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3900000004

第4章 卷一(3)

他在岸上仔细观察了一遍,发现眼下最苦的活儿,是岛坡上正在盖圣堂所需的石块搬运。这个叫“拔犁”的重活,不但苦累,而且有生命危险——头一天上工,就差点被两三百斤重的条石砸个稀巴烂!

在这东南沿海一带,有石头坛口的地方一般都很陡。所谓“拔犁”,就是在山上的坛口处开一条三尺宽的,至少四十五度的陡坡道;然后在两条硬木枋上横钉一个宽两尺,长三尺的犁架,往架上放五六根条石,再在架上绑跟粗砺的篾缆绳,套在肩上,人就像牛犁田那样用力地把千把斤的重负,凭着底下那两根木枋做成的“木轨”拉动就是了。

为圣堂的工地包揽这运石头的工头,是一个学洋人穿戴的秃头。他说洋人都叫他“密斯刘”,但是底下卖苦力的私下里都按图话叫他“鼻丝流”。正要用人工用苦力的“鼻丝流”,似乎没像一些恶山人那样欺负人。他跟龙波约好,每根条石从山上“拔”下来,就给一片铜钱;拔多少,算多少。

刚满二十的龙波,虽然从来没在岸上干过重活,但是凭一副惯于撑篙摇橹的身骨,总算对付得过来。只不过头一天差点就出事了。

天一亮在船上吃早饭时,父亲和妻子都说“上岸拔石头累”,要他多吃一口,但他不愿意他们省口饭给他,若要放开肚子吃,四五碗是不成问题的,他就像往常那样吃了三碗就上岸了。没想“拔犁”这活儿,比不得撑篙摇橹,摇荡一下,船可以随惯性游动,人可自由用力。而这木犁那两根承载着上千斤重量的“木轨”,在坡陡时用尽力气才拖得动。坡稍缓时怎么用力,却一动也不动,要拼尽死力才挪一点点。因此,陆续上下两三趟,早上那两碗饭不知道哪去了,龙波就开始觉得肚子饿了。

第四趟到一个缓坡时,木犁又一动也不动了。已经没有前三趟的生力的龙波只好转过身来,面对一架真正千斤重的顽石,肩、手、脚并用地发大力。眼看就要拖过这一段缓坡,木犁前面都已经靠近下一段陡坡,想再加把劲时,肩上的篾缆绳竟然断了,人就做体操那样在陡坡上空“后空翻”地接连翻了两翻;而架上的那五六根条石也就那样跟在后脚滚了两滚砸下来……

还好龙波命大,“后空翻”翻了两翻后,摔在旁边的草丛里,又滚了两滚,终于止步地趴住了,幸好也没伤着什么筋骨,只磕破了些皮。

那些条石因为有棱有角,滚了两滚后就没有再滚下,只砸到犁路上,总算让他逃过一劫。

时值盛夏的当午,娇阳高照,没风没雨,山上石灰土尘飞扬,而他却饥肠辘辘。惊魂未甫片刻后,想着在船上过日子的千般苦,龙波还是咬咬牙,大口喘息着石灰土尘重新爬上山去……

日头落山回到船上时,龙波觉得几乎连抬脚跨船舷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是为了不让父亲和妻子看出他的过度劳累,他还是暗暗咬牙地挺过来。包括晚饭后去收罾,也都暗暗咬咬牙。但是忙完一切后,回到眠垛里安歇时就不一样了。

妻子妹月搭轿船过来的三四个月里,他俩几乎天天晚上都要做那“没风没浪船会摇”的事;有时一个晚上甚至还做两三次。但是今晚他不行了,头一枕在枕匣上,全身的骨头就松开了,眼皮马上就抬不起来;就连想绕过妻子肩脖去捏着那葫芦奶睡觉的意愿,也让过度的困倦给消磨了。

看他这样子,妹月就没敢像平时那样把手脚都架在他身上了。蓦地,她的手指不经意地触碰他被粗砺的篾缆绳勒肿的肩头,才心疼的挨过去问:“那拔犁的活儿有多累啊?实在吃不消就不要去了啊!”

