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8900000036

第36章 危机管理:企业家天天想的就是危机在哪里(1)

百年老店也会破产,老板千万不要自我陶醉

有一项关于企业寿命的调查:12.5岁,这是欧洲和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8.2岁,这是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4.2岁,这是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其中,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岁,中国跨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11.5岁。而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1岁,德国四分之一的企业寿命超过了100岁。

这项调查说明了什么呢?做企业很难,把企业做大、做强更难,而要想把企业做成一家“百年老店”则是难上加难。但是,就算有幸做成了百年老店,也不意味着企业就可以一直昌盛下去,因为如果企业经营者没有危机意识,企业管理者不懂得居安思危,“百年老店”也无法摆脱倒闭的命运。

看看北京隆福大厦,这家发端于明朝庙会的企业,几年前因经营不善偃旗息鼓,随后传出要拆除的消息;“王麻子”剪刀,这家有着悠久历史的企业,也在多年前退出了历史舞台;还有一些餐饮类的企业,诸如玉华台、厚德福等,都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为什么这些企业也会破产呢?让我们以“王麻子”为例,来看看具体原因吧!

1959年,“王麻子”剪刀厂成立(其前身是清朝顺治八年,也就是公元1651年,在北京菜市口的一家以经营剪刀、火镰为主的店铺。由于这家主人姓王,脸上长有麻子,所以人称“王麻子”)。1985年,该企业被国家内贸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生意红火时,“王麻子”剪刀一个月卖出过7万把菜刀、40万把剪子,其产品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然而,上世纪90年代,“王麻子”剪刀开始衰落。当时国家取消了对小商品的保护政策,产品全面面向市场,由于该厂的设备陈旧,而且无力更新设备,在新工艺和不锈钢领域,“王麻子”也落后于同行。与此同时,南方多个地区出现了数百个剪刀厂,它们凭借先进的工艺、低廉的价格、丰富的品种,迅速跻身于剪刀市场的前列。

事实上,市场竞争只是王麻子破产的其中一个原因,关键的原因在于“王麻子”企业内部重组的失误。1995年,经相关组织的撮合,“王麻子”与北京文教器材厂等四家企业组成一个集团,而这四家企业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毫无关联的行业,被强行绑在一起的后果可想而知。

当时如果“王麻子”能够果断地进行体制调整和技术更新,完全可以凭借多年积累下来的品牌优势,成功实现自救。但是重组之后,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体制混乱,领导层管理混乱,产权混乱,企业之间债务不清等等,这直接让“王麻子”剪刀陷入困境,经过连续几年的亏损,企业最后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甚至不得不借钱给员工发工资。

2001年,陷入混乱中的“王麻子”剪刀被迫停产,最终宣告破产。

“王麻子”剪刀厂之所以破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管理者缺乏危机意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管理层对危机管理认识不够,随意地组合企业,结果造成体制混乱、管理混乱、债务纠缠不清等隐患;另一方面,管理层对市场竞争的危机感不够敏感,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竞争的步伐,没有做好应对市场竞争的规划。所以,在竞争中逐步落入下风。

其实,“王麻子”剪刀厂的倒闭原因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中国如此,在国外也是如此。这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管理危机,一方面是竞争危机,前者属于内部危机,后者属于外部危机。当然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在于内部危机,内部危机导致企业在面对外部危机时无力抵抗。当然,说到底,还是企业老板以及高层管理者的危机意识不够,对企业所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才会导致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和竞争问题。

哈佛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曾说过:“21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每个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但如何把握这个过程呢?关键是注重每一环节,控制好风险,增强企业的免疫力,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这对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身为企业老板及管理者,当企业处于兴盛时,千万不要妄自尊大。如果老板认为企业不会受到什么冲击,更不会被市场淘汰,于是站在员工面前夸夸其谈、沾沾自喜,不知天高地厚,那么企业是很危险的。

