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2700000001

第1章 宝马雕车香满路,一夜鱼龙舞(1)

出场人物:珍妃、文廷式、吴健彰、聂缉椝。

晚清改革失败,清王朝的迅速崩溃,分析起来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财政制度腐败,官员贪腐成风,全社会热衷于卖官鬻爵。

卖官鬻爵的叫法有若干种,譬如捐纳、开纳、赀选、捐输、捐例等。它通常是由政府拿出一定数量的乌纱帽(一般为闲职或散职),开出价格,向全社会公开出售,并允许成为一种常规制度。说白了,就是把官帽子当做一种商品,无论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只要肯出钱,就能够买到。

捐纳制度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据史书记载,秦汉两代,每逢军兴、河工或者遇到了饥荒年成,政府便卖掉一批官帽子以增加财政收入。

清朝捐纳制度始于顺治朝,完善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冗滥于咸丰、同治两朝,终结于宣统朝。它与科举、荫袭、保举同为清朝选拔官员的三个重要途径,存在了两百多年,对于清代尤其是晚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如今人们提起卖官鬻爵,往往免不了有咬牙切齿之恨,似乎整个社会风气变得不可收拾,全都是由捐纳制度引起的。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卖官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其出现和存在自有它特定的客观原因,不能简单化看待。

先说个故事吧。

晚清名臣胡林翼年轻时是个风流人物,民间流传着关于他放浪形骸的种种野史轶事。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小胡娶了两江总督陶澍的宝贝女儿,按理说该收收心了,可是小胡并没有。那一年,青年胡林翼陪送岳母前往南京,目睹了秦淮河畔的六朝金粉、纸醉金迷,忍不住游兴大发,竟然在钓鱼巷等处的歌榭灯船中流连忘返起来。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被陶澍的幕客侦探到了,绘声绘色向总督大人作了汇报。陶澍皱起眉头,沉吟片刻,说道:“润芝(胡林翼的号)之才,他日为国勤劳,将十倍于我。以后他就没有时间行乐了,此时放纵,以补偿将来之辛劳也。”

这么一个风流情种,如果不是得益于捐纳制度,胡林翼在仕途上的淹蹇沉滞,真不知要拖延到哪一年才有出头之日。

据梅英杰所撰《胡林翼年谱》记载,道光二十七年(1847),胡林翼在陕西赈灾期间主动捐纳银两,一下子从一个待补缺的七品内阁中书擢升为四品知府,到贵州省任职。

贵州素来地瘠民贫,服官者视为畏途。胡林翼捐纳了一万五千两银子,理应分到江南、山东等富庶之地,但是他却自行选定了贵州。这在当时人看来,不免大感意外。关于那次选择,《胡林翼年谱》中是这样叙述的:“遍谒先茔,誓不取官中一钱自肥,以贻前人羞。”也就是说,胡林翼要借贵州之贫瘠穷困来磨练自己的意志。正是由于这种抱负,到贵州省之后不久,他的声誉就蒸蒸日上,成为晚清的一代名臣。

换句话说,正是饱受诟病的捐纳制度,给了胡林翼的人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演出舞台,这才有了他后来的故事。

一枚银币有正反两面。如果说胡林翼的故事是银币正面,那么下面的故事讲述的则是银币的反面。

悬崖上的龙椅

光绪十四年(1888),深锁于神秘宫墙背后的大殿里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一:6月19日,铁腕女强人慈禧太后发出懿旨,预告下一年光绪皇帝行将大婚及亲政。也就是说,她要放权了,让18岁的青年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登上权力的最高峰。

其二:重修清漪园,并改名为颐和园。

这两件大事环环相扣,互为关联。

提起慈禧重修颐和园之初衷,原本不过是老太太想有个休闲时分“溜圈儿”的阔绰地方。慈禧性喜享乐,曾经几次动过念头,想重修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终因花费实在巨大,且恭亲王奕、醇亲王奕譞以及李鸿章等一批王公大臣或明或暗的联手反对,才不了了之。

现在好了,自己马上要退出政坛,她要为自己好好修建一个雅致的后花园,看戏,划船,溜圈儿……乐在其中,颐养天年。刚上任不久的海军衙门总理醇亲王奕譞,不失时机地递来了一个舒服的枕头。奕譞呈上了一道奏折:《奏请复昆明湖水操旧制折》。慈禧开心地在淡黄素纸上批了懿旨,明令要赶在甲午年(1894年)自己六十大寿之前完工。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

