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娘给翠花又盛了满满一碗饭,和翠花说:“丫头,你娇嫩的身子,能吃这个苦吗?吃过饭和娘回去歇着。”翠花回福娘的话说:“婶子,你放心,没问题,兰子都能拉犁,我也一样。”福娘笑了笑说:“别和兰子比,她打小就干活,你呀就不同了,干这种活不是难为你吗?还是回去和婶干点零活吧。”翠花当然知道福娘怕自己累着,可是尽管福娘怎样劝说,她仍然坚持说不走。
大家围在一起,香香地吃着午饭,喝着冰凉的水,不时发出说笑声。这种田间野地就餐翠花还是第一次,她感觉这种生活既新鲜又富有气息。
福娘不断地给马添草喂料,杨大车催她吃饭,她一直不肯,福娘担心饭不够吃,等大家吃了剩下自己吃点,要是不剩也就算了。
大家用过饭,伙计们躺在老榆树下打起呼噜睡着了。
谭林和兰子,大福和翠花都远远地躲在树下乘凉休息。他们都没有睡意,说着唠着。这里蓝蓝的天,宽宽的地,绿绿的原野,头上一顶茂密的大伞罩住太阳的光线,让两对恋人感到无限的惬意。他们谈着谈着相互倚着,不知什么时候陶醉在浪漫的梦乡里。
福娘看着槽里的草被马吃光了,又给每匹马饮饮水。该到起犁的时候了,可是她舍不得叫醒睡得正香伙计、男人和孩子们。最让她心疼的是十五岁的三福。小小的年纪当马使让她心里难受,可是又有什么办法,谁让你是种田人家的孩子呢?,只好横下心把这些耕田锄禾的人们唤醒。自己收拾收拾碗筷,担着饭挑子顶着炎炎烈日向屯里赶去。
偏午的太阳把大地烤得滚热烫脚,除了兰子和翠花其他的人都光着脚,他们用力地拉着绳子挣扎着与马同步行走。汗水挂在每个人的脸上背上,又不断地从脸上背上滚落在地上。太阳把人们的脊梁晒得紫黑紫黑,剧烈跳动的心脏抽动着他们裸露的肋骨,腿上暴露鼓起的青筋催着脚步不断加快。就这样一家人凭着赤光的脚板拉起千斤重量的犁杖,犁起一条条垄,犁起一片片地,把油黑发亮的土送到小苗身边。他们渴望和期盼丰硕的秋天到来。杨大车为了孩子们挺住劲,打起精神,让时间从劳累的沉默中走出去,他拉着套给孩子们说起了“瘟斗倌”的故事。
那是一个太平年间,年年风调雨顺,家家粮谷满仓,猪羊成群、牛马成帮,市上百货俱全,物美价廉,夜不闭户路不遗丢。官府既不抓丁也不充军,村庄炊烟袅袅,学堂里书生琅琅;人们互不猜疑其乐无穷。在这美好的世上,财主们起了贪婪之心,想从种田人手里夺取更多的粮食,以饱食天年永远富贵。可是这些老财被养得肥头大耳特别劣笨,竟然一时想不出高明的手段刮取佃户们的粮食。仲伙节的晚上老财在庭院里放上八仙桌子,摆上水果瓜桃赏月。他们一边吃着甜桃,品着果味,一边赏月,盘算着坏主意。老财对身边的管家和账房先生说:“你们谁能把天上的月亮摘下来?”管家和账房先生都说:“没有办法把月亮摘下来。”财主笑着说:“我有办法。”管家忙问:“老爷有什么办法,快告诉大家。”财主看着天上的月亮说:“搭梯子啊!”管家回话说:“老爷天底下没有那么长的木头,梯子搭不起来。”老爷对管家说:“你很聪明,长的没有,你就想一想短的东西,小的东西。”管家摇着头答不出来。管账先生眨了眨眼对财主说:“有了,咱们扛袋子堆起来,一层一层的就一定能堆到月亮底下,然后可把月亮摘下来。”财主听了哈哈大笑,竖起手指夸奖管账先生聪明。管家听了在旁忙说:“老爷,把袋子堆到月亮底要用多久才能办到呢?”老财主贪婪一笑说:“慢慢来,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只要我们不泄劲地堆,总有一天堆到月亮底下。”管家听了财主的话反问他说:“老爷,袋子里要装什么东西呢?”老爷又是一阵仰天大笑,然后他对管家和家人说:“袋子里当然要装粮食了。”管家问财主:“这么多粮食从哪里弄来呀?”老爷立刻回答:“从种田人的手里要。”管家听了财主的话明白了他的意图,对财主说:“咱们眼下的收租方法要把粮食袋子堆到月亮底下那是太慢了。”财主听了急忙问:“你有什么好办法?”管家停了片刻回财主的话说:“要想把佃户们的粮食都装进口袋里就要换斗。”财主听了觉得有理忙问管家:“换斗怎么个换法?”管家告诉财主说:“把咱们收租的斗藏起来,重新做一个大斗,这个斗要比原来的高半寸,佃户们不注意看不出来。放租粮的时候做一个比原来的斗短半寸的,佃户们也不能看破。这样一出一进粮食就流进了老爷的口袋里,还愁摘不下月亮吗?”财主听了管家的话很是得意忘形。当下赏给管家金子十两。
