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7400000006

第6章 佛经的翻译方式

叶恭绰著“遐庵谈艺录”中。有一篇题为“由旧日译述佛经的情況想到今天的翻译工作”的文章。內容主张我们必须仿效前人译经的方式来从事翻译,才可免除近代译书的粗制滥造的流弊。他虽不同意墨守成规,完全依照“译场”的潮法进行,然他对于那种方式确是很赞成的。他的这种见解我们都具有同感,因为谁都知道翻译必须认真澈底,才能搞好,而翻译佛经的方式是最认真,而又最澈底的。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译塲”的情形,到底是怎样的。

中国进行有系统的翻译工作,始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直到北宋为止,前后达九百年之久,其间完全采用一种叫做“译场”的方式,即许多人通力合作,在严格的分工制度下从事翻译工作。我们普通人说到翻译,都是指的一个人执笔的翻译,而不是指许多人一块儿来译一部书。清朝末年的“译学馆”,乃至民国以后的“国立编译馆”都未曾作此尝试,虽个人的译作,也都没有什么成绩表现。

据曹仕邦的考证,中国在隋朝以前的译经方式,有点像现今的演讲讨论会,组织比较松懈,结果费时失事,事倍功半。因为隋朝以前是由主译公开在大眾前一面翻译一面讲解,在场的任何人都可以跟主译辩论。那时主译的声望愈高,听者愈眾,如鸠摩罗什在关中作主译时,便有徒众三千,他们当中有不少是从分裂的中国各地来的,因什公名气大,三藏兼明,所以热心闻法的人,纷纷越境而湊幅长安。这数以千百计的听众,对译经的帮助,并不太大,至多只能收集思广益的效用,使真理愈辩愈明而已。

译场上讲经是对不懂梵文或西域文的华人,来讲解原用梵文或西域文写的佛经,所以主译先诵读原文的经文,然后再随口译为汉语,如果主译不通汉语,就由“傅语”负责口译,再由一弟子负责记录,称为“笔受”,即是用笔来接受的意思。笔受的任务是主译随时口译多少,他就记录多少。有些佛经是梵僧来华后凭记忆背诵出来的,而不是他们携来的写在贝多罗华上的原文,遇此情形,就得再培设一位专门负责记下梵文的笔受。

主译或传话将原文口译成汉语,再由笔受记录下来,只是完成了初步的工作,因为这儿口头译出的经文,还得由主译加以讲解,听眾加以辩难,直到在场的人都澈底了解,毫无疑问时,才算定案。

现在新式的教学法,决不限于教师一人讲解,在一节课中常分为讲解、讨论、测验三个部分。现新加坡大学校舛进修系的课程,每次也是规定一小时讲解,半小时讨论。佛教讲经,特别注重讨论,历来都要听眾向法师质询和辩难,相传佛陀住世时讲安般守意经,弟子们无人能提出质问,佛陀只好自己化作两身,由一化身发问,另一化身作答,借着彼此的问答和辩论,引道弟子们进一步的了解经义。从这传说看来,可见讨论辩难是很早就实行有效的传统方式。后来在中国译经时,仍然要采用它,也是当然的。

译埸上译经,除了傅语和笔受的实际任务外,听眾也各自作出笔记,作为讨论的张本。前人记载鸠摩罗什译杂摩经的经过时,有两句名言说:“因纸墨以记其文外之言,借听眾以集其成事之说”。前句指主译的解释经义,因为解经时所说的话,都非佛经本文,故称“文外之言”;后句所言,如听眾不作笔记,他又从何借他们“听”到的“成事之说”,而将之集合整理起来呢?

