52]:『周公在内[53],近于文王,雖有德而不見,故其詩不作。召公在外,遠於文王,功業明著,則詩作于下。』此理之最明者,此其説似可采,而《詩傳》不取者,蓋二《南》皆周公所集,其實皆所以明文王之德化也。」

《序》「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國。」

王介甫曰:「愛之篤,思之至,以其教明也。」

厭於葉反浥於及反行露,豈不夙夜叶羊茹反?謂行多露。

賦也。厭浥,濕意。行,道。夙,早也。南國之人遵召伯之教,服文王之化,有以革其前日淫亂之俗,故女子有以禮自守,而不為强暴所汚者,自述己志,作此詩以絶其人。言道間之露方濕,我豈不欲早夜而行乎?畏多露之沾濡而不敢爾。蓋女子早夜獨行,或有强暴侵陵之患,故託以行多露而畏其沾濡也。

誰謂雀無角叶盧谷反,何以穿我屋?誰謂女音汝無家叶音谷,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

興也。家,謂以媒聘求為室家之禮也。速,召致也。貞女之自守如此,然猶或見訟而召致於獄[54]。因自訴而言人皆謂雀有角,故能穿我屋,以興人皆謂汝于我嘗有求為室家之禮,故能致我于獄。然不知汝雖能致我於獄,而求為室家之禮初未嘗備,如雀雖能穿屋,而實未嘗有角也。嚴氏曰:「男侵陵女,女不從,遂誣女以有室家之約,而召伯聽其訟,此詩述女子自訴之辭如此。蓋雀之穿屋,實以咮不以角也。男子之速我獄,乃是侵陵,實無室家之禮也。」咮音晝。

誰謂鼠無牙叶五紅反,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叶各空反,何以速我訟叶祥容反?雖速我訟,亦不女從。

興也。牙,牡齒也。楊氏曰:「鼠無牡齒。」陸農師曰:「鼠有齒而無牙。」墉,墻也。言汝雖能致我於訟,然其求為室家之禮有所不足,則我亦終不汝從矣。使貞女之志得以自伸者,召伯聽訟之明。輔氏曰:「前章室家不足,責之以禮也;此章亦不女從,斷之以義也。貞女之志,守禮執義如此,則被化而成德者深矣。牡齒,謂齒之大者。」

《行露》三章,一章三句,二章章六句。召南非一國,其被化必有淺深,此詩之作,其被化之未純者歟?故未免有强暴侵陵之患,必待聽之明而後察。若《周南》則固無是詩,然《騶虞》純被之後,《召南》亦不宜有是詩矣。愚按:此詩貞女乃《訟》之「初六」,强暴之男則《訟》之「九四」也。「初六」陰深,不永于訟,而「九四」以剛不中,正應之貞女自守非所以召訟,而男子以强暴淩之。然曰「室家不足」,則「初六」之辨明矣;曰「亦不女從」,則「九四」不克訟矣。所以能然者,以有召伯為「九五」之大人也,然以此詩之貞女,猶《周南·漢廣》之貞女也,而彼之出遊人自不犯,此雖早夜自守,而猶有强暴之訟,是又被化有遠近,作詩有先後,未可遽分優劣也。

《序》:「召伯聽訟也。衰亂之俗微,貞信之教興,强暴之男不能侵陵貞女也。」

黄實夫曰:「周家貞信之教興,而商人衰亂之俗未殄,此如一陽來復之時,陽雖有當盛之勢,而五陰猶未却以遜陽,則草木之摧敗,猶有所不免,自二《南》極而王道成[55],則自《復》而《臨》,自《臨》而《泰》之時也。」