疲劳过度的龙波顿感暖流从心田流过,便温情地揽过妻子,轻轻地说:“没什么,早点睡吧,明天还要上岸呢!”

“造阿孙”这一件过去小夫妻俩每天晚上都爱做的事情,因为龙波他要上岸做这卖命的活,而越来越少做了,甚至都有一些日子没做了,龙波明显消瘦了许多。尤其那本来显廋的长方脸,更显得廋俏许多了。不知底细的叔婆伯姆们有时还开妹月的玩笑,说她把龙波弄瘦了。

有一日,妹月和十几个姐妹正在滩上补大黄鱼网,准备来年到螺壳洋讨那风水鱼大黄鱼。不远处,龙波正上岸离去。

体若桅墩,声若洪钟的二叔婆看着龙波匆匆离去的背影,关心道:“龙波这些天明显消瘦了许多,听说他这些天都到半山上去拔石头,那拔石头的活儿可累啊!晚上回来还要做船上的活,要弄点好东西给他补补身子啊!”

二叔婆虽然说得很正儿八经,可是那些不知底细的姐妹们却七嘴八舌地开起玩笑:

“妹月啊!二叔婆的话你听见没有啊?龙波晚上回来还要干活,你要好好补补他的身子啊!”

“二叔婆啊,我看龙波的身子还是给妹月弄廋了吧!人家还没有结婚一年,正是初三十八发大潮的时候啊!”

“妹月啊,我看你要龙波的身子好,夜里的‘鳗鱼’就不要捉太多啊!”

……

不善言语的妹月只好苦笑和傻笑。

约莫一个月后发工钱了。说好不论大小有条有算、每根条石一个铜钱的工钱,没想到三份被那“鼻丝流”赖了一份。

龙波起初以为对方算错了:“师傅头,您是不是把我的账结错了?”

鼻丝流说:“我怎么会结错账?”

“那我拔得五千多根条石,怎么会少那么多呢?”

“你专门挑小的拉,三根只能当两根结账。”

龙波顿时就觉得赌气了:拔犁的人马中,唯独他是被人侮辱为“爬上山,打死不见官”的“曲蹄子”,本来就很自卑地不敢与人争好处;每趟上山拉石头,都是等别人挑过后,自己才挑的,其实经常拉大的,而再大块的也只能算一根。

鼻丝流却反而还理直气壮地催逼:“你到底要不要钱?”

龙波强忍着心头的怒火:“您能不能扣少一点?”

鼻丝流这回却完全不把人当人了:“曲蹄子!你到底要不要?不要就给别人了!”

龙波几乎要给对方一拳头,但是耳边响起父亲和妻子的再三叮咛:凡事都让山人几分,千万不要惹事情啊!

他只好再忍:“师傅头,你有话好好说,不要骂人啊!”

没想对方却恼羞成怒地一把揪住他的领口:“臭臭的曲蹄子,我就骂你!你打算怎么样?”

“臭臭的曲蹄子”这句话,就像揭海蜊的“揭蜊刀”那样尖利地刺痛着龙波,他多想不顾一切地扼断对方那鸡爪般小的手腕,但是想到辛苦一个月下来的血汗钱还没到手,还是像个小偷被抓住似地央求:“师傅头,您有话好好说吧!”

