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2300000007

第7章 城与年(6)

当然,一个年轻人,面对这样巨大的世界也会感到孤独。但孤独并不源自书,书没问题,孤独源自自身,青春。我二十出头,青春发育完好,而这儿并非真的我所在的大学的图书馆,因为这儿没有同学、校友、老师,这儿全是社会人、陌生人。但这儿又同样都是年轻人,都在发奋阅读,实际又有共性,有共性就不免产生共同体的感觉,不免想入非非。如果旁边坐着一个女孩,余光常常不由自主映现一种类似海市蜃楼的东西,心就有点乱。公共场所,读书的女孩总有一种唯美,一种莫名的动人,仿佛她们应该在自然界,但在这儿就更是神奇。如果偶或对视一下,内心就更是轰然,但还要装作若无其事,并且知道这是虚妄的。这样的情况是经常的,并非同一个女孩,今天是这个,另一天是另一个,一次次海市蜃楼,一次次自生自来,有时非常强烈,虽然一整天都在阅读,某种东西却挥之不去,如影随形,在图书馆的穹顶之下难以自已,突然崩溃。直到女孩消失,第二天也未见,症状才彻底消失。我太清晰地记得那种周围全是人的寂静与孤独,那种青春相关却又毫无关系地各自绽放,空间飘荡着花粉,绿又是一种无可争议的沉默,只得死心塌地回到书中。有时读书的效率很低,恍恍惚惚,一天就过去了。为什么那么怀念北图,为什么温暖而百感交集,因为那里不仅仅是阅读,因为就算是读的书也和现场关联,普希金的《驿站长》,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拜伦的《唐璜》《希腊的少女》,汤显祖的《牡丹亭》,王实甫的《西厢记》,李商隐,秦观,济慈,雪莱,一切都和青春相关,一如眼前的读书少女,窗外的碧波、烟树、白塔……多么青涩、迷幻……

但青春实际上又是一个慢慢凝固的过程,因为如此迷幻,所以凝固之后才依然那样富有生命力,外表像石头,内心依然敏感,“石头虽然坚硬,可蛋才是生命”,一句摇滚歌词说明了那时的青春,图书馆的青春。

永远感谢北图的阅读,因为那不仅仅是阅读,还是生长。我不知道那时如果一头扎进古典文献会怎样,比如先秦、诸子百家、《左传》、《资治通鉴》、王阳明或程朱会怎样,我相信也一定不会比我作为一个作家差,或许更有所成也未可知。北图不会辜负人,会成就各种凝固青春的人。

北图斜对面,有家朝鲜冷面,不知各位还记否?泡北图,中午填肚子总是问题,如果不带饭,中午简单的吃食只有去那儿,那是附近唯一的一家餐馆,没第二家。之前它好像不是餐馆,只是个早点铺,有一天,忽然就改成了“朝鲜冷面”,很简单的几个红底白字,没一点文化却引来无数学子。这是1979年,或者1980年的事,最迟不过1982年的事。如果它不是京城第一家朝鲜冷面,也是最初几家之一。面馆面积不大,七八张桌子,远远不够来人坐的,人们只能站着,堆在门口,或就在门口吃,远远看去这儿就像蜂窝一样饱满热闹。冷面有诸多特点,经济,快捷,凉爽,筋道,有一片苹果,一片牛肉,一瓣鸡蛋,营养也有了。无疑是一种文化,是足以对应北京图书馆的那种文化。说是斜对面,其实还是有些距离的,出了北图,得沿文津街往西走,过了宗教局,到府右街丁字路口才是面馆。尽管如此,学子们还是源源不断向这儿走来。

另外,出来吃饭要退掉座位号,回来可能就没座位了;要重新排队,有了空位才能再进去。不过对于图书馆的常客也还是有所照顾,图管员基本已认识你,软磨硬泡,千恩万谢,也可不退座位,也可打破成例。读书苦其实有时就体现在中午。感谢那时的管理员,那时总有一种人性,一种变通,在经历了劫难之后,都有一种同情,一种悲悯。即使有规定,但能忍心一个如饥似渴的阅读者饿着肚子阅读吗?能忍心他回来就没座位了吗?特别又是常客。

