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8500000049

第49章 苏辙卷(8)

(11)因之:继之。饥馑:灾荒。谷不熟叫饥,菜不熟叫馑。

(12)方:道义的方向,道理。

(13)如:或者。

(14)足民:使人民富足。

(15)如:若,至于。

(16)俟:等待。

(17)云尔:语末助词,相当于如此而已。

(18)夫子:指孔子。

(19)谨权量,审法度:检验并审定度量衡。

(20)修废官:修复已经废弃的机关工作。

(21)兴灭国:恢复被灭亡的国家。

(22)继绝世:承续已经断绝的后代。

(23)举逸民:提拔被遗落的人才。

(24)重:重视。民食丧祭:人民、粮食、丧礼、祭祀。

(25)公则说:公平就会使百姓高兴。说通悦。

(26)记:解释经传的文字。

(27)笃恭:真诚恭敬。

(28)具:具备条件。

(29)伊尹之训太甲:伊尹的教诲太甲。

(30)从谏二句:从谏如流,必先民之言是顺。弗:不,不要。先民:指古贤人。时:通是。若:顺从。

(31)疏:远。

商论

商之有天下者三十世,而周之世三十有七。商之既衰而复兴者五王(1),而周之既衰而复兴者,宣王一人而已(2)。盖商之多贤君,宜若其世之过于周,而反不如。周之贤君不如商之多,而其久于商者乃数百岁也。此二者所以使天下之人疑焉而不知其故也。

盖尝以为周公之治天下(3),务为文章繁缛之礼(4),以和柔驯扰天下刚强之民(5)。故其道本于尊尊而亲亲(6),贵老而慈幼,使民之父子相爱而兄弟相悦,以无犯上难制之气。行其至柔之道,以揉天下之戾心(7),而去其刚毅勇果之志,故其享天下至久。而诸侯内侵,京师不振(8),卒于废为至弱之国。何者?优柔和易之道,可以为久而不可以为强也。若夫商人所以为天下者,不可复见矣,窃尝求之于《诗》、《书》之间,见夫《诗》之宽缓而和柔,《书》之委曲而繁重者,举皆周也;而商人之诗骏发而严厉(9),其书简洁而明肃,以为商人之风俗盖在乎此矣!夫惟天下之有刚强不屈之俗也,故其后世有以自振于衰微,然至于其败也,一散而不可复止。故夫物之强者易以折,而柔忍者可以久存;柔者可以久存,而常困于不胜,强者易以折,而其末也乃可以有所立。且此非圣人之罪也,物莫不有所短。方其盛也,长用而短伏,及其衰也,长伏而短见(10)。夫圣人惟能就其所长而用之也,是故当其盛时,天下惟其长之知,而不知其短之所在。及其后世,用之不当,其长日以消亡,而短日出。故夫能久者常不能强,能以自奋者常不能久,此商之所以不长,而周之所以不振也。

呜乎!圣人之虑天下亦有所就而已,盖不能使之无弊也,使之能久而不能强,能以自奋而不能以及远,此二者存乎其后世之贤与不贤也。故太公封于齐,尊贤而尚功(11)。周公曰:“后世必有篡夺之臣。”周公治鲁,亲亲而尊尊。太公曰:“后世寖衰矣(12)!”夫尊贤尚功,则近于强;亲亲尊尊,则近于弱。终于齐有田氏之祸,而鲁人困于盟主之令(13)。盖商之政近于齐,而周公之所以治周者,其所以治鲁也,故齐强而鲁弱,鲁未亡而齐亡也。

【注释】

(1)五王:指太甲、太戊、祖甲、盘庚、武丁。

(2)宣王:周厉王子,名静。

(3)周公:姬旦,周文王子,辅佐武王灭纣,封于鲁。

(4)文章:谓礼乐法度。繁缛:烦琐细密。

(5)驯扰:驯服。

(6)尊尊:尊敬高贵的人。亲亲:亲其亲近的人,爱其亲戚。

(7)戾心:罪恶之心,坏思想。

(8)京师:指王室、君权。

(9)骏发:英气风发。

(10)见:通现。

(11)尚功:崇尚功利。

(12)寖:逐渐。

(13)盟主:霸主。

六国论

尝(1)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2),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3),虑患之疏(4),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5)。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6)。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7),而蔽山东之诸侯(8),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9),昭王未得韩、魏之心(10),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11),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12),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13)。夫韩、魏,诸侯之障(14),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15)?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山东诸侯(16),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17),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18),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19),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20),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21),背盟败约(22),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注释】