吵闹间,圣堂的“摇橹神父”就闻声而来了。

摇橹神父虽然也是个蓝眼睛红头发的洋人,可是一点都不像那些开洋行做生意的洋人,他无论对谁都很亲切随和,而且又很有器量。他不知来莲花港多久了,本地话说得很清楚,说起来就像土生土长的莲花港人。若不是那人高马大,蓝眼睛红头发,且蓬头乱发又卷胡须的长相,单凭声音就是个地地道道的莲花港人。

摇橹神父的传教之路很艰难,在他来莲花港的几十年中,单就这一个圣堂都盖了好几次,都没有一次能顺顺当当地盖起来。非但如此,而且好几次他的人身安全,都像濒危动物濒危过十死一生的险境,可谓财产和生命都没有得到保障。原因很简单:好多年下来,莲花港的官府和民众都认为他那个整天画十字的教,是一个充满灾祸的邪教。但他似乎很有无怨无悔之九死一生的精神,几十年下来都在他所经营的狭缝中顽强地活动着,而今正好在这中国人无奈的被迫开放海关之际,他这个几起几落的圣堂才得以安安在在地盖起来。

不过几十年来,莲花港人也渐渐看出来摇橹神父来莲花港的目的,不但和那些只想来挣钱的洋人不同,也和那些只想来寻宝取宝挖宝乃至骗宝盗宝抢宝的洋人不同。那些洋人来莲花港的目的,没有一个不想方设法往自己兜里捞东西,而他却恰恰相反,不但没有往自己的兜里捞一点东西,倒反而把自己兜里的东西往外拿。摇橹神父甚至和其他只想以“上帝的福音”来主宰支配“上帝的羔羊”的传教士不同。可以说他是一个正宗的天主教徒,他的全部心思几乎都是原罪的赎念,只想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奴仆,虔诚地为苦难的人类传播上帝的福音,努力劝诫人们弃恶从善。

摇橹神父得空时,很喜欢到滩上,其实更想到船帮上来传播上帝的福音。但是看他那蓝眼睛红头发,且蓬头乱发又卷胡须的长相——传说中的魔鬼形状,船人对他都怀着深深的戒意而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龙波在上岸“拔犁”的这些天,看见他待人接物皆一视同仁地热心和真诚,时不时总是感觉自己做错了事情地在胸前画十字,才渐渐感觉这一个形状像魔鬼的洋人,心宅却相当的仁厚。

在此,关于摇橹神父的称呼也值得一谈,这是他后来被船人接纳后,经常到船上同时也经常学撑篙摇橹时的亲和自嘲——有一次在学摇橹时,他自己忽然哈哈大笑地说,你们以后不要叫我“约鲁夫神父”,就叫我“摇橹夫神父好了!”啊,这是一个多好听的名字啊!但莲花港的船人感到“夫”这个字虽然雅却很拗口,还是直接叫“摇橹神父”便捷亲切。

摇橹神父一出现,龙波就感觉仿佛是佛祖如来,或观音菩萨,或林公大王,或妈祖娘娘派人来替他做主似的;同时也就有受委屈的孩子看见父母亲来到面前那样,几乎想掉泪地急着把事情的原委说了。

那鼻丝流一看见摇橹神父,真的也就像狗在主人面前那样,立刻就换了一副百依百顺的嘴脸,都不想跟龙波争辩什么了。

摇橹神父显然是个明白人,安慰了龙波一番后,只对鼻丝流轻轻地说了一句:“密斯刘啊,大家都是迷途的羔羊,你既然想做一个上帝的仆人,就应该传播上帝的福音,不能再制造苦难啊!”

谢过摇橹神父,把钱一分一厘都拿回来后,龙波就再也不想上岸做这“拔犁”的苦工了。但是上岸做人的梦仍然经常做着,逼他还是想寻找挣大钱的机会。

这一日,龙波卖完鱼,拎着空鱼桶经过大埠头边的理发店,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蓬乱的长发。

这时,街上一阵喧哗与骚乱:一队盐丁押解着一个背插绑牌的死囚迎面而来。

龙波不禁一愣。

正好到门口水沟倒水的理发师傅也不由一叹:“这年头真的是‘杀头生意有人做,亏本生意没人做’啊!”

龙波不解:“师傅,这人犯什么罪啊?”

“挑私盐的罪呗!”

龙波惊讶:“挑私盐也有罪?”