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当你站在行业的前沿时,时刻都会被人关注,别人时刻都在想办法赶超你。所以,你要从市场的角度积极研究发展战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档次,不要盲目扩张,更不要因为盲目扩张而放弃自己的主业,热衷于副业。否则,企业注定会走向灭亡。

在这些方面,深刻的教训比比皆是,比如,秦池、沈阳飞龙、三株等企业,他们曾风光过,曾红透大江南北,但是最终还是烟消云散。根本原因就在于,面对企业的辉煌时,管理者缺乏危机意识,他们被眼前的效益所蒙蔽,对市场缺乏长远的认识,他们轻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这种“小农意识”注定会像流星般一闪而过,企业只能是昙花一现。

再看看那些历经百年,依然强盛不衰的企业,它们无不重视危机感,它们甚至把“危机感”作为激励员工积极创新的原动力,让员工时刻都有被淘汰的思想意识。海尔集团的张瑞敏用“始终战战兢兢,日日如履薄冰”来自律;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以“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来警醒自己。在这种危机意识下,企业经营者才能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企业的未来,认真研究自身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不断加强创新意识,加强员工的培训,从而提高自身应对危机的防范能力。

企业家天天想的就是危机在哪里

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种蝙蝠,它们身体很小,以吸食动物血为生,是野马的天敌。当它们发现目标(野马)时,就会悄悄接近,然后趴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慢慢地咬破马腿,把尖利的嘴插进马腿中吸血。

一开始,野马只是感觉到一点疼痛,它会用蹄子踢一下,然后继续吃草。但是渐渐地,野马会感到腿部麻木,全身发软。这个时候,它本能地用蹄子再踢,但是一切都晚了。不一会儿,野马就会在痛苦中死去。

野马最大的敌人不是狮子,不是猎豹,也不是豺狼等猛兽,而是不起眼的吸血蝙蝠。对于这些吸血蝙蝠,野马丝毫没有防范意识,根本想不到小小的蝙蝠会终结自己的性命,最终招致了灭顶之灾。

其实,很多老板及管理者就像野马一样,他们眼里只看得到“大危机”,对于细小的危险却视而不见,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去防范。然而,任由这些细小的危机发展下去,可能会葬送企业的生命。

中国软实力权威专家邓正红先生表示,细小的危机对大企业来说或许暂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对中小企业而言,“蝙蝠吸血”现象却是一个危机潜伏的信号,如果不重视细小的危机,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潜在危机就会突然显现出来,甚至会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所以,企业家应该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企业的危机在哪里?那么,企业的危机到底在哪里呢?我们不妨从阿里巴巴总裁马云的一段讲话中来体会一下。2007年,在杭州第四届中国网商大会上,马云讲过这样一番话:

“阿里巴巴有没有危机?我觉得危机很大……我以前也在想公司大点可能老板就轻松了,我现在发觉公司越大老板越累,企业家天天想的就是危机在哪里。感冒你治也是7天,不治也是7天,它会好的,而且有时候公司内部有问题是个好现象,有些东西也许今天没事但是可能今后会成为癌症。作为企业家,在内部不断关注癌症的癌变,这很痛苦。如果你真的能够找到癌细胞了,那你也是顶尖人物,今天马云不是顶尖人物,但是天天在关注。所以,我觉得公司内部有危机,公司内部的危机在于: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未来5年会出现井喷现象,但是阿里巴巴是不是准备好了呢?”

不论你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论你是知名企业,还是不知名的企业,你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产品、价格、人才、信息、财务、信誉等种种危机,这是当今时代企业经营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而管理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准确遇见,迅速建立预防机制。因此,具有远见卓识的经营者总能在危机大爆发之前,把危机消灭掉。在这一点上,大卫·诺瓦克——世界连锁餐饮巨头百胜集团的CEO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2005 年,亚洲部分国家出现了禽流感,在禽流感猖狂蔓延之前,诺瓦克和他的团队就已经知道危机在哪里——鸡肉。要知道,百胜集团(尤其是中国的肯德基)的鸡肉销量一旦供应不上,那么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益。因此,诺瓦克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禽流感恐慌怎样支持肯德基并继续销售鸡肉呢?