(1)尝:曾经。

(2)山西:即“关西”。战国时,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

(3)咎:怪罪。

(4)疏:粗忽。

(5)势:大势、形势。

(6)郊:邑外为郊野。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泛指城外、野外,与下句“韩、魏之野”的“野”同义,都是田野、国土的意思。

(7)塞秦之冲:塞,阻塞,挡住。冲,要冲,军事要道。

(8)蔽山东之诸侯:蔽,遮挡,隐蔽,山东之诸侯,这里指齐、楚、燕、赵四个诸侯国。山东,战国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即“关东”。

(9)商鞅:战国时卫国人,入秦后实行变法,征服了魏国。

(10)昭王:秦昭王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在位。

(11)刚、寿:刚,故刚城,今山东省宁阳县。寿,今山东省郓城县。

(12)乘:乘势攻击。

(13)附:依附。

(14)障:屏障。

(15)折:挫折,服从。

(16)山东诸侯:山东的诸侯,这里指齐、楚、燕、赵。

(17)摈:拒斥。

(18)完:全。这里指保全国家的完整。

(19)寇:敌寇,侵略者。这里指秦国。

(20)阴助:暗中帮助。

(21)埸:边界。

(22)背盟败约:背,背弃,败,破坏。

始皇论

诸侯之兴(1),自生民始矣(2),至始皇灭六国,而五帝三代之诸侯扫地无复遗者(3),非秦能灭诸侯,而势之隆污极于此矣(4)。

昔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5),传商及周文武之间,止千七百余国。夫人之必争,强弱之必相吞灭,此势之必至者也。彼非诸侯独能自存,圣贤之君时出而齐之(6),是以强者不敢肆(7),弱者有以自立。盖自禹五世而得少康(8),自少康十二世而得汤(9),自汤八世而得太戊(10),自太戊十三世而得武丁,自武丁八世而得周文、武。当是时,虽有强暴诸侯,不得以力加小弱,然虞、夏诸侯,亡者已十八九矣(11)。自文武成康以来(12),三十有三世,独一宣王能纪纲诸夏。幽平以后(13),诸侯放恣。春秋之际,存者百七十余国而已。虽齐威晋文迭兴(14),以会盟征伐持之(15),而道德不足,其身所攻灭,盖已多矣。陵迟至于六国(16),独有宋卫中山泗上诸侯在耳(17)。地大兵强,皆务以诈力相倾,虽使威文复生(18),号令有所不行,非有盛德之君,不足以怀之矣(19)。是以至于,荡灭无余而后止。秦虽欲复立诸侯,岂可得哉!而议者乃追咎李斯不师古(20),始使秦孤立无援,二世而亡,盖未之思欤!

夫商周之初,虽封建功臣子弟,而上古诸侯棋布天下,植根深固,是以新故相维(21),势如犬牙,数世之后,皆为故国,不可复动。今秦已削平诸侯,荡然无复立锥之国,虽使并建子弟,而君民不亲。譬如措舟沧海之上,大风一作,漂卷而去,与秦之郡县何异?且独不见汉高、晋武之事乎?割裂海内以封诸子,大者连城数十。举无根之人,寄之万民之上,十数年之间,随即散灭,不获其用。岂非惑于其名,而未察其势也哉!

古之圣人立法以御天下(22),必观其势,势之所去,不可强反。今秦之郡县,岂非势之自至也欤?然秦得其势而不免于灭亡,盖治天下在德不在势。诚能因势以立法,务德以扶势,未有不安且治者也。使秦统一天下,与民休息,宽徭赋,省刑罚,黜奢淫,崇俭约,选任忠良,放远法吏,而以郡县治之,虽与三代比隆可也。

【注释】

(1)诸侯:古代对中央政权所分封各国国君的统称。兴:起,产生。

(2)自生民始矣:从有人类就开始了。生民:人类产生。

(3)五帝: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三代:夏、商、周。扫地:尽数,全部。遗:遗留、剩。

