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3800000004

第4章 神秘列车之旅(2)

汽车站到了,场长伸出满是老茧的手用力握了握痕的手,口里说出一句奇怪的客气话:“对不起啊,平时对你照顾不周,多多原谅吧。”

痕当时心里想,场长还不到60岁,就已经老糊涂了,说起话来颠三倒四的。他又不是去送死,干吗这么伤感?早知要伤感,平日里那些个尖酸,那些个疙疙瘩瘩的阴暗情绪为什么不收敛一下,这样痕对他的怨恨也小些。现在痕不过出一下门,他就小题大做起来,完全是做人前后不一致,莫名其妙。这样一想,刚才对场长的同情又消失了,只觉得像他这样素质低、没头没脑的人实在讨厌。痕冷淡地干笑了两声,场长就转身往回走了。痕打量着他的背影,感到这人从头到脚都是一副蠢相。

痕万万没想到场长会帮他买软卧车厢的车票。当他在验票处从大信封里拿出车票时,连手都在微微发抖。以前他也出差,场里总是只给买硬座,对他来说坐车是件苦差,可是习惯了也就好了。痕甚至有点喜欢出差,因为场长总是慷慨地补给他津贴。按场长的逻辑,车的等次差点,辛苦一点没关系,只要经济上加以补偿,工作起来就会更有劲头。一直到了软卧车厢,在自己的包厢里做梦似的放好了行李,坐在自己的铺位上,痕还想不通场长的这种安排。他将信封里的东西全倒出来,发现都是钱,有一千多块,远远超出了他这趟出差的费用。可是里面没有购买饲料的合同!场长一定是忘记了。车已经徐徐启动了,怎么办?痕急傻了,在包厢里踱来踱去。他无意中瞥了一眼手中的火车票,发现上面是一个陌生的地名,根本不是场长告诉他的“鱼县”。鱼县是痕过去常去买饲料的地方。他连忙从旅行包里找出地图,寻找这个名叫“坤市”的地方,一边找一边冷汗就从额头上冒出来了。他用力瞪着那些蚂蚁般大小的地名,眼珠都鼓痛了,还是没找到坤市。他只好拿了车票去问列车员,那列车员告诉他坤市在黑龙江省,是个很小的新镇,地图上一般没有标示,位置在边境上。痕失魂落魄地回到包厢里,暖气的热浪袭击着他,只觉得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总不会是场长用这种方法来解雇他吧?如果他要解雇他,完全可以直说,何必用这种奇怪的手段。场长知道他的性情,也知道他对旅游毫无兴致,所以要是场长解雇他的话,他绝不会因为场长让他旅游、坐软卧而减轻对他的憎恨,这一点他必定也考虑到了的。冷静地看,那种可能性还是极小的。还是回到第一个猜想吧,场长忘了给他合同了。他都联系好了,这回是去一个新地方购买饲料,场长担心他完成不好任务,一直忧虑在心,就把合同的事给忘了。痕回忆起在去汽车站的那10分钟路程里,场长一言不发,恐怕就是在担心他买不到好饲料。如今做买卖到处诈骗成风,十次里头有六次不上当就算是非常老练精明的人了,痕过去也常上当,奸商的手法防不胜防。再说场长本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从不与自己的下属讨论工作上的事,当时痕就是冲他这一点才留在鸡场里的,痕最讨厌与人讨论。这样一想,痕又稍稍放下心来,决定把这趟车坐到目的地,一到坤市就给场长打电话,问清购饲料的具体地点,让场长把合同寄来,合同未到之前自己先到饲料厂去调查一下商品的质量。这一惊一乍的,把痕的情绪搞得很消沉,又像从前一样在心里骂起场长来。痕活了四十多年,从未见过比场长更为独断专行的人,他同场里的任何一名雇员都不接近,如果雇员做错了事,他总是毫无例外地破口大骂,什么让人脸红的话都骂得出来,甚至叫人“滚蛋”。痕已经看见他赶跑了好几个人,有一回竟然是用竹扫帚将一名雇员打出去的。那人吓得不敢回来取自己的衣物,可又不甘心,只好藏在离鸡场一里外的灌木丛里等。后来痕从那里经过,他就一把拖住他苦苦哀求,痕只好夜里乘人不注意将他的东西收拾好,挑了一担奔往他躲藏的处所。后来回想这事痕总觉得有点窝心。平时场长骂他时,他心里从来是不服的,等场长走了,他就用最毒的字眼诅咒他。他知道场长不会把他怎么样,当然他也留心着自己的行为不要过分。那么场长刚才为什么向自己道歉呢?痕心里的怀疑又像虫子一样蠕动起来。

