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8600000012

第12章 阳明遭难(1)

1 孝宗驾崩 武宗登基

弘治十八年,对王阳明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他遇到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知交湛甘泉,二人一起在京师讲学,大力倡导圣学。有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做着有意义的事,但王阳明似乎并没有那么开心。忙碌之余,他常常想起故乡余姚,想起那里的亲人,那里的一山一水。祖父竹轩公早已在他十九岁那年去世,祖母已年迈,不知近况如何。龙泉山上的龙泉寺,当年他的父亲龙山公曾在此读书,他也曾多次游历。龙泉寺的古松井栏,野佬寺僧,可都还是旧年模样?再想自己三年来辗转流徙,虽一心向圣学,却被各种俗世浊流裹挟,身不由己。想到此,王阳明忍不住铺纸提笔,一口气写了七首思念故乡的诗,其中一首就是《忆龙泉山》(《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九):

我爱龙泉寺,寺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

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

在这首诗里,王阳明除了流露出对家乡的怀念之意,似还有一份愧疚之情。“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想自己裹身俗务,竟然觉得无颜以对山中清冽的甘泉。

在另一首《忆诸弟》(《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九)的诗中,王阳明流露出的就不仅仅是思念与愧疚之情,在那里,他已透露出浓浓的厌世归隐之心:

久别龙山云,时梦龙山雨。

觉来枕簟凉,诸弟在何许?

终年走风尘,何似山中住。

百岁如转蓬,拂衣从此去。

王阳明历尽重重波折,最终总算皈依儒学正途,又幸运遇到了湛甘泉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同他一起倡导圣学,他该大干一场才是,却又为何频频在诗中发出这等消极的慨叹?

把目光投向弘治十八年的大明王朝,方知这一年于大明王朝来说也是极为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五月,三十六岁的大明弘治皇帝明孝宗朱祐樘驾崩,太子朱厚照即位,庙号武宗。大明王朝由此驶入一段最为黑暗动荡的历史长河。

明孝宗十八岁即位,共在位十八年。那十八年,政治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可谓明朝历史上最为清明的十八年。明孝宗也是大明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在政治上任贤臣远小人,整顿吏治;经济上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繁荣经济,与民生息。明孝宗更是历史上罕见的痴情专一皇帝。在古代皇帝中,哪一个皇帝不是后宫佳丽如云?这明孝宗的后宫里竟然只有皇后张氏一人,他与张氏像一对民间夫妇一样恩爱一生,终生没再另立嫔妃。可人无完人,这样贤明的一代君主也有让人遗憾之处,他太过仁慈,疏于武备,在军事上没什么建树,在他统治期间,北方边境忧患重重。然而,那还不是他最大的遗憾,他最大的失败之处在于为大明朝养育了那个头号顽劣无为的接班人——朱厚照。

孝宗皇帝朱祐樘,淡泊女色,可谓天下第一好字号的皇帝丈夫,可他却不是一位合格的父亲,这同样来自于他的仁慈——仁慈到对儿子朱厚照溺爱的程度。也由不得他不爱,皇子朱厚照也该算是明孝宗与张皇后的爱情结晶,这厮偏又生得容貌端严,天性聪敏,还极爱读书,且多能过目不忘。明孝宗一生不崇尚武力,他这位儿子可是个从小就爱使枪弄棒的主儿,练得一身好功夫。在大臣们与明孝宗看来,朱厚照这所有的一切才华都是为一位合格的英明天子准备的。为了培养好这位未来的接班人,明孝宗给朱厚照请了大明朝最优秀的名士大儒来教化他,又专门派了几位宦官来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俗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严师才能出高徒,太子朱厚照依仗着皇帝老子和他那位皇后老娘的宠爱,在宫里闹得无法无天。偏偏那帮宦官又是一帮见风使舵、投机钻营之人,他们早就看透了,大明朝的天下将来就是他们天天陪侍的这位小太子的。眼下,他们把这位顽劣的太子服侍好,未来的天下也是他们的。所以,在如何让太子玩得开心、玩得高兴这方面,这帮宦官们可谓不遗余力。带着太子逃课出宫,骑马射箭,甚至偷偷带着太子跑到那些他不该去的地方。有了这些人的陪伴,太子朱厚照的少年时期过得也真是滋润至极。他哪里想到,自己天堂一般的快活岁月就要在弘治十八年五月画上一个句号。

