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3600000076

第76章 中国广播电视的队伍建设(4)

(二)媒介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因子

任何一种环境都包含着各种不同的因素,每一种因素都会对生物产生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并且这些因素的作用并不是单独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生态学上把环境中对生物个体或群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分布等起着影响作用的因素称为生态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土壤、地形等。在广播电视生态环境中,同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因子,所有生态因子共同对广播电视媒体的生存发展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所有对电视媒体的生存发展发挥作用的生态因子共同构成了广播电视生态环境。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任何一种环境一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广播电视生态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子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具有主次之分,即非等价性。在广播电视生态环境中,与广播电视生态系统的生存、发展联系得最为紧密的是制度生态因子、经济生态因子、文化生态因子、技术生态因子。当然,制度、经济、文化、技术四个生态因子本身又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影响。

(三)当代广播电视媒介生态环境的特征

在借鉴已有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当代中国广播电视的生态环境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制度生态因子:制度改革力图打破行政区划,恢复广播电视生态系统的互动性

中国广播电视制度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基本成型。有人用“喉舌定性、事业建制、管办合一、四级建设”来总结长期以来我国广播电视制度的特征,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制度生态环境受到广播电视产业的挑战,体制改革渐露端倪。

一方面,“事业建制、管办合一”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以公有制为唯一体制形式背景下的产物。改革开放后,我国广播电视具有“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客观上促进了广播电视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但随着广播电视产业的推进,广播电视作为事业单位的管理思维定势,使得广播电视系统外的市场主体和资金难以进入广播电视的经营领域,制度改革被提上日程。

另一方面,1983年确定的“四级办”的方针,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当前媒介环境看,“四级办”按行政区划人为地分割市场,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于是,突破行政区划,各级广播电视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开始显现。例如,2008年借奥运之势崛起的中国体育联播平台(CSPN)成为中国首个体育电视网联营的雏形。中国体育联播平台(CSPN)矩阵式采用“联合引进、联合制作、联合播出”模式,统一购买欧洲杯等重大赛事节目版权,并自行制作多档新闻类节目,由7家省级体育频道实现同步播出,覆盖5亿观众。2008年3月,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与包括省级电视台在内的全国20多个地方电视台合作,结成电视财经战略联盟,电视财经节目可通过节目提供或频道合作的方式得以流通。随着以媒体联盟为主体的节目生产交易网络的探索和发展,广电产品流通市场将呈现良性的发展态势。而这种流通的实现,便是以生态环境的互动性为前提条件的。

2.经济生态因子:“食物链”中对广告的单纯依赖开始降低,多种融资途径需求增加

在西方传媒界有这么一种说法:“总编辑是广告部主任的拉拉队。”足见广告对媒体的重要影响。有数据显示,中国有80%的广播电视产业资本来自于广告费。不夸张地说,长期以来广告都是广播电视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支撑性经济来源。然而,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升级而来的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波及我国的实体经济。由于我国媒体的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远远高于西方国家的媒体,在支柱型行业广告投入下滑的态势下,我国传媒广告业开始被阴影笼罩。广播电视广告的传统优势正在被弱化,广播电视广告的市场份额正被新媒体快速分食。对我国广播电视产业而言,减轻对广告的经济依赖已是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我国广播电视良好的经济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扩充融资渠道,探索更加丰富的盈利模式。

3.文化生态因子:同质化竞争呼唤有差异的文化生态位

伴随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文化生态的同质化现象仍显严重。从形态到内容,从节目、栏目到整体频道定位,“克隆”之风未减,这对我国电视文化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生态位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的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间的机能关系。由于竞争的排斥作用,生态位越接近的物种之间竞争会越激烈;反之,能够在同一区域生存的两种生物的生态位相似性必然有限,它们肯定在某些方面有所差别。它们可能是通过资源利用的专化,缩小生态位,减少生态位重叠以减少竞争,最后求得共存。根据生态学中生态位规律,任何一种媒体都必然有其特殊的时间与空间上的生态位,以及它在这一状态下的特有作为,很少有两种媒体能长期共有同一生态位的。因为一般来说,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媒体赖以生存的信息、受众、广告等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为所有媒体平等分享。所以,无论是广播电视媒体之间的种内关系,还是广播电视媒体与其他媒体之间的种间关系,都存在着残酷的竞争。一味地同位(生态位)竞争只能是死路一条,差异化竞争才是制胜之道。