集合听众的笔记,可助译文的写定。在翻译上听来常有一得之愚,足供六师采用,佣如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时,曾拿竺法护译的正法华经作参考,其中卷五受决品有一句话,法护译作“天上视世间,世间得见天上,天上世人往来交接”,罗什认为虽能保存愿意,而嫌不够典雅。于是僧叡提议改译为“人天交接,两得相见”,什公很高兴地接受了。

当笔受处理译文时,自然要完全掌握主译对经义的解释,所以除他本人所记的以外,还要集合听眾的笔记来作参考,以便从许多记录中归纳出真义来。—这样译成之后,还须跟原文校勘,才能成为定译。校勘工作最初由通汉文的主译自任。或归传语负责,后来另设专人。译文的用字间题,在检校时可作最后决定。这种校勘工作,极为认真,常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一校再校,慎重可想。

隋唐后译经的方式称有改变。隋炀帝时设嚣翻译馆及翻经博土。当时的高僧彥琮,俗姓李氏,尤精于译事。译经一百余卷,合二十三部,晚年著“辩正论”以流传后世,作为翻译佛经的准则。他说佛哲傅经,深浅随缘,译事不易;虽精心审度,仍难臻恰当,为求圆满至善,宜有八备。所谓八备,就是参预译塲的人所感具备的八种条件。彥琮的翻译八备,原文如下:

诚心爱法,志愿盆人,不惮久时,其备一也。

将践觉埸,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其备二也。

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暗滞,其备三也。

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备四也。

襟抱平恕,器重虚融,不好专执,其备五也。

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街,其备六也。

要识梵书,乃闲正译,不坠彼学,其备七也。

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其备八也。

其中第一个必备的条件是:感具备诚心、善心、恆心。自已对工作本身,诚心地爱好,而又立志要帮助不懂原文的人,以献身译经事业的精神,来从事翻译,所以不怕年长月久的工作。

第二个必备的条件是:从事翻译的人,要遵守一切戒规,并有良好的品德修养。

第三个必备的条件是:佛典分经、律、论三大类,合称三藏。两乘指大小乘,包含深玄义理,以慈悲博爱,拯救眾生的是大乘,修行者见解狭小,倾于烦琐理论的是小乘。翻译的人应先通晓经论律规,译出经来,才能意义允当,通畅明达。

第四个必备的条件是:坟史指三坟,五典,三史等书。要博览中国的经史,对于用典遗词,才能适切地运用,不至拙于应付。

第五个必备的条件是:要有忠恕之心,虚怀若谷,才能集思广益,不至固执己见。

第六个必备的条件是:重道,淡泊,平实。要崇信道卫,才能不求名利,一意弘扬佛法,决不好高立异。

第七个必备的条件是:要精通梵文,明悉译事,才不至有失经义。

第八个必备的条件是:苍雅指古时辞典的三苍尔雅,篆隶指秦汉时代的文字,翻译者须有良好的国学根基,对古辞书与文字学均有相当研究,所译才能文从字顺。

以上八项原来虽是为翻译佛经而说的,但对于从事任何翻译工作的人,都是很实际的指道原则。

隋朝设置翻经馆时,曾“下敕搜举翘楚”,又“置十大德监掌翻译”,可见过去那种演讲讨论会式的译经方式,至此已趋于淘汰,转而向精选助手方面求发展了。唐初,西僧波颇译宝星陀罗尼经时,诏选助手十九人,分证义、译语、执笔三种职务,所谓证义是新方式中的一个特色,前所未有,其任务是“证已译之文所诠之义”及“与主译评量梵文”。前者指审查译文,后者指他们跟主译讨论原本义理。

波颇的助手慧颐,为文笔知名之士,玄奘助手负责证义的灵润,未进译场前已是一个精通义理,善于讲经的人了。他能“问难深微”,遇上已译经文“词理有碍,格言正之”,而为“眾所详准”。玄奘另一位证义助手道因,也是了不起的人,因玄奘“每有难文”,不易译出的,必找道因“同加参酌”。从前老早就有了的“笔受”,后来更分出“缀文”和“润文”两方面,因为穷一人的精力综理全部译文,未免过劳,于是渐增笔受人数。唐贞观二十一年,玄奘译瑜伽师地论时,“承义笔受”的有八人,“受旨缀文”的又有八人,到了显庆元年,玄奘的译场中又增加“溺文官”一个职位。这是唐高宗应玄奘的要求,下敕命于志宁、来济、许敬宗、薛元超、李义府、杜正伦六位文臣,给新译的佛经“时为看阅,有不稳便处,即随事润色”。负责缀文的道宣,撰有续高僧传,大唐內典录,广弘明集等书,他本身又是律宗的祖师。由此可见,译场的人数虽然減少,但参预的人各具专长,使译埸成了专家的集会所了。