明孝宗从小身体就多灾多病,及至登基做了皇帝,由于勤政操劳,健康状况一直堪忧。但他没想到自己的生命会终结在三十六岁。太早了。大明江山社稷的接班人还没有培养成人。这一年,太子朱厚照刚刚十五岁,还是一个标准的纨绔少年。

这年五月初六,病重的明孝宗已进入弥留之际,他把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九位当朝宰辅老臣召入乾清宫,下诏传位于太子朱厚照,并向他们郑重托孤,希望在他走后他们能一如既往地辅佐新天子:“太子人很聪明,但年幼好逸乐,诸爱卿要好好辅佐他,使他能担起天子重任,朕就死而无憾了。”这些朝中重臣,都曾深受明孝宗赏识恩遇,哪有不应之理。他们个个儿泪流满面,在明孝宗的病榻前长跪不起:“臣定当鞠躬尽瘁,死后而已,全力以赴辅佐新主……”

与臣子们交代完,明孝宗又把太子叫到面前,对这位顽劣异常又聪明异常的儿子,他似有千言万语要叮嘱,最终却是喉头上下滚动,只从眼眶里滚下两颗大大的泪珠。“任用贤臣!”四个简单而有力的字,是孝宗皇帝留给儿子的唯一叮咛。第二天,也就是大明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明孝宗溘然长逝,龙驭宾天。

也许,从这个少年日常的一言一行中,明孝宗已经隐隐意识到什么,但他已无力改观,只能留下这一帮得力老臣和这一句话,带着满心的不舍与不放心去了。

历史上年幼登基的皇帝也大有人在,比朱厚照还小的如北宋的哲宗皇帝赵煦,他九岁登基,登基后由其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并把持朝政达八年之久,直到高太后去世,哲宗才算正式临朝听政;清朝康熙大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创出了中国封建历史上少有的康熙盛世。那些十几岁登基的皇帝更是数不胜数。这原本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朱厚照与众不同的是他的顽劣与刚愎自用,像朱厚照这样会玩儿的主儿,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估计也难找出几个来。

这年五月十八日,朱厚照登基,年号正德。

朱厚照登基的年纪,十五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再小一点,不懂世事,自然会有人来替他把持朝政,像北宋哲宗皇帝就有一个强势的祖母高太后,康熙登基后其实也多亏了他的祖母孝庄太后从中扶持。再大一点,有了自己的主张,也不那么轻易受人主使操纵。十五岁,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正是浑身是刺、叛逆乖张的时期,他觉得自己有一肚子的本事,其实看人处事还毛毛躁躁,根本不能周全;再加上他从小过惯了那种颐指气使的日子,哪里容得下九位老朽之臣在他面前指手画脚。不好玩儿极了。

皇帝老子去世了,朱厚照的伤心泪水很快就被新鲜的生活覆盖。尽管此时的他还完全不知道如何做一位皇帝,但他对此好像一点也不担心。因为他身边有一帮得力助手,他们可以为他遮挡一切麻烦,可以为他带来他想要的一切欢娱。这些人便是以刘瑾为首的八位太监,人称“八虎”。这“八虎”分别是:刘瑾、张永、马永成、谷大用、丘聚、高凤、魏彬和罗祥。这些人中有些是从朱厚照年幼之时就来到他身边侍奉他的,有些是后来为刘瑾所笼络加入进来的。总之,这帮子人被朱厚照视为心腹,深得他的宠爱与信任。这也实在是明孝宗的失举之处,他都为儿子安排了些什么侍从啊!

