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2000000007

第7章 “多年”章句(6)

1978年,拨乱反正开始时,《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在“教学中的几个问题”部分,第一点即提出“提倡下苦功学习语文”,引用了毛泽东的一句话,即“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所谓“苦功”要求十分具体,即“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字要规规矩矩地写,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经过坚持不懈地刻苦磨炼,才能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获得较强的读写能力。”1992年的教学大纲,仍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提到上述四项要求。

我认为我们今天至少在这一点上,必须坚守,必须复旧,必须“忠于毛主席的教导”!

吕叔湘当年曾提出课外阅读应是精读的3~5倍。同时,要把现代汉语中最有活力的二千余字(不超过此数)讲清楚。

这里的“讲清楚”,是指的教师的教,更指教材的编,也指考试的考。

需要研究的是这二千余字是哪些字,怎么编,怎样讲,又如何测。

新闻记者的耐性和毅力,当如西方新闻教材书所说:“从门里被赶出来,要从窗户里爬进去;从窗户里被赶出来,要从狗洞里钻进去。”

极恰。然而我们的记者,则多半已习惯于钻进钻出,无所谓耐性和毅力了。

我备课的习惯——说得好听一点,就是方式——是反复地读课文,一遍,两遍,三遍,甚至记不清多少遍,读到有了自己的感觉,而当这感觉颇有得意之处时,便会随时写下一点什么,这“一点什么”常常成了我上课之“课眼”——也说得好听一点,就叫“闪光点”。这样自己读出来的课眼,每每引来课堂上学生众多的“眼球”——说得好听一点,叫“目光”——会心的、兴奋的、欢喜的、惊异的,这往往又是我所颇感得意的“亮光”。

龚静在《“一个一个蓝色的闪把屋里照亮”》一文中说道:“在当时普遍或伤痕或愤怒或哭诉的文学生态中,清凉安静地莲开一朵。”“这清凉安静地莲开一朵”,他用来喻汪曾祺,相当合适。

王怜花说,我对生活有一个朴素的见解——幸福就是做一个不求进取的天才,胡乱快活一世。他认为这和巴曙松博士所说的“才高于志,土木形骸”应该是一个意思。

这当然也是一种幸福观,如今在年轻和不年轻的一代中,都有,然而少有。因为像王怜花这样的“才高于志”而能“胡乱快活”者,毕竟是少数,难得的少数。

还是尼采说的好,人生的幸运,就是保持轻度贫困。

网络上,手机里,文章中,常读到“呵呵”,不会多一个,也不会少一个。

很想写一篇短文,题目就叫“请莫呵呵”。

一堂课——尤其是语文课——如何去评价其上得好还是差,标准并不见得都能统一,也不一定都要统一。

我认为可以作以下评判。

⒈课堂教学设计:

(1)知识容量是否适度;

(2)课堂结构是否合理;

(3)时间运筹是否得当。

⒉课堂教学活动:

(1)重视认知/感悟过程;

(2)语言主媒体:科学性、逻辑性、生动性;

(3)其他媒体:正确选择,有效运用;

(4)注意科学思想方法、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指导。

⒊学生主体发挥:

(1)自觉参与程度;

(2)积极思维状态;

(3)创新学习精神。

或曰:难道教学目标不重要吗?

答曰: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都体现在知识容量之中。寓虚于实,无内容何以见目标?

读到鲁迅在《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中的一段话,很有感触。其中一句大可以警醒某些人,而这样的某些人,似乎任何时候都有。警之而就能够醒之吗?恐怕也未必,然而鲁迅的话,还是值得作为警世之言而长存的——

“不要只用力抹杀别个,使他和自己一样的空无。”

潜在写作,或称抽屉文学,是指那些写了只能放在抽屉里,暂时无法发表,或者作者不为发表而写的作品。

应多提倡这样的“潜在写作”。至于微博、微信,则以供大小众作精神消费视之可也。

汪曾祺写吃,见于注释的文字也极有味,如注“干巴菌”:

“味道最为隽永深长,不可名状的是干巴菌。这东西中吃不中看,颜色紫赭,不成模样,简直像一堆牛屎,里面又夹杂了一些松毛、杂草。可是收拾干净了撕成蟹腿状的小片,加青辣椒同炒,一箸入口,酒兴顿涨,饭量猛开。这真是人间至味!”(《七载云烟》)

未深于“吃道”者,未娴于“写吃”者,焉能臻此?而且是见于注释的文字?

