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别叫我犯错误】
郑喜成还是第一次到报社来,当他登上那座新建的办公大楼时,好象走进一座神圣的殿堂,激动得心儿咚咚直跳。在他看来,编辑都是神圣的天使,手里掌握着稿子的生杀大权,很多无名之辈都是通过他们的扶持才登上名人的宝座,成为世人敬慕的人物。新闻记者更是了不起,他们手中的那支笔既可以叫你威名远扬,又可以叫你威风扫地,就连县里乡里的领导者对他们也怀着几分敬畏。所以当郑喜成踏进农村部的办公室时,一时竟紧张得不知如何开口了。
同志,是来送稿子的吧?一位年近四十的瘦子向郑喜成点点头,目光里带着几分热情。
郑喜成忽然想到张书记给他的一盒阿诗玛,忙掏出来敬烟。可那玻璃纸儿不知从何处撕开,他弄了半天才把烟掏出来。他把烟递到每一个编辑手里,并且亲自打着火机,一个一个给点燃。就在这让烟和点烟中间,郑喜成作了一番自我介绍说,我也在咱报上发过稿,是揭露假农药的。那稿子在俺乡影响可大了,农民称赞报纸为他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假农药从此在俺乡销声匿迹了。
农村部发揭露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的稿子每年都有好几篇,接到的农民来信也有好多件。这是个永远存在的热门话题,而且常讲常鲜。农村部所以受广大农民欢迎和称赞,这是一个根本点。郑喜成谈起这事儿,自然引起编辑们的兴趣,有人问,你手头还有啥好稿子?拿出来我们给你发!
郑喜成自然没有这类稿子,他忽然想到黑牡丹讲的那个假合资的故事,便向编辑们吹了一番。有人问他,稿子写好没有?这稿子可以上头版头条。郑喜成当然不会写这稿子,但他却在这吹嘘中给编辑们留下一个好感,而且在这闲谈中发现那个瘦编辑正是他要找的郝秃子。郝秃子并不秃,只是有点儿败顶,额头的毛发较为稀疏而已。
下班时间快到了,有的编辑收拾一下提包陆续走了。郑喜成对那瘦编辑说,郝主任,俺张春海书记在外边等着你哩,想请你到大富豪坐坐。
瘦编辑早已把张春海忘掉了。全市二百多个乡镇,几年不见,他哪能知道张春海是何许人氏呢?他拿出公事公办的样子说,要是来送稿,就把稿子放这里,要是请客,我明确告诉你,我们农村部不兴这一套!
郑喜成实在缺乏公关经验,瘦编辑的几句官腔把他说得没了下言,只得跑回来向张春海汇报说,人家既不吃请,又不抽烟。这叫我咋办呀?
现在还有不吃鱼儿的猫?张春海在心里冒出这个问号,便开车来到报社大门口。报社下班没个准头,十点多钟就有人外出办私事,可也有人等到一点多还在坚持工作。郝秃子就属于后一种人,张春海等到十二点半了,还不见他的影儿。张春海怀疑郑喜成认错了人,再一次寻问那个瘦编辑的长相和外貌特征。正说着,那郝秃子从大门走了出来,但张春海没有去主动喊他,直到郝秃子走到他面前,他才向前跨了一步。拉住了他的手,郝主任,咋?认不得老弟了?
郝秃子习惯性地用手指理了理稀疏的额发,终于想起来,啊了一声说,是你呀?你当了书记成了大官就把我们这些当年为你做嫁衣的人都忘了?
哪里,哪里!我今天不是特意来拜访你了吗?张春海把郝秃子拉上车,郝秃子问,去哪里?去哪里?
张春海说:审判厅!
郝秃子一愣,你家伙要干什么?
张春海笑着说,是去大富豪酒家!审判厅承包给一家南方来的大老板,那里的海鲜可是有特色的。
郝秃子却执意不去吃饭。他说,最近报社党委正在抓职业道德教育,不准吃请,不准收红包,更不准搞有偿新闻和变相广告。老弟,在这风头上,你不能拉我犯错误!
张春海依然拉住他硬往里边拽,他说,啥职业道德!还不是做做表面文章。你要是怕受影响,咱找个偏僻的小餐馆,点几个满意的菜。哎,你品尝过俺县的鬼子肉没有?市里有俺县办的一个专营店,走,咱去品尝品尝!
这番话依然没有把郝秃子打动,他说,我在报社这么多年,什么新鲜玩艺儿没尝过!郝秃子把张春海拉下车,来到一个偏僻处,神秘兮兮地说,老弟,你的心意我领了,这次宴请就免了。你要是看得起我,就给我帮个小忙吧!
