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8100000041

第41章 欧洲(5)

时至1944年6月1日,密谋者阵营觉得必须在盟军入侵德国之前结束这件事。否则,一旦敌军打进本土,任何一种体面的和平都是不可能的了。现在,他们已有了一个政变的详细计划。计划以希特勒批准的一项措施为基础,官方的行动叫“女神”,是希特勒用以镇压战时士兵和德国境内的外国苦役工人骚乱的一项计划。

施陶芬贝格的策略是,利用“女神”作为在全国和在每一条战线上发动政变的信号。而希特勒此前曾明确说过,“女神”的警戒令将由后备军司令弗雷德里希·弗洛姆将军发布,而弗洛姆对抵抗运动却又半心半意。不过密谋分子这一次显然是交上了好运,施陶芬贝格在6月中旬被晋升为上校,并且被任命为国内驻防军总司令弗洛姆将军的参谋长。这个职位不但使他可以用弗洛姆的名义给国防军发布命令,从而夺取柏林。也使他有机会可以更直接、更经常地接触希特勒。

7月上旬,施陶芬贝格便定下了行动计划:在天天举行的会议上向希特勒汇报,在那里预先放置一颗定时炸弹,将希特勒、戈林和希姆莱一齐炸死,得手后,他便飞回柏林,亲自指挥首都的军事接管。这是一个复杂的计划,但施陶芬贝格却进行得井井有条,使得总参谋部的几个同谋备受鼓舞。

7月11日,施陶芬贝格的机会终于来了,希特勒召见他,要他汇报补充兵员的情况。他带着公事包,里边装着许多文件和一枚英制炸弹来到贝格霍夫。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希姆莱不在会议室内。于是施陶芬贝格找了个借口,给坐落在本德勒大街的总参大楼挂了个电话,问陆军总办公室主任奥尔布里希特将军是否按照计划启动炸弹,因为这颗炸弹仍能炸死希特勒和戈林。奥尔布里希特告诉他,最好将纳粹三魔头(希特勒、希姆莱、戈林)同时杀死。所以,施陶芬贝格与希特勒和戈林在一起待了半小时,但最终都没有拨动炸弹开关。

7月15日,机会又来了。施陶芬贝格再次奉命去见希特勒,此时希特勒已经将司令部迁至“狼穴”。施陶芬贝格带着炸弹去了“狼穴”,这一次,密谋者们志在必得。奥尔布里希特将军于上午11点,即会议前两小时,下令执行“女神行动”计划。这可以给后备军和邻近的机械化军校的坦克以时间,能够于下午早早将部队开进首都。

会议准时于下午1点整开始,施陶芬贝格简短地向希特勒作了汇报后,便出去给本德勒大街打电话告诉他们,希特勒在会议室内,他立即回去安装炸弹。等他回到会议室后,突然发现希特勒因故离去了,而且没有再回来。

15分钟后,施陶芬贝格才再次找到借口,将消息告诉柏林。此时已经是下午1点30分,他们的部队已经直扑柏林。奥尔布里希特匆忙下令取消“女神”,部队只好悄悄返回营地。新近的失败使一些密谋者锐气大减,产生了动摇。

就在这时候,施陶芬贝格的表弟报告了一条让大家振奋的消息。他说,德军即将被突破,隆美尔已下定决心,不管接替伦斯德职务的冯·克鲁格元帅如何动作,他都支持他们的计划。然而,就在第二天,联军的飞机炸中了隆美尔的小汽车,他身受重伤。

7月18日下午,“狼穴”命令施陶芬贝格两天内前来汇报。他要向希特勒汇报的内容是能向东线投进了多少后备兵员,因为东线战区由于两翼新近连战皆败,已面临崩溃。19日整天,施陶芬贝格都待在本德勒大街,为暗杀行动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下午,他主持了密谋者的最后一次会议,他们匆忙地安排好了次日的行动信号。

