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2000000019

第19章 汤有祥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民办教育领域还是一片荒凉。拓荒者是需要非凡勇气的,要有一种百折不挠、敢作敢为的精神品质。汤有祥,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浙江安吉上墅私立高中的创办者,就是这样一位历经24年风雨历程的民办教育探索者,可以堪称为中国民办教育的领跑者。

浙江省安吉县城经济开发区内,浙江宇翔外国语专修学院宏大漂亮的校园显得冷冷清清。三年了,这所当年热热闹闹的浙江省重点工程,如今却被冷落在秋阳里“晒太阳”。

这所学院是在安吉上墅私立高中发展的基础上创办的。它的创办者汤有祥,现任浙江省政协委员、民进中央联络委员、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浙江安吉上墅私立高中校长、上墅教育集团董事长,先后荣获“21世纪封面人物”、“新世纪中国改革人物”、“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世界成功人士”等称号。他创办的安吉上墅私立高中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称号,被教育部评估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2001年,浙江宇翔外国语专修学院被作为浙江省重点工程项目立项批准,投资1.2亿元建成。2002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并开始招生。三年中该校发展迅猛,每年招生在500人以上,学校呈现蒸蒸日上的态势。

就在汤有祥准备大展宏图时,2005年,教育部决定停止专修学院的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招生,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乎将他击倒。

这所民办高校红火了三年,却因政策性原因被停止招生,校舍绝大部分被闲置起来,前景不妙。从1984年创办安吉上墅私立高中至今,汤有祥经过的坎坷磨难无以数计,一道道难关都被他趟过来了。这一次,他能迈过这道难关吗?

2008年金秋10月的一天下午,浙江安吉县的开发区内,汤有祥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回望他经营民办教育20多年来的坎坷经历。这20多年来的发展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也是一部争取生存的抗争史,艰难度尽,坎坷历尽。凭着矢志不移的顽强拼搏,汤有祥在困境中坚持到今天。

1984年,改革开放后的第六个年头。安吉县上墅乡和全国其他农村一样,开始有了勃勃生机。逐渐摆脱贫困的上墅农民渴望下一代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然而,当时安吉初中毕业升高中的升学率仅30%左右。每年有2000多名初中生毕业后即失学。而随着这2000多名学子的失学一起破灭的,是2000多个家庭殷切的希冀。

每年揭榜的日子,是他们中大部分人的“黑色七月”。1984年,又一个黑色的七月到来了……

一天晚上,几个落榜生的家长拥进当时在上墅乡中学任教的汤有祥家,开门见山地提出:“老汤,如今有这么多孩子求学无门,你活动能力强,办所学校吧!”

决心把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的汤有祥被触动了:“确实也只有办学,才能让更多的孩子继续读书。”

他没有当场表态,因为他深知办学的艰难。校舍、师资,教学设施,这些如果没有巨额资金的支撑,将只能是镜花水月。然而更重要的是,私人办学,政策是否允许?

这天半夜,汤有祥辗转难眠,索性开灯草拟办学申请报告。

他没意识到自己书写的将是载入新中国教育史的篇章,而他的行为将被某些人责难、为后人景仰、令学子称道,他也没有意识到此举将给他带来多少压力,他将为此付出何等沉重的代价,从此他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中。

报告倒是获得县教育局的批准,兴奋之余,需要冷静面对的是教室、设备、老师等现实困难,可是急切的家长们要求他马上就办。汤有祥理解学生和家长的心情,开始为学校选址。最后选定一家工厂的旧仓库权做教室,把自家和亲友的桌椅搬进“教室”。接着他又到安吉几所公办中学聘了6位教师到学校兼课。

1984年9月1日,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安吉上墅私立高中在浙北偏僻的山村开张了。60名学生从田埂重归课堂,组成一个农职班。此时的汤有祥脸黑人瘦,体重比上半年轻了17斤。

既然是学校,就不能总办在仓库里。汤有祥和妻子郑银凤商量,决定在自家的自留地上建造校舍,这本是他准备建造新房用的地基。

1984年冬天,汤家自留地上690平方米的三层建筑正在紧张筹建中。此时汤家积攒多年的存款总共才一万余元,没办法,汤有祥骑上他那辆号称“老坦克”的28吋自行车,到处求借。乡亲们、朋友们也都知道他的为人,知道他办私立高中也是为了上墅乡的孩子们,很快借到3万多元。本县姚村村委会除借给他一万多元现金外,又优惠供应3车木材;山羊坞水泥厂也伸出援手,优惠供应水泥20多吨,碳化砖3万块。

难以忘却那一个个漆黑的夜晚,汤有祥跟着拖拉机到百里外的山上运木料。为了节省装卸费,他自任装卸工。当从远处装回最后一批木料的时候,已是农历除夕的夜晚。此时街上已是一片空寂,夜空中辞旧迎新的爆竹声炸成一片,人们都团聚在家吃年夜饭。