秋天到了,管家和管账先生偷偷地作了个大斗,老财主看见大斗做得和原来的斗一模一样,封管家和账房先生是“斗倌”。这一年财主多收了佃户们很多粮食。财主又把自己的高招告诉给其他的财主们,于是天下的财主们都偷偷的地把斗换成了大斗。斗倌们使劲地帮财主们欺骗佃户们,粮食滚滚地流进财主们的口袋里,佃户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向财主们借粮,财主们又用小斗借给佃户们的粮食,然后又加上利息,这样年复一年佃户们外债累累,有的种不起老财们的土地,沿街乞讨。一个太平世界没有了,田也荒芜了,人们饿死在路旁尸骨成堆,瘟疫流传,十室九空,天下即将大乱。这件事惊动了天上的神仙,他派诸神到人间调查。人们怨声一片,咒骂财主和斗倌。诸神回到上天把民间的事情报告给神仙。神仙听后立刻派诸神到民间给病人治病,并解除瘟疫。瘟疫解除了人们回到自己故土。神仙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只好惩罚“斗倌”,于是神仙施展法术,把“斗倌”一个一个地瘟死,有些“斗倌”吓得钻进地窖里企图逃避死亡的惩罚,可是他们哪里逃得出神仙的法网,最后都死在地窖里。“斗倌”被瘟死可吓坏了财主们,他们马上叫伙计把大斗和小斗砸碎,拿出原来的斗收粮放租。从此天下又太平了。
杨大车的故事讲完了,大家都来了精神。三福问爹说:“那神仙为什么只瘟了斗倌,不瘟财主呢?”杨大车回答三福说:“斗倌亲手收租,干尽了坏事,天老爷就惩罚他。”至于老天为什么不瘟财主他也没说明白,三福也不再问了。
犁杖到了地头,该坐下来歇歇腿轻松轻松。大家刚刚坐下,只见白家大管家和账房先生朝大家走来。管家先和杨大车打招呼,他皮笑肉不笑地说:“杨四哥,了不得呀,照你这种干法把马草马料都省了。佩服,让人佩服。”说着又竖起手指夸耀着说:“果然是天下第一,硬汉子,硬汉子。”
杨大车对管家这番不怀好意的夸奖,心里很不舒服,只好回应着说:“管家大人,这种干法是实在没办法的事,谁愿意当驴拉套,只是买不起马才走这条苦道。”
管家对杨大车的话听都没听,嘲笑着说:“杨四哥能耐大了,把东家的大小姐都弄来拉犁,真是不简单啊,用不用把老爷也叫来帮帮你?”
杨大车听了管家的话冲着他上前一步问:“你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意思,你该明白,你也不看一看你是谁,敢留下小姐帮你犁地。老爷在家里急了,骂你是王八蛋,不识相。”杨大车对着大管家刚要开口说话,翠花一步抢在杨大车的前面,对准管家的脸就是一巴掌,并且对管家喊着:“谁叫你跑到这里撒野,赶快给我滚回去,要是走慢了小心我打断你俩的狗腿。”大管家怎么也没想到翠花会如此无理。心里骂着:你这个不懂人语的黄毛丫头,累死你这个贱货。老爷要是不让我来找你,我还懒着管你这屁事呢,于是用手捂着被翠花打肿了的脸,急忙转身回府向老爷交差。
大管家走后,杨大车和大福劝翠花回家去,可是翠花就是不肯走,依旧和大家一起干到天黑才回家。
翠花在杨家拉犁耕地的事,闹得白家大院沸沸扬扬。
白天轩看见翠花拖着沉重的双腿从田里回来,又气又恨。对着三太太狠狠地敲着桌子吼着:“瞧见了吧,都是你养的好孩子。二十来岁的大闺女遥山驾岭的去给人家拉犁,丢透了人。你这个贱货养不出好孩子,你们娘们疯了,疯了。”翠花妈听了老爷的叫骂,她冲着白天轩发起疯来:“这孩子也是你的,你管不了拿我出气,我成了你的撒气筒,你说骂就骂,我们不活了。”说着向白天轩怀里撞去。白天轩急忙躲开,翠花妈一头栽倒在地上。白天轩喊来家人把三太太扶进自己屋里。