7月20日,早晨6点刚过,施陶芬贝格便坐车进了城。在城内,一名副官赶来与他汇合。在兰格斯多夫机场,他们见到施蒂夫将军后,一同上了主管后勤的将军为他们准备的飞机。

10点30分,这架飞机在拉斯登堡附近的空军基地着陆。飞行员奉命就地待命,于中午将乘客送回柏林。车子在林子里行驶了半小时后,3个密谋者便过了最高统帅部的第一道门,他们继续行驶,穿过了长约2英里的地雷带和碉堡群,来到了第二道门。

进门后,他们到了一个四周有电网围绕的大院。又过了1英里他们才到军官检查站。与通常一样,卫兵只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证,并没有检查公事包。再前进约200码,他们便到了第三道围墙,这是希特勒和他的随身人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这个最里边的院子,四周有铁丝网围绕,由党卫军和秘密警察日夜巡逻。如要进入院内,连陆军元帅都得有希姆莱的安全主任签署的特种通行证才行。但是,这个里边装着炸弹的闪闪发亮的公事包,又再次没有受到检查。

这个公事包由施陶芬贝格的副官提着,他自己提的却是一箱公文。他满不在乎地走进饭厅,与营房指挥官的副官共进了一顿舒适的早餐。随后,他便找到了最高统帅部的联络通讯主任菲尔基贝尔将军。因为一旦炸弹爆炸,就需要靠他通知柏林的密谋者行动时刻已到,切断电话、电报和无线电联系,将“狼穴”与外界隔绝。

12点过后,施陶芬贝格走进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的办公室。凯特尔告诉他,因为墨索里尼要在14点30分到达,原定13时召开的会议提前到12点30分。距离行动开始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

左眼失明,左手只有3个手指的施陶芬贝格匆忙躲进厕所,开始组装炸弹。盛夏的高温加上过分紧张,使施陶芬贝格的动作变得迟缓。在凯特尔副官不断的催促下,他只好把原定的两枚炸弹减为一枚,定时装置设为12分钟。

施陶芬贝格进入会议室的时候,会议已经开始。希特勒正坐在桌子一边的中央,背对着门,一边听着陆军副参谋总长兼作战处长豪辛格将军的汇报,一边摆弄着他的放大镜。桌子四周还站着20来个军官,施陶芬贝格站到桌子旁边,把皮包放在了桌子下面,离希特勒的腿约两米远的地方。

此时是12点37分,再有5分钟,皮包里的炸弹就要爆炸了。施陶芬贝格请求离开一会给他的上司打个紧急电话,趁机溜了出去。他身旁的一位军官俯身到桌上,想更清楚地看地图,发现施陶芬贝格那只鼓鼓囊囊的皮包碍事,就用一只手把它拣起来放到桌子那个厚厚底座的靠外一边。这样一来,在炸弹和希特勒之间就隔着这个厚厚的底座。也许就是这个看来不经意的举动救了希特勒的命,也改变了之后的历史。

12点42分,炸弹准时爆炸了。一声巨响过后,24名与会者中的4人当场死亡。但刺杀的目标希特勒却逃过一劫,仅烧伤了大腿、烧焦了头发、震坏了耳膜。巨响之后,施陶芬贝格看见了建筑物冒出浓烟和火舌,他毫不怀疑屋内所有人或被炸死或受重伤。虽然警报立即拉响,施陶芬贝格还是顺利通过四道党卫军的检查哨所,抵达了附近的飞机场,飞往柏林。

施陶芬贝格抵达柏林后随即命令启动“瓦尔基里计划”,企图夺权。然而,几个小时后,他们得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希特勒没死!克莱斯特急忙向施陶芬贝格汇报:“我们现在遇到了麻烦,你要想想办法。”

下午6点,希特勒发表讲话:“一伙野心勃勃、毫无理智的军官企图篡夺领导权……可天意让我继续为人民服务。”随后,气急败坏的希特勒展开了血腥报复,他拘捕了约7000名“涉案男女”,并处决了其中约5000人,这些人大部分没有直接参与暗杀。