在提出这个问题后,诺瓦克忠告自己的团队:“我们现在最关键的是保障供应肯德基的鸡肉的安全。”首先,他在百胜集团内部宣传这一消息,让大家对这个问题达成共识。同时,他对外做出宣传:世卫组织已经证明高温是杀灭禽流感病毒有效的方法之一,而肯德基门店所提供的鸡肉,更是经过高温消毒的。通过这种教育和宣传,诺瓦克很好地协调了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使得“鸡肉保卫战”圆满成功。

这一举动果然见效,当禽流感在亚洲多个国家集中爆发时,很多有关鸡肉的餐饮企业遭受重创甚至直接倒闭,而肯德基的利润先是小幅下将,但不久之后就有了显著的反弹。可以说,整个禽流感时期,肯德基的利润并未受到大的影响。

身为企业的管理者,你是否能够做到像诺瓦克那样未雨绸缪呢?如果你希望像他一样成功地抵御危机,那么你就应该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并且在企业中营造充满危机感的氛围。为此,你应该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培训,引导员工理解企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督促员工有意识地去预防。最后,还要训练员工在危机来临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成功就是把所有的潜在风险都干掉

我国古代有一个关于神医扁鹊的故事:

扁鹊三兄弟都是医生,但医术高低各不同,名气大小也不一样。大哥医术最高,但是名气却最小。为什么呢?因为他总是在疾病尚在皮肤上起色时,就观察出病情,然后给病人下几剂药,病很快就好了。所以,人们以为他只能治小病,故而名气不大。

二哥医术比大哥的医术差一点,名气反而比大哥的名气大。因为他要等到疾病进入到病人的肌骨时,才能识别出病因并治好,所以,人们认为他的医术更高明一些。

扁鹊的医术最差,非要等到疾病进入肝脏,病人已经快不行了时,他才能看出病因,然后大动干戈,将病人救活。也正因为如此,别人都称他能让病人起死回生,称他为“神医”,他也因此后世闻名。

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可以促进我们反思企业的危机管理。在企业危机管理中,也有类似的三种管理者。一种管理者像扁鹊的大哥那样,在危机刚露出苗头时,就把危机消灭掉,这个时候投入的成本最小,成功率最高,对企业的发展最为有利。一种管理者像扁鹊的二哥,要等到危机表现得更明显一点,才能发现危机并将危机消除。还有一种管理者像扁鹊,非要等到危机大爆发后,才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

对比这三种管理者,你认为哪一种管理者在危机管理方面是最高明的呢?毫无疑问,当然是像扁鹊大哥那样的管理者,因为他善于从看似平常但又有些异常的现象中发现企业潜在的危机并将其消除,而不是在危机彻底爆发之后,再启动应急措施。这就像扁鹊的大哥给人看病,只要观其肤色就能预判病因,然后用最小的花费给人治病。这难道不是更高明吗?

有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看似很红火、很景气,但却突然倒闭了。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管理者没有发现企业的潜在危机,或发现一些小问题后不予重视,结果造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悲惨结局。

2002年5月,一些地方小报上刊登了关于“微波炉存在对人体有害的辐射”的文章,文章中指出,微波炉带有强辐射,而且用微波炉制作出来的食物营养会全部流失。身为微波炉行业的引领者的格兰仕根本没把这篇文章当回事,没想到,在随后的两个月内,类似这篇文章的报道在全国500多家平面媒体上发表。这直接造成格兰仕微波炉的销量从天上掉到地下,市场份额迅速缩水。