羔羊之皮叶蒲何反,素絲五紽徒何反。退食自公,委于危反蛇音移,叶唐何反委蛇。

賦也。小曰羔,大曰羊。皮,所以為裘,大夫燕居之服。素,白也。紽,未詳,蓋以絲飾裘之名也。錢氏曰:「兩皮之縫不易合,故織白絲為紃,施之縫中,連屬兩皮,因以為飾。」紃音馴。曹氏曰:「裘必合衆皮而成,故其縫殺不一。」退食,退朝而食於家也。自公,從公門而出也。委蛇,自得之貌。南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故詩人美其衣服有常,而從容自得如此也。衣裳有常制,進止有常所,其節儉正直亦可見矣。輔氏曰:「羊裘素飾,可見其節儉;退公委蛇,可見其正直。」謝疊山曰:「召南大夫有潔白之操,稱潔白之服。中心無愧怍,故外貌有威儀。德行可法,故容止可觀,進退可度。委蛇委蛇,此泰然自得之貌也。使胸中微有愧怍,其步趨非躁則急,不遲則速,安能委委蛇蛇哉?」張南軒曰:「重言委蛇,舒泰而有餘裕也。獨賦其退食之際,蓋於此時而然,則其在公之正直可知矣。不然有愧于中,則其退也,亦且促迫怱遽之不暇,寧有委蛇氣象哉?」

羔羊之革叶訖力反,素絲五緎音域。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賦也。革,猶皮也。孔氏曰:「皮去毛曰革。對文則異,散文則通。」緎,裘之縫界也。胡庭芳曰:「紽,緎,縫,切意名義微異。縫之突兀謂之紽,有界限謂之緎,合二為一謂之總。」

羔羊之縫符龍反,素絲五總子公反。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賦也。縫,縫皮合閤之以為裘也。總,亦未詳。

《羔羊》三章,章四句。愚按:此詩之言賢才,猶《周南》之有《兔罝》也。蓋文王作人之效,如春風和氣,所在生輝。故人才之所成就,驗諸在野,則赳赳之武夫,公侯腹心;觀諸在朝,則委蛇之大夫,節儉正直,此文王之化不可以淺深遠近論者也。

《序》:「《鵲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德如羔羊也。」

此《序》得之,但「德如羔羊」一句為衍説耳。

殷音隱其靁,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音真君子,歸哉歸哉!

興也。殷,靁聲也。山南曰陽。何斯斯,此人也。違斯斯,此所也。遑,暇也。振振,信厚也。南國被文王之化,婦人以其君子從役在外而思念之,故作此詩。言殷殷然雷聲,則在南山之陽矣,何此君子獨去此,而不敢少暇乎?張子曰:「如『鸛鳴』、『婦歎』之義,將風雨則思念行者。」彭氏曰:「某氏云:行者遇雨則思居者之安,居者遇雨則思行者之勞也。」於是又美其德,且冀其早畢事而還歸也。劉辰翁曰:「再言『歸哉』者,不敢必其即歸也。」輔氏曰:「此詩明白,只涵泳便自見。念其勞,美其德,冀其早畢事以還歸。無棘欲,無怨辭,可謂得其性情之正矣。婦人而能如此,文王之化深矣。」

殷其靁,在南山之側叶莊力反。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興也。黄實夫曰:「南山之陽、之側、之下,但便韻叶聲耳,不必求異義也。」息,止也。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叶後五反。何斯違斯?莫或遑處尺煮反。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興也。谢疊山曰:「始不敢暇,中不敢止,終不暇居處,一節緊一節,此詩人法度也。」

《殷其靁》三章,章六句。問:「此詩比《君子于役》之類莫是寬緩和平,故入正風?」曰:「固然。但正變風亦是後人如此分别,當時亦只是大約取之。聖人之言,在《春秋》《易》《書》無一字虛,至于《詩》則发乎情不同。」愚按:此詩之念行役,猶《周南》之有《汝墳》也。然視《汝墳》,獨無尊君親上之意者,義彼詩作于既見君子之時,故得慰其勞而勉以正,此詩作于君子未歸之日,故但念其行役之勞。然而無怨咎之辭,則其婦人之賢,文王之化,亦皆可見矣。」

