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1800000005

第5章 “恨”味(3)

花落妻亡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真正的爱情,则完全呈现出别一样的存在:这就是共享阳光,共担风雨,即使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张恨水念念不忘的是爱人周南的千里寻夫。那是1938年,张恨水只身到了重庆。避难日寇而蛰居潜山的周南最大的牵挂不是张全张伍两个小孩,而是远在山城重庆的丈夫张恨水。听说武汉沦陷,日机又向下一个目标重庆进行狂轰滥炸,张恨水这个书呆子一个人在那儿,没人照顾怎么行呢!周南再也按捺不住了,就是死也要与张恨水死到一起!于是,她顾不得婆婆和家人的苦苦挽留,毅然带着四岁的张全和两岁的张伍从安徽潜山黄土岭出发,踏上了远赴重庆的寻夫苦旅。到了安庆码头,随着纷乱的人群来到江边,好不容易跳上了已开始启航的一只小船,历经千难万险总算到了重庆。打听到了张恨水的住处,周南已经几天几夜没吃什么东西了,又累又饿,形容憔悴。蛰居重庆南温泉的张恨水见到周南母子不期而至,喜出望外,紧紧地拥抱着周南,半天说不出话来,惊喜的热泪夺眶而出。尔后,周南将一路艰辛诉与张恨水,张恨水边听边记,并根据周南抱子寻夫的亲身经历写出了长篇小说《蜀道难》,以志感念。

周南来了,周南就成了张恨水心中的“南温泉”。每当张恨水写作有些疲乏的时候,周南就小鸟依人般地来到张恨水书房,取过胡琴,让张恨水照着琴谱“的格龙的龙”地拉琴放松一下,自己则踏着恨水节拍清歌一曲,那圆润的唱腔,地道的京韵,还有周南那甜甜的笑脸给沉寂的茅屋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与家庭的温馨,更唤起了张恨水的创作激情。为改善生活,周南还偷偷地养了一头猪。为了不影响张恨水写作,每天一大早,周南把猪赶到山上,等到长到一百多斤,猪杀了,张恨水才知道这事。周南曾以南女士的笔名在《新民报》上发表小诗,诗云“嫁得相知已十年,良辰小祝购荤鲜,一篮红翠休闲薄,此是文章万字钱。”颇具才气的诗句见证着周南相濡以沫的爱情。周南以真爱化解了战争带来的生存苦难,成为张恨水的“生命半球”。

抗战胜利后的次年年底,张恨水在北平北沟沿买下了一幢大房子,一大家人终于聚会京城。然而,天有不测,1949年,张恨水不幸中风,一度失去了写作能力。再加上接二连三的家难,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怎么办?为给丈夫治病,为撑起这个家,周南与家人商定,卖掉北沟沿的住房,搬进了西四砖塔胡同43号的小四合院。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张恨水病情好转,并开始恢复写作之际,周南被检查出患有癌症。为了丈夫能更好地康复,为了给丈夫一个安心的写作心境,癌魔缠身的周南,强忍着病痛的折磨,操持家务,笑对家人。有一天,周南实在支持不住了,晕了过去,紧急送进了医院。张恨水找文史馆领导出面,找最好的医生为妻子医治。此时,已动过两次手术的周南,生命的晚钟已经敲响,谁也无力回天了……

张恨水知道了爱妻的大限将至,一种无限的悲怆化作了无声的守候。那些日子,张恨水每天就守在周南的身边,不动墨,不看书,不说话,执手相望,默默静对,不出房门一步。他曾对儿子张伍说:“你们年轻人,不懂得老年夫妻的感情,尤其是患难与共的老年夫妻。青年人,形影不离,有说不完的话。可是老年夫妻就不是这样了。比如我和你母亲,我们很少一起出去,也没有什么话,甚至一天都讲不了几句,因为话已经多余了,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我要什么,想什么,她要什么,想什么,彼此都知道。现在你母亲躺在床上,我坐在这屋里,她知道我在,我知道她在,就够了,就是安慰。只要她还躺在床上,还有一口气,对我就是莫大的安慰!”心有灵犀,何须言语。只有如张恨水周南这样深爱着的夫妻才有如此的感应与默契。

然而,这种感应和默契很快就被上帝无情地剥夺了,1959年10月14日,周南永远地告别了心爱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们。孩子们哭着喊着妈妈,张恨水满含着悲痛的泪水,俯下身子,亲吻周南的额头,和相濡以沫的妻子做着最后的送别……周南去世后,张恨水把周南安葬在八宝山墓地,亲立墓碑。

