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6800000043

第43章 海德贝格记事(2)

我是外国人,处在旁观的地位,但是听了这句话,不由得起了反感。我想,他作为德国人,在激烈的斗争中,就应该采取这种态度,说这样的风凉话吗?——如今我回想,当时我对中国国内残酷的阶级斗争的态度,跟那个德国学生并没有什么两样,像我前边提到过的我与废名合编的《骆驼草》,其中某些言论与那句风凉话在性质上也没有什么不同。我对那个德国学生起反感,真是只看见别人脸上的斑点,忘记自己身上的疮疤了。

实际上我在海德贝格的时期内,无论是国内或是国际上进步势力和反动势力的斗争都达到火炽阶段,我却仿佛置若罔闻。我只认为,德国社会的动荡不安与我无关,中国人民的水深火热我也无能为力。但是我的内心却感到无限的空虚。20年代,不管我的思想如何幼稚,心境如何狭窄,还是真情实感地歌唱了十年,这时则一句诗也写不出来。当时有的留学生,一到外国便像插上了翅膀一般,神飞色舞,觉得一切学问和幸福便能迎面走来;而我,有如断了线的风筝,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飘浮在空际。我刚到海德贝格时,每星期写一篇短文寄给杨晦在《华北日报》的副刊上发表,总标题为“星期日的黄昏”。仅仅这个标题就可以反映出我每逢星期日无法排遣的心情,但是写着写着,自己也觉得无聊,写了三篇,再也写不下去了。总之,没有真实生活的人是最空虚的人。

我怎样排遣我的空虚呢?

在一部分文科学生中间经常谈论两个著名的诗人:盖欧尔格和里尔克。他们都是在法国象征主义影响下开始写作的,但后来发展的道路各自不同。盖欧尔格一生致力于给诗歌创造严格的形式,把“为艺术而艺术”看作是道德与教育的最高理想,他轻视群众,推崇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认为历史是伟大人物造成的。他从1892年起,创办《艺术之页》,宣传他对艺术以及对政治的主张,达十八年之久。他有一定数量的门徒,形成盖欧尔格派。门徒中最有成就、最有声望的宫多尔夫在海德贝格大学任文学教授。有个别学生是盖欧尔格的崇拜者,态度傲岸,服装与众不同,模仿盖欧尔格严肃的外表。但是宫多尔夫没有盖欧尔格难以接近的外表,他蔼然可亲,主持正义,当右翼学生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他断然拒绝。他这学期讲浪漫派文学,阐释浪漫主义精神很能给人以启发。对于盖欧尔格的诗和他的思想,我觉得生疏难以理解,可是宫多尔夫的著作却能引人入胜。至于里尔克,则与盖欧尔格不同,读他的书信是那样亲切动人,读他的诗是那样耐人吟味,我从他那里重新学到了什么是诗,怎样对待写诗,我在另一篇文章《外来的养分》里较详细地叙述了里尔克对我的影响,这里我不重复了。

我就用读里尔克的书、听宫多尔夫的讲演排遣(而不是填补)我内心的空虚。想不到,宫多尔夫在1931年7月12日突然逝世了。

五 记梁宗岱

(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作家、诗人。)

大约在1931年2月底或3月初,一天我正在早餐,来了一个客人,他递给一封介绍信,是柏林一个朋友写的。我读了信,知道他是梁宗岱。梁宗岱这个名字,我那时并不熟悉,只记得在20年代前期他出过一本诗集《晚祷》,我没有仔细读过。他打算在海德贝格待两三个月,我首先是陪他去找房子租住。梁宗岱胸怀坦率,在找房子的路上他不住口地对我做了详细的自我介绍。他精通英语、法语,他是法国著名诗人瓦莱里(瓦莱里(Paul Valéry,1871—1945),法国诗人。)(他用广东语音把这名字译为梵乐希)的弟子,在1927年他就翻译了瓦莱里的名篇《水仙辞》。他能用法语写诗,把王维、陶渊明的诗译成法文,出版了一部豪华本的《陶潜诗选》,瓦莱里给他写了序。他还谈到罗曼·罗兰和纪德,谈到国内的徐志摩,也谈到里尔克,他从法文译本转译过里尔克的《罗丹论》。我说,里尔克也翻译过《水仙辞》,是1926年他逝世的那年译的。直到在涅卡河北岸山腰上一家住宅里租到了一间房子后,他的自我介绍才暂告结束。