当汤有祥终于拖着疲惫的身躯进了家门,餐桌上摆着同平时没有两样的几碗家常菜,两个小孩身上还是穿着旧衣服,妻子忍不住背过脸去,眼睛湿了。不过这些比起以后的坎坷来根本不算什么。

开学半年后汤有祥接到一纸通知,告知私立学校的学生不能参加1985年初中升高中的升学考试,这不啻一个晴天霹雳。

汤有祥深感不平。有什么理由不让升学?民办学校不要政府一分钱资金,为政府分担了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凭什么不让考试不让升学?怀揣一份报告,汤有祥骑上自行车向15公里外的县城进发。他找到县教育局招生办,想把报告当面交到招生办主任手上,但主任很快“不在”了。

“不在”的真实原因是主任不想见他。

一次次碰壁,一次次申诉,然而,渺茫的希望慢慢变成了绝望。

然而突然地,在升学考试迫近时,汤有祥接到县招生办的电话,电话里的信息如闻天籁:教育局同意该校学生参加升学考试!接到电话,汤有祥愣住了。原来县分管教育的领导得知汤有祥的办学之举以及遇到的困难后深表同情,遂给教育局打了招呼,汤有祥绝处逢生。

1985年,由原农职班为班底组成的上墅私立高中正式挂牌。1988年,第一届普通高中班的学生参加了升学考试,7名学生考上了大学,部分考上了中专,高考平均分数和公办重点中学只差0.1分,消息传出,名动乡里。

然而风和日丽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1991年,对上墅私中的压制达到了高峰。某部门曾派员动员汤有祥停办上墅私中。此后,县教育局宣布,上墅私立高中在新学年停止招生,学校立即停办。

1991年3月,在安吉县教育局下达的招生计划中,上墅私立高中的名字被抹去。上墅私中人心动荡,学生老师都无心上课。汤有祥被逼上绝路。

并非所有人都站在汤有祥的对立面。相反,社会上许多人对私人办学给予支持。学生、家长、政府机关的干部,还有媒体。是年5月,《光明日报》著名记者张天来在浙江采访时获悉上墅私中的境遇后立即前去调查,用内参的方式向中央反映了上墅私中的窘境。此后,《中国青年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均为汤有祥的遭遇写内参向中央作了紧急呼吁。

然而新生开学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招生指标没有着落,汤有祥就无法招生。8月29日,汤有祥在杭州找到某中央媒体记者站,在申述自己的困难时,这位硬汉忍不住伤心掉泪。

真是应了“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老话。8月30日,县教育局突然电话通知汤有祥,允许其招生。中央众多媒体的紧急呼吁引起了中央、省有关领导的重视,而安吉县委书记王金根看到《上墅私中今年暑期招生面临困难》的内参后作出了批示。9月6日,浙江省教委正式下达了《关于追加安吉县上墅私立高中等学校一九九一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通知》。阴霾消散,汤有祥终于又跨过了一道难关。

如今的上墅私立高中新校区,分为普高和职高两个教学区,拥有当地一流的设施,400米8跑道标准的运动场,普高的教学和办公区是一座漂亮的弧形大楼,职高的教学区是三座相联的教学大楼。漫步其中,可以看到整个校园花木葱茏。傍晚休息时间,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在校园里散步,火红的晚霞覆盖着整个校园。维持着一所学校最旺盛生命力的,自然是它的教学质量。上墅私中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2007年高考结束后,《今日安吉》用了两个整版的版面刊登了上墅私中的喜报:在上墅私中参加高考的142名安吉籍学生中,有4人上了重点线,58人上了本科线,总上线人数138人,取得了优异的高考成绩。

“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这是汤有祥的办学宗旨,后来又提出了“教育要使人人成功,不能培养失败者”的教育理念。上墅私中从挂牌的第一天起,大门就是向中考落榜、被当地人称为“六类苗”的初中毕业生敞开。汤有祥的办学目标就是教育为了致富老百姓,改变这些被排除在公立学校之外的落榜生的命运,用教育改变他们的人生。民办学校生源素质整体水平不如公办学校,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正是基于这个事实,上墅私中非常注重多元化素质的发展,尽量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在新校区的教学大楼门厅正中,挂着一幅题为《竹乡飞出金凤凰》的工笔花鸟画。这幅画是1997年学校收到的教师节礼物。作者方荣根现任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讲师,是上墅私中的校友。让人很难想到的是他曾经也是一名落榜生。