尤其这个刘瑾,更是一个阴辣残狠的角色。刘瑾原本并不姓刘,而是姓谈,陕西兴平县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跑到京城来讨生活,不知怎么就认识了一位刘姓太监。他见那刘太监每天出入宫里,衣食光鲜,颇为风光,心里就有意巴结,也想进宫去。那位刘太监却犯了难:我是一个太监才能出入于宫廷,可怎么把你一个男娃子带进去?刘瑾当然是个聪明人,听完刘太监的话,竟然挥刀把自己阉割了——他也变成了太监。刘太监见他意志如此坚决,只好冒用他的刘姓,把他带进宫做了一名真正的太监。

旧时太监,多为生活所迫,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净身做太监?像刘瑾这样敢自己挥刀自宫的也着实不多见。所以,也难怪他后来成为大明历史上头号阴狠大宦官,作恶多端,引得天怒人怨。先不说刘瑾的后来,只说他进宫之后,很快就学会察言观色,曲意逢迎,竟然很快就得到弘治皇帝的宠信,皇帝分派他到东宫去陪侍太子去了。

朱厚照之所以成为历史上的“玩主”,与这位刘瑾有极大关系。刘瑾脑子好使,又深谙年轻小主子的心理,五花八门的点子层出不穷,他每天变着花样陪着朱厚照玩儿,斗鸡走马,放鹰追兔,甚至流连于烟花柳巷,把朱厚照哄得飘飘欲仙,忘乎所以。只是,明孝宗在位时,朱厚照还得有所顾忌,不敢玩得太出格,如今老子升天,他是当朝皇帝,天下之王,谁还敢来对他说半个“不”字?一时之间,朝廷上下被这一玩主、一帮宦官搅得昏天暗地。朱厚照哪里有半点心思来理朝政呢。

朱厚照登基做皇上后不久就对刘瑾委以重任,他让刘瑾执掌了宫里二十四衙门中位居第二的内官监,手中的权力仅在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秉笔太监王岳等四人之下。

新皇帝被一帮宦官簇拥着胡闹,可急坏也气坏了那九位被孝宗委以重托的大臣。他们频频婉劝皇上,不要忘记先帝之托,要以江山社稷为重,亲贤臣,远小人,励精图治。朱厚照玩得正开心呢,哪里听得进去这些老臣子的肺腑之言?他只有烦,烦透了。往往不等听完,就挥挥手把他们打发走了,回头继续找那“八虎”寻欢作乐。

“八虎”不除,必将成为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几位老臣很快就意识到,问题的根子还在皇帝身边的那“八虎”身上,一场“清君侧,除八虎”的政治行动在暗暗酝酿之中了。

彼时,王阳明虽正在京城与湛甘泉讲学布道,一心扑在圣学上,但朝廷内外的风声又怎会传不到他的耳朵里?一父一子,同为大明皇帝,所作所行却有着如此天壤之别,大明前程实在让人忧虑。可他一介书生,单凭讲学,又能有多大力量?他救得了十个、百个,救得了天下社稷吗?

如此忧虑重重,也难怪王阳明会生出归隐林下的心思。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其实一直都是一个矛盾的人,一直都在仕与隐之间摇摆不定。跟随他一生的疾病是一个原因,他心里对世外逍遥生活的渴望与向往也是另一个原因。尽管王阳明后来悟出佛家、道家之不足,转而笃定地追求儒家圣学,但他骨子里却还遗留着一些佛家道家的出世因子。只是,在每一次的内心斗争中,最终还是安民救邦的儒家之志占上风,他也就一次次留了下来。

这一次,也是如此,他终究不能袖手旁观。九位重臣,八位宦官,中间是举棋不定的皇上,正德元年(1506年),这两股政治力量的斗争已经日渐公开化、白热化了。王阳明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一场政治斗争不仅仅要影响到大明王朝的命运走向,连他也无可避免地被卷入这场政治旋涡,他的人生之路也将被彻底改写。