我帮助他把住房安排好了以后,独自走回来,一路上我想,在北平时局限在沉钟社几个朋友的圈子里,自以为懂得文学、献身艺术的只有我们几个,好像我们一辈子就可以这样互相依存地生活下去。我每逢感到孤独寂寞,便自言自语,“北平有我的朋友”,用以自慰。殊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能人背后有能人。徐琥的聪明才智已经使我惊讶,如今又遇见梁宗岱,也是才气纵横;一个是鲁迅的学生,一个是瓦莱里的弟子。鲁迅和瓦莱里,一东一西,20世纪前期的这两个伟大人物,他们的切身经历、文艺思想,没有共同之点,但是他们的创作历程,却有些相似。瓦莱里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发表了他早年的诗作后,有过长期的沉默,到了1917年才以《年轻的命运女神》问世,一鸣惊人,此后就不断地写出他那宁静、纯洁、富有透明的理性的诗和散文。鲁迅青年时留学日本,撰写具有革命精神的文艺论文,译介欧洲当代的短篇小说,随后也是经历了将及十年的沉默,直到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震撼了中国古老的封建社会,从此用他所向披靡的笔锋跟腐朽的、反动的恶势力战斗,永未停息。这两个人的气质完全不同。我在20年代,聆受过鲁迅的教诲,所以与徐琥的友谊有一定的基础。如今接触到以里尔克为代表的西方最纯熟、最精湛的一派诗风,与梁宗岱也不是没有共同的语言。

梁宗岱在海德贝格度过了这里最美好的季节,春天。他在3月21日写完了给徐志摩的一封长信《论诗》。这是一篇全面论诗的散文(我不说是论文),它涉及诗各方面的问题,显示出作者对古今中外的诗歌有较深的修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的态度既严格而又宽容,既骄傲而又谦虚,以至诚的心情希望中国新诗能有健康的发展。他在写作过程中,遇到某些问题曾和我商讨,并把我从国内带来的几部线装书如李商隐的诗集、姜夔的《白石道人四种》等借去参考。我很惭愧,我对于诗不像他那样考虑得深远。

他从德语文学里翻译歌德、尼采、里尔克简短的抒情诗,都很成功。但我感到难以卒读的却是他极力称颂的瓦莱里《水仙辞》的译文。一来是原诗的难度大,不容易译,二来是这篇晶莹而清澈的纯诗,译者用了些不适当的华丽辞藻,而且为了押韵,有些词句显得勉强、不自然。我不懂法语,我读里尔克的德译,觉得比读梁宗岱的中译更容易懂些。

我把我1930年在《骆驼草》上发表过的八首诗给他看。他读后很坦率地对我说,这些诗格调不高,他只肯定其中的一首《等待》。他的评语对我发生了影响,后来我编选诗集,从发表在《骆驼草》上的诗里只选了一首《等待》,其他的都没有选入。

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重庆,我在昆明。1941年,我把我写的几首十四行诗寄给他。他回信仍然是那样坦率,他说,他不同意我用变体写十四行,他自然是严格的“形式主义者”。但是他严格遵守格律写的十四行诗,我读后总觉得语调不够自然,缺乏生气,虽然他论诗的文章写得很深刻,很认真,我从中得到不少的教益和启发。

六 记F君和鲍尔

宫多尔夫教授当时享有盛名,有不少学生是慕他的名声来到海德贝格大学的。他的课室里经常挤满了人。在课间休息时我认识了一位F君,他不过二十岁左右,是犹太人,很聪明,知识渊博。我从他那里首次知道西方两个著名的论战家:丹麦的基尔克郭尔和奥地利的卡尔·克劳斯(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1874—1936),奥地利作家。)。他尤其钦佩克劳斯独自经营一个刊物《火把》,保卫德语的纯洁,反对报章文字,反对战争。他也常常背诵尼采的警句,他看不起尼采的妹妹,他说她不懂得尼采,只靠着在尼采的庇荫下生活,实际上他对于他所赞颂的人并没有什么研究,只不过是作为一个青年人读到他们犀利的文句、尖锐的讽刺特别感到痛快罢了。有一天下雪,我问他对于雪有什么感想。他似乎不了解东方人对于雪的感情,他回答说:“我们家开袜厂,雪后天寒,毛袜的销路会增长。”有一次我三四天没有看见他,见面后我问他这几天为什么没来听课。他说:“这几天**党的冲锋队在街上到处横行,我躲在家里没有敢出门。”1931年下半年我在柏林大学又遇见过他,后来**党的势力日益膨胀,我们再也没有见面,他可能流亡到国外去了。