《序》:「勸以義也。召南之大夫遠行從政,不遑寧處,其室家能閔其勤勞,勸以義也。」

按此詩無「勸以義」之意。

摽婢小反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賦也。摽,落也。梅,木名,華白,實似杏而酢。庶,衆。迨,及也。吉,吉日也。南國被文王之化,女子知以貞信自守,懼其嫁不及時,而有强暴之辱也。故言梅落而在樹者少,以見時過而太晚矣[56]。愚按:《周禮》:「仲春令會男女。」梅落之時,則四月矣,故曰時過而大晚。求我之衆士,其必有及此吉日而來者乎?輔氏曰:「先生之説當矣,此乃女子自言其心事之實而已。無隱情,無慝志,非文王之化,其能臻此哉?東萊先生曰:『其辭汲汲如將失之,豈習亂而喜始治者邪?』或謂:『若以此詩為女子自作,恐不足以為風之正經。』先生曰:『以為女子自作,亦不害。蓋里巷之詩,但如此,已為不失正矣。』」

摽有梅,其實三叶疏簪反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賦也。梅在樹者三,則落者又多矣。今,今日也。蓋不待吉矣。王介甫曰:「不暇吉日之擇,迨今可以成昏矣。」

摽有梅,頃音傾筐塈許器反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同类推荐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论语

    论语

    作为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论语》是了解孔子哲学、政治、教育、文化等学说的很重要的资料。“半部《论语》治天下”,从古至今,《论语》都是一部不能忽视的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典,《论语》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被列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孝道以“尊老、敬老、养老、送老”为基本内涵,《孝经》即是一部关于“孝道”的专著,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本书收录了《孝经》原文,以详细的注解及译文重现了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其严谨性,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本书对于延续与推广先贤圣哲的智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热门推荐
  • Captains Courageous

    Captains Courageo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水月红楼

    水月红楼

    推荐自己的新文梦醉红楼情画颦眉:《颜倾天下之黛玉》推荐月的新文《梦醉红楼水润珠华》朋友的文文《丑妃为佞》********************************************林黛玉,她那出水芙蓉的绝美容颜,超凡脱俗的气质,不同凡响的文采,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深深打动每一个读红楼的人。可是风华绝代的林妹妹的结局却让许多人悲痛遗憾,扼腕不止。。。如此佳人,却像飞花落絮般飘逝,质本洁来还洁去,固然让世人钦佩;可是,一个完美的结局,林黛玉觅得良人,寻得归宿,岂不是更好!偶然机遇,现代女孩洛玉竟回到梦境中的大观园,撞进黛玉轮回的时空之中,使生命运转的规律发生变化,林黛玉的命运发生变化,大观园中众姑娘的命运也随之变化,牢笼中的女孩子们重获自由的空气,从此生命的色彩更加绚丽多姿。林黛玉会有怎样一个不同的结局呢?她可以找寻到自己的幸福吗?众女孩的命运又将会怎样的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月月在女儿国的小屋,欢迎大家进入哦。。。http://m.pgsk.com/1561693各位亲,月月建了一个Q群,喜欢红楼的朋友,大叫都可以进来了,月月恭候大家的光临,群号是79991570,敲门砖,水月红楼就行了!在这里大家可以聊红楼,可以谈养生的知识,都行了,月月学营养,有什么生活上有养生有关的事情,都可以问月月!推荐偶滴一位朋友开的淘宝店,主营各种养生保健花草茶,爱美的MM可以去看看哦,怡心养生阁:http://m.pgsk.com/
  • 最后一只人类

    最后一只人类

    陈泠躺在破旧的城市公路上,脑中浑浑噩噩,想记起什么,可是身体的本能让他放弃了思考,灰沉沉的天空让人不知道这是白天还是夜晚。脑中最后的意识告诉他,他快要死了,是的,还没结婚单身23年的他就要死了,他牵动了一下干涸发裂的嘴角,想笑却笑不出来,原来,这就是末日么。
  • 豪门小姐