2“八虎”弄权 群臣上书

大明正德元年秋天,天公似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天空整日灰蒙蒙、阴惨惨的,凛冽的西风从西北关外长驱直入,整座京城都笼罩在一片暗淡的阴寒之中。真是国遇昏主,日月无光。十五岁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在以刘瑾为首的太监“八虎”的陪侍纵容之下,正日渐为所欲为。除了玩儿,他似乎没有别的心思。

而彼时的北方边境上,蒙古族趁孝宗新丧、小皇登基、朝中动荡之际,大举发兵南下。宣府总兵匆忙中集结了两万人马迎敌,双方恶战一场,结果明军寡不敌众,折员损将大败而回。刘瑾等人却极擅揣摩新主子的心思,知道他登基伊始,急需要一场“胜仗”来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在他们几人的一手建议操纵下,朱厚照又任命朱晖为征虏大将军,带兵到前线迎敌。结果,一场斩获敌首八十余名的小胜仗,从边境传回捷报来,竟然变成“有功将士两万余人”。接到那样的捷报,朝中几位老臣也被惊到了,当然更多的是疑。派人一查,捷报里的水分大得让人咂舌。以国事为儿戏,这小皇帝闹得不成样子了。

更让人担忧的还不止这些,有了皇上的宠爱支持,太监“八虎”也越来越无法无天了。他们对内一味哄蒙皇上不理政事,对外则欺压官员百姓。孝宗在位时体恤民情,讲究一个与民生息;新皇登基,为满足他的贪心玩欲,刘谨等人又借着向皇上献孝心的名义到处横征暴敛、鱼肉百姓。一时之间,被废除的各项税收又都纷纷被恢复。地方官员为献“孝心”表诚意,只能贪污勒索。

但再污浊黑暗的朝代,也有正直之士、正义之人。为了劝阻皇上,科道监察御史、给事中纷纷上奏。可惜那些奏章到了皇帝那里,竟被他当作一堆废纸扔在了一边,连看也不看一眼。

眼看着正德皇上上任不到一年,就把朝野上下弄了个乌烟瘴气,这可真把那几位重臣给吓坏了。再不想办法除掉“八虎”,大明王朝危矣。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皇帝

    中国十大皇帝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十大名帝的故事,包括秦始皇、刘邦、唐太宗、武则天、赵匡胤、朱元璋、康熙、乾隆等。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保加利亚现代文学大家,阿尔巴尼亚现代文学大家,塞尔维亚和黑山现代文学大家,意大利现代文学大家等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江青传

    江青传

    “苦孩子”出身的山东李云鹤,凭借其争强好胜的个性和工于心计的天赋,闯荡上海滩而成为风流浪漫的蓝苹,“进军”延安而成为“第一夫人”江青;一身不安分的血液和那日渐膨胀的权欲,使那原本活泼率直的天性变成阴险歹毒,“文革”中她的心狠手辣使多少无辜蒙难!最终她变为人民公敌而沦为阶下囚。本书是作者一部力作,经过多次修改补充,以更加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示了江青不寻常的一生,成为有关江青的一部权威之作。
  • 走向和谐: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

    走向和谐: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

    《走向和谐: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介绍了20世纪美国南方天主教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的一生平凡而神秘,集作家、批评家、知识女性、幽默家、天主教徒、南方人和鸟类爱好者于一身。正如奥康纳儿时所饲养的“倒行的小鸡”到成年后饲养的“开屏的孔雀”,平凡中成就了独特的美丽。
  • 鹏振余风激万世:李白

    鹏振余风激万世:李白

    本书为“大唐才子系列”中的一本,评述了实现李白豪放洒脱却又坎坷悲情的一生,书中结合他的诗作,为读者展现了少年意气风发,追求梦想,游历名山大川,广结好友,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狂放不羁,官场失利,报国无门,客死他乡的过程。其间穿插了不少当代人的感慨和反思,不失为一本可读性强的通俗读物。
热门推荐
  • 全面沦陷之逃生