郁达夫这样“说日本”:“日本的文化,虽则缺乏独创性,但她的模仿,却是富有创造的意义的;礼教仿中国,政治法律军事以及教育等设施法德国,生产事业泛效欧美,而以她固有的那种轻生爱国、耐劳持久的国民性做了中心的支柱。根底虽则不深,可枝叶却张得极茂,发明发见等创举虽则绝无,而进步却来得很快。我在那里留学的时候,明治的一代,已经完成了它的维新的工作。”(《雪夜》)

这是公允而富于启发的评价,值得我国人参照,尤其是“创造性的模仿”。

看报纸,读杂志,阅书籍,不知为什么,总是感觉言语生命很难独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集体言语,个体总是摆脱不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习惯跟随既成的言说形式和模式。这一点竟是如此不自觉,如此集体无意识,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悲哀。

过去的时代也都如此吗?似乎未必尽然。且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且看近代、古代。言说的自由似乎也表现在其形式的选择上。以一种声音、语调、句式几乎通用于一切文本而习焉不察。这是否也值得作为一种语文现象加以科学考察?

教师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则必须储备一桶水,这一说法在语文教师那里,似乎应该有更多的解说。

“一桶水”不仅仅甚至不主要是指语文学养上的量的概念,而是对语文和一切言语行为、现象的体验、运用的质的把握,是一种融贯与会通,是一种能量的积聚与释放。语文教师对于所教的内容,必须能够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表现出从容不迫与优游逸豫。不是一桶水舀干用尽即告罄,而是泉源不断,时取时注,用之不竭。

我以为,凡是最深刻的思想,都必须也都能够用最通俗明白的话语来表达,否则其深刻性就值得怀疑。

然而,读者又往往为新奇特异的形式所炫惑,以为那就是深刻的显露,是智慧的闪耀,是值得刻意追求的。

我一向主张教文言文,必须将古今打通。不要老记得、老是讲“古今言殊”,要多讲“古今言同”和“古今言似”,这样既可减少学生学文言的畏惧感,也能培养出古汉语的语感,有助于积累形成现代汉语的语用意识,丰富学生的言语生命。有一天,读到启功先生的一段话,似可证我心。

启功先生说:“我从五六岁起读《论语》,稍后读《尔雅》,再后读《孟子》。先祖给讲梁惠王这如何那如何,齐宣王说什么讲什么,听着大感兴趣。也渐渐明白古书上的句子,并非都像咒语一样的不能懂,常常加了一两个字或换了一两个字就跟我们现在的话差不多。没甚么神秘!这一点幼年时的感觉,到今天还影响着我,觉得‘今之汉语,犹古之汉语也’。”(《汉语现象论丛·序言》)

章士钊赠陈寅恪诗云:

“岭南非复赵家庄,却有盲翁老作场;百国宝书供拾掇,一腔心事付荒唐;”

“闲同才女量身世,懒与时贤论短长;独是故人来问讯,儿时肮脏未能忘。”

此诗活脱脱写出陈的学问,陈的眼量,陈的做派。

我们给青少年读的文章,总是着眼于宣传与教育,无非精神、品格、志向、抱负、立身处世、修德进业,且有一定表达的范式,尤其在小学初中的考试阅读题中屡见不鲜。如此不经意造成学生阅读心理定势和答题套路,实足令人忧思。

应向老年人进一忠告:尽量透支生之欢乐,而万不可预支死之苦痛。让每一天都有所享受,而忘却前方乃是坟场。

语文课改中也有一种声音,即满带着历史的惰性,同化新思想新事物,使改革消解于所谓的“传统经验”之中,也值得警惕。

王瑶在一篇纪念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中曾引用朱自清《论气节》的一段话:“‘气’是积极的有所为,‘节’是消极的有所不为。”

如此解释,十分精到。其实汉语中有不少复词,均可作如此对应或对立的解释,语文的词汇教学理应有此一项教学内容。

现今课改教材,大家都说量大而时紧,若不在学法教法上求改革,仍一味在赶课时进度,萝卜快了不洗泥,结果是泥水俱下,不干不净,积食不化,伤了肠胃。

清朝的宫廷戏已经为老百姓树起了贤君的多种形象,几乎要忘记了封建历史上真实的屈辱、残酷与灾难。顷读鲁迅《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有句曰:“取近例,则如清初的几个皇帝,民国二年后的袁世凯,对于异己者何尝不赶尽杀绝。只是他嘴上却说着什么大度和宽容,还有什么慈悲和仁厚;……但便是中国,在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凡有大度,宽容,慈悲,仁厚等等美名,也大抵是名实并用者失败,只用其名者成功的。然而竟瞒过了一群大傻子,还会相信他。”

大乘,译自梵文“摩诃衍那”;小乘,译自梵文“希那衍那”。“摩诃”是大的意思,“希那”是小的意思,“衍那”谓船之类的乘载。公元1世纪,印度出现一佛教派别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此岸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成就佛果。大乘与小乘的主要区别是,大乘宣扬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小乘宣扬“灰身灭智”,追求自我解脱。