按清制,清朝的皇帝基本上都在十五六岁完成婚配。顺治皇帝十五岁结婚,康熙皇帝十四岁,乾隆皇帝十五岁,嘉庆皇帝十六岁,咸丰皇帝十六岁,同治皇帝十八岁。如今,光绪皇帝已经满十八岁了,诸多大臣“代表”天下臣民或明或暗地催促婚事,无论如何他也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光绪十四年(1888)十月初五,慈禧拍板定下了光绪的婚配大事。

光绪皇帝娶了一个皇后,两个妃子。

皇后是慈禧亲弟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即隆裕皇后。这个皇后容貌丑陋,一张马脸配上凸出的额头,金鱼泡眼睛,暴突的牙齿,瘦弱的身子骨微微还有点驼背,这让光绪皇帝极度不满。他明白这是慈禧太后的特意安排,利用皇后的身份地位来监控自己,甚至进一步控制和操纵。

两个妃子分别是瑾妃和珍妃。她们是一对姊妹花,是礼部左侍郎长叙的女儿。瑾妃相貌平平,性情孤僻,像一朵落寞的紫罗兰;而珍妃却端庄貌美,性格活泼开朗,像春天里蓬勃开放的迎春花。民国书画家白蕉在《珍妃之悲剧》一文中,生动描绘了瑾妃、珍妃初入宫廷时的场景:

慈禧在体和殿召集备选各大臣的千金,依次排队站立,为光绪挑选皇后嫔妃。备选者有五人,排在首位的是都统桂祥的女儿,其次是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以及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当时慈禧坐在最上面,光绪站立在慈禧身边,几个公主和福晋站立在慈禧身后。体和殿里设一小长桌,桌上放置镶玉如意一柄,红绣花荷包两对,为选定之证物(按清律,选定后赠予皇后玉如意,赠予嫔妃红绣花荷包)。慈禧笑吟吟对光绪说:“皇帝,谁能中选,汝自己决定。”说着便将玉如意和红绣花荷包放到了光绪的手上。光绪推辞道:“这等大事,当由皇爸爸做主,子臣不敢贸然。”慈禧说:“去吧,去吧。”光绪这才犹犹豫豫地走到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跟前,正准备授予玉如意,却听得慈禧低声喝道:“皇帝!”光绪顺着慈禧眼光授意的地方看过去,那里站立的正是都统桂祥的女儿静芬。光绪愕然,不得已,只好将玉如意授予了桂祥的女儿,慈禧的侄女静芬。慈禧见光绪皇帝似有意于江西巡抚德馨之女,心想一旦选成嫔妃,将来势必有夺宠之忧。于是她自作主张,将一对红绣花荷包授予了礼部左侍郎长叙的女儿瑾妃和珍妃。

因为慈禧太后太过强势,光绪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个悲剧。

爱新觉罗·载湉出生在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的醇王府,是醇亲王奕譞的第七子,生母是慈禧太后的同胞妹妹。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在同治皇帝去世之后被指定为继任皇帝,也使他从此走上了一条孤寂痛苦的不归路。从四五岁的时候起,光绪就离开自己的亲生父母,来到封闭的紫禁城,当上了一个摇摇欲坠帝国的皇帝。他高高端坐在九五之尊的龙椅上,却不能享受一个人最基本的自由,无法决定自己的婚姻和生活。那时候他还太年轻,还不知道那把龙椅已经被推到了悬崖边,而且前面就是深渊,步步惊心。

光绪从小就被锁在高墙深宫里,孤僻敏感的性格配上一副体弱多病的身子骨,导致了他精神上的寂寞与痛苦。从小陪伴在他身边的都是一些太监,同他最亲近的是老夫子帝师翁同龢。婚配是光绪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虽然皇后和瑾妃不尽如人意,但是珍妃的入宫还是犹如在一湖静水中投下了一枚石子,丝丝涟漪荡漾开来,激起了光绪皇帝对未来的憧憬和热情。大婚后的头几年,光绪与珍妃共同度过了一生中最为轻松的一段时光。

珍妃出生在满洲贵族之家。裘毓麐在《清代轶闻》一书中说,珍妃“写得一手好字,能左右开弓写字,还能作画”。她性格开朗,志趣广泛,对事物有自己的主见。珍妃入宫时年仅十三岁,比光绪小五岁。入宫之初,慈禧对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并不多加限制,任由她在宫中的各个地方出入。珍妃也是个奇怪的女子,对游戏玩耍一类的事并不太感兴趣,倒是三天两头往慈宁宫中跑,伺候慈禧太后批答奏章。白蕉在《珍妃之悲剧》中这样写道:“每侍慈禧披览章奏,从旁窥阅,即能得其概要,预料太后将如何批答”。

