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200000005

第5章 以“孝”选官初露端倪——先秦选官制度中“孝”思想的萌芽(1)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阶段,不管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也不管统治者清明也罢,昏庸也罢,都会根据自己的统治意愿和需要,建立起一套选拔官吏的制度,来构成和完善各级官僚队伍,使其成为自身统治的得力助手。这种选拔管理的制度成为古代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管是何种社会形态,对“官”的选择都有其相应的标准,比如以才能授官,或以孝选官,或通过考试选拔,或才能、品行兼顾,等等。那么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是怎样的呢?“孝”在选官当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可以大致分为史前期(原始社会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个阶段。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有依靠集体劳动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一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氏族、部落以及部落联盟。当时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必须由部落成员以民主的方式共同选举,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核试用,得到大家的公认后,方能确立为接班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禅让”制度。在确立了部落首领后,如果不合众人之愿,也可以立即罢免。由此可见,这时候的氏族部落本身就是最民主的组织形式。

据史料记载,唐尧的哥哥挚,曾是部落联盟的酋长,但由于他为人不善,引起了部落成员的不满,最终被罢免,并推举尧接替了他的职位。其实从这个事例我们不难看出,那个时候不管是部落首领还是首领之下的其他官职,事实上并没有享有特殊的优待,或者是拥有超越其他人的特殊权利,他们与普通民众一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阶级,没有压迫。他们的责任就是要尽心尽力地领导人民同大自然以及其他部落的敌人做斗争。简言之,他们既要有才有德,又要有“为人民服务、甘愿吃苦受累”的奉献之心。

可以说,“禅让制”乃特定时代的产物,是原始社会的历史缩影,并不是凭空虚构和想象的。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私人财富的不断增多,原本“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观念逐渐被“私”的观念所取代,传说中尧、舜、禹禅让时凸显出来的种种矛盾,其实已经透露出了这种信息。最终“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家天下”的奴隶制国家逐步确立起来。

夏、商、西周是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贵族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各级官吏都是由国王、诸侯、大夫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将土地相应地分封给臣民作为食邑,世代相传,这种制度被称为是“世卿世禄”制度。但是此时,仍然有从社会底层选拔贤能的情况。《史记·殷本纪》当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伊尹是一个身份低贱的人,他听说商汤是个非常贤明的君主,就想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但是却得不到进见的机会。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伪装成商汤妃子有莘氏的奴隶,作为厨师见到了汤,并向他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之道。商汤听后深受触动,认定伊尹是治国的贤才,想要重用他。但是伊尹已经避居到乡下去了,不想到朝中做官。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商汤三番五次地前去聘请,最终伊尹被他的诚挚感动,欣然从命。伊尹被拜为国相后,勤勤恳恳,辅佐商汤发展经济,训练军队,最终助汤灭夏。商王武丁时,继位三年不问政事,把朝政交给手下的大臣,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去察访贤才。在武丁深入民间寻访贤人时,发现了一个名叫傅说的奴隶,非常有才能,便想任其为相,治理国家。但是在当时直接把一个奴隶破格提拔为国相,势必会遭到贵族们的反对。因此,他便借做梦为由,画了傅说的一张画像,派人去寻找。最终,在傅岩找到了做版筑工的傅说。傅说被提拔后,励精图治,使商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除此之外,周文王时重用姜太公吕尚,武王继位后,在吕尚的帮助下,灭商建周。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在“世卿世禄”之下,依然有选贤任能的存在。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纷纷加入到争霸的行列中。这一时期,比较大的诸侯国有齐、晋、楚、秦以及后起于东南沿海的吴、越等,那么这些诸侯国如何才能在争霸当中占据优势并立于不败之地呢?当然,优越的自然条件、发达的经济都是争霸的必要条件,那么还有没有更重的筹码呢?管仲曾说:“君王不能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不知贤能;二是知道贤能但却不去任用;三是任用贤能却不信任他;四是贤能之人与卑劣小人并用。”从管仲这段话中我们不难领悟到,在那个大国纷争的动荡年代,如果能正确地选任贤德之才来辅佐国家的话,无疑给自身的成功加上了重重的砝码。因此,当时各国都非常注重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这就是春秋时期的“选贤任能制”。

齐桓公时,接受鲍叔牙的建议,任用管仲为相,在管仲的治理下,齐国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国。人们在赞颂管仲贤能的同时,对鲍叔牙识才和荐贤的高尚品格也大加赞扬。可以说,如果没有管仲、鲍叔牙等人的齐心辅佐,齐桓公想要成就霸主地位没那么容易。

西方的秦国在平王东迁后才受封为诸侯,比起中原的其他诸侯国较为落后,但由于秦国地处西陲,受到西周奴隶社会宗法制度的束缚较少,因此更容易吸收新鲜的东西为己所用。秦朝的国君非常注重选用贤能的官吏。秦穆公时,听闻百里奚是一个非常有本事的人,可惜怀才不遇,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穆公立刻派人打听百里奚的下落,得知他在楚国放牛。穆公与大臣们反复商议计策,最终决定用五张黑色的上等羊皮来赎回百里奚。而百里奚来到秦国后,又向穆公推荐了蹇叔,同他一起辅佐穆公。由于秦穆公重用贤才,发展生产,国家很快便富强起来,雄霸于西方。