张春海觉得怪。我本来是求他帮忙,他怎么倒提起叫我帮忙来了?张春海正疑惑间,郝秃子掏出一卷表格,向张春海解释说,报社党委正在对编辑进行考评,印了征询意见表,发到基层,广泛地征求群众的意见。你看看这表格的内容,一项一项的,这是对编采人员的一次全面考核。
张春海接过来看了看,考核内容有十几项,是否给编辑送过礼,是否请吃过饭,是否送过红包,是否搞过变相收费新闻等等。内容可详细了!张春海冷笑一声说,我看这也是做样子,这会儿都是多烧香,多磕头,谁肯跟你们过不去呀!
郝秃子却很认真地说了个“不”!平时要是得罪了哪个人,他给你来一家伙,你可就要倒霉了!况且,这意见表里还有正面意见,你看看,对稿子处理认真,态度热情,廉洁奉公,不徇私情等等,也要填在上面。这是对采编人员的一次全面考核,非同一般,请老弟费个心,让乡镇通讯员直接填写,寄给报社党委。
郝秃子紧握张春海的手,抖了几抖说,老弟,拜托了!你把这些表填好,比请我吃一顿饭重要多了。说罢,便转身走了,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说,记住,我是农村部的,名字叫郝长江,别填错了!
张春海却也趁机拉住郝秃子说,我有个事求你帮忙哩!这篇稿子,请你给我发一发。
郝秃子一看是理论稿,又一次挠了挠稀疏的额发说,难办,难办!我不管理论版呀!
张春海说,我讲的是发展农村工业的新思路,作为“工作研究”,发你们农村版不是正对路吗?
郝秃子仍迟疑着,张春海悄悄塞给他一个厚厚的信封,他说话的口气顿时变了。他说,我变通变通,尽量给你发出来。
张春海的口气也硬了,要全文发表,位置要显要!
郝秃子连声说,好,好,好!
【7、我们都是歌德派】
王大笔还在四楼会议室开会。各乡镇通讯员也都是老油子了,每月例会总是到十点多钟才来到,中午不管顿饭他们决不走。有时事多了,连晚饭也得捎带走。王大笔也有对付他们的办法,就是把会议时间延长,上午的会不开到下两点决不结束。这样顶多管一顿饭,就是晚上想捎带一顿也吃不下去了。所以,已是两点半了,那四楼会议室里依然烟雾缭绕。
张春海闯进会议室,冲着王大笔说,哎呀,你看看表,现在几点了?你就是把人家当牛使也得歇歇鞍喘喘气呀!
王大笔却满肚子牢骚说,县委领导对新闻报道只是口头上重视,一说掏钱就没人吭声了。每月一次例会,通讯员大老远的跑过来,连路费也不报,中午只补助五块钱,别说去坐桌,就是喝碗羊肉烩面也不够用!我这新闻科长也没本事屙钱,只好延长时间,两晌合成一晌开!
张春海一拍胸脯说,今天我请客!你们进过海鲜城没有?
大伙说,没有!一盘海鲜百十块,我们把脖子扎起来呀?
张春海说,今天我请诸位到海鲜城品尝品尝山珍海味,表表我这个老新闻对同行的一片痴情和厚爱!
王大笔伸手拉住张春海说,此话当真?
张春海把手一挥:走!
这些来自乡镇的通讯员全是农民,他们第一次走进如此高档的大酒店,仅那豪华的设备和服务小姐的微笑就足令他们兴奋不已激动万分的了。这次点的菜算不上最高档的,只有几盘海参鱿鱼对虾而己,但每桌竟高达五百多块。这些穷秀才们大饱了一顿口福,心里的感激便溢满每一个人的面孔。当大家面红耳热似醉非醉而几近说胡话的时候,张春海这才开口说,诸位,请暂时听我说一句话。最近市报发了一份征询意见表,想听取一下群众的意见。什么群众意见?还不是你们几个人的意见?
大伙接过征询意见表,一个个议论起来。有的说,稿子寄出如石沉大海,有的说平时送稿没人理睬,还有人气更大,俺的稿子在省报发了,却在市报发不出来,难道他们的水平比省报还高?大家越说越有气,整个宴会几乎成了对报社的声讨会了。
张春海不知这些农民通讯员还挺有性格,只好摆出乡党委书记的架子镇唬大家说,你们真是思想浮浅,没有远见。你们想想,你们的稿子都是谁给你们发表的?可以说百分之九十是农村部。你们要是得罪了他们,发稿指标完不成,你们这些聘请来的通讯员还能拿到每月二百块钱的补助费吗?
大伙一下明白了,连声说,是哩,是哩!没有这二百块钱,我们就成了彻底的农民了!
张春海说,我是为你们着想哩!平时你们想巴结编辑还巴结不上哩,这次我正好给你们一个机会!只准说好,不准说坏,而且要真实可信,不能只填几个空洞的赞美词就行了。
大伙连忙改口说,好好好!现在是少放屁,多磕头,有意见憋到心里头。今天不能白喝张书记的酒!为领导歌功颂德是俺的看家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