4.技术生态因子:技术革新,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大融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生态因子同样是媒介生态系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自20世纪末开始,网络技术的诞生给曾经风光无限的广播电视带来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网络的海量性、交互性、自由性、开放性等优势,正是传统广播电视的缺陷所在。新技术带给广播电视的竞争压力,迫使广播电视努力增强自身的科技含量,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满足受众在信息时代的新需求。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强势进入,已经悄然改变广播电视的技术生态环境。网络广播电视因流媒体技术、P2P而成为可能;3G技术使用户在手机上也可以收看电视;数字电视这种终端上的新设备也是技术更新的结果。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媒体,用新媒体提升传统媒体的过程,使得广播电视技术生态环境呈现出更大的丰富性。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无论从制度层面,还是经济、文化、技术层面,我国广播电视生态环境正朝向融合方向发展。媒介融合带来媒介生态环境的变革,对整个传媒格局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其中也影响和制约了广播电视人才的发展格局。

三、媒介融合对人才的新需求

从中国媒介融合的现实环境以及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广电人才市场需求结构将出现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大

广播电视人才需求的第一个趋势是,以注重传统的专业技术队伍向掌握广电科技发展新技术的高层次人才转变。广播电视数字化带来的是广播电视制作、传输、播出、监测、监管等方面的技术革命,因此数字化改变着广播电视业现有人才结构。当前,那些能掌握广电科技发展新技术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等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此类人才在今后将会有旺盛的需求。

(二)创新型复合人才需求加大

广播电视人才需求的第二个趋势是,以注重专业技术型队伍向创新型、专业交叉型、学科综合型人才队伍转变。广播电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创新、艺术创新及技术创新等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着力点,相应的创新性广电产品、服务将会有大量的创新型、综合型的人才需求。

(三)经营管理人才需求增加

广播电视人才需求的第三个趋势是,以注重传统宣传队伍向既懂宣传业务又懂传媒经营、管理的知识复合型人才队伍转变。随着现代广电产业的发展,传统广电人才队伍在市场意识、营销观念、经营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已经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阻碍了广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广电单位开始着手挖掘、培养一批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版权管理、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知识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这一类人才在未来将会成为广电人才市场需求的重点,并且在人才数量上会有较大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广电人才结构。

(四)国际化人才需求增加

广播电视人才需求的第四个趋势是,以注重本土化队伍培养向懂传播、会管理、精通外语的外向型、国际化人才队伍的转变。随着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业开始转向跨行政区域、跨媒体经营,有的甚至开始走出国门。因此传统本土化的人才队伍已经很难满足广播电视业“走出去”发展的需要,一些懂传播业务、会经营管理、精通外语以及熟悉国际传播规则的优秀人才成为广电人才市场需求重点之一。

以全媒体统筹考量人才培养战略,是超媒体时代的必然要求。每个记者、策划、经营管理人员都应掌握将互联网和各种在线信息融入日常工作的本领,并创建经常浏览的在线信息源收藏夹。未来传媒人才的形象是:手持智能手机、肩扛摄像机、包揣上网本,不仅能给报纸、网站写文稿,也会在网上发音视频、用手机织“围脖”、为广播电视做连线。同时,职业广播电视工作者的作用也将愈加重要。其超凡的专业修养,将帮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舆论先锋,用巧妙的手法,聚合恰当内容;用卓越的笔锋,解读新闻背后的信息,引导受众分辨真伪,判断良莠。参见张君昌:《做超媒体时代的舆论先锋》,《青年记者》,2012年7月下。我们要适应超媒体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努力造就一支立场坚定、业务精通、了解国情、熟悉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传播队伍,这对于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不断增强国际传播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三节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目标

新世纪以来,广播电视系统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广播电视人才的整体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广播电视科学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不适应的地方。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人才兴业的道路,做到科学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一、加快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人才是党和国家整体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是广播电视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人才培养是广播电视发展的直接驱动力。

(一)广电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与传统行业不同,广电行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行业,内部岗位分类复杂,专业跨度极大,既有从事采编播的新闻、综艺、影视剧制作人才,又有从事广电工程的技术人才,还有从事综合保障工作的后勤专业人才,各类人员业绩考评的标准不尽相同。因此,广电行业的人才有如下特点:一是创作方式更多依赖团队协作和整体素质,拼的是激情和活力,比的是勇气和毅力;二是创新是广电行业发展的根本,如果专业团队没有足够的创新活力,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三是培养人才周期长,尤其是从事深度报道、专题报道、艺术创作、工程设计等工作的人才;而且核心岗位都是“技术+艺术”型的,而对艺术的评价则会受到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四是年轻员工群体规模庞大,年轻人的独立个性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二)广电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近年来,国内广电行业的竞争不断升级,各级广电机构都绞尽脑汁,新节目形态层出不穷,生动反映了广电行业的竞争态势。与此同时,传媒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紧密,具有西方传媒集团背景的企业利用各种途径进入中国市场抢地盘、挖人才,高端人才竞争加剧。各大广电传媒纷纷推行多元化战略,业务领域不再仅限于传统的播出业,而是积极向内容制作、演艺行业(如天娱传媒),甚至新型无店铺零售业(如快乐购、东方CJ、好易购)扩张,而这些新兴产业的企划和运营显然是传统广电行业人才不熟悉的,急需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因此,广电人才培养的迫切性日渐凸显。