白天轩和三太太在客厅里大吵大闹,翠花听得很清楚,她洗过脸,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走进客厅,对着歪坐在椅子上的白天轩说:“我的事不用你管,我愿意去谁家就去谁家,总比抢男霸女强。”翠花说完去了厨房。
白天轩看着翠花的背影骂道:“他妈的,还反了不成,我治不了你这个兔崽子我不是人。”他喊来管家,吩咐他说:“明早用大锁锁住翠花的屋子,三顿饭送进屋里,上厕所让哑巴看着,实在看不住把尿桶放在她屋子里。”管家听了十分高兴,这下子可解了心头之恨。
五月里天气炎热,管家把翠花锁在屋子里,一日三餐送进闺房,憋得翠花叫苦连天。她使尽全身力气企图撞开门冲出去,可是门连动也不动一下。翠花反复无数次地撞着门,可是都无济于事。她不哭也不叫,门是撞不开的,于是她把家人送来的饭扣在桌子上,开始绝食。这一招果然灵验,翠花只有中午和晚上两顿没进食,三太太的防线被击溃了。她怕饿坏女儿,又怕女儿中暑生病,求老爷放翠花出来。白天轩再恨也是儿女情长,只好叫来管家打开门锁让翠花出来透气。
昨日翠花拉了一天犁累坏了,今天又在屋里折腾了一天,她再也挺不住了,眼前直冒金星,双腿软绵绵的,身子像一滩泥,不由自主的倒在床上。
围绕翠花去杨家拉犁耕地的这件事,三太太和老爷几乎每天都要发生吵闹。
大客厅里,管家给白天轩出个主意,他对烦恼中的老爷说:“翠花喜欢杨大福,动硬的不行,女人一旦喜欢上谁那就是一根筋,九头牛也拉不动,是块病。俗话说得好,治病要治根。”白天轩听了管家的话忙问:“此话怎讲。”大管家低声对老爷说:“翠花不顾一切喜欢杨大福,连羞耻都不要了,你想管住这件事比上天都难,这件事的根在杨大福身上。要想让翠花死了这条心只有一个办法。先根除杨大福。”
白天轩听了管家的话认为有理,他愣了一下摇摇头,没吭声。管家看老爷没吭声,他急于献策说:“警察局弄走杨大车二匹马,害得他用人拉犁,他怎样难受也怨不着老爷,因为那是官府整治了他。”白天轩听到此处说:“你的意思是借刀杀人。”“对!”大管家狡猾地说:“又快到抓丁的时候了,何不借此机会和警察局配合把杨大福办了。”
白天轩听了大管家狠毒的妙计,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冲着管家说“我原本没动杨家的人出丁,是因为他家能多种我的地。这回我让杨家的小兔崽子们远走天涯海角。”
大管家听见老爷出此言语,奸笑着吹捧老爷,连连称赞白天轩高明。
今天是燕子的七天祭日,白家大院的伙计们和屯中的邻居们都去燕子的坟前祭奠她,给她烧纸焚香,祈祷屈死的亡魂在天安然。
燕子的死白家说是少亡,不能埋进坟地。她被下葬在宋老太太坟的一边。这是一块荒废的土地,蒿草丛生,荆棘满地。几只乌鸦在坟头上空盘旋,不时发出凄厉的叫声。
杨大车也带着一家人来到坟前,和屯邻们一齐祭奠燕子。他放下肩上的方桌,福娘把带来的供品摆放在桌上边,大福和三福把几捆黄纸点燃。大家默默地看着坟包低泣。
在祭礼的人群里没有看见燕子的爷爷,谁也不知道老人去了什么地方。
11.众劳工血洗火车站 逃亡人只身奔青山
日本加紧对华侵略的同时,大量掠夺东北的森林资源及地下矿藏,又在深山密林处建筑地下仓库,成千上万的青壮年男子甚至老人和少年也被他们抓去做苦役当劳工。在鬼子雪亮刺刀的威逼下,饿死、累死、冻死、病死和被残杀的劳工们白骨成山,美丽的兴安岭山脉成了人间魔窟。
警察局长白行武带领警察到毛西堡抓劳工。原本被佃户们称为东家老爷的白天轩,一下子成了日本人的铁杆汉奸。和他儿子白行武一样把“中日亲善,大东亚共荣”视为信条和座右铭。帮助日本人残害中国人,借以达到整治杨大车一家的狼子野心。
白天轩为儿子带来的恶棍们准备了丰盛的酒饭,饭后他把毛西堡充当劳工的人员名单交给当局长的儿子。又派九少爷、管家和账房先生帮助警察们一起动手抓人。为了不跑瞎道叫来闫花舌在前头给警察们带路。这一夜里毛西堡是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