(4)势:形势。趋势。隆污:高下。极:至、到。

(5)玉帛:瑞玉和缣帛,古代祭祀、会盟时用的珍贵礼品。

(6)齐:整治、治理。

(7)肆:不受约束。

(8)少康:夏王相之子,相为寒浞之子浇所杀,相妻逃至有仍,生,少康。少康长大,灭寒浞,恢复夏王朝。

(9)汤:成汤,商之开国君,又称商汤。

(10)太戊:商王名,太庚子。时商衰微,诸侯或不至,太戊立,用伊陟、巫咸等人,商复兴。

(11)十八九:十之八九,十分之八九。

(12)文武成康: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皆周初圣王。

(13)幽:周幽王。宣王子,名宫涅。

(14)齐威:即齐桓公,名小白。

(15)会盟:古代诸侯聚会结盟。

(16)陵迟:衰落。

(17)泗上:泗水之滨。

(18)威文:指齐桓公、晋文公。

(19)怀之:使之归向,归化。

(20)李斯:战国末楚人。

(21)维:接、连接。

(22)御:治。

秦论

秦人居诸侯之地,而有万乘之志,侵辱六国,斩伐天下,不数十年之间,而得志于海内。至其后世,再传而遂亡。刘季起于匹夫(1),斩艾(2)豪杰,蹶秦诛楚,以有天下。而其传子孙,数十世而不绝。盖秦、汉之事,其所以取者不同,而其所以取之者无以相远也。

然刘、项(3)奋臂于闾阎之中,率天下蜂起之兵西向以攻秦,无一成之聚,一夫之众,驱罢弊(4)适戍之人,以求所非望,得之则生,失之则死,以匹夫而图天下,其势不得不疾战以趋利,是以冒万死求一生而不顾。今秦拥千里之地,而乘累世之业。虽闭关而守之,畜威养兵,拊循(5)士民,而诸侯谁敢谋秦?观天下之衅,而后出兵以乘其弊,天下夫谁敢抗,而惠文、武昭之君(6),乃以万乘之资,而用匹夫,所以图天下之势,疾战而不顾其后,此宜其能以取天下,而亦能以亡也。夫刘、项之势。天下皆非吾有,起于草莽之中,因乱而争之,故虽驱天下之人,以争一旦之命,而民犹有待于戡定(7),以息肩于此。故以疾战定天下,天下既安,而下无背叛之志。若夫六国之际,诸侯各有分地,而秦乃欲以力征,强服四海,不爱先王之遗黎,以为子孙之谋,而竭其力以争邻国之利,六国虽灭,而秦民之心已散矣。故秦之所以谋天下者,匹夫特起之势。而非所以承祖宗之业以求其不失者也。

昔者尝闻之:周人之兴数百年,而后至于文武。文武之际,三分天下而有其二,然商之诸侯犹有所未服,纣之众,未可以不击而自解也。故以文武之贤,退而修德,以待其自溃。诚以为后稷、公刘、太王、王季(8)勤劳不懈,而后能至于此。故其发之不可轻,而用之有时也。嗟夫!秦人举累世之资,一用而不复惜,其先王之泽,己竭于取天下,而尚欲求以为国。亦己惑矣。

【注释】

(1)刘季起于匹夫:刘邦从一介平民起家。刘季,即刘邦,字季。匹夫,平民,庶民。

(2)斩艾:斩杀的意思。艾,通“託”,割。

(3)刘、项:指刘邦,项羽。

(4)罢弊:疲劳困乏。

(5)拊循:安托。

(6)惠文、武昭之君:指秦国的惠文王,武王和昭王。

(7)戡定:平定。

(8)后稷、公刘、太王、王季:后稷,周的先祖,为舜的农官。公刘,古代周部族的祖先,相传为后稷的曾孙。太王,周先祖古公亶父,周武王时追尊为太王。王季,周太王古公亶父的末子,周文王之父,名季历。

汉论

古之圣人,制为君臣之分(1)。天子以其一身,立乎天下之上,安受天下之奉己而不辞;天下之人,奇才壮士,争也其力,自尽(2)于天子之下,而无所逃循。此二者何为如此也?