施陶芬贝格和克莱斯特的父亲都被枪决,但他们已经比较幸运,许多人惨遭盖世太保酷刑虐待,然后用钢琴上的金属丝吊死,或者用铁钩子钩死,部分过程还被拍摄下来,供希特勒“欣赏”。

施陶芬贝格最终也被抓获,和另外4名同伴被判以死刑,立即枪决。施陶芬贝格被处决后,尸体被埋在刑场附近,但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下令把尸体挖出来焚烧,并把骨灰撒入了污水之中。

不得不说,这次“狼穴”炸弹行动,是所有刺杀希特勒行动中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但也许是希特勒气数未尽,又或者老天想让这个杀人无数的纳粹头子亲眼见证纳粹德国的溃败,这一次的暗杀行动,功败垂成。

而对于这次行动,历史上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没有意义的“政变”,也有人觉得这是反对纳粹的英雄行为。不过,对于这个行动的意义,密谋者之一特雷斯克做出了一个十分精辟的、今天读起来仍然让人热血沸腾的回答:“行刺必须进行,不惜任何代价。即使不成功,也必须在柏林行动。因为问题已不再在于具体目的,而是德国抵抗运动在世界和历史面前敢于作出这一决定性的举动。其他一切都是无足轻重的。”

二、希特勒的一生

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30分,在流经奥地利和德国巴伐利亚边境的莱茵河河畔奥方的布劳瑙小镇的一家名叫波默的小客栈里,一个名叫克拉拉的年轻妇女生下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孩,就是即将在历史上写下浓重一笔的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的家世非常混乱和复杂,希特勒这个名字的由来,应由他的祖父说起。这位德国未来元首的先祖,世居在位于多瑙河和波希米亚,摩拉维亚边境之间奥地利的一个县城瓦尔德维特尔。

瓦尔德维特尔属森林茂盛的丘陵地区,也算是奥匈帝国的穷乡僻壤。这里的婚俗习惯有如捷克农民般的近亲通婚,而后来阿道夫·希特勒的父母就是近亲通婚的一个例子,他们的私生子女很多。

希特勒的祖父本名叫做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希特勒这个姓氏是希特勒的祖父把原本的姓氏希德拉改掉而来的。希特勒的父亲原本跟从母姓,这是因为希特勒的父亲阿洛伊斯也是私生子的缘故。

阿洛伊斯出生于1837年6月7日,在39岁之前一直袭用母亲姓氏施克尔格鲁勃,因此阿洛伊斯·施克尔格鲁勃这个名字伴随了希特勒的父亲大半生。虽然人们没有证据证明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便是阿洛伊斯·施克尔格鲁勃的父亲,但后来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在销声匿迹30年后在瓦尔德维特尔、威特纳镇出现,为希特勒的父亲阿洛伊斯认祖归宗,在公证上承认父子关系,此时他们的姓氏希德拉已改成希特勒,此时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已经84岁了。

希特勒的父亲阿洛伊斯是布劳瑙边境小镇的海关官员,是一个42岁的农妇和流浪磨工的私生子。阿道夫的母亲克拉拉是阿道夫父亲的侄女。阿洛伊斯结婚时,已经48岁,新娘刚25岁,这是阿洛伊斯第三次结婚,此前他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阿道夫是他此次婚姻的第四个孩子,由于前面生的三个孩子都早早夭折了,所以克拉拉对这个儿子特别疼爱。也可能是这种在世人看来极为奇特的身世来历和血缘关系,造就了希特勒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性格。

希特勒3岁那年,他们一家随父亲搬往德国巴伐利亚的帕埽市,阿洛伊斯要在那里管理一个属于奥地利的海关。在这个德国城市里的生活以及与德国儿童们的共同玩耍,给希特勒留下了终生不灭的影响,他一生都操着帕埽时期学会的那种巴伐利亚南部的口音。

1895年,希特勒6岁的时候,阿洛伊斯被调往林茨任职,全家又搬回奥地利。因为工作上的失意,小阿道夫·希特勒经常成为阿洛伊斯的“出气筒”。在父亲的冷酷和母亲的溺爱中,希特勒逐渐形成内向、固执、富于幻想、放荡不羁、易于激动和暴躁的性格。