格兰仕微波炉的销量大幅下降,市场份额迅速缩水,这怪不了别人,要怪只能怪格兰仕的管理者缺乏潜在危机的察觉能力。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若不具备潜在危机的洞察力,他就会在危机丛生的市场竞争中疲于被动“救火”,看到产品质量出现了问题,马上处理产品质量问题;看到大批消费者投诉,马上处理消费者纠纷。这样一来,管理者就会非常被动,而且经常会顾此失彼,对企业的发展严重不利。

反之,如果管理者具备潜在危机的洞察力,就可以从被动救火转为主动出击,在危机还未显山露水时,在危机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将危机统统干掉。如此,就会非常轻松地将危机消除,从而保证企业稳定地发展。

同类推荐
  • 领导的方与圆: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

    领导的方与圆: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

    我们常常听见有些领导抱怨:中国人真难管!我们的回应则是:谁让您管中国人?“管理”一共两个字,一个是“管”,一个是“理”。 “管事理人”,是领导者做好工作的根本。曾仕强教授在书中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世人阐述了管理者“外圆内方”的领导艺术,令你在读后充分领悟领导者从成功到卓越的真谛。
  • 掌控云销:手机管理新模式

    掌控云销:手机管理新模式

    当传统企业遇到移动互联网,传统行业如何接轨、创新,提升绩效是所有经营者都关心的话题。本书从管理的失控、管理的掌控、管理的实操落地工具等角度,为读者提供了一些思路、方法及工具,希望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有效易行的管理模型,帮助企业打造驱动企业内在竞争力的引擎。
  • 世界500强企业岗位执行标准

    世界500强企业岗位执行标准

    这不是一本一般地介绍世界500强企业的书,不是对500强企业新闻式的报道,也不是对500强企业成就的赞歌,而是在参阅了500强企业的工作分析、实施准则等方面的成功实践标准的基础上,总结了从最高管理层到普通员工的各个岗位职责要求、行为规范及执行标准,以便读者参考和借鉴。
  • 白手创富(大全集)

    白手创富(大全集)

    本书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告诉你创富的精神、创富的方式和方法,旨在培养你创富的胆量、敏锐的眼光、灵活的经营思路、过人的财技和对经营方式的巧妙运作能力。所以,在我们羡慕那些成功创富的人的同时,更要注意吸取他们创业的精神、闪光的智慧、娴熟的手段和独特的创新创意。另外,本书不只是面对渴望创富的人,不同行业、不同职业者都可以从中受益。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不只企业的创始人是创业者,在企业面临生死考验和跨越式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是创业者。因为创业精神是共同的财富,是永远都可以激励人心的力量。每一个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每时每刻都需要这种创业精神。
  • 带一本书管公司

    带一本书管公司

    如何让你的公司独领风骚,占据行业制高点,管理是成败的关键。《带一本书管公司》由夏在伦编著,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管理公司的原则和方法,力求全面、通俗地解决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务求管人管事管到位。《带一本书管公司》囊括了管理者的基本素质、经营、财务、激励方式、绩效等方面,综合阐述了作为一个管理者怎样使自己从优秀变得卓越,如何调整心态、储备能量和人才,优化经营策略,提升企业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走在市场的前端。
热门推荐
  • 太子弃妃:青楼季九儿

    太子弃妃:青楼季九儿

    原来他就是当朝一手遮天的太子殿下,毒母弑兄控制着皇帝,名不正言不顺登上太子之位,他的狠他的绝情震惊天下。他玩弄政治权谋、坐拥如花美眷时,她在民间苦苦找了他整整六年,找到最后只等到一封休书……难怪他能那么轻易抛下她,一个青楼出身的低贱娘子。
  • 我是冒牌大天神

    我是冒牌大天神

    现代工业大师苦心专研的高端项目,却揭开了异世大陆的本源秘密。他用科技谱写了时代,用能力创造了天神。张菀:“我强,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天神的力量!” 方诗雨:“让我为你解开七宗罪的业障吧!” 楚肖:“我……我只要我身边的人够强,我就不会遭受苦难。” 这是一本角色有智商,内容有深度,关系很简单的故事。稳定更新,放心阅读。
  • 风月未央