周南走后,张恨水的精神一下子就垮了。想念周南,张恨水禁不住独自前往亡妻墓地,恍如生前,或一诉心曲,或向墓枯坐。他前前后后写下了近百首悼亡诗,如:二十八年学画眉,一双游履合欢枝;而今踯躅秋坟里,八宝山前日暮时。//老少相逢握手欢,蜜柑笑斗水晶盘;低头莫过南京路,不见人来共倚栏。//不辨啼痕与血痕,相传一点入诗魂;新闻吾业归来晚,风雨灯窗候打门。//逼真山水足徘徊,十里荷花锦作堆;玄武湖滨痴久立,谯楼三鼓盼卿来。//一日思卿十二时,烟枝访购似金丝。如今痴坐茶烟淡,斋冷人亡几个知。//两番轰炸过江行,乱后相逢笑语生。我尚平安今似昔,呼卿万遍没回声。……

张恨水悼亡诗,如泣似诉,情真意切,把无法抚平的心伤和自己生命中的最后绝唱,全献给了心爱的周南。

生逢时艰

张伍先生在《雪泥印痕:我的父亲张恨水》中说,父亲张恨水“跨越了两个世纪,经历了数次改朝换代,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史,一部传奇。”纵观张恨水的一生,自1895年出生,到1967年去世,正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在浴火重生中向“社会主义新中国”艰难嬗变之际,正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化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非常时代。

这样一个新旧更替的时代,既造就了张恨水,同时也限制了张恨水。

张恨水在回忆自己青少年时说“我在了解字义之前,是很不幸的,没有遇到一位好老师”。“没有遇到好老师”,吐露着张恨水对旧式私塾教育的不满。长大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婚姻,使他独吞“无爱的苦果”,乃至上演了“婚夜逃离”的闹剧;由于父亲过早地离世,他只得辍学在家,论学历,张恨水只是中专肄业;论工作,失学即沦为待业青年;论经历,也曾在外流浪、闯荡:当过助理编辑、为人跑过龙套、卖过狗皮膏药,但漂泊数年,无功而回,折返乡里,竟被乡人讥笑为“大胞衣”,百无一用的“书呆子”……男儿立志出乡关,远赴北大求深造,曾是张恨水梦寐以求的夙愿。1919年秋风萧瑟北雁南飞之际,张恨水辞去《皖江日报》的主编,毅然踏上了北平之旅。可是此时的北平,那颗衰老的心脏正奄奄一息。那时的中国,堪称中国现代最黑暗最混乱的时期,1916年至1928年,国家政权由军阀管控,动荡不安,丑闻频出。据史料记载,其间有7人出任过总统或国家元首,并有一人两次上台,此外,还有4个摄政内阁在短期内理政,再加上一次张勋的王朝复辟……整个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如此环境,如此现实,张恨水虽才华横溢,但根本找不到实现梦想的机会和平台。举目无亲的他,只得蛰居北平潜山会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无情现实逼迫他不得不做出放弃求学梦,首先解决饭碗问题的抉择。

及至跻身报业,靠一支笔终于打开一片新天,已是人到中年。正准备做着“名士梦”时,不料“九一八”事变爆发了,日本侵华的野心一步一步变成了残酷的现实。张恨水的好梦难续。国难当头,张恨水从“名士梦”中醒来,积极宣传抗日,发表一系列抗日文章,呼唤国人救亡图存。1935年,冀东出现伪政权,张恨水被列入日本人的“黑名单”,社会环境更加险恶。于是,张恨水只得实行“壕堑战”,转战南方,以笔代枪,弯弓射日。创办《南京人报》,发出抗战的呐喊至南京沦陷前夕;流寓武汉,与乡人一起准备组织队伍回家乡天柱山打游击,但“呈文”拒批,请缨无路;辗转赴渝,加盟重庆《新民报》,蜗居“待漏斋”,冒着随时被日机炸死的危险,写出800万言的抗战小说……想干一番事业的张恨水在空前的民族灾难面前,毅然让渡“小我”,共赴时艰,共担国难。好不容易,经过8年抗战,打败了小日本,可国共内战又起,张恨水,一介报人,一介书生,处在历史的夹缝中备受煎熬。新中国成立后,张恨水不幸患病,创作力几近衰竭,特别是受“左倾”思潮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划入“鸳鸯蝴蝶派”,长期被文学史打入冷宫……当年,他花了2000块光洋,把部分写作手稿和藏书,装成8个大木箱子,从北平搬运到南京,从南京搬到安庆,又从安庆搬到潜山黄土岭。安庆沦陷后,又从潜山黄土岭搬到潜山深山区的龙潭白崖寨等地。抗战胜利后,再从潜山深山区搬回黄土岭老家。谁能想到,这浸润着张恨水心血的辗转藏在家乡的8大箱手稿和书,竟在土改中当做“四旧”,毁失一空……这一珍贵文物,未毁于日寇兵火,却失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遗憾殊深也!