同类推荐
  • 联合国常识

    联合国常识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有关联合国的各类知识,内容包括:“联合国: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战火中诞生的靠前组织”、“联合国大楼巡礼”、“安全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等。
  • 德闻视界:我在德国当记者

    德闻视界:我在德国当记者

    本书是作者在驻德期间所当记者采访的一些文字集结,可以作为一段心路历程,一个时间标签,一种历史纪念。此书不是的单纯叙事,而是一部触景生情的思想札记,它更偏重于抒发作者内心感受。通过作者的采访纪实,本书为我们展示出德意志家多姿多彩的风俗画卷,而且,又涉及了外交时政、人生、社会、历史等重大的时代课题,并不断地给人以精神启迪。本书作者是央视驻外记者,从2005年2月28日到2008年6月30日,3年多的光阴,40个月,作者在德国当央视驻外记者。那是一段忙忙碌碌、风风火火、变动不居的日子,作者接触了不同层面的人,采访经历了不同的事,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德国,但是却似乎总是无暇看风景。
  •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现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中国的幸运;但是中国出现了婚恋危机,它已经给中国造成了损害和困扰,它将给中国带来灾难,是中国的长远忧患。我们讲抢险救灾,解决中国婚恋危机,就是一场特殊领域的抢险救灾。抢救中国婚恋,特别是救助“80后”,就是抢救中国的未来,抢救中国的“后独生子女”一代,使我们在独生子女之后依然有后代。
  •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样本,也是文化样本,其中的种种景观充满了空间的隐喻。基于对受到媒介日益深远影响的城市的关注,作者从媒介空间论的视角,对城市与媒介所组成的多样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媒介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途径。本研究并不回避媒介与观察者的主观性,相反,借助媒介的空间想象力,呈现了城市中各种地理要素及社会文化所组成的复杂面貌。《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方式与城市景观》对城市的中心与边缘、政治图景与性别空间、城市的全球化与地方感等内容也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学研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学研究

    本书比较全面的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学的现状,主要包括有效教学的发展历程、内涵与特征、以及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以及基本途径;最后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学评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学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热门推荐
  • 御兽天经

    御兽天经

    圣墟大陆,万族林立,山村少年崛起于微末,却偶得逆天功法,统御万千兽族,取兽族天赋、血脉、神通为己所用,以万兽之力,凝聚最强武魂,以少年姿态开启争霸之路!
  • 繁华落尽

    繁华落尽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了主人公许杰二十岁到四十岁的起落浮沉。早年,他是翩翩少年,享受着亲友的呵护、小资情调和优裕的物质条件;随后,他是大学校园里的青年才俊,才华横溢,挥洒青春,目睹了生活的现实;终于,他成了远赴异乡、艰难生存、职场打拼、恪守着基本道德底线的复杂的中年男性。最终,如同画了一个圆,他回到故乡,在人生的大沧桑中完成了自我灵魂的救赎,收获了温暖的情感。
  • 这个男主不靠谱

    这个男主不靠谱

    简介神马都是虚的~某天,我们可爱的(大雾)的小女主绑定一个反派逆袭系统,被迫走上了世界巅峰(大雾)可坑爹的是,这些男主怎么一个个都不按套路来,你们的剧本呢?是被吃了吗?还我人生巅峰!!!男主们:不急,一会就带你上巅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血灵都市

    血灵都市

    一本红色的书,一个死而复生的人,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一段曲折的旅途。
  • 错误养成法

    错误养成法

    只想玩养成,不想要朝廷!!!!!!!!!!!!!!!!!!!!!!
  • 蓝天红云(中篇小说)

    蓝天红云(中篇小说)

    幸运的赵大志摸奖摸到了一辆脚踏车,没多久老婆带着儿子却出了车祸,冥冥之中,到底是谁、又是什么原因主宰着他们一家的命运?赵大志的未来到底是福还是祸?淮河两岸的人家把夭折的孩子称为讨债鬼。赵大志、黄银月两人的儿子赵旺,是六岁这年没了的,说是讨债鬼,也只是一个小讨债鬼。
  • 栖云真人王志谨盘山语录

    栖云真人王志谨盘山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从一人遨游诸天

    从一人遨游诸天

    龙虎山上,“张处男,要让你看到什么叫做雷法”慕青装逼道。云岚山上,慕青背着云韵对纳兰嫣然说道:“纳兰嫣然,你跟萧炎的事我不掺和,我今天只是把你师父带走。”
  • 潘多拉异世

    潘多拉异世

    生在异世,你的信仰是什么?神or魔?亦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