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尔明禀报:“皇上明鉴。当时,给三省各调配了十万担粮食,但是,河北省的平章政事,却是发放无方。当时灾害还不是十分明显之时,为了安抚民心,他就开始发放。结果百姓暴饮暴食,不过一个月功夫,粮食就已经发放了大半。眼见冬季即将到来,这粮食再发放下去,百姓将无法过冬,河北省这才注意到这个问题。结果就宣布停止发放几天。没有想到,才停止发放三天,这百姓,就被挑拨起来……终于造成大乱。府库中尚存的两三万担粮食,也被暴民抢夺干净……”
“好厉害!好厉害!蠢蛋!”铁穆冷笑着看这大臣,“这个蠢蛋如此做事,你们就没有发现?你们就不会提点一下?总要等这个蠢蛋将事情闹大,才注意到这件事情?”
众人鸦雀无声。
好半日,梁尔明才上前说话:“皇上,如今最紧要的,还是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是追究前任平章政事的责任。”
“现在的事情需要解决,平章政事的责任也要追究!”铁穆咬牙冷笑道,“既然他不把朝廷的命令当一回事,就要承担代价!自己死了也就罢了,没有这样便当!派遣人手,去调查一下,这个平章政事,到任前后,钱财增加了多少?如若没有增加也就罢了,如若增加了,那所有的钱财……全都拿出来,赈灾!”
“皇上,此举不妥。”出言反对的是赵云如,“平章政事之死,河北人人自危。如今朝廷在下重手,只怕这河北,没有官员了。”
“没有官员就没有官员,朕就不相信,偌大的一个元朝,如此众多的读书人,会连几十个官员也选拔不出来。”铁穆冷笑,“朕就不相信,那个平章政事,胆子如此之大的平章政事,会是一个清廉自守的好官。这些下面的官吏,哼哼……朕清楚得很。捞起钱来,那手是一只比一只快。办起事情来,这速度,是一个比一个拖拉。这也别说了。即使是朝廷的命令,也要先想想,与自己前程,还有钱财,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的,或者有好处的,那动作会利索一些。如若是没有好处的,或者有些坏处的,即使只是有一些影响,也别想他们帮你办了。欺下媚上,或者瞒上不瞒下,公文上一套,暗地里又是一套,这些花样儿,朕也见得多了。朕……”想了片刻,又说道,“朕索性就建立一个制度罢。这地方官员到任之前,家中有多少田产财富,全部都报备吏部备档。等他任期满了,离任了,再派官员就清查他的财产,如若没有什么增加,也就罢了。如若增加多的,多出来的那些,他必须给朕一个交代,否则,他别想安生!”说出这样一摊子话,他的神色,竟然也有几分凶狠。
孟丽君万万没有想到,皇帝说着说着,居然自己也想出这样一个政策来。这与现代西方国家的一些措施,倒是很有相似之处——但是,适用不适用于大元朝?
“皇上明鉴。”赵云如上前一步,说话,“皇上设想,自然是圣明的。但是我朝风俗,却是兄弟不分家,一宗一族,共居一世。虽然这两年朝廷也有措施,想要将宗族打散,然而力量到底还是有限的。如何裁定官员私人财产?即使可以裁定,那些刁滑官吏,将自己财产,寄在他人名下,也是很容易的手段。朝廷如何判断?至于金银等物,更是简单,只要装个箱子,埋藏地下,朝廷又如何彻查?”
铁穆半晌不语,他也知道赵云如说的是正理。自己确立这样一个措施,其结果,也只能是劳民伤财而已。对于澄清吏治,其实没有作用。片刻之后才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将这个制度,当作不确定的制度吧。对于那些民愤较多的官员,朝廷派专员专门彻查。只要一年查清一两个,那就可以杀一儆百了。”
“皇上,此举还是不妥。却不知朝廷如何判断地方官吏,谁的民怨较多?”说话的是梁尔明,“既然无法判断,那就如何决断彻查何人?”
“要判断谁的民怨较多,臣倒是有些主意。”孟丽君说话,“臣一直设想,在大元朝的重要城市乡镇之间,设立邮路。”
“邮路?”听到新鲜词汇,众人一齐看郦君玉。
孟丽君细细解释:“如今我朝商业发达,然而信息沟通,依旧非常不方便。商人外出经商,往往一年半载不能回还。家中惦记,却不知信息,无可奈何。所以,臣想,朝廷应该设立邮局,派专门的邮递员传递商人信件以及重要物件,甚至包括钱财,使家属与商人之间,及时得知消息;也使商人之间,及时传递消息。朝廷也可以在其中收取费用,此为一举两便。而我吏部与御史台,也可以设置专门信箱,收集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百姓如若有冤,也可以通过这信件传递,将情况直呈于政事堂,直呈于皇上面前。”
“即使有邮路可通,普通百姓想要直接向朝廷告状,也还是一句空话。”说话的是徐康,“且不说地方官吏,必定与邮路人员沟通,定期检查信件,截留与自己不利的信件;即使这信件能够传递给中央,中央又如何判定其真假?更何况,此法一开,吏部御史台,每日必定要接收大量信件,又哪里来这么多人手?”
“百姓如若真有泼天大冤,地方官吏即使截留,他们也会另外想办法。”赵云如沉思说话,“本地无法寄信,可以跑到隔壁州县去寄;寄给御史台不行,可以寄给他人转寄。只不过人手真成问题。不过这个措施建立,必定有利于威慑下属官员。”
“邮路问题……”铁穆思忖了片刻,对孟丽君道:“你先上个详细奏折来。如若花费不多,又可以解决一部分人口的生计问题,此举也是善政。”
孟丽君答应了。铁穆眼睛看着金声:“河北情况,到底如何?你们方才讨论,要如何解决问题?”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