珍妃的人生轨迹,似乎是在刻意效仿慈禧的成功经历。这一切,慈禧太后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那一刻,慈禧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她微微笑着,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在静静等待猎物一步步走进自己设置的陷阱里。

在年轻的光绪皇帝看来,正是因为珍妃对朝政大事有自己的见解,并且她的见解往往与光绪的主见不谋而合,所以更加欣赏她。光绪宠爱珍妃,除了异性的爱恋温馨之外,更有着思想沟通、意见融洽、精神愉悦的成分。所谓“心有灵犀”,人生难得一知己,这一点,在研究光绪与珍妃的爱情悲剧中,是不得不需要加倍注意的。

德龄公主在《瀛台泣血记》一书中,详细讲述了光绪与珍妃的爱情故事。按清律,皇帝召皇后、嫔妃入寝是有严格规矩的,可是光绪不以为然,“后来却完全忘了顾忌,他几乎每隔三四天工夫,就要亲自到珍妃宫里走一次。这和他每夜非召幸珍妃不可的事同样成了宫中的绝妙谈助。”每天清晨,光绪到慈禧太后的宫里请过早安以后,总是叮嘱珍妃不要回到自己的宫里去,光绪放弃了安排好的凉轿,携着珍妃一同步行,有说有笑地走回皇帝便宫。光绪常常向珍妃吐露心声:“咱们这儿真是太寂寞了。每天从朝上回来,再也没有一个可意的人能够陪伴我。”自从亲政之后,光绪皇帝要披览的奏章日益增多,有时候珍妃一连三四天留在皇宫里,帮助光绪处理政务。

对于光绪皇帝来说,珍妃是上天赐予他的最美妙的礼物。珍妃的到来,使得性格内向的光绪皇帝深受感染,光绪一天天变得快乐起来。他们在宫殿里品评字画,在御花园里观赏花木,在林荫石径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诗词歌赋……他们的爱情小插曲,给沉闷冷寂的皇宫增添了一抹绿色的春意。

然而没有料到的是,这一对身处在大变革前夜的可怜人夜莺般美妙的爱情小夜曲,在残酷粗暴的现实面前被撞击得粉碎。即便他们的身份贵为皇帝和嫔妃,也不能幸免,反而让悲剧成分更加惨烈。

讲述珍妃的悲剧故事之前,先补充一段小插曲。

小插曲说的是清廷内务府人人皆知的一个公开的秘密——李光昭案。

清廷油水最多的官职是什么?不是管钱的户部,不是管军事物资的兵部武备司,也不是地方上的漕运、盐运等官署,而是皇城里的内务府。有京城民谣为证:“房新树小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哪天在皇城根下出现一户人家,房子是新盖的,院子里的树是新栽的,墙上的画也是簇新的,那么这户人家必定有人在内务府里当官。

内务府是清廷为伺候皇室而设立的一个专门机构,最高主管名称是总管内务府大臣,直接隶属于皇帝管辖。主要机构有“三司七院”,人员繁多,机构庞杂,贪污腐败的情况十分严重。

有一则清代野史是这样的:有一天,吝啬小气的道光皇帝在林荫道上散步,不小心摔了一跤,绸缎裤子的膝盖部位破了一个小洞。他让小太监拿到内务府去缝补一下,过了几天,小太监取回了补好的绸缎裤子。道光皇帝随口问道:“花费了多少钱?”小太监回答:“三千两白银。”道光皇帝一惊,吓得倒吸了一口冷气。道光皇帝让小太监去内务府问问,为什么打一个补丁竟然比一件龙袍的价格还要高。小太监问过内务府之后回话说:“皇上身上穿的绸缎裤子是有细碎花纹的珍贵湖绸,好不容易剪了几百匹绸缎,才找到了相匹配的图案,所以贵了。”道光皇帝听了,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笑了笑。一个平常几两银子就能够补好的补丁,内务府竟然喊价三千两白银。深究也没有什么用,内务府的人个个都是里中好手,他们本事众多,有一项特殊的本事是他人所没有的,这项特殊的本事就是专门糊弄皇帝。即使喊再高的价码,他们也能够说得清楚名目,应付得了任何审计。

请看另一则清代野史:光绪皇帝很喜欢吃鸡蛋,可是,往往鸡蛋送到了皇宫里,他却有点舍不得吃。有一次,光绪在毓庆宫里读书,忽然看见他的老师翁同龢正在吃鸡蛋,便说道:“这鸡蛋虽然好吃,可是太贵了。翁老师,你能吃得起吗?”翁同龢听了扑哧一笑,小皇帝居然关心起民生大事了。等到与小光绪一阵对话之后,翁同龢才明白,原来是内务府的官员欺骗了小光绪,他们报的鸡蛋价格是三十两银子一个。而在皇宫外边的民间,一个鸡蛋只需要花费三四个铜板。