    风月未央

    我本来只是一个高中生而已,突然出现的奇怪萌女郎还以为是上天的馈赠,可是没有想到,后面还有更大的惊喜……
  • 反间传记

    反间传记

    本书《反间传记》讲述的是在民国抗日时期杨家兄妹三人在敌后运筹帷幄,利用敌人的细作为我所用,其中斗志斗勇,情况复杂之多变,在保全自我的前提下为我方获取秘密情报。在一次行动中被日军特工发现身份破败,故而不得不撤离南京。潜伏失败后,将妹妹送出国留学,兄弟二人上了前线作战。以同仇敌忾之心,精忠抒国之志,克服重重困难一路攻城拔寨。本书人物,故事,情节纯属虚构,如有历史重合,纯属巧合。
  • 惹火甜妻:陆先生,别追了

    惹火甜妻:陆先生,别追了

    叶唯心深爱着陆时寒,为了爱情嫁给他,以为能幸福美感。陆母的死让他们的爱情就此崩塌。“时寒,我没有害妈妈......”叶唯心拉着男人的手苦苦哀求,乞求挽留,最后却失去孩子,被扫出陆家。五年后,叶唯心出现在陆时寒的订婚宴上。面对男人错愕的眼神,叶唯心灿烂一笑:“前夫,好久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路茫茫

    追妻路茫茫

    他曾说“我们结婚吧!”她天真的以为这一切都是真的,可当婚礼当天,却传来噩耗,当她真的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时,他才意识到百毒不侵的他,有一天也会中了一种叫林忆萱的毒;她原本以为自己无坚不摧,可却被一个叫景亦琛的人狠狠地伤害,终于有一天她撑不下去了她“我们离婚吧,放我走…”他“离婚?你这辈子想都别想,你生是我的人,死也是我的鬼,这辈子我也不可能放你走…”
  • 我必须成为主角

    我必须成为主角

    我叫封玄,是个扑街写手,因为写死太多主角,被扔到一本太监书里,这个世界即将毁灭,为了活下去,我必须成为主角。好在我有一个系统,它给我提供各种主角的光环,比如……等一下,前面这个人火冒三丈,怒气冲天,看起来是被我的嘲讽光环击中了,我先去打屎他!
  • 汉堡老太太

    汉堡老太太

    别以为“汉堡老太太”泛指汉堡所有的老太太们,也别当它是汉堡老太太堆儿里任意的一个。它是我和丈夫送给汉堡一个特定的老太太——戈莱娜特夫人(FrauGreinert)的“尊称”。十几年前在汉堡,戈莱娜特夫人是我们的房东。当面,我们称她戈莱娜特夫人,用的当然是德语,私下里提到她时,改称“老太太”,汉语,顺口儿。比如某天我对丈夫说,老太太周末请咱们吃饭;另一天丈夫对我说,老太太下午车撞到楼下的铁门上,铁条都撞弯了。其实,她在场时我们也这么称她,反正汉语她也不懂。
  • 中国劳模口述史(第1辑)

    中国劳模口述史(第1辑)

    本书精选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6级劳模班17位学员的故事汇集成册,这些学员都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受到各种表彰奖励。全书采用口述体记述,由先进人物亲口讲述自己的故事,其中有个人成长的经历,有亲情、爱情、友情,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委屈,甚至逆境中的辛酸,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一个个真实的、在大众中成长起来的先进人物的形象。
  • 崛起大明

    崛起大明

    这是一个一群人努力改变世界的故事,这也是一个不断扩大自己家土地的故事,不管是江湖宵小,还是歪门邪道,凡是阻碍社会和谐的人都会被大势所碾压。崛起之路从大明开始,从今天开始!注:这不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