如果说,张恨水少年时代“一棵韭菜,十个石榴”的联对,凸显着他的聪慧与敏捷,青年时代的“一年将尽,万里未归”,展示着他仗剑远行的豪迈与锐气,那么,中年时的“已无余力忧天下,只把微醺度岁阑”、“久无余力忧天下,又把微醺度岁阑”,年老时的“吾人只靠桩兜坐,闲话年成说到明”,则蓄积着生逢时艰,壮志未酬的遗憾与隐痛了。

天不假年

我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岁月匆匆,一生碌碌,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人海茫茫,时空渺渺,望断天涯路,真个是人生如梦么?“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人,真是“生年不满百”的地球过客吗?……这一切,张恨水曾在作品中不止一次地拷问过,思索过。生命的长短难以掌控,但生命存在的状态则完全能够驾驭。“古来圣贤皆寂寞”,张恨水不刻意追求那流芳百世的“圣贤”,但他却热爱那种寂寞而有所作为的生命存在。他远离霓虹灯的闪烁,也不屑于镁光灯的闪亮,他甘愿在日光灯下甚至豆油灯下静静地写作思考。他知道浮躁、夸饰、“作秀”等把戏,都是经不住历史检验的东西。他甘愿做徽骆驼,在茫茫沙海中跋涉,他坚信绿洲就在前面;他甘愿做老黄牛,默默深耕细耘,他坚信耕耘之后必有稻花飘香,春华秋实;他甘愿做拉磨的驴,流一份汗,吃一份饭,一心一意做自己擅长的事,不用一分“造孽钱”;他甘愿做草间秋虫,放出自己真实的声响,化为大自然的天籁,他坚信每一个受伤的心灵都渴望听到真诚的呼唤,获得真爱的慰藉……于是,他不党不派,“赤脚走在大地上”,以真诚和心血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写,写,终于写出了3000万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红色浪潮席卷全国。经历过数次改朝换代的张恨水倍感困惑:孩子们不好好读书却要停课“闹革命”,工人不好好干活儿却要停产停工搞什么“大批判”,几十年的好朋友张友鸾、左笑鸿一夜之间竟犯了弥天大罪,不明不白就关进了“牛棚”……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周南走了,孩子们也被莫名其妙的“红潮”弄得惶恐不安。满腹的疑虑,知心的话儿向谁诉说?张恨水沉默了,身体也每况愈下,枕边的那部《四库备要》便是他生命夕照中的心灵之友。

转眼到了1967年,春节的鞭炮驱不尽心头的阴霾。正月初六那天清晨,偶染风寒的张恨水想吃油条,孩子们便从街上速速购来,张恨水打开包裹油条的报纸,却看到了报上刊登的声讨“舒舍予,自绝于人民”的文章,张恨水霎时就怔住了!老舍先生,可谓是自己的知己故交啊!这么一个正直而富有才华的作家竟在半年前投湖自尽了……张恨水手握的油条不知什么时候滑到地下,两行热泪滴落在报纸上。孩子们知道老舍先生是家父的挚友,为了避免给珍视友情的父亲带来刺激,便一直瞒着他。今天,不经意中的这报纸泄露了秘密。孩子们后悔不迭,赶忙扶张恨水卧床休息。从清晨到黄昏,从黄昏到第二天天明,张恨水辗转反侧,恶梦连连。他呼唤老舍,呼唤周南,他梦见了故乡的黄土书屋,梦见了重庆的“待漏斋”……他似乎听到了老爸老妈的召唤,猛然起身,穿衣寻鞋,可他的脚却怎么也寻不到自己的鞋子。家人赶忙过来给他穿鞋,就在这一刻,他往床上一仰,悄悄地走了,永远地走了。“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除死已无销恨术,此生可有送穷年?”生活的磨难,生命的透支,张恨水便成为“到死丝尽”的春蚕。张恨水走的那天,正是“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下着淅淅沥沥的春雨。

这是大地之水,润物无声。

3000万言可以说古今罕见,谁也挡不住文明对野蛮的拨乱,真实对假象的匡正。人们越来越惊叹张恨水这样一个伟大的存在!这个存在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人的骄傲!张恨水创造了“作家”的奇迹!