方荣根生长于安吉县章村镇一个偏僻的乡村,家境十分贫困。1985年,他中考落榜后,便放弃了继续上学的念头,回家跟着父亲干农活。一次偶然的机会,汤有祥听说他有美术特长,但是失学在家,便特意找了过去。那天是1986年正月初三,在方荣根帮父亲筛黄沙的沙滩上,汤有祥找到他,并说服了他们父子俩,让他在春节后到上墅私中读书,并在学费上给予照顾。那天以后,方荣根的命运被改变了。上墅私中毕业后,他又考入中国美院,后来成为全国脱颖而出的青年美术家。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被日本驻华大使馆创办的在华日本孩子就读的日语学校录用为教员的涂光霞,日本京都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蔡垚,德清宏森木业有限公司创办人、浙江省首届“职教之星”夏轮海……他们都曾经是应试教育的后进生。汤有祥认为,我们的学校从一开始就在坚持“有教无类”,实施“因材施教”,努力创造一种适合全体学生的教育。

因此,汤有祥对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非常重视,并不断实践着“但求人人成才”的信条。从1993年开始,先后开设日、韩、英、德等外语专业,到1997年试行全国最早的定向“订单招生”,从1998年取消评比“三好学生”改为开展参与广泛的“四员活动”(校风监督员、宣传报道员、学习咨询员、志愿服务员),到2004年与企业合作实行“产学研”结合一条龙,上墅私中在因材施教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偌大一所学校的“老板”,汤有祥该赚到许多钱吧!

没有。不仅没有,他还欠着银行一大笔贷款。

汤有祥非常推崇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曾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并为自己立下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条。在汤有祥身上同样可以看到“平民教育”的影子。他的办学初衷,就是为了那些上不了学的孩子能有继续读书的机会,符合陶行知在旧中国所没能实现的教育理想。而在力践平民教育的过程中,他的债务也越堆越多。

但是即便这样,仍有些不明事理的人说汤有祥办的是“学店”,办学是为了赚钱。这种说法几乎贯穿他办学的全部历程。还是在学生每学期的学费150元时,面对“乱收费”的指责,时任县教育局副局长的许庆三为他算了一笔账:学生每学期收费150元,300名学生一年9万元;学校每年支出教工工资7万元,房租水电费1万元,其他日常开支1万元,连校舍折旧都不能提取。再算上建校舍投入的钱,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赚的。

作为“平民教育”的坚定实践者,汤有祥还频繁给贫困生减免学杂费。仅在近3年时间里,就有716位贫困生不同程度地减免了学杂费,总数高达562.135万元。

2003年1月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届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授奖大会在此举行,汤有祥在全国数千所民办学校中脱颖而出,跻身十大杰出人物之列。

无疑,这是对汤有祥数十年精心苦心办学的肯定和嘉奖。

2000年8月,国务院扶贫办公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香港商报》将汤有祥评为“21世纪封面人物”。

原杭州高级中学校长王祖勋为上墅私中二十周年校庆作了一首诗:

二十年前一小松,

挺起荦确山石中。

抗住霜剑真好汉,

咬定青山不放松。

蓝缕筚路启山林,

呕心沥血通塞雍。

待到春和景明日,

枝叶葳蕤笑东风。

的确,汤有祥仍然在“咬定青山不放松”,他依然坚守着办学的初衷,他坚信能趟过这道难关。改革开放的大道必将越走越宽广。

同类推荐
  • 徐树铮(北洋风云人物)

    徐树铮(北洋风云人物)

    少时读书不成,卖布蚀本,又不愿继承父业,人称“曹三傻子”。愤而从戎,结“袁”而上,方成直系首领。成为北方霸主后,曹锟广敛钱财,家资无数,权力欲极盛,总想弄个总统干干。曹锟重金“贿选”,留下千古骂名。本书正是以“贿选”为核心,记述了曹锟“贿选”前后的起起伏伏。
  • 广陵散:中国狂士传

    广陵散:中国狂士传

    作者选取中国历史上数位“狂士”,为他们立传。绝非赞赏他们那种孤芳自赏,清高自许,狂妄自大的性格,惊世骇俗的言论,纵情任性的行为,而是取其能够出污泥而不染,临患难而不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人生的真谛,即使被罢黜,遭贬谪,下牢狱,上刑场,都能视若无睹,处之泰然,在穷苦和颠沛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灵魂。
  •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马皇后:大脚马皇后,资深贤内助。秦良玉:名将秦良玉,巾帼女豪杰。李香君:侠肝义胆李香君。陈圆圆:倾国天香陈圆圆。
  •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乔治·华盛顿的一生,就是美利坚独立自由之路的缩影,他从平凡少年成长为美国总统,在回归田园,开创了美国独立宪政之路,被尊为“美国国父”,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华盛顿在世之时,就已经被刻画成一个传奇,成为一种政治理想和理念的象征,成为道德的楷模。本书要展现的是,华盛顿身为一个人是怎样的,他到底是依靠何种性格魅力而被推上神坛。
热门推荐
  • 河边的孩子