    全面沦陷之逃生

    “X”制药有限公司为了发明一种人类吃了不用睡眠和提高专注力的药物。在实验过程中导致出现意外,服用药物的志愿者突然发疯,被咬伤者出现疯癫状态,无法控制……
  • 迷藏·海之迷雾(小小姐冒险励志系列)

    迷藏·海之迷雾(小小姐冒险励志系列)

    喜欢写侦探小说的花季少女许青苗在寒假中突然接到消息,哥哥在外出探险的过程中神秘失踪了!情急之下,青苗与青梅竹马郑柯、死党罗百薇以及与哥哥失踪前唯一有牵连的萧源,在深藏不露的古董商罗舅舅指引下,踏上了那片有着诡异传说的神秘海域,然而随着“水鬼”的出现,船上的平静被彻底打乱了。到底什么是“地藏图”?哥哥的失踪和它有什么关联?同行的伙伴究竟哪个是敌、哪个是友?走入绝境的少女该如何面对无法掌握的命运?一曲用荆棘谱写的少女成长悲歌,荡气回肠,可歌可泣。
  • 菲雅公主

    菲雅公主

    神族与魔族的混血公主,菲雅,一个不为神魔接受的私生女,在爱恨的夹缝中,她是否能坚强成长?色色的小白,可爱的小火龙,还有忠诚的伙伴,各个关键人物逐一登场,混血公主菲雅最终情归何处?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末世凡仙录之前传

    末世凡仙录之前传

    我本世间一凡人,路遇天下不平事。谁说主角一定无敌,谁说路人不能成功。我不是主角,但我是故事里的主角……
  • 一错成婚,总裁太难撩

    一错成婚,总裁太难撩

    遭遇恶婆婆和渣男,晓菀选择出逃。和顾子亭因为一场误会而结缘,紧接着谈婚论嫁……进展太快,让晓菀觉得不靠谱,但是顾总却用无比高超的宠妻技巧,让她获得了幸福。
  • 七世命

    七世命

    七个主角,七条线索,七个故事,首次创作、运用全新的写作手法。……听说不是每一场光与影的故事都有结局,如果一束光照进了深渊,暴露出黑暗里的肮脏,那这光便是有罪。在抑郁里,还能向往远方吗?在极致的阴暗与压抑中,必须以绝对的理智去压制与承受。六世轮回里,第七世的出现注定会是一个悲剧。七个世界里的不同人生因为轮回破碎而相互影响、产生交集,每个人都在为了寻找出路而付出全部,在不同的时空里,不同的故事里,为了自己的热爱而豁出一切,但没有人会相信,这会是一场灾难。……【众神开宴,布局开始】
  • 岁月微凉

    岁月微凉

    岁月微凉活着,意味着什么?体验生命的过程?有人说,活着是为了繁衍后代;有人说,活着是为了享受人生;有人说,活着是受苦;有人说活着是无奈。我说,活着是每天在镜子里看着岁月从脸上拂过,留下的一地眼泪。不知道,我的灵魂离开身体的那一瞬间,是痛苦还是快乐的?至少,现在只有想象,任凭思想在空气中遨游。方怡希,一个热爱生活,渴望爱情的女孩。玉树临风的初恋古沐阳;暗恋她的大学学长梦乔;潇洒俊朗的前夫慕云;体贴入微的江山;有着较好背景的林森。一个个从身边走过,方怡希这个单纯的女孩,难道爱情遗忘了她吗?
  • 湮灭杀手

    湮灭杀手

    无数次的重生,无数次的穿越,却终归断灭!
  • 做人要大气

    做人要大气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格魅力中有一种成分叫“大气”。无论一个人身份高低,事业成就大小,他的魅力如何,关键都要看他是否大气。什么是大气?大气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态度、风范、气度和深度,大气是一个人综合力量的体现,散发着一种无形的气质。大气者海纳百川,胸怀日月,有着从容淡定、低调自然、胸有成竹的气量,同时也拥有着成熟勇敢、能屈能伸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