战国时期,由于各国之间战争频繁,为了增强国力,在动荡之中保持并发展自身的势力,各国都“礼贤下士”,招揽人才。这一时期的“士”,成为社会上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跻身于各国政权的中心,甚至能够决定大政方针,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世家大族垄断官职的局面。这种“量能授官”的方式,为各国招揽了大量的人才,他们或擅长谋略,或处事果断,或敏于审时度势,或精于军事训练,不管具有哪一方面的才能,也不管走到哪一个国家,他们都有可能受到重用,得到高官厚禄。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无疑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绝佳历史机遇。

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一时间“养士”蔚然成风。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成语“毛遂自荐”就与平原君有关。平原君赵胜,以善于养士著称,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又派兵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平原君受命出使楚国求援,说服楚王出兵抗秦。平原君想在自己的三千门客中挑选二十名文武双全的随行。挑了十九人,最后一个却怎么也挑不出来。这时,毛遂自我推荐,赵胜不屑一顾,但还是决定带他去试一试。来到楚国后,毛遂以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楚王出兵相救,而平原君亦尊毛遂为上客。类似的例子在战国时期数不胜数,可以说,各国通过这种方式,在扩大自己势力的同时,也将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推向了极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无论是“禅让制”,还是“选贤任能制”,基本上都对德和才有着较高的要求。(当然,战国时期有时候过于看重“才”而忽略了“德”)乍一看,似乎这几种选官制度与“孝”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并没有明确提出要“以孝选官”。但是如果我们深入进去仔细地想一想,却能从中感受到“以孝选官”思想的萌动。可以这么说,先秦时期的选官,在看重德行方面与后世的“以孝选官”并无差异。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但是这种重德行的选官思想却为后世的“以孝选官”提供了范例,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

一、虞舜以孝赢天下——禅让制中隐含的“孝”

在《尚书·皋陶谟》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机,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这段话的大意是,作为官员不能只顾自己的私欲而贪图享乐,而应该兢兢业业地为百姓服务。各种各样的职位都不能任用那些不称职的人,因为所有的官职都是上帝设立的,怎么能让那些无所作为的人来代替上帝行事呢?皋陶所讲的这段话,体现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时期选拔官吏的标准,如廉洁奉公、勤勤恳恳、忠于职守等原则。虽然这些话可能也有后人附会的成分,但从中大致也能了解到“禅让制”之下选官的主要依据。

舜,传说中的武帝之一,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舜的父亲名瞽叟,是个盲人,没有知识,脾气顽劣。他的生母名叫握登,很贤德,但不幸早亡。他母亲去世后,父亲续娶,所娶的继母为人嚣张,其异母弟象更是狂傲骄纵。舜的父亲、后母、异母弟采用多种手段,刁难他,排挤他,甚至想要置他于死地。舜的后母借口谷仓的仓顶坏了,让舜修补,结果他们却从谷仓下纵火,妄图烧死舜,最终舜手持两个斗笠做翼跳下才得以逃脱。还有一次,后母命令舜去掘井,舜在掘井的时候,瞽叟和象却下土填井,企图将舜闷死在井中,幸得舜掘开地道,才捡回了一条命。尽管面对如此恶毒的谋杀,舜却丝毫不计前嫌,还是一如既往地孝顺父亲和后母,对待弟弟也非常友善、慈爱。相传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帝,以至于舜在历山耕种时,大象替他耕地,小鸟代他锄草。舜以其宽厚、仁爱、孝顺赢得了别人的尊重,更成为“二十四孝”之首。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就已经极负盛名,而他正是以孝行而被人所颂扬。舜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时期,那个时候的部落首领是唐尧。唐尧在晚年的时候曾询问“四岳”(即四个部落酋长),谁可以继任部落首领的职位。四个人认为自己的德行不够,无法胜任首领的职务。尧便询问在民间是否有隐伏的贤德之人,四方酋长便告诉尧说:“在民间有一个处境困苦的人,名字叫做虞舜,他受尽了父母和弟弟的虐待折磨,但依然坚守孝道,以孝行和善心来感化他们,在民间的名望很高。”舜于是被推荐为尧的继承人。但是在原始社会,即使被确立为继承者后,仍然要对他的德行进一步考察,如果有不合人意的地方,随时会被罢免,这体现出原始社会的民主,选举权和罢免权是属于部落全体成员的。

舜在被考察期间,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来进一步考察他的品行。结果,舜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并且一如既往地侍奉父母,爱护弟弟。不仅如此,舜到历山去耕种,到雷泽去捕鱼,总是把最好的土地和水池让给别人,自己用最差的地方。他以自己的谦让、宽容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他所在的地方慢慢兴起了礼让之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融洽、和谐。尧非常高兴,进一步让舜参与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四方宾客。结果,舜将百官治理得井井有条,远方的诸侯宾客也非常敬重他。通过一系列的考验,不仅显示出舜高尚的道德品行,更显示出他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才干。经过三年的考察,尧对舜的表现非常满意,便正式将首领之位禅让于他。