鲁迅说:“我对于佛教先有一种偏见,以为坚苦的小乘教倒是佛教,待到饮酒食肉的阔人富翁,只要吃一餐素,便可以称为居士,算作信徒,虽然美其名曰大乘,流播也更广远,然而这教却因为容易信奉,因而变为浮滑,或者竟等于零了。”(《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

同类推荐
  • 成语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成语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这套课外读物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中外神话故事

    中外神话故事

    本书收录了多篇中外神话故事,内容包括:《盘古开天辟地》、《炎帝神话》、《杜尔迦》、《女娲造人补天》、《炎帝神话》、《夜游神》、《财神》等。
  • 世界经典名著导读(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经典名著导读(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经典名著导读》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疑案倒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疑案倒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广播电视业务

    广播电视业务

    这本书是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的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供有志成为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的人员自学使用。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鱼跃农门

    鱼跃农门

    投身农家的杜小鱼发现,原来小农女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地少要买田,没肉吃要开源,看病看不起要自个儿学医,除了种大米外还得寻找合适的经济作物,总之,纯靠天吃饭绝不靠谱! 所以,她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农书绝不离手,种田高手绝不放过,杜小鱼相信,只要努力,日子总能越过越好,一切都取决于态度! (新书闺门春事已开,求收藏求推荐!)
  • 文露

    文露

    每一篇作文都是一个很朴实的故事,但都凝聚了每个人的情感。是什么鼓舞着孩子们奋发向上?是一颗逐梦的心,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
  • 2017年上海民生发展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7年上海民生发展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智库报告之一,集中反映了上海转型发展、城乡一体、社会民生、基础教育和社会建设等领域的最新成就和一线案例,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改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被领导的艺术

    被领导的艺术

    任何一个人,不管在什么行业,担任什么职位,都同时充当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两种角色,但是平日里往往将领导艺术摆在第一位,忽视了被领导的艺术。每一个人,几乎都在领导别人的同时接受别人的领导,所以我们最好先学习如何接受领导,然后才能懂得如何领导别人。因为只有学会被领导的艺术才能当好领导者。本书从做有准备的被领导者、与领导建立和谐关系、领会领导的真实意图、获得授权时做好本分等多个方面,运用心理学、处世哲学、管理艺术、领导学等领域知识,通俗、细致、独到地讲解了被领导的艺术和智慧。这是曾仕强教授首次系统讲授被领导的智慧,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必学的一门新课。
  • 猫殿下放过我

    猫殿下放过我

    女主在家中看古装电视剧,因意外她和她的猫,穿越到手机里,手机当中呈现出古代的世界。女主脑中装有手机和互联网的功能。开启她的古代神秘之旅……
  • 立大志 做小事:成功从小事开始

    立大志 做小事:成功从小事开始

    立志改变命运之人不可不读的成功箴言。不甘平庸之人调整心态的最佳 珍藏读物。 平庸与伟大的秘密: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就好比战场或是棋局,我们在 这个社会上的生存就好比战争或是对弈。其间,谁的目光更远,谁能多看几 步,谁就将笑到最后。 人生就是要立大志:如果你还因为人生犹豫不决的选择而苦恼,那么, 基于使命的选择就是你最正确的选择。这是伟大人物告诉我们的秘密。成功从做小事开始:天才人物并不是天生的强者,他们的竞争意识与自 我创新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的奋斗逐渐形成。 远离人生的泥淖:来回摇摆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成功的。
  • 地狱绝灭师

    地狱绝灭师

    地狱降临人世,带来无尽的恶魔生物屠杀生灵。人们依赖着圣石的力量苟延残喘,以圣石的力量范围为边界建立城市,享受着满是局限却又在末世中十分安逸的生活。直到第三方生灵的出现,这种和平的局面被强行打破,圣石的争夺与守护成为了世界的主题曲,是舍弃尊严加入恶魔的阵营,还是以人类的尊严与一切敌对势力抗争?林雨原本只是一个平凡的少年,有着一个不平凡的梦想,却没有实现的力量。直到有一天,他终于获得了这个力量,代价却是他不可承受之痛。
  • 煮剑沽酒

    煮剑沽酒

    能人无数,先秦奇才聚集的神秘门派深埋秦岭大山之下;时间流逝,两千多年后的华夏大地迎来了一个鬼谷门后人,他虽身负旷古烁今的惊人血脉,可惜身患绝症,如何融入于此时全新的江湖?如何面对数之不尽的现代精英?他该何去何从?
  • 十二狩猎

    十二狩猎

    穿越者,人人是主角。大学生杨刚,意外穿越,莫名其妙的走上了带兵打仗的道路。一群穿越者之间的狩猎,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