1896年,7岁的希特勒随父亲搬往拉姆巴赫小城居住。进入新学校学习后,希特勒很快成了班里的佼佼者,但希特勒的父亲阿洛伊斯很快又对这里的生活感到厌倦了。这时,希特勒发现自己有绘画的天赋,于是他转而幻想将来成为一名艺术家,但阿洛伊斯却坚决要儿子成为和他一样的公务员。

希特勒小学毕业后,进入六年制中学就读,但到了这所学校后,希特勒的学习成绩却一落千丈,在三年级(相当于初三)期末考试时因数学和自然考试不及格而留级。于是,家里就把他送到了林茨市的四年制中学就读。学习成绩下降后的希特勒对德国历史和神话故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日耳曼民族的历史激起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

1903年1月,希特勒的父亲在一间茶馆喝茶时突感胸部不适而死,经查明是胸膜出血。。

1906年,希特勒过完17岁的生日之后,带着他母亲和亲戚们给他的钱,去他早就向往的维也纳,在那里,他待了两个月时间。维也纳这座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式的奥匈帝国帝都城令希特勒神迷目眩,他成天在街头闲逛,兴奋地瞻仰环城公路附近的宏伟建筑,在博物馆、歌剧院、剧场中所看到的景象,使他眼花缭乱、如醉如痴。至少在此刻,他已深信不疑,要想在艺术上有所建树的话,就必须在维也纳求学。于是,他千方劝说母亲同意他到维也纳的艺术学院去就读。

1907年夏,母亲克拉拉终于同意希特勒带着从父亲遗产中提取的可以在维也纳生活一年的700克朗,来到维也纳参加入学考试,以圆他那做画家的梦想。

在维也纳,希特勒一共参加了2次考试,但都没有通过。希特勒只有四年制中学证书,因此不能报考建筑学院(建筑学院要求考生必须是六年制中学毕业)。他没有给家中写信,也没有回家,而是独自留在维也纳,闭门谢客,埋头读书,听听歌剧或在大街上茫然无主地游逛。直到10月底,他才返回林茨,这时身患乳癌的母亲克拉拉已经气息奄奄。

同类推荐
  • 第二继承人1

    第二继承人1

    他是最苦情的土豪——我有的是钱,但我没地方花钱!她是最富有的灰姑娘——我现在穷得狗都嫌,但我有大集团的继承权!当被“流放”的富二代遭遇被狗屎运糊了脸的“抹布妹”,作为敌对世家的继承人,他们只能齐声祈祷:“千万不能让老爸知道,我和她/他的真实关系……”
  • 瓦托夫没有浪漫

    瓦托夫没有浪漫

    欧列娅来到我们中间,是一个让我们辨不清早晨和傍晚的时候。因为我们经过几天的颠簸,这期间包括乘船、乘火车、乘飞机以及我们对时差概念的混乱,好像早晨、傍晚对我们都不重要。欧列娅清脆的声音提醒了我们:“青苞米旅游团的朋友们,你们早晨好。”这才使我们从两天的昏然中幡然猛醒。我以团长的名义向我面前几个狼狈,其实也很优秀的团员们喊话:“青苞米的同仁们,这位是我们的新朋友,我们的随团导游,也是我们的翻译维力诺·卡西列·欧列娅,我们大家鼓掌欢迎。”我们放下了手中所有的旅行物品,虔诚地鼓掌。
  •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2000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书共有19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全书紧紧围绕大唐、吐蕃、大食三大军事强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画卷,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事。
  • 匈奴古堡

    匈奴古堡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匈奴古堡》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惊悚恐怖系列之六,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惊悚恐怖中篇故事资源。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气氛紧张刺激,让热爱惊悚恐怖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回家(中篇小说)

    回家(中篇小说)