后来北图搬迁到紫竹院,改名叫国家图书馆,北图的宫门一样的大门关上了,有点像当年北海的关闭。当然不一样,但感觉仿佛一样。这儿不再是我的地方,我曾那么熟悉的地方,一下变得如此陌生。紫竹院的国家图书馆我拢共去过不超过三次,喜欢紫竹院,却一直喜欢不起来国家图书馆。有时路过北海老北图,却没一次尝试推一推沉重又沉默的大门。应该和老北图告个别,但是怎么告呢?于是最后一次去国图,算是向老北图告了别:一种双重的告别。上世纪80年代也是一个告别的年代,甚至不是一个怀旧的年代,就是告别。90年代之后至今又路过许多次老北图,一次见到挂起白牌,写着“北京图书馆分馆”,觉得像是某种玩笑。干脆什么也别标了好不好,要么干脆改成北平图书馆,或者只叫“中国图书馆协会”也行,反正只当北图没存在过岂不更好?叫分馆我不接受,如同一个人可以是别的什么人,但不能既是别人又是自己。我想说的是,我当年的北京图书馆无可代替,我的饥饿,我的青春,都在那儿保存着。

虽然再没去过老北图,但“图书馆”这一符号已深深嵌入我后来的写作,我的五部小说都出现了书的主题,有三部直接写到图书馆,图书馆成为我的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甚至情节的发动机。我最新的长篇小说《三个三重奏》干脆写了一个人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建一个自己的图书馆,而他居然建成了,在这个人看来,那所有存在的都已存在于书中,他不必来到现实之中,甚至不必拥有现实——这不就是当年我在北图的情形?你凝视过什么就会被什么塑造,凝视过虚无就会被虚无塑造。

2016年5月

【美术馆】

美术馆的外置长廊高旷,凉爽,由于修竹的翠绿使反光的石质有了浓浓的阴影,置身其中,阳光无论多么强烈,都感到一种大反差的幽深。有一次我靠着石柱竟然小睡了一会儿,醒来感觉颇为异样:我,美术馆,修竹,本是一个画面却又在迅速分解,我能看到自己如何使画面不断分合。修竹显然是最贴合人的植物,许多巨大的公共建筑都有松柏一类的绿植,但都不如竹亲切,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天安门,都缺少一种竹的妙境。竹既具东方的灵性兼具西方的抽象,或许这也正是美术馆的不同之处。

现在都叫国家美术馆,我们那时就叫美术馆。

美术馆坐落在北京五四大街上,“五四”已有很长年头,但作为街却很短,不过一站地,是一条从故宫筒子河斜过来的街,西头带着一小段弯曲,一如历史的弯曲。五四大街及周边分布着景山、北海、北京图书馆、北大红楼、故宫、五四书店、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人艺、中华书局、华侨饭店,太多的历史地标让这条街难以撼动,成为今天看来北京变化最小的一条街。美术馆在这些地标中历史是最短的,却有着不亚于北大红楼的特殊意义,在这个国家从禁锢到苏醒中扮演过独特角色。

我不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美术馆的时间。不是小学,也不是中学,我的小学和中学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那时没有美术,也不知道美术馆。应该是1979年我上了大学后,“人”开始苏醒,美术馆才进入了我的视野。我清楚地记得1980年,春寒料峭,不仅季节春寒,时代也如此。我站在一幅名叫《春》的作品前伫立良久,许多人也像我一样默默伫立,观众里三层外三层,想一个人慢慢看根本不可能,几乎每幅画前都如此。不能用现在的心态看那时,事实上那时也没人想一个人静静地看,那时大家就是想一起看,一起共鸣,那时所有人仿佛都从“荒原”走来,都到了“海边”。

这幅画正好是海边,是一个共同的蓝色的场,甚至连呼吸都是共同的。所有人都是一个人。现在看这幅《春》也许没什么,但当人们在刚刚从史前般的“文革”还原为“人”,唯美的《春》,没有任何政治宣传的《春》在人们心中石破天惊就一点也不奇怪。或者就如同十年不让你照镜子,突然照见了自己,那是怎样的心情?那自己如同一个去掉镣铐的人,一个刑满释放人员,―个流浪归来的人,一切都如春,春天,大海,波涛翻滚……

《春》的画面是一个海边少女的背影,背影总是让人想看其正面,让人遐想,自己完成正面。少女一身整洁的白色衣裙,两条长辫披肩,面对大海,拉着深棕色的小提琴——大海与少女、与音乐,似潮起潮落,一切怎不令归来的人像冉阿让一样缄默。当然了,回忆时刻都在伴随。

不必回忆,旁边就是一幅——《1968年×月×日雪》。

同类推荐
  • 结伴而行

    结伴而行

    《结伴而行》是作者郭松以散文、随笔形式,对自己人生轨迹和思想脉络梳理而成的散文集。作品从眷恋故乡、军旅如歌、书香笔韵、人生况味、盛世微言、情系云南等九个章节,回望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全书题材丰富、思想深邃、抒情优美,文字厚重、耐人寻味。
  • 闲情乐事