理发师傅看了他一眼:“你们这些船人真是什么事情都不懂!自古以来,叫‘盐课’的盐税就是朝廷及官府的大财源,从来都不让私人偷偷贩卖的!一旦被抓住,不管你是谁,十个人九个都要被砍头,没命做人的!”

龙波想了想,身不由己地跟随看热闹的人流而去——被杀者和杀人者,以及看热闹者全都集结在离镇子不远的荒滩上。不一会儿,监斩者一声令下:“斩!”手执鬼头刀的刽子手在跪在地上的死囚背后,抽出绑牌,手起刀落,人头落地,一腔鲜血如泉喷射,一颗人头如咸菜墰子滚动,转眼之间就粘了许多泥沙。围观者皆面呈惧色。

围观者中的龙波惊骇之际,却若有所思。

当夜,龙波虽然与妻子亲昵地依偎在一起时,神情却很凝重。

妻子妹月感觉不安:“人啊,你又在想什么啊?”

龙波定定地说:“我想去挑私盐。”

妹月险些要惊叫:“啊!去挑私盐?那是‘要钱不要命’的活啊!哦,今天岸上不是有一个挑私盐的被砍头了吗?不!我不让你去做这事情!”说着,生怕他即刻也被人抓去地搂紧他。

龙波却冷冷地说:“那你喜欢咱们的子子孙孙都像咱们这样牛马不如地过下去吗?”

妹月无言以对,但想了想,还是忧心忡忡:“除了挑私盐,难道都没有别的路走了吗?”

“我已经想了许多了,没有别的路好走了。再说,挑私盐虽然风险大,可听说能顺利地走一趟,半年都不要干呢!我已经想定要去做了。你如果担心,那就天天烧香拜佛地保佑我平安无事吧!”

自古以来,叫“盐课”的盐税就是朝廷及官府的重大经济来源,而贩私盐也就是“要钱不要命”的苦险活。

先说苦。这宇宙间的万物很奇怪,同样重量,不同形状的物体挑在肩上,却有不同的重量感。如铁石之类的物体,属于“死重”的沉甸甸的物体,似乎地球引力特别强;如茅草桔桿之类的物体,属于“活重”的轻飘飘的物体,地球引力不那么强似的。盐属于前者,一挑在肩上就没有一点漂浮感的“死重”。

再说险。挑私盐做的是砍头的生意,白天不敢走,大路不敢走,即使没有官府的盐丁拦查你,连人带担子摔死摔伤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倘若倒了霉,被盐丁抓了去,十条命恐怕剩不了一条回来!

但是“人拮计生,虎逼伤人”,为了上岸做人的梦,龙波还是瞒着家里去做换命的事了。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莲花港外那沙滩一样漫散的盐场,像往常一样,两个盐丁执着刀枪懒洋洋地走动着。盐场的另一个暗处,却有人内外接应地挑出几担盐,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之中。

一条小路上,挑私盐的人马离开盐场正借着星光急忙赶路。忽然,龙波从前面的草丛里跳出来,把他们吓了一跳。

龙波急忙作揖:“各位大哥,不要慌;我也想跟你们挑盐卖啊!”

众人这才渐渐放下心来,随即布好哨歇下来。

当头哥的盐贩子上前打量了龙波一眼,才面试般地发问:“兄弟,我们这些人差不多都是逼上梁山才走这道的,你要是没有被逼上梁山,最好不要走这道。”

龙波生怕被拒绝:“大哥,我都嘴渴喝盐卤了啊!”

头哥顿了顿:“你真的不怕死?”

龙波突然激动起来:“我那天正是看见一个挑私盐的被砍了头,才想来的啊!”