同类推荐
  •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一首老歌,一段时光的印记。不再着意去找的老歌,如同抛在身后的似水流年。歌总是会唱几支,可偏就唱不全的那首让人心痒,一句半句的随风落在耳朵里,惊鸿一瞥,却又生了根似的,挥之不去。
  • 充闾文集:书前书后

    充闾文集:书前书后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本卷包含契诃夫经典名剧《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按创作时间排序,并收录焦菊隐写于1943年的《<樱桃园>译后记》。这三个剧本,虽然故事不同,所表达的都是契诃夫始终关注的主题:他憎恶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随处可见的、只知道用一些不连贯的空谈,对“未来”的空想,以充实当下空虚没落偷懒的生活的灰色的人群,他同情勤苦劳动却被毁灭了幸福和希望的另一群人,他用抒情诗一般的结构和台词、背景描述,创造了现代戏剧的开端。
  • 花间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清词中的别样风华

    花间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清词中的别样风华

    本书选取了从清代顺治年间到道光年间的十三位词人的传世佳作加以评析。“不辞冰雪为卿热”的纳兰性德,“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的张惠言,“花开不合阳春暮”的龚自珍,“青衫弹泪入琵琶”的蒋春霖,是本书写作的重点。作者以醇雅深秀的语言解读清代词人的儿女情、风云气,充分展示了清词倾城倾国,不逊两宋的风华。品读清词,了解从顺治到道光年间最具性情、最富才华、最有特色、你最想知道的十三位词人的传奇人生。
  • 邹韬奋作品集(1935-1936)

    邹韬奋作品集(1935-1936)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领主I命运的抉择

    领主I命运的抉择

    一场邪恶的阴谋,导致三大种族覆灭,王国衰落。五大神器再显世间,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正式启程。人类少年苍魂,又该如何抉择?是复兴四大种族,率领王国击败幕后主使?还是伦沉于世间当中,归于平凡,等待毁灭?粉丝qq群:希望圣殿:795339689
  • 宝萝梨花七情雨

    宝萝梨花七情雨

    “宝萝,还记得梨花吗?”“梨花?七情梨花雨?”“不,燕落星沉宝萝珠,七世忘情梨花雨。”“你是条虫子,不要背诗好么?”“等你想起下半首,我就不是虫子了,哼!”
  • 吴逆取亡录

    吴逆取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宋柳三变

    北宋柳三变

    北宋时期,曲子词盛行。柳永成一家之言,而其一生却落魄如此……
  • 花开锦绣

    花开锦绣

    康聿容期待过、追求过、努力过……只是错误的追寻让她遍体鳞伤。转头时才发现那个对的人,那个连你的狼狈一并喜欢的人,就默默的站在她的身后。
  • 我读故我在

    我读故我在

    “我读故我在”源自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我读”和“我思”是最好的对应。著名出版人俞晓群搜集两年多专栏文章,除后记外共计九十九篇文章,结为此集。全书从出版人、名作者写到媒体人、书装者;从论选题、约稿写到书出版、逛书店。书人江湖,逸闻轶事,皆亲切有味,涉笔成趣。其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出版业细节趣闻,“在场”的记述、特色的点评和解读,无不体现了一个出版人的“书之爱,出版之爱,文化之爱”。
  • 长居你心上

    长居你心上

    她是他的小胖子,他的小跟班。她奢望过一切,却唯独不敢奢望他!而他拥有一切,却不敢让她知道,他只期望拥有她!她从自卑到耀眼,他从嚣张到内敛。可是经过岁月的浮沉,他们只希望能够再站在彼此身边。
  • 档案秘史

    档案秘史

    这世间很有多事实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但无法理解的事不代表它从未发生……灵异的事件总需要人将其记下……来……翻开档案……让我们分享另一个世界的秘密……
  • 放开我的基金会

    放开我的基金会

    种田文利用异常事物来发展科技悬疑调查风+基金会的异常事物背景是蒸汽朋克时期+炼金术ps:不了解基金会的朋友也可以看,所有异常事务都会慢慢介绍的,不会有阅读障碍。(粉丝群不定期发红包?ω?984509023)
  • 妖在人间行

    妖在人间行

    您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半夜,耳边响起弹珠声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楼上找小朋友让他不要打扰你睡觉,因为小朋友玩的也许并不是弹珠,而是别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