    豪门小姐

    严府三小姐新婚那天,一层层地往身上套着裤子,每套一层,都用一条结实的带子把裤腰扎紧,打上死结......
  • 无岸的海

    无岸的海

    香港《华报》记者若缺被派遣到青岛报道一起凶杀案件。联合国也在同一时间委派“五人调查委员会”前往调查。在多方的努力下,凶手很快归案,但其作案目的却迟迟无法查清。这个看起来平凡无奇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徒?在凶手平静的讲述中,其中的隐情渐渐浮出水面。
  • 海岛(中篇小说)

    海岛(中篇小说)

    岛上,一整天了,雨下个不停,她等待着。有时,雨滴斜打在窗上,噼啪作响,快变成了雹,小小的弹丸撞上窗户,立刻顺着玻璃滚落,消失,身后留下微小的痕迹。有时,雨滴直落而下,碰不到窗上,像一副密密织就的珠帘,挂在屋外。她拨拨炉里的火,把木块翻一下,让木块烧得更均匀些。有些木块是从海岸边上拔出的老篱笆,劈碎后才能放进炉子。一些木块上带着铁钉,年代久远,紧紧扣进木头里。灼热的炉火中,钉子闪耀着樱桃红色,不禁令人遐想起铁匠铺里锻造时的情形。有了四周燃烧的木头,炉火中的钉子能烧得发红,到了早上,铁钉会蜷成黑黑的一团,掉入灰灰的铁盘里。
  • 封印师

    封印师

    本书是一本动漫幻想轻小说。新锐小说家两色风景,擅长描绘童话中的世界。他的新作《封印师》,以童话般的笔调构筑了一个融合了“蒸汽朋克”、“剑与魔法”和未来科技的世界,一个传奇的世界。喜欢变魔术的风趣少年卫矛,与古灵精怪的萝莉小玉一道在这个世界旅行,遭遇不同的人类和妖怪事件。卫矛的真实身份是传说的封印师一族,能够以操作空间的方式将妖怪封印,而小玉的身份是妖狐玉萝,二人相互依赖,亦敌亦友。相比起其他能力者对妖怪的赶尽杀绝,行走在乱世中的卫矛所秉承的是用“禁锢”这一相对温和的方式,来求得与妖怪的共处。他和玉萝就这样一面旅行,一面逃避族人及犀利妖怪的追杀,一面努力开创崭新的和平时代。
  •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事要有心计(全集)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事要有心计(全集)

    本书综合了古人今人做人做事的精华,立足现实,取材于我们熟悉的事例,告诉读者做人、做事必备的生活哲学。
  • 寻三生之邪后很嚣张

    寻三生之邪后很嚣张

    嗜血戾气的她,是被封印了千年的极阴邪灵,当千年后在恶灵岛破封而出。出生为半妖的她,是被伊韵家族之人所隐藏起来培养的天才,却因家族中人的嫉妒而被追杀至凶地赤寒山.当满含杀意的她最终成为上了伊韵家族天才的她,这嗜血又傲娇的性格是如何掀起这世界的风云?(小情节)“小妹妹,我们是凤灵学院的学生,来此是历炼的,你呢?怎麽一个人留荡在赤寒山之中?”“我叫瞳蝶”。“嗯。”荀英珊珊微笑着回应。沉默了一会儿。“我的名字叫瞳蝶”。“嗯。”荀英珊珊微笑着点头。好,然后呢?“瞳蝶是我的名字。”众人默:“......”...男女主1vs1推荐前文:情落千年之与伊人共眠
  • 将望之

    将望之

    它们互相爱慕,却从来不对,对方说“爱。她怕自己侮辱了将军的名声,将军怕自己死在战场耽误她的一生。这本书所写的就是,乱世之中的爱情,更是谱写乱世之中”人人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