后来列车长就来了。列车长进来后就坐在对面的铺位上,开始只是闷头抽烟,时不时地看表。痕的注意力被他吸引过去,心里感到纳闷,这位列车长,现在正是他当班的时候,他怎么会这么悠闲呢?在痕的印象里,列车长们总是有很多大小事务要处理,忙得不得了。

“有点寂寞吧?”他忽然开口了。

痕看清了一张乡下人的脸,很健康,但似乎常年被日晒雨淋,这与他的列车长的身份是很不相称的,他看上去更像刚刚下地回来的农民,他身上有菜土的气息。

“我也是很寂寞啊。这几天我老想,我为什么还要出车呢?莫非还有什么好奇心?车上每天都有生命危险,这些旅客全是些流氓恶棍,有的还是杀人犯,这种事我见得多了。您知道他们为什么出来旅行吗?就因为怕被别人所杀!所以实话告诉您吧,铁路这一行我早干腻了,这算什么工作呢?夜里提心吊胆,无法入睡,总在策划对付这些恶棍的方案!您一定以为我有五十多岁了吧,其实我才三十八!我只要一上车就把地上的事忘得干干净净,成天像气球一样飘来飘去,难受得要死!”

他莫名其妙地发作了这一通之后,就指着窗外远方的一栋建筑,告诉痕说,那是一家县银行,前不久蒙受了重大的损失,作案的手法再简单不过了。痕一开始并没有心思听这种闲谈,他的情绪还沉浸在刚才那场惊吓的余波里。可是列车长只顾说下去,似乎对那个身为银行业务员的盗窃者十分佩服、欣赏,又似乎还有更深刻的看法,因而毫不在意自己所说的具体情节似的。因为痕注意到有好几次,列车长将银行说成了邮局。痕一下子对这个人说话的方式产生了兴趣,不由自主地加入了谈话。一会儿过去,连他自己也觉得奇怪,他很快忘了刚才那场惊吓。再过了一会儿,痕又感到了厌倦,列车长根本不像个见多识广的人,除了口音掺杂之外,一点都看不出他到过很多地方。他所谈的事都是些老套,大同小异,听多了令人反胃。现在他给痕的印象是一个头脑狭隘的人,周围的事物变化对他毫无影响,他的职业也改变不了他,他的职业只是更加深了他的偏执。然而谈话持续到夜里,当痕面对列车长时,一种幻觉产生了:似乎这位列车长并不是个简单的乡下汉子,他的外表有种蒙蔽作用,正如他说的话有种欺骗性一样。他之所以反复地说这些乏味的故事,是因为他自己也认为这些故事本身毫无意义,而他要表达的意思深埋在这些乏味的故事底下,因为藏得太深,他要挖出来也不可能了。可是除了这些故事,他又想不出别的法子来表达,他就只好一遍又一遍徒劳地操练了。痕注意到,列车长说话南腔北调的,从他的语音里,还不时透出痕自己家乡的尾音来,给了痕很熟悉的印象。莫非这汉子从前是痕的家乡人,后来走南闯北才将语音弄得复杂起来了?痕还有一件想不通的事:这么一车人,列车长为什么独独选中了自己来聊天呢?

缩在毛毯里,痕将发生过的事的细节想了又想,那些零碎的片断就慢慢地被他连了起来,逐渐形成了一张网,他无法不相信,但又不得不猜疑。痕再次用包厢里反正有三个人这个事实来安慰自己,他不能相信场长会陷害他,他多年的经验一再告诉他:场长是个十分孤独的人,与外界几乎没有什么联系,成天只知道埋在养鸡场的事务里,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认识这列火车上的列车长,从而联合起来整治他呢?这种想法太荒唐了,太神经质了。天怎么还不亮呢?痕又一次想看表。

“喂,您有火吗?”他用脚推了推乘警。

“有火有什么用?真是莫名其妙!”乘警不高兴地说。

“我想看看表,几点钟了啊?”

“您就待着吧,知道了几点钟又有什么用!反正这车一时半时不会开了。”

“我们是停在河上吧?”

“屁!这里是隧道,要不哪能这么静!”

“隧道里怎么连盏灯也没有?”