众人都被这句话震住了,一个个都敬佩和赞赏地点头。

同类推荐
  • 刘邦的帝王生活

    刘邦的帝王生活

    天子之贵刘邦回到沛县,受到父老乡亲的盛情款待,他一住就是半个多月,期间降下旨意,世代免除沛县人的赋税徭役,但不包括丰邑。沛人闻之莫不感恩戴德。但临走的时候,众乡亲却拦住刘邦不让走,跪请刘邦把丰邑人的负担也免了,说:“陛下虽然是喝沛县水长大的,号称沛公,和沛县的感情深一些,但毕竟是丰生沛养,丰邑和沛县都是你的老家,两地又是近邻,亲戚连亲戚,陛下怎么能只免除沛县人的赋税徭役,而不免除丰邑的呢?”刘邦说:“我在丰邑只是借生,还没出娘胎就差点死在那里,见秦军来屠婴儿,邻里多自保,不惜陷害我家,致使全家流落沛地,我于丰人有可牵焉?
  • 城里的羊群

    城里的羊群

    我感到了疲倦,就合上书,起身倒了碗白糖水。记得书上有一句话,叫“食色性也”,端着碗小心翼翼地走出家门,正碰见扛着锄头上楼的二贵。见到我,二贵侧着身子让路,锄头把雪白的墙壁划出一道印痕,白石灰落了他一肩。二贵大声说,光福,端碗水去求雨呀?求啥雨呀?我是喝茶哩。看着墙上的那道印痕,我不高兴地说。二贵总是一副高声大嗓,住上楼还以为是在地里,一开口整个楼道就嗡嗡直响。二贵朝我碗里看了一眼说,怎么没有茶叶?你现在跟城里人一样,没事也爱喝茶了。我这是糖水。但我懒得搭理他,哼了一声走下楼去。
  • 大牛市·股殇系列(全集)

    大牛市·股殇系列(全集)

    《大牛市·股殇》在出版之前,已经在网络上流传很广。作为专业描写大牛市的图书,盈亏、涨跌、多空、贪婪、恐惧,小说几乎写尽了股市的方方面面,其中的描写与分析被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和套利机构当作教程和案例研究与应用,许多投资者更是将其当成投资圣经研读与收藏。作为小说,本书描写了一个精彩跌荡的吸金故事:上海陆家嘴最牛证券部老总张松海,年轻有为,不到30岁已跻身金融圈上流,在上司谢佳人的帮助下,秘密接引境外热钱,伙同关系人炒作A股,在牛市到来前野心勃勃,最终无法克服贪欲,共同走向罪恶的深渊……而两个没有任何身世学历背景的年轻人王志和孙超,却在牛市当中成长起来,攀升到了职业的颠峰……
  • 我在城里扫大街

    我在城里扫大街

    在农民进城务工的队伍中,有一个特殊的打工群体——环卫工人。他们流汗流泪甚至流血,维护城市洁净的环境卫生,是打工队伍中最需要关注的群体。小说讲述了一无文化二无技术的“我”作为一名扫大街的环卫工人,与扫帚结缘,日晒雨淋,经历特殊的人情世故,忍受常人难于忍受的苦恼,却始终毫无怨言地清扫街道,忠诚地坚守岗位,用一个扫帚撑起一个家,供两个儿子完成大学学业,以敬业的精神和真诚的态度,得到同事和市民的尊敬。小说透过平凡小人物不平凡的人生,体现了一个环卫打工族的社会价值。
  • 格里莎三部曲Ⅱ:暗黑再临

    格里莎三部曲Ⅱ:暗黑再临

    暗主不但从黑幕中生还,还获得了更可怕的能力;阿丽娜渴望与玛尔共同开创新生活,但她无法逃离过去,也无法无视自己的命运,更无法否认自己身为太阳召唤者的事实。在神秘的武装民船船长斯特姆霍德协助下,阿丽娜回到拉夫卡,重新集结所有力量,为应对即将全面反扑的暗主势力作准备;但阿丽娜越接近理想,就离最爱的玛尔越远。国家、力量与爱,阿丽娜必须在这三者当中做出选择,或者,当暗黑再临之际,在即将来袭的风暴里,她将失去一切;而所有尔虞我诈的政治算计、狂热信徒的骇人追随,以及格里莎、古老魔法及新时代科学之间的战斗,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全面启动?
热门推荐
  •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一书告诉我们:女人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女人能更明白人情世故,懂得男人心理,能更好地获更多的人喜欢,更好地握住幸福。使女人发光的并非珠宝,而是心灵深处的智慧,而掌握好心理学就是智慧最好的体现。这本《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一书意在教女人如何处理情绪、工作、人情世故、两性问题等的技巧,引导女人走向成熟,让女人学会利用女性的优势和独特心思,优雅而从容地应对一切。
  • 羽卿轻语:以吾之名