闲话少说,现在话题转向李光昭案。

李光昭,广东嘉应直隶州人,同治年间通过捐纳得到了一顶候补知府的乌纱帽,这是个虚职,没有什么油水可捞。

同治皇帝执政后期,计划重修圆明园,但是面临诸多难题,除了金钱不足之外,粗大的木材也不易采集。工匠们拆除了船坞上的大舵改做正梁,又拆除了若干旧木船,将木料翻新使用。即便这样,木料仍然不够,需要重新修建的殿宇不下于三千余间,而旧木料不及百一,不得不另外谋划采购之策。

同类推荐
  • OPEN

    OPEN

    两个月前,正当粉白的樱花瓣铺天盖地地席卷目黑川时,我成为了渡边祥子的第四任丈夫。不咸不淡地活到三十九岁,总算是告别了东京市郊残旧的单身公寓,住进祥子位于银座附近的高级别墅。祥子大我十一岁,儿子正在多摩美术大学念二年级,她的第一任丈夫被派去加纳工作,几个月后染病去世,而后的两任伴侣则都是看中了她的金钱。
  •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女人跟男人闹起别扭来是多种多样的,五花八门的。宣夷已经连续四个周末没到他们的爱巢里去了。“他们”就是指她跟周键伟两个人。“爱巢”就是指周键伟新装修的一套住房。两人没闹别扭的时候,每个周五的晚上一般都是在爱巢里度过的,先共进晚餐,后花好月圆。这是他俩嘴巴的节日,更是他俩身体的节日。每个星期就在一起度过这么一个温情良宵,两人是焦渴的,又是珍惜的。
  • 洁白的罪恶

    洁白的罪恶

    本书是中篇小说集,绝大多数写的是以作家故乡——豫西南南阳盆地盆底稍稍偏西的镇平县为背景的人和事,一个三五千人同姓的大自然村,至今仍可当作正统中原文明的活的化石加以参研,人物命运,展现了这里既重秩序又重个性,既守中庸之道又喜张扬怪异的纷杂特征。
  • 暖若春风

    暖若春风

    本书是80后作家林森的最新原创长篇小说,随着撤离海南岛的部队前往台湾的曾祖父,在离乡多年后回来,随后死在故土。曾祖父的归来,在带给子孙新的生活希望的同时,也埋下了阴影,直到他死去多年,那种笼罩性的阴影也一直没能散去——整个家族便开始了一种宿命般的挣扎。祖父、父亲以及我这一辈,都想活出自己的路,几代人各藏心事,无论是爱情与亲情,都经历了极大的考验,甚至希望逃离家园。长者们穷于应付,近乎发狂,而年轻的心灵则陷入迷惘和无奈。这是一个家族的故事,是几代人的流浪与还乡,是面对时代变化面前的无力与坚韧,同时也是当代青年的一部心灵书。
  • 青蚨计划

    青蚨计划

    1939年随枣会战前,鄂西北仙江市,时局动荡,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海外游学归来的青年刘牧楚,在与父亲返家的途中,莫名遭遇持枪匪徒的袭击。但对方却明显不是针对富豪刘爷的劫财或仇杀。侥幸脱险之后,刘牧楚立刻意识到,这场截杀可能是针对自己,确切的说,对方也许是想要从自己身上拿回一只钢笔。那只钢笔毫无特别之处,只是外壳上刻着一只别致的小虫图案。父亲告诉他,这是“青蚨”,传说中有钱财永进的寓意,所以自古许多钱庄都以此为标记。刘氏父子并没意识到,刘牧楚已经被卷入军统为了对抗日军伪钞乱世而制定的“青蚨计划”中。仙江市伪钞逐渐泛滥,刘家也被波及,大战在即……
热门推荐
  • 风雨下西楼

    风雨下西楼

    三个热血青年在命运的驱使下碰到一起,结拜为异姓兄弟,携手步入江湖路。却因为身份地位的改变产生了隔阂,阴错阳差之下反目成仇。三弟韩雨劫后余生,隐姓埋名,全力培养义子夏西楼。在一笔惊天宝藏的帮助下,夏西楼崛起江湖,组织起庞大的暗杀组织逐鹿中原,与各方势力展开拼杀,很快矗立在风口浪尖,面对惊涛骇浪岿然不动,傲视群雄。
  • 重生宅男之名剑谱