就现在看来,舜所处的时代是上古时期,这时候尚没有文字记载,因此舜的故事很有可能是后人特别是儒家附会的结果,毕竟儒家学说重视孝道,而舜的传说也恰恰是以孝著称,因此他的人格形象恰好可以作为儒家伦理道德的典范。但不管是传说也好,事实也罢,从舜的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拥有美好的品德,特别是“孝行”,对其个人的影响有多么大。虞舜不仅以其孝行赢得了天下,更因其“至孝之心”而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可以说,舜作为中华孝德的始祖,成为了道德的化身,缔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二、“才能”固重要,“贤德”不可抛——选贤任能制下的“孝”思想

尧舜禹时期,实行的是“禅让制”,而“禅让制”中所蕴含的就是“选贤任能”的观念。尧因舜的孝行感天动地而禅位于舜,舜又因为禹有贤德之才而让位于禹,这无不体现了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懂得重用贤人,让他们带领着人们战胜自然灾害、为谋求生存而奋斗。夏启废弃了禅让制度,继承父位,从此建立起了“家天下”的阶级社会。在阶级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再像原始社会时人人民主、平等,而是有了等级差异。事实上,在奴隶社会时期,主要实行的是“世卿世禄制”,奴隶主贵族掌握着一切特权,当然包括选拔官吏的权力。尽管如此,“选贤任能”的观念依然存在。能否识别贤才并且为己所用,与统治者本人的眼力和开明度有很大的关系,正所谓千里马也需要有伯乐来识,才能施展其才能。因此,贤能之士能否一展才华,一鸣惊人,就要看能不能遇上“伯乐”了。

先秦时期最提倡“选贤任能”的当属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周天子势力衰微,思想文化上面临着礼崩乐坏。随着旧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崩溃,代表各阶层利益的新的思想便纷纷出现了。为了在争霸中有更大的胜算,强化自己的统治,各诸侯国便着手把大量的贤能之士拉拢到自己的统治阵营中,使其成为争霸战争强有力地保障。

同类推荐
  •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胶东地处美丽的山东半岛东部,占尽山海之利,人文历史鼎盛,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属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中国饮食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武侠世界大冒险

    武侠世界大冒险

    遍战山河九万里,剑行天涯三千界。一人独行,横断苍穹,问苍生孰为敌手?
  • 名人传记丛书:爱迪生

    名人传记丛书:爱迪生

    名人传记丛书——爱迪生——造福全人类的“发明大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

    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

    在红楼梦中,贾母、平儿等高、中、基层管理精英,在管理上不温不火,总能找到人心的平衡点,将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策略运用得不露声色,达到了冰火相容,理性与感性贯通的完美境界。而宝玉、贾政、贾琏等在管理上,却做得过于“火爆”;宝钗、王熙凤、袭人等,又过于“冰冷”,这两类人在管理上的成果自然都不太理想,有的甚至结出恶果。本书结合西方心理学中的管理情商理论和企业真实案例,通过分析《红楼梦》中一些代表人物的管理情商学,生动地总结出了一套易理解、可操作、极实用的企业管理谋略。
  • 趁我还年轻,趁我还爱你

    趁我还年轻,趁我还爱你

    人,很容易老去。我很想知道,有生之年,我爱的你,会过得好吗?我们风尘仆仆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再简单不过,不论生活给予什么,遇见了谁,坦然地接受便是,这是内心最美的姿态。
  • 凤遨九天翰动天下

    凤遨九天翰动天下

    一个以灵兽为尊的大陆,每个修炼者和不同的灵兽签订着不同的契约,上演着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一个边远小县城里的落破小子,如何以一己之力称霸整个大陆?如何在一次次的追杀中化险为夷?让我们打开这本书,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
  • 八月迷城

    八月迷城

    一个鲜为人知的海岛,一家名叫八月的咖啡厅。当不羁的警察遇上“盲人”的她,又会是怎样的火花?深海浮尸,楼阁失声,种种纠缠,声声嗟叹。泪水背后的挣扎,真情乍现的温情。你以为你看到的就是善恶?你以为你追寻的就是真相?做了错事,总是要还的。你是我的红药水,他只是杯黑咖啡。你会问我累不累,他却让我不能睡。
  • 南山经

    南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出境游住宿宝典

    出境游住宿宝典

    出境游必备之速成宝典。教你如何在最合适的时机找到最适合的住宿地,如何获得免费住宿,另有大量实用小贴士和网站推荐。
  • 痴傻神女:邪王的盛宠狂妃

    痴傻神女:邪王的盛宠狂妃

    原本皇上亲封的神女,爹宠娘疼的天才小姐,却因引狼入室而成为众人口中的痴傻小姐,瞬间从天堂坠落地狱,亲娘上吊而死,亲爹不闻不问,整日被自己的哥哥折磨,过着非人的生活。谁知,上天眷顾,让她再次清醒,从此脱胎换骨,开启了逆袭之路,棒打狠毒哥姐,惩罚亲爹嫡母,收获世人艳羡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