润文官大都是敕派,但也有自己请求的,如大宝积经进行翻译时,中书侍郎崔湜走到翻经院,见在场的人皆一时之选,不禁有“清流尽在此矣”之叹,于是上奏要求加入润色。崔湜自动参加译经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译埸中人不论僧俗,都是饱学之士,无异是一个学术集会,他参加进来,在翻译工作之余,便有机会和他们切磋琢磨,以增进自己的学术修养。由这故事,便可见译场的学术空气是何等的浓厚。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译场助手的分工情形。东晉南北朝时是没有“证义”的,那时译场中负实际责任的是“传语”和“笔受”,正所谓“义之得失由乎译人,辞之文质系乎执笔”,即传语负责意义,笔受负责辞藻,故笔受之选以文学修养为首屈一指,懂不懂梵文倒无所谓。

北宋初年建筑的一所译经院,內分三堂:中堂为译经的所在,东序是为润文用的,西序是为证义用的。证义一门又分出许多新职,故有所谓“分职证义”,及“证义正员”等名义。其实,早在玄奘的译场中,证义中已分出的部门,便有“字学”及“证梵语梵文”。“字学”又叫“正字”,专审查译文用字的得失,属于中国音义训诂学的范畴。“证梵语梵文”又简称“证文”,专审查梵文原本的字音字义,是属于印度声明学的范畴。上面提到的崔湜,就曾做润文官兼“正字”,如开元释敎录卷九义淨传上便提到义淨的助手中,有“兵部侍郎崔湜,给事卢粲等润文正字”。到这时“正字”已由润文官兼任,有时索性取消了,但专管原文方面的“证梵语梵文”,却另行发展为好几种新职了。

第一种是“证译语”,首见于武则天时菩提流志的译塲中,由一位出生和落发都在中国的印度籍僧人慧智担任此职,专审听他们的汉语口译有无错傅主译的话。后来唐中宗时华人义淨的译场中也设置得有这一职位,仍由外国居士担任。

第二种叫“证梵义”,武则天时义淨译场中设置,职责为“明西义得失,贵令华语不失梵义”。

第三种叫“读梵本”,是义淨时置,他本人梵文虽好,但要读诵得声调正确,仍以印度人为佳。

第四种叫“证梵本”,也是义淨所设置的。这是为考证梵文原文的內容,注意梵文形式的表达,遇上原文有讲不清楚的地方,要能够加以解释,使原文意思能正确地表现出来,不致有误。

从这四种新职来看,—翻译工作较玄奘时更有了进展,人们已体会到翻译以理解原文为第一要义,故不特把证义再细分为若干部门,且聘外国人为助,以收事牟功倍之效。

到了唐德宗贞元年间,“证义”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如不空译场中有“证义”十一人,另有“校勘”三人,“检校”一人。般若译塲中的“检勘”和“详定”,只是名义上的改变而已。北宋译埸完全承袭唐代旧规,分工方面再没有什么新的发展了。

(本章取材现代杂志三卷二、三期曹仕邦著“关于佛教的译场”一文)

同类推荐
  • 小妇人:英文

    小妇人:英文

    《小妇人》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马奇一家的故事。马奇先生远赴战场做了随军牧师,四个女儿和母亲在家里过着清苦的生活。她们坚强乐观,虽贫穷却乐意帮助比她们更需要帮助的邻居;她们充满幻想,希望能过上公主般的生活,而在现实中却依靠自己的努力来面对生活的各种艰难困苦。大女儿梅格生性爱美,对恋爱充满儿艾钟爱绘画。《小妇人》以家庭生活为描写对象,以家庭成员的感情纠葛为线索,描写了马奇一家的天伦之爱,描写了她们对家庭的眷恋,对爱的忠诚以及对亲情的渴望。虽然四姐妹的理想和命运各不相同,但是她们都具有自强自立的共同特点。在《小妇人》中可以读到初恋的甜蜜和烦恼,感情与理智的差异,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贫穷与富有的矛盾。
  • 大学英语六级词汇新解