    闲情乐事

    本书里收入的基本上都是“闲文”,由陈平原选编,搜集了周作人、林语堂、丰子恺、梁实秋、贾平凹等23位作家的所谓“士大夫趣味”作品,所收的43篇文章涵盖了“食”“衣”“住”“行”等更对中国文人口味的消闲之事,最后殿以一组忙闲之辩的文章。每一篇都是作家个体性情的自然流露,都是“生活的艺术”的散文小品。“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生的精义就在于如何把握“忙”与“闲”之间这个颇为微妙的“度”。
  • 智慧故事荟萃(下)

    智慧故事荟萃(下)

    读聪明人的故事能让人更聪明、更快乐地生活。智慧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很多的人生哲理,激发我们的人生追求。聪明的人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使自己获得事半功倍的功效。本系列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智慧故事荟萃”包括上下两册,收录了世事明察、是非分明、看清真相、晓事明理、权宜应变、顾全大局、聪明智慧、知已知彼、醒悟觉察、借鉴教益等系列内容。下册收录了飞行员智脱虎穴、法国军官巧审间谍、闻香味夜行军、强光射目破德军、假战士真勇士、隔岸观火解放长春、爱迪生妙算数学题、希特勒借刀杀人、给狼洗礼、瞎子坠桥、杨修智悟丞相题字等智慧故事。
  • 推销员之死(达斯汀·霍夫曼主演同名电影原著)

    推销员之死(达斯汀·霍夫曼主演同名电影原著)

    《推销员之死》是米勒戏剧创作的巅峰之作,荣获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推销员威利·洛曼因年老体衰,要求在办公室里工作,却被老板辞退。威利懊丧之下,责怪两个儿子不务正业,一事无成。儿予反唇相讥,嘲笑他不过是个蹩脚的跑街罢了。老推销员做了一辈子的美梦,现在全都幻灭了,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他梦呓似的与他那已故的、在非洲发财致富的大哥争论个人爱好的事业,最后他为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在深夜驾车外出撞毁身亡。该剧体现了米勒的悲剧现实化、生活化的特点,揭示了美国梦的真谛,告诫我们单纯地追求物质的富足并不能带来精神的自由和充实;否则,梦成虚妄,必然导致毁灭。本书为《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和《都是我的儿子》合集,是阿瑟·米勒代表剧作集。
  • 蒲柏诗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蒲柏诗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本书通过对蒲柏诗歌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发现并揭示蒲柏诗歌中伦理思想的多层内涵并探讨其思想形成的传统、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主要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并结合精神分析法、社会历史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新批评等,对蒲柏早期作品《论批评》、《夺发记》和《温沙森林》,后期的伦理诗歌《人论》和《道德论》,以及大型仿英雄史诗《群愚史记》进行细读,阐释其从整体上体现出来的以“和谐”为基点,以“自然”、“理性”、“中庸”和“秩序”为核心观点的伦理思想体系。本书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界对于蒲柏作为英国重要诗人的忽略和疏漏,重新认识其诗歌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热门推荐
  • 恶魔的霸宠:丫头,啵一个

    恶魔的霸宠:丫头,啵一个

    【甜宠文】壁咚、脚咚、车咚、床咚这还不够,温六少最擅长扮猪吃老虎,耍流氓!某女溺水,某男给她做人工呼吸,食髓知味。事后,某男说:“洛七夜,刚刚你亲我一口,现在我亲你一口,两清!”从此,某男赖上了,时不时玩意外。某女终于发火:“温永恒,哪有那么多意外?”某男邪魅一笑:“那就来点实际的……”【男女身心干净,1v1】【拐个校草来恋爱系列文】
  • 丹武天下

    丹武天下

    一颗奇异神珠,让丹胚已碎的林枫重新恢复了修炼的可能!在神秘灵老的指导下,他吸收天灵,开辟精神海,从此脱离一切桎梏。一个月连升四级,一年跨入蜕凡境,将低级武学演练到极致,越级击败嚣张强敌!修极品武学,炼顶级神丹,终有一天他会踏入武道巅峰!
  • 弃妃太逍遥

