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的人有一百多个啊,这样安排下来,还有六七十人失望而归。孟丽君又想了个主意:与各大酒楼旅店达成协议:让一些读书人坐堂,做“读报先生”,每天定时给客人读报。虽然不及说书先生说得生动有趣,但是这些“读报先生”读的故事多啊,不象说书先生,每人能说的长书,不过是一两部而已。酒楼饭馆也知道这是个招徕客人的好主意,哪里会不答应?
但是问题在于:孟丽君将这个主意告诉那一群落选编辑记者的读书人的时候,好一阵鸦雀无声。是啊,读书人面子要紧!谁拉得下面子去干这个?
任由王安国鼓动了三寸不烂之舌,整整一刻钟,下面还是一片沉默。正在王安国孟丽君非常失望的时候,下面终于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有个声音在下面问:“薪水如何计算?”
王安国急忙解释:“薪水由报馆与酒楼一起支付,每个月一共是两吊钱。另外看你们读报时候饭馆酒楼的客流量,按照具体情况提成。”
三天之后,第一批“读报先生”十八人正式上任。借着“读报先生”的宣传,《临安故事报》不过半个月的工夫,销量就再增长了一倍——其实,临安两千份报纸已经基本饱和,其他的两千份,都是被贩卖到附近城市去了。孟丽君与那些代理商约定:无论如何价格不能超过十文。尽管路途遥远,从两文到十文,几份报纸一起运输,还是有利润空间。有利可图的事情,当然还有人做。不过想来代理的商人都是小商人罢了。孟丽君又特意叮嘱王安国,要挑选那些口碑好的小商人,签订协议。
八月十五,玉凰山蒙学院正式开学。与其他学院不同,这个蒙学院,居然设置了女学部,而且,还只收非常少的学费——至少比去其他私塾要便宜得多!当时私塾,先生也只收非常少的学费,但是先生的吃饭问题,还要几户人家合并解决,也不是小事。年底还要给先生送两件衣服两块肉什么的,小户人家也吃不消。可现在,一次性一吊钱,什么都免了!
普通人家的女孩子,是不认识字的。因为去不了私塾,家里又请不起先生。而现在,只要家里还有一吊钱,女孩子也有认字的机会!虽然说,大多数小家庭,还是本着“女孩子认不认字无所谓”的原则,但是还是有些宠爱女孩子的父母,咬牙拿出一吊钱,要让自己的孩子摆脱“睁眼瞎”的日子。
因为报纸上有广告,而酒楼里、柳荫下的读报先生早就将广告宣传出去了,所以,才半日工夫,就招满了三百人,已经超出了预定的人数。其中女学生竟然也招了五十三人,大出众人意料。
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到了下午,来报名的学生还是络绎不绝!陈慎言与严妈妈两人解释了个口干舌燥,才将他们都劝回了,并且还下了明年必定扩招的许诺。眼看天色渐渐晚了,风也渐渐凉爽起来,才松一口气,喝了一口凉水,严妈妈眼睛又直了——前面大路上,一个穿红衫裙的女孩子,带着起码一百个衣着各异的女孩,浩浩荡荡来了!
看那领头女孩子,衣着华贵,明摆着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后头的孩子,年龄虽然幼小,却也有些气质,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也是大户人家的丫头!这么多人来干什么?远远看领头那人的气势,严妈妈直觉到这伙子人来意不善,立即派自己身后的小丫头去将夫人还有陈端仪请出来。至于郦君玉,今日却还未曾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