F君从此音信杳然,我却时常怀念他。我从他那里不仅首次知道了基尔克郭尔和克劳斯的名字,还听到了一些有意义的掌故。例如他说:“宫多尔夫是一个藏书家,有许多珍本,他曾经在一个旧书店里买到一套连载狄更斯某部小说的杂志,上边有叔本华阅读时的批语。宫多尔夫跟书有难解难分的因缘,他常说,不是他找书,而是书在等着他。”我也一向爱逛旧书店和旧书摊,我听F君这样说,真是不胜神往。

在宫多尔夫的课室里我遇到的另一个同学是维利·鲍尔,我们后来成为很好的朋友。过了五六十年,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友谊却没有中断。他是宫多尔夫的崇拜者,直到老年他还自称是宫多尔夫的学生。我认识他时,我已经从小学教员那里迁至(意译为)鸣池街15号楼上的一间房里,距离鲍尔的住处不远,便于来往,很快就彼此熟悉了。鸣池街是通往海德贝格主要的名胜、位置在半山腰于17世纪被法国军队炸毁过的宫殿的必由之路,我们常在那一带地方散步。这时他已经在宫多尔夫指导下写好了博士论文,不久通过博士考试,随后便离开了海德贝格。此后我们不断通信,互相赠送书籍,谈近况,谈读书心得。希特勒攫夺政权后,他因为反对**党专政,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各地谋生,抗日战争时期,我曾邀请他来中国在同济大学附设高级中学教德语,学校先后迁移到赣县、昆明,他也跟着学校经受流离的辛苦。后来他回德国去了,由于中国和西德长时期没有外交关系,我们的通信也一度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我又得到他的消息。最使我感动的是,我于1982年在慕尼黑与他重逢时,他把我从1931年到1947年写给他的信都保留完整,他允许我带回北京看一看,看完了再还给他。我拿到这些信,感到一种良心的谴责,他给我的信以及其他朋友的信,有的在战乱中失散了,有的在十年浩劫中焚毁了——鲍尔又何尝不是从战乱中过来的呢,却把信保留得这样完整!我给他的第一封信,是在1931年7月12日写的,是宫多尔夫逝世的那一天。信里这样说:

亲爱的朋友:

同类推荐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 《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文化笔记

    文化笔记

    王小波是目前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兼卡夫卡英,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其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像力、幻想力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他的文字,是透明的也是朦胧的,是本份的也是狡猾的。迷宫一般的文字,可以让你想到博尔赫斯,他兜起圈子来,比出租车司机还要出租车司机……总之,你可以读到无限的可能或者不可能、无限的确定或者不确定。本书共收录了王小波生前的162篇优秀作品,包括《生活和小说》《拷问社会学》《文明与反讽》《域外杂谈·农场》《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等。
  •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换个阅读角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谜。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玩·镜花》分为文心解疑,奇国探秘、异物寻踪、人物趣谈、技艺索考、丛论杂谈六部分,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隐、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镜花缘》的异想世界。
  • 半个苹果的爱

    半个苹果的爱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80多篇。是从作者心灵深处涌动出来的文字。在作者的word文档里有一个名为“心灵呓语”的文件夹,保存在这个文件夹里的文章不是小说,也不是传奇,它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是我夜深人静时作者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真实的声音,饱含作者对父母的爱、对儿女的爱,对朋友的爱。
  • 历代小品

    历代小品

    小品散文的一种形式。篇幅较短,多以深入浅出的手法,夹叙夹议地说明一些道理,或生动活泼地记述事实,抒发情怀。我国古代即有此种文学样式,明清更为盛行。
热门推荐
  • 异世至尊

    异世至尊

    地球的特种兵王云浩,魂穿神武大陆,穿越之后,踩天才,虐妖孽!破苍穹,逆乾坤,镇万天,踏破万界!开启一场与当世天才争锋角逐的逆天之旅。既然来了,那么我就要创造属于我的世界!让世人沉浮,让万界封我为至尊!
  • 我用了爸爸的钱

    我用了爸爸的钱

    一个生活在极度自卑,虚伪