张恨水晚年有对自己作品进行全面修订的宏愿,有“极愿做一个文艺界的老兵,达到沙漠彼岸草木茂盛的绿洲”的伏枥壮志,惜乎天不假年,再加上,当时极“左”思潮这一特定政治背景的影响,此志此愿,未能实现,引为憾恨。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芈月式宫廷传奇

    芈月式宫廷传奇

    穿越古今,还原历史真相;纵览宫廷,探索女权政治她们皆是“芈月式”的女子,从跌宕坎坷到华丽转身,一生传奇笑对人生!
  • 破译金庸密码

    破译金庸密码

    《破译金庸密码》由刘再复、严家炎、胡文辉、潘耀明、查良楠和《看金庸》杂志联袂郑重推荐。全书由《金庸密码》和《我看金庸》两部分构成,前有两篇引言。作者运用历史和比较的分析法论证金庸作品人物故事的来龙去脉。观点精辟,见解独到。故事跌宕多姿,情节扣人心弦。将人物与事例相结合,归纳演绎。语言时而如祥云在天,时而如霹雳雷惊;对偶引用手法,如神来之笔;用典频出,字字珠玑。实在是金学领域难得一见的好书!
  • 断臂上的花朵:人生与法律的奇幻炼金术

    断臂上的花朵:人生与法律的奇幻炼金术

    南非种族和解、社会转型的关键人物、铺就南非法治之路的萨克斯大法官一生的传奇与回忆。南非宪法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宪法。作为宪法法院法官,萨克斯以其特殊的个人经历与对宪法深刻而又温情的解读,剖析各种跨族群、跨国界的司法争议,确保每一个人,不论善恶,都能享有新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并获得真正的自由。书中处处可见他对“人性尊严”的坚守。他期盼种族大和解、为弱势族群的权利据理力争、统合法律论辩与人文关怀、笃信“人就应当被当人对待”的理念。正是这些努力,使南非这片被认为不可能孕育宪法正义的土地生发出了“人性尊严、平等、自由等最先进的思想”,从而实现了社会转型。
  • 司马懿的崛起:从军师到权臣

    司马懿的崛起:从军师到权臣

    著名历史作家张宏杰、吕峥,起点历史大神月关倾情推荐!天涯、起点现象级神作,短时间内聚拢粉丝数百万!从隐士、谋士、军师到权臣、枭雄的进击之路,且看终极牛人司马懿如何开启司马家族千秋大业!沉默、隐忍、谋划,夹缝中求生存,成就乱世三国的真正胜利者!司马懿及其司马家族建立西晋皇朝的风云史,全景演绎司马家族的荣耀崛起之路。出身望族的司马懿,从东汉小吏起步,屈节出身寒族的曹氏政权四十余年,蛰伏隐忍,藏起“鹰视狼顾”之相,辅佐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静待曹操时代的过去,伺机而动,终成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为司马氏化家为国的蜕变铺平了道路。司马懿及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为代表的司马氏政治集团,横空出世,谋划千里,终结了群雄逐鹿的汉末三国,成为最大的赢家。本书主要讲述了汉末三国至西晋司马懿及其家族的夺权上位史,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人物为主线,加入丰富的历史细节,对谯郡曹氏、河内司马氏、谯郡夏侯氏、颍川陈氏、琅邪王氏、弘农杨氏、河东裴氏等世家大族的命运和政治生态进行了全景的展示。权臣与皇族、世家与寒门、奸佞与贤良、谋略与抉择、血与泪……在那个风雷激荡的乱世,人创造了历史,时间改变了人心。
热门推荐
  • 九霄凌帝传

    九霄凌帝传

    平踏青云路,登临九霄天。一个普通的少年,突然恢复了前世那属于巅峰强者的记忆,从此开始了奇迹般的崛起之路……重返巅峰,再创辉煌。九霄域内,我为圣王。
  • 快穿:腹黑男神,玩命撩!