    羽卿轻语:以吾之名

    她,西方古世纪的最强魔法师,被信任之人挖去心脏陷入沉睡,四十五年后意外醒来,发现自己竟然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相府二小姐?海恩秀?请问这几个字怎么念?他,将军府嫡子,天生体弱,人人可欺,直至遇到她,她说“你是我的皇后。”他苦笑,他要怎么说他已然走上了不归路,他,根本就配不上她!一朝事情败露,她说“既然你喜欢,那我便成全你!”她把他扔到别的男人床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家有吸血宝贝

    家有吸血宝贝

    花前月下,某王爷拈花一朵站在小妾窗前,正准备来个深夜幽会,突然从旁窜出来一个银发红眸的可爱小正太,气呼呼的双手叉腰指着某俊美王爷哇哇大叫:“妈咪是我的,不准半夜勾搭!”。某男气的作势要打,却被萌版小正太一脚踹飞,某女目瞪口呆,却被小正太一下子扑到:“妈咪妈咪,今天喝血的时间到了,快点挽起袖子,露出你的白嫩小胳膊让我咬一口吧!”。芙蓉帐内,俊美王爷双眸盈满柔情看着女子,长舒了一口气:“女人,我们终于能清净了”,漂亮的薄唇微微上扬,下一秒却一下子晕死跌趴在地上,某银发红眸的可爱小正太扔掉手里的木头拍了拍手道:“妈咪是我的女人,谁敢动我的女人,杀无赦!”。
  • 豪门宠婚:娇妻狠毒辣

    豪门宠婚:娇妻狠毒辣

    史上最荒唐的婚姻,因为闺蜜睡了我男人,我竟要和她男人结婚!好不容易谈成条件,却发现婆婆脑残,丈夫愚孝,身残公公和不孝小姑子,一大家子压的我喘不过气,才知道什么叫做自作孽,不可活!直到三个月期满,我才知道为什么人说婚姻是座城。下堂之糟糠,遇初恋情人蠢蠢欲动。是欲情故纵还是另有隐情,我从来看不透他。婚姻是座城,问题是要坐享其城,还要等着城破人毁,端看如何玩转了。
  • 权力与笼子

    权力与笼子

    好的批评,是一种情怀、一种正义。《权力和笼子》一书,是一部反腐败评论集,是一本反腐防腐的干部教育读本,是一册痛定思痛的公众权利读本。作者以新闻人的敏锐、以评论者的犀利、以杂文家的文笔,对“反腐不易,防腐更难。反腐要力度,防腐靠制度。”进一步提出了“权力不进制度的笼子,就不会有真正的防腐剂”以及“制度选择是本质选择。不把权力关进笼子,就会被权力关进笼子。中国绝不能从‘制度腐败化’走向‘腐败制度化’。制衡权力、保护权利,是一个现代国家抵达文明彼岸的必由之路。”的结论。
  • 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作家科洛迪的代表作,发表于1880年。本书描述了木偶皮诺曹从一个任性、淘气、懒惰、爱说谎、不关心他人、不爱学习、整天只想着玩的小木偶,变成一个懂礼貌、爱学习、勤奋干活、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好孩子的过程,以及他所经历的一连串的奇遇,充满了童趣与想像。发生于皮诺曹身上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的自然天性在许多方面都是需要修正的。也就是说,在自然天性里往往会有不少不够尽善尽美的表现,等待着我们的逐步克服。
  • 霸气侧漏:婚萌女王