“这个隧道里从来没有灯。喂,您到底要啰唆到什么时候去?要不您把毯子还给我,我躺到我铺上去。真不知好歹!”他气呼呼地闭了嘴。

痕藏在心里头的那一点希望一下子破灭了。原来这里是隧道,这就是说,只要车不开,天就亮不了。还是冷静点吧,他何必急着要天亮呢?他虽然肚子有点饿,总饿不死的,这两个人的肚子也总会饿的,他们总不会一直睡下去的。只是把暖气关掉这一招实在是太恶毒了,他已经付了钱,买了这么贵的票来坐车,列车长他们这样做是犯法的,他等这两个人起来后一定要去提抗议。他要向那些人说,这样对待一个旅客简直是欺诈行为,而且还把包厢的门闩上,又不让开灯,如果躺在里面的不是他,而是一个,比如说,一个年老体弱者,这种行为不就类似于谋害吗?痕心里的愤怒越来越厉害,也不知道害怕了,一冲动就跳下铺,鞋也不穿,用两只拳头去用力打门,口里还乱七八糟地发出些吼声。他要发疯了。

在他吼叫的一个间隙里,他突然听见乘警的声音:

“门根本就没关,把插销拿开就是。”

他摸索了一阵,果然找到了插销,门“吱呀”一声开了。他在门外摸到电灯的开关,发现那开关本来就开着的。再看车厢两头,到处都是黑洞洞的,连一盏小灯都没有。他转回来问乘警到底出了什么事,乘警说是为了节约能源,又说他如果不想再躺在铺上,他可要占掉他的位置了,不过他还是劝他回铺上来,等会儿会冷得受不了的。站了一会儿,痕真的冷得受不了了。他趿着鞋摸黑走到那头的餐车里,餐车也是冷冰冰的,异样的寂静令人胆寒。他连忙退了出来,沿狭窄的小道回包厢去。他刚走到半路,一个胖大的女人将他吓了一跳,腿一软差点摔倒。那女人堵住了过道,痕过不去,他只好愣在原地,闻着女人身上的鱼腥味(他猜她是厨房里的勤杂工)。

“多么冷啊。”女人说,她的声音很好听。“我是一个很漂亮的姑娘,可惜您现在看不见我。我有点难受,夜里出来走一走,要不是车上关了暖气,您就碰不到我了,白天我是不走出厨房的。您喜欢漂亮的姑娘吗?我看您一定是个单身汉,您走来走去的,一定是想打猎吧?像我这样的好货色可不是随便碰得到的。啊,要是现在有灯光的话您就可以看见我了,只是我本人倒不怎么喜欢灯光,我喜欢躲在黑暗的地方,我太漂亮了,我怕车上的男人纠缠我。怎么,您受到我的诱惑了吧?这种地方最容易产生冲动,尤其像您这样的单身汉,是绝对抗拒不了自己的欲望的。”她似乎在那里笑。

痕不由自主地伸出双手,那女人立刻捉住他的手捂在怀里。女人的手掌很粗糙,很热和,她的怀里也是热气腾腾的,痕将冻僵了的身体朝她凑过去。女人很高,痕的头只齐到她的胸口,他将脸贴着她的乳房,立刻就不再发抖了。女人的手来回抚摩着他的头,很温柔地轻笑着。

“您真是一座火山。”痕喃喃地说,似乎自己心里所有的重压都在这一刻化解了似的。

“来吧,来吧……”女人一边轻轻地念叨一边将痕干瘦的身子抱了起来,用力从过道挤过去,挤得铁皮墙都嘎嘎作响——她实在太胖了。

他们似乎穿过了厨房,因为痕闻到了油烟味、食品的各种香味等,最后痕被放在她的一张椅子上了。女人说这是她的工作间兼储藏室。她在他面前窸窸窣窣地脱衣服。一离开女人,痕又冷得发抖,房间里腐烂的白菜味儿熏得他脑袋发晕,只想呕吐。可是女人已经脱完衣服了,一把将痕抱过去,又帮他脱起来。痕心里想自己一定是冻得嘴唇发青了,他倒希望快点脱完,与这个火炉似的胖女人缠在一起,说不定自己也会暖和起来。现在他已经脱光了,进入了女人的身体。他立刻发热了。他仿佛睡在一只又大又暖和的船里面,舒服得要进入梦乡了。女人轻轻地摇晃着他,两只粗糙的大手令他很舒服地抚弄着他的腰和屁股,使痕产生一种在黑洞洞的深海里游泳的感觉。现在他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求了。这意外的艳遇似乎将他心里的那些焦虑全都融化了,此刻他甚至连自己身处何方都不愿搞清楚了。

不知过了多久,女人忽然在他的瘦屁股上用力拍了一下,大声号哭起来:

“哎呀!空虚呀!真是难受呀!我一直在这里等,等一个人来把我塞得满满的,我等了又等,以为等到了,没想到还是空空落落。我到底是怎么啦?啊呀,我要死了!”