    快穿:腹黑男神,玩命撩!

    【本文1V1,苏炸甜齁文】“宿主,皇上说想给你生猴子!”“让他等着,拿号去后面排队。”“宿主,国民男神说为了你愿意下油锅!”“把他放油锅里炸一炸,撒点孜然再端上来。”“宿主,大事不妙,剑圣说你再不来他就抹脖横刀向天笑了!”“你让他抹,抹完记得叫他把地板擦干净。”苏向微被至亲背叛,临死之前,才知道真正爱她的人,竟然是楚星宸!抱着心爱之人跳进海里喂鲨鱼,苏向微以为自己死翘翘了,没想到意外绑定快穿系统。【想救活你的男神楚星宸吗?想复活归来、吊打害死你的渣男和渣妹吗?】苏向微不假思索:“想!”【很好,宿主,请开始接受男神的宠爱吧!】
  • 边界第一部

    边界第一部

    暗恋着一个女孩的主人公,人生却在一个夜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事情发生在他身上,起初他认为是自己的幻觉,可是幻觉却逐渐成真,接近,以及和死去的人纠缠不清,让他对这个世界有了不同的认知,他行走在两个世界之间,现实和虚幻开始交织,对女孩的爱情,既让她快乐也让他痛苦,和朋友的友情,让他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所有的经历都在不断改变着他,成长注定是不容易的,面对他都不喜欢的选择,还是要做出最后的决定......
  • 万界最优秀系统

    万界最优秀系统

    周乐是HN省某初中的垫底“坏学生”,在别人眼中他不读书,虽然不打架但在学校里无所事事,未来必定一片黑暗,但在他眼中.......也是这样的,他自己都不知道毕业了要怎么办,估计只能靠打工来维持生计了,反正在家里的田和后山开发之前他是过不上好日子了可他万万没想到,他对自己喜欢了三年的女生表白,被拒绝了之后竟然瞎猫碰上死耗子的获得了万界最优秀系统从此周乐在学校里是最优秀的学霸!在玄幻世界里开网吧做最优秀的网管!在丧尸世界里做最优秀的丧尸王!在主播界做最优秀的游戏主播!周乐:“老子要做世界上最优秀的男人!”PS:每个位面单女主不后宫!而且本书还带着一点点逗逼风哦~客官可以当喜剧看啦~
  • 冰山学霸实力宠妻

    冰山学霸实力宠妻

    男主,烈云起,大一,脾性火爆酷炫,面容英俊无双。女主,月如依,少女不问年龄,脾性坚韧,活泼,温婉,面容……你自己看文吧!
  • 学霸智能学习法

    学霸智能学习法

    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编辑的这套“学霸学习法”作品可供学者参考,从中获取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但要说明的是:“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霸智能学习法》对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智能做出了理论指导,并推荐了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智能的故事,可供练习掌握该学习方法。内容包括智能学习的主要特点、智能学习的现实意义、新世纪多元智能的教育意义、教学中智能学习的意义、课程开发中智能的作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智能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智能学习的技巧等内容。
  • 狼灭女修罗的白化之路

    狼灭女修罗的白化之路

    心狠手辣的半血修罗星罗在父亲紫微和侍卫祁力失的引导之下,学会了认可与反思、共情与悲悯,考虑大局、放下仇恨,最终完成了从认识人到成为人的转变。(不是变成了凡人,而是拥有了人性哦⊙?⊙!)
  • 九龙狂帝

    九龙狂帝

    最新最火玄幻小说,火爆连载中!百万追读,欢迎收藏!少年龙帝之墓出世,承袭龙帝记忆,练就惊天神功,神挡杀神,魔挡屠魔!天下万物,莫敢不从。
  • 甜蜜再恋:我的老婆是公主

    甜蜜再恋:我的老婆是公主

    她是娱乐圈的当红新星,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纯玉女。他是国际连锁集团的行政总裁,叱咤商界的风云天才。大学时的契约婚姻到彼此相爱的信任相属,羡煞多少旁人。他们的故事,成为T大流传的童话。毕业后,属于他们的故事正在延续,属于他们的生活正在开始。。。。。。
  • 用一朵莲花商量我们的来生

    用一朵莲花商量我们的来生

    本书收录了吕麦女士精心创作短篇散文,文字清新犹如心灵鸡汤,滋养读者的身心,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