    重生宅男之名剑谱

    朦胧月光,故事很长,江湖逛一逛。力竭马嘶嚷,竹筏上,船家荡,炉火烧上半壶福缘酿。这是一个很平静的江湖,却有一个很不平静的故事。
  •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小说之一,也是法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篇小说,被公认为巴尔扎克之后法国第一部杰作。作者以简洁而细腻的文笔,通过女主人公悲剧性的情感生活,再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生活。主人公爱玛是个美丽的姑娘,她是富裕农民的独生女,在修道院接受贵族式的教育。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她嫁给了市镇医生包法利……
  • 长刀逆天行

    长刀逆天行

    一位腰跨木刀的少年,一天出了那青山镇,入了江湖。江湖中有啥?有一个想要胜天半子的老头子,有一群争夺飞升的老不死,这是诸子百家最后的余辉,一枚棋子,一把长刀,一位少年负重前行,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谁是棋子?谁是棋手?我自长刀出鞘,搅乱这江湖,搅碎这苍天。天意无常祸乱起,弈盘纵横十二州。人心变幻风雨骤,雄兵百万封王侯。诸子百家皆相聚,枯坐林中一钓叟。一醉经年入梦酒,道是无情命须有。灾星即起福星现,飞剑怒起斩千愁。遁去无踪看空门,人道天道争不休。万物生来由天定,斩破冥顽需一刀。天下万民悠悠口,道那千年不归徒。
  • 年少肆意不自知

    年少肆意不自知

    各自携带烦恼与悲伤的三个女生,在进入南州一中前成为好友。三年内,即使是少年的她们也要经历家庭、友情、乃至学业上带来的巨大压力。三人拧成一股劲儿,克服学习的困难,与家庭和解,冲破友谊的冰窖,开启各自崭新的人生。
  • 佛语禅心:随遇而安,自在洒脱

    佛语禅心:随遇而安,自在洒脱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谓是有事必有缘,如喜缘,福缘,人缘,财缘,机缘,善缘……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我们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本书从生活感悟和禅宗故事出发,运用禅理,回答了人们在工作、生活、情感和人生中的各种困惑,通俗易懂,能够启发人的生活智慧,并有助于人的身心灵成长和升华。
  • 蜀山剑侠传(第四卷)

    蜀山剑侠传(第四卷)

    还珠楼主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人物,曾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他的一生,历经曲折跌宕,极富传奇色彩。其作品多达1700万字。他的小说,文笔华美,极富诗情,想象瑰丽,气势磅礴,融合侠义和武术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发挥,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宏大气魄。本社经过精心策划与制作,规模推出《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还珠楼主卷》,《蜀山剑侠传》是还珠楼主的重要代表之一。
  • 生活悲伤回忆录

    生活悲伤回忆录

    这是一部根据个人真实生活改编,回忆以前生活的种种历历在目的真人真事!
  • 逆天废材三小姐:尊王戏狂妃

    逆天废材三小姐:尊王戏狂妃

    她,赏金猎人排行榜稳居NO.3唯一女杀手,穿越成为同名同姓的季家废物三小姐。世人皆知她是草包废物。孰料再次睁眼,风华无双,霸气狂妄嚣张,传言有误,不可信。他,是炎川大陆尊贵无比,妖孽无双的殿下,睥睨、狂肆、华丽、冷艳。某天,历练中遭遇伏击,妖孽殿下邪魅一笑:爱妃,上,还是跑?某面瘫腹黑女看着一地的高级魔兽魔核,笑得纯洁无比:殿下,你上,我跑!他曾用十世轮回护她一世周全,助她归位;而她自毁修为,抵他十世轮回之苦,等他回归。谁爱得更深,且看下文分解……【双强爽文,欢迎入坑。】
  • 猎心天蝎座学霸

    猎心天蝎座学霸

    活泼可爱的女生明月光因为小时候在孤儿院许愿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结果愿望实现被好心人收养而从此成为各类浪漫传说和许愿故事的绝对拥护者,并在几个阴差阳错的误会之下,她和高智商的超级学霸风野川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明月光凭借自己的热情善良赢得了风野川身边所有人的好感,而风野川也从最初讨厌这个被所有人支持的无脑少女慢慢被她的努力和纯真感动。而在他们笑料十足的日常生活中,擅长星座的专栏作者卜吉吉和擅长占卜的塔罗牌女生花小叶,以及公寓里一众可爱搞怪的狮子座、双子座、处女座、白羊座配角们的戏份也同样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