她满脸的眼泪鼻涕,擦在痕的脖子上溜溜滑滑的,很不好受。痕像一只瘦螃蟹一样缓缓地从女人身上移开,到地板上去找自己的衣服。他找了好久才找到,冷得不停地打喷嚏。女人一直躺在地板上不起来,一阵一阵地猛烈啜泣。痕想,自己反正没有办法安慰她了,只有赶快穿好衣服逃跑。他把衣服往身上一套,提起裤子就准备走。地板上的女人一把扯住他的腿不放。

“哪里去?”她止住啜泣,声音变得阴险起来,“占了便宜就走吗?”

痕站住不动了,一边系着裤子的皮带。

“坐下!”女人吼道。

他蹲了下来,被女人一把搂过去,坐在了她的大腿上。那地方倒也不错,很软和。女人背靠着墙,用一只手掌轻轻地拍打着他的背脊,就好像他是一个婴儿。

同类推荐
  • 菜狗来旺

    菜狗来旺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求婚·纪念日

    求婚·纪念日

    本书包括两部安东·契诃夫的经典独幕剧,题目分别是《求婚》和《纪念日》。两部剧均可以看做讽刺剧或喜剧,情节曲折,出人意料。
  • 纸箭

    纸箭

    民国三十四年阴历十月初的一天,一场雨夹雪,从早晨到傍晚,黏黏乎乎地飘洒着一直不歇,连挂在保定城内的青天白日旗都病恹恹的没有精气神。离开警察局,一身便装的沙宇拦住一辆洋车坐上去,说:“去镜园。”镜园坐落在东关大街上,是葛家的私宅。三环套月式院落——前院、后院和西侧跨院环环紧扣,既雅致又气派。葛家祖上官高至巡抚,至光绪年间官场失意涉足商场,传至葛贤光父亲那一代日渐衰落,族中派系纷争,最终各自为政,待葛贤光从法国归来,只剩下这处房产了。
  • 月光与玫瑰

    月光与玫瑰

    这个甜蜜的当代中篇小说是《阳光明媚,皓月皎洁》的前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卡洛琳·戴维斯拿到了硕士学位后,回到纽约和她的母亲住在一起。琳达·戴维斯知道她总有一天会离开,决意确保自己的女儿拥有一个安稳的未来。卡洛琳有她自己的打算。尽管母女两人时不时会起争执,她们都深爱对方。卡洛琳是一位美丽的女子,也是一位成功的艺术家。她一直敷衍地配合着母亲的计划,直到遇见了布拉德利·瑞沃丹·怀特,这个男人颠覆了她的世界。
  • 日瓦戈医生(上)(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日瓦戈医生(上)(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日瓦戈医生(上)》内容简介: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外科医生日瓦戈,一次大战期间在沙皇军队供职,眼见沙皇的虚弱无能和旧军队的腐败,聪颖的心灵预感到革命力量的日趋成熟,期待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新生,并以积极的行动拥护新的政权。然而国内战争的严酷现实,以及新政权随后的一系列政策实施,使这位诚实、正直的旧知识分子,对于暴力和集权产生了深切的怀疑和忧惧,在被迫而有系统的双重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称赞质朴宁静的俄罗斯品质,并向往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做有意义的工作;而这样的人生理想,以及他与拉拉艰难优美的爱情,最终不为严酷的现实所容。
热门推荐
  • 蜜婚,娇妻难宠