    晴空万里。台北桃园机场。旅客们相继登上一架巨型客机。一对老年夫妻从容走来。女的穿天蓝色旗袍,红色毛线外套;男的穿着普通夹克衫。他们手牵着手,轻声谈笑着。健步登上舷梯。男的叫姚铭道,82岁;女的叫周淑娟,77岁。客机腾空而起,冲向蓝天。这对老夫妻的眼眶里闪着泪光……女的说,终于可以回家了。男的说,这一天,等了整整六十年呀!两人对视了—下,幸福地微笑。机舱外云海滚滚,机翼下波涛汹涌……客机经过一个多小时飞行,飞抵杭州上空。周淑娟激动起来,高声叫,西湖……西湖……铭哥。
热门推荐
  •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先生的过人之处,就是他一直对人文精神的高度关切,并且由此总结出了许多动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他的“半半哲学”秉承的是这样的信仰:工作,并且快乐;劳动,并且幸福着。人生也有缺憾,如果能从中超脱,做个平常而又受人欢迎和尊重的人,也是人的一大成就。倡导中庸的生存,肯定刚柔并济的处世,奉行豁达随性的生活,活得天真、简朴、自然、中道、幽默,这在纷乱繁杂、生活快节奏的今天,无疑是往寂寂的水潭中投进了一粒粒圆润美丽的鹅卵石,激荡起迷人的涟漪,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我有一座玄幻门

    我有一座玄幻门

    秦寿作为三界游戏开发的工程师,亲自开发虚界架构。不想在虚界测试之时,他发现,自己居然打开了一个真实的虚界,一个通往神奇新世界的大门向他打开!“泡面居然可以强化肉身!”“钙片成了铸造金身金骨的无上神丹。”“一瓶红牛,成功增幅一倍的功力!”在这个世界,变异的地球物品,成了玄修们追求的至宝!
  • 破法诸天

    破法诸天

    求道艰难的穿越者,杀了义结金兰的大哥,义姐莫名暴毙,主角范阳带着一面神奇的镜子开始查找真相,吊打诸天的故事。这是一个有关欲望与法则的故事。
  • 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揭开了心理学和气场之间的关系,即心理是强化气场的内在源泉,气场是影响心理的无形因素。《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告诉读者,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要学会用心理提升自己的气场。《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通俗易懂,经典实用,是读者提升气场的引路者。《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能够帮助读者摆脱心理负气场,迅速提升正气场!
  • 十世混沌

    十世混沌

    混沌破灭轮回九世为佳人,爱恨情仇诉人间事,九州动荡战天下,尔虞我诈谁为主,莫家无殇也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金开诚、杜永刚编著的《中国禅学》禅学对佛学教义的把握并非义学式 的,而是具有藉教悟宗的特点,参禅者开悟时称其感受为“如人饮水,冷暖 自知”,这成为禅师悟感的典型表述。在禅学看来,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 不是水的感受,只是禅悟的某个阶段的境界,其最高境界仍要求视山为山、 视水为水。《中国禅学》讲述中国禅学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传统文化思 想之中,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boss别逃之最强女皇

    boss别逃之最强女皇

    有一位女子名叫乔笙歌,天生丽质、聪慧,是一名王牌杀手也是一名电竞CEO。白富美一枚。江湖人称九爷,什么女神,什么牛逼大大全是她!敢欺负她?后果自负!还有一位要护她一辈子的流氓--顾烟易,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拥有着男女通吃的面容,顾家继承人顾少,江湖人称五爷。欺负他宝贝的人,不管是谁杀无赦!他的宝贝只能让他一个人调戏,一个人喜欢,其余人让路![1v1]强势宠文,不喜勿喷…感谢
  • 绘芳录

    绘芳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网络作家中最牛逼的董秘

    我是网络作家中最牛逼的董秘

    会写脑洞文,懂上市规则,精企业管理。混迹网文,粉丝百万,遨游职场,上下通吃。打得过流氓,降得住妖精。我就是网络作家中最牛逼的董秘,兄弟我叫杨坚!
  • 花都逆天小神农

    花都逆天小神农

    杨晨高考落榜,女友背叛,天降奇缘,获得神龙术,开始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