    河边的孩子

    孩子看到红鲤鱼的那年,大概是六七岁吧。可他跟着爷爷在葡萄园里已经生活了两年。爷爷的葡萄园紧靠河边。河叫马颊河。水清得能看到小鱼在水草中乱钻。在孩子的印象里,那条河很宽很宽,宽得看对面坝堤上的人像小虫在缓缓地爬,汽车摩托车像小鸟在缓缓地飞。孩子生活得有滋有味,夏天有鱼吃,秋天有葡萄吃。孩子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这一年是第三个年头了。爷爷又在葡萄园里养了蜜蜂。这里四周全是树林子,洋槐、垂柳、钻天杨、纠缠在一块儿的灌木丛,偶尔也能见到一两棵合欢树,树林茂密地盖住了河堤。咋看也看不到头。说,蜜蜂就喜欢树林子。
  • 胖虎你要加油哦(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胖虎你要加油哦(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透过胖虎家发生的意外,除了同学彼此的关爱之情,更在同理心的基础上,老师成功地引导孩子认识了根植在同理心和社会公义基础上的保险制度和社会福利。学会如何赚钱、存钱是理财教育的根本,然而学会如何有效分配钱和运用钱,却是理财教育的高级进阶班,进入了艺术层次。
  •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我的青春我做主之不完美的我

    我的青春我做主之不完美的我

    是谁说过,花开花落终有时,夏天里无数开放的花,冬天里迎风而过的悲伤。我们走过了千上万水,才能到达心里的那个彼岸;我们经过了无数风雨,才能来到彼岸的那个终点,最后,所有的瞬间化为了虚无。我不完美,但……雨后,总会见到彩虹的,对吗?
  • 妃忆倾城

    妃忆倾城

    她,宁苡汐,曾是M国出色的特工,一朝穿越,她成为了前战神八王的王妃。“听说,那位八王是瘸子。”谁知,婚后八王却将她宠上天。“王爷,外界传言,说你一直娇惯王妃,现在的王妃无法无天。”某王挑眉:“本王的女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外界还传闻,这一切都是因为,王爷是个妻管严,耙耳朵。”某王:“媳妇,外界传言我怕老婆,你要替我证明。”“首先,我说一你不准说二。”“好的相公,我说三。”“其次,我让你往东你不准往西。”“好的相公,我往北。”“最后,不准和隔壁六王偷偷约会。”“不可能!给你一点阳光你就灿烂,还蹬鼻子上脸了。”……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草根儿

    草根儿

    潘国军被奔驰车拉到了省城,在一栋豪华的别墅前停了下来。关董事长的秘书费文孝客气地请潘国军下车,上楼。潘国军就是一个农民,他两年以前到恒力房产集团公司当瓦工,后当领班,再后来就当了潘家屯民工的包工头子。潘国军在屯子里叫潘大白话,口才很好,也有见识,屯子里问他一些大事情,没有他不知道的。那一阶段村长问他,老潘,你说萨达姆能不能被布什一枪崩了?潘国军说,费子弹,估计得用绳子勒死。果然让他说对了。村会计问潘国军,你说布什要是和普京在一块儿干仗,谁厉害?
  • 黑荷

    黑荷

    久违的香烟,萦绕在指间,暇意无契地轻吐复收。最南端的窗,挂灵验的伤,青鸟闭眼狼鹰却捣乱。落英的据点,纷争的起源,凋谢的鸢尾昏黄泫然。幻雪坠驶间,战旗在飘扬,废墟中孤影独渡门关。--傅罟《黑荷》系列丛书讲述的是一段上古神话的后续故事,里面含有大量的二十八星宿占星秘术。一支远赴远法属赴波利尼西亚的探险队,在海中救下一名头纹黑色荷花的怪人后,从此展开了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在长生岛的考验下,单熙号的船员和探险队的成员们,为守护各自的信仰,将演绎一场空前绝后的史诗斗争。本华伦语录:是的老天,洒家的确对您不敬,甚是抱歉,那是因为,洒家未看到您的公正。全网首部“蓄谋流”小说诞生,开创字字必究的烧脑型新流派,颠覆你对现行网文的看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火文集·第八卷:失去了的黄金时代 风云花絮 启示录

    王火文集·第八卷:失去了的黄金时代 风云花絮 启示录

    《王火文集·第八卷》包括“失去了的黄金时代金陵童话”“抗战!无法忘却的记忆”“风云花絮”“启示录”四部分。讲述了王火对童年的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所见所闻,以及“文革”中的经历与感悟,等等。展现了个人的命运同整个时代及国家民族的命运纠缠在一起,反省着历史、过去,展现着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