    大学英语六级词汇新解

    本书对对新大纲中单词词义进行了英、汉两种释义。特别是英语释义,使学生更容易对词义有直观、深刻的理解,在无形中提高读者的英语表达能力。对大学六级考试中单词的用法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讲解。只有掌握了这些用法,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克服英语用词中不知所措的弱点。
  • I Want to Go to School 为了那渴望的目光

    I Want to Go to School 为了那渴望的目光

    《为了渴望的目光》在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真实感人实例的基础上,对中国希望工程的20年历程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和总结,深刻地展现了希望工程20年来的丰硕成果。
  • 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英文版)

    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英文版)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不惑之年,本来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子女双全,但是为了追求自己内心的绘画梦想,抛妻弃子,离家跑到巴黎开始画画。最后去到了一座孤岛—塔希提岛,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并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惊世杰作,完成了自己对“月亮”的追逐。
  • 斐多

    斐多

    本书描绘苏格拉底受死当日,与其门徒就生死、灵魂、智慧、快乐等问题进行讨论,其对西方文化影响之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相比。杨绛先生的译文清新可读,充分还原了苏格拉底与其门徒平易家常的对话风格,为中文世界贡献了一部文学价值与哲学价值并重的经典作品。
热门推荐
  • 迷域寻迹

    迷域寻迹

    欢迎来到这片土地,来到这个炼气者的世界。这里有气士,有气师,有气神,还有普通人。在这里,有人在颓废沉沦,有人在冷眼旁观,有人在奋起而争。且看主人公陆离,他如何识破惊天大局,又如何作选。
  • 武周迷云

    武周迷云

    案情环环相扣,迷雾四起,他能否不负众望,解开谜题,左臂上的龙血梅刺青,劫掠神都府库赈灾银,花季少女神秘失踪。枯井白骨,身下的秘密,到底隐藏了什么?。一个神秘的血手印,诱发狄仁杰下狱,来俊臣酷吏的末日。让我们期待着层层迷雾消散的时刻,幕后黑手呈现在光明之中。武周迷云,尽情关注。
  • 在异界不小心就变成了邪恶的黑龙

    在异界不小心就变成了邪恶的黑龙

    维斯特洛大陆是托瑞尔星系中的一个位面,他没有费伦或者浩劫残阳那般出名,但也是个幅员辽阔、山河壮丽、魔法元素度很高的世界。这个位面曾经被五色邪龙王所统治,但盛极必衰,差不多过了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在人族、矮人、精灵、兽人等所有种族的秘密合谋之下,6位英雄拿着屠龙武器和巨龙们进行生死搏斗,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DR1420年,曾经并肩作战的种族如今各自为政,可巨龙,还是这个位面上所有人共同的禁忌话题.....
  • 人类的未来:海洋科学知识1(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人类的未来:海洋科学知识1(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 兰言述略

    兰言述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家娇女:嫁个傻夫过日子

    农家娇女:嫁个傻夫过日子

    军校女神一朝穿越成为了古代土妞王锦雀?爷奶不爱,爹娘老实,小弟年幼,唉,她这当闺女的要操多少心。尤其是,那个小傻子,怎么总跟着自己?王锦雀:做好相公好嘛?小傻子:嘿嘿...好。一年后。王锦雀:王爷,跪求休书。小傻子二话不说,扛人进屋子。忠犬男的小傻子原来是个大尾巴狼?王锦雀痛并快乐的想着。
  • HOW TO FAIL IN LITERATURE

    HOW TO FAIL IN LITERATU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瓜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瓜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重生之黄莺的人生

    重生之黄莺的人生

    她为了名利、为了金钱、为了那无所谓的虚荣心离开了他,可是到头来她才发现她错的彻底,想回头时他已经不在了,她的晚年天天在悔恨中度过,可是仍然得不到解救。因为那一段刻骨铭心的背叛,他从此生活变的翻天覆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