    弃妃太逍遥

    强推影的新文《天价傻妃:娶一送一》一纸休书,甩在她的面前,他冷冷的眸子中是满满的讥讽,“拿着它,离开王府。”“王爷”可怜惜惜的轻喊,带着几分恳求,只是低低垂着的眸子,却是满满的笑意。慢慢转身,离开,身躯微微的轻颤,他只当她是伤心难过,却不知,她是极力的忍着笑。再次相遇时,她空手击倒两个无赖,他惊愕,这真的是他娶进王府三年,都不敢看过他一眼,而刚刚被休了的女人吗?短短数日,她成了全京城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他???再次的留意时,却发现,她的身边,多了一个仙般飘逸的男子,更多了一些让人惊愕的‘狂蜂乱蝶’。望着她那一脸灿烂的笑,第一次知道,她那张平凡的脸笑起来,竟然也可以这般的美,只是,他那轻柔的呵护,她那一脸的灿烂,映在他的眸子中,为何这般的刺目。片段:一身大红的嫁衣,裹着她那完美的身躯,妩媚而刺目,喜怕之下的她,绝美的脸上却是绝裂到极点的冰冷。慢慢的向他走进,手中的那锋利的匕首不断的收紧,在他向她伸出手的那一刻,手中的匕首毫不犹豫的刺向他的胸口,正中心脏。血,顿时染红了他与她的嫁衣,触目惊心的红艳,他的眸瞬间的圆睁,直直地望着,是无法掩饰的沉痛。随手扯掉头上的喜帕,她的唇角扯出冰冷而绝裂的冷笑,唇慢慢的微动,一字一字慢慢地说道,“嫁你,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他报仇。”“果真是你。。。。。”唇角微微的扯出一丝轻笑,带着一丝了然,只是眸子间的沉痛愈加的明显。相遇,一个平凡的小镇上,一个风华卓越,惊为天人的女子,牵着一个大约三岁多的小孩,一脸温柔的轻笑。迎面走来的男子,猛然的僵住,而看到她手中牵着的小孩的容貌时,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 拜见大大王

    拜见大大王

    神特么说历史不会开倒车,林希这一倒就倒回了八千年前,和一群原始人玩泥巴去了……
  • 奇门风云

    奇门风云

    浩劫之后的江湖,风云再起,如意宝珠出世,祸起萧墙始于三大奇门之遁门。于是奇门遁甲不奇,毒门万毒不毒,刀门铸刃无锋。祸起奇门,顿破江湖微妙的均衡。数年后,一位如“海”般深邃的少年崛起江湖,以杀手的身份横空出世,在血雨腥风之中,破开重重迷雾,以有情的心作无情的杀戳,终在爱情、有情、亲情的“互网”中刺穿仇恨的外衣。雾散云消,真相横阵之际,却给了他一个无法接受的现实……情与仇,爱与恨,亲与敌本无界限,红尘嚣乱,一剑荡起风卷云舒,奇门之祸酿就江湖浪翻涛涌,奇情跌出,精彩纷呈,一卷《奇门风云》写尽江湖恩怨情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卡宾枪科技知识(上)(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卡宾枪科技知识(上)(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枪械是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单兵作战武器。随着信息化作战的发展,枪械的种类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从第一支左轮手枪的诞生,到为了适应沟壕战斗而产生的冲锋枪,从第一款自动手枪的出现,到迷你机枪喷射出的强大火舌,等等,枪械正以越来越完美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展示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揭开现代枪械的神秘面纱,让你简直大开眼界!
  • The Complete Short Prose of Samuel Beckett, 1929-1

    The Complete Short Prose of Samuel Beckett, 1929-1

    Nobel Prize winner Samuel Beckett was one of the most profoundly original writers of the 20th century. He gave expression to the anguish and isolation of th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with a purity and minimalism that have altered the shape of world literature. A tremendously influential poet and dramatist, Beckett spoke of his prose fiction as the "important writing," the medium in which he distilled his ideas most powerfully.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his short prose is gathered in a definitive, complete volume by leading Beckett scholar S. E. Gontarski.
  •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这是作家们在以真诚、朴实而又温馨的文字,讲述关于阅读的故事;这是作家们伸出有力的大手,牵着小手快乐地走在成长之路的证明。这些文章,有的是作家们在讲述自己阅读的经验,告诉读者,要想在成长之路上走得从容些,阅读是很重要的;有的是作家们在谈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他们或直接告诉小读者怎样选择图书,或间接地表达阅读的一些诀窍;有的是作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或幽默有趣,或富有启发,让你感受到最初的生命脚步的韵律……凡此种种,这些作品很亲切很友好,它们会给你展示一个美好的文字世界,让你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与快乐。书的最后收录了一些作家给小读者推荐的书单,让小读者学会选书,学会阅读。
  • 天启正道之始

    天启正道之始

    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谁说有得必有失?谁说正邪不两立?谁说光明与黑暗对立,谁?站出来我现在就告诉你!大哥!你说得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