    霸气侧漏:婚萌女王

    “小小年纪就知道勾引男人?有娘生没娘教,不要脸,下贱,野种……狐狸精胚子……”衣衫不整的是别人,脸色潮红的是别人,勾搭快活一半被叫停的也是别人。只可惜,身份太低,什么脏水都能往身上泼。没关系,总有一天,她会站在顶端俯瞰蝼蚁!一次新生课,一次暗夜逃杀,一间小黑屋,天雷勾动地火,血光四溅。书香世家好公子,温润如玉美青年,惊采绝艳,舌灿莲花,法律院系一棵“草”,主要是笑起来一个小酒窝,差点溺死她。拍板,这男人她要了!虾米,这不仅是绩优股,还是身价过亿,权势滔天高富帅?身后一群狂蜂浪蝶在等待……Oh,NO——谁抢也不给!纳尼,优雅贵气是天生,翩翩谪仙是面具,至于本质?黑心黑肝黑狐狸!嚓!顶尖耽美H漫神秘大神女王,低调的做人,高调的追求,默默的遁走。【片段一】校园里,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男人匆匆的步伐猛然顿住,温润如玉的脸控制不住的扭曲,咬牙侧身,“你到底喜欢我什么!我改!”“你是想变性,还是大量注射雌性激素?”挑眉,象征性的推了推框架眼镜,好生疑惑。“你在胡说些什么?”牛头不对马嘴。“我喜欢你这个男人,而你方才义正言辞表示要改,根据正常逻辑思维推理,不是做女人,就是变人妖。出于人道主义,我自然要确认一下……”这么养眼的人妖,日后,说不定还有业务往来。“你,你……”舌头打结,一时间话头竟然被堵了个实,又羞又窘。突地,眼光一亮,某女语不惊人死不休,“当然,其实你还是可以考虑做太监的。”【片段二】咖啡厅,相对而坐。“当年,你外公临终之前,你父亲跪在床前,发誓一生不相负后,你外公含笑而终。”话毕,打扮得体的贵妇人,器宇轩昂衣冠楚楚的男人,相视一笑,双手紧握,一切尽在不言中。“而如今,你父亲更是为了你,不惜顶撞家族,只为了能给你冠上雷姓。”想此,贵妇人已然感动的泪眼婆娑,谆谆告诫,“你这孩子,怎么不知感恩,还这么犟呢!”半晌,她才悠悠开口道:“这位……面对这么一个争抢着去做小三不要Face的女儿,还有一个都左拥右抱了还能发誓好好待女儿的无耻女婿,你确定当年外公他老人家不是被你们活活气死的?”【片段三】青灯古佛,和尚庙。一个身着布衣的中年和尚,手执毛笔正作画,旁边女子研磨含笑,端的红袖添香。“砰!”一声,老旧的木门摇晃着敞开。
  • 系统之超神天赋

    系统之超神天赋

    超神天赋在手,一秒快速‘筑基’。“在斗龙大陆,如果努力有用,那还要天才干嘛!”楚不凡,一个浑身细胞散发天(装)赋(比)芬芳的男人,如是说道。
  • 有目光看久

    有目光看久

    欧阳黔森,中国作家协会七届全委,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常委,贵州省青联副主席。先后在中国中文核心朔刊《当代》、《十月》、《收获》、《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新华文摘》等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四百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雄关漫道》、《非爱时间》、《绝地逢生》等。中篇小说集《白多黑少》、《水晶山谷》,短篇小说集《味道》等十部。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绝地逢生》、《风雨梵净山》、《王阳明》,电影《云下的日子》、《幸存日》、《旷继勋篷遂起义》等十一部作品中,任编剧兼总制片人。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军电视“金星奖”及贵州省政府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三十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津贴专家,中宣部“全国四个一人才”,中宣部、中国文联“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