    蜜婚,娇妻难宠

    “谁给我买这件婚纱,我就嫁给他!”和同事玩大冒险,庄笙晓不小心中招,很丢脸的在婚纱店穿着婚纱向不知名人士求婚。只是,人有的时候倒霉,真的是喝杯水都会塞牙缝,这不…“小姐,你的这件婚纱,那边的那位先生已经帮你买下这婚纱了。”一句话,让庄笙晓风中凌乱了,而她从此的生活,也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先生,我昨天是开玩笑的。”“没关系,我是认真的!”“可是我不想结婚!”“没关系,我想就好!”“但是我对你没感觉!”“没关系,我对你有感觉就好!”“闪婚是不对的,我们都不了解对方!”“婚后我们可以慢慢了解。”…有口难言,庄笙晓真的没有想到,就因为那么一句玩笑话,她就由未婚大好青年到了已婚妇女行列,真的没有谁,比她更坑爹了!简介无能中,亲们请看正文,此文关于婚后相处,关于爱与遗忘,希望亲们喜欢。
  • 我多喜欢你,你会知道

    我多喜欢你,你会知道

    “欺负一个小姑娘,你好意思吗你!”“小姑娘?你也知道啊。”“凌骁,你去死吧!”这是一个大叔追萌妹的甜密爱情,大叔邪魅,萌妹腹黑,追妻路上且行且珍重!
  • 红笸箩(下篇)

    红笸箩(下篇)

    洪耙子的尸体当天就被呼兰县的衙役送回了洪家堡子。让人想不到的是,呼兰县令王凤梧也随着拉尸的车到了洪家堡子。许小蓟和蚕豆刚从河边回来。这几天,许小蓟正在静养,白天和蚕豆游山玩水,为的是不让腹内的胎儿受了惊。许小蓟和蚕豆每人手里拎着一只蛤蟆,刚过了桥头,就有人报信儿,说县衙押着拉尸的车到了洪家堡子。许小蓟吃惊地问:“谁死了?”报信儿的人说:“是洪耙子。”许小蓟更加吃惊地问:“耙子不是和怀德在一块儿?怀德怎么样?耙子是咋死的?”
  • 冷情王爷的刁蛮王妃

    冷情王爷的刁蛮王妃

    苏梦凝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回家的路上竟然会被雷劈死。更没想到死后会穿越到古代成为婴儿,和大她两岁的小王爷在一次意外中成为小冤家,而后这两人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哪………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个专属于八零后的成长故事。以及乡里乡亲之间的芝麻琐事。时代前行中所留下的印记之一。
  • 听闻牧夫人很牛气

    听闻牧夫人很牛气

    据说,牧家小少爷的夫人可牛气了。不仅敢订婚宴放鸽子,还敢婚前找男人。天不怕地不怕,敢惹大佬敢带头抄家抢钱钱。还有铜墙铁壁的身,被人绑了狠虐三天还能活蹦乱跳地再去把对方里外虐了个遍。更甚还有不死之身,能起死回生;可以帮丈夫纳妾还面不改色心不跳;可以......“诶诶,牧先生,这星星月亮我都给你拿下来了,你看到没?。”唐二小姐说这话牛气地鼻孔都放大了。牧少瞥她一眼,摸摸她的狗头,“看到了,你眼里什么都有。”你眼底皆存星辰瀚月 【片段】 “你知道什么?!”唐绯几乎是一瞬间吼出来。从小开始隐藏的东西,一直小心翼翼藏起来的情绪,全部被他揭露。“你经历过的,”牧顾渊面无表情,“我都知道。”“包括你从来不认为自己活着。”
  • 忌敏之落尽梨花月又西

    忌敏之落尽梨花月又西

    而今纔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一篇属于忌敏的民国爱情小短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医娘亲药师宝宝

    神医娘亲药师宝宝

    她,一根金针定格生命,一弦蚕丝拿捏生死;他,人小鬼大,药理天下。她是母亲,也是神医,未婚先孕带来一段千差万错的病缘;他是宝宝,也是药师,机灵可爱辨识万千药方、自成药典。而他,冷酷的王,邪魅的魔尊,是否能和神奇母子破镜重圆?且看这母子搭档医人医圣能医心否?
  • 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V)(英文版)

    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V)(英文版)

    War and Peace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works of fiction. It is regarded, along with Anna Karenina, as Tolstoy's finest literary achievement. It is a vast epic centred on Napoleon's war with Russia. Tolstoy's genius is seen clearly in the multitude of characters in this massive chronicle—all of them fully realized and equally pgsk.com it expresses Tolstoy's view that history is an inexorable process which man cannot influence, he peoples his great novel with a cast of over five hundred characters. Epic in scale, War and Peace delineates in graphic detail events leading up to Napoleon's invasion of Russia, and the impact of the Napoleonic era on Tsarist society, as seen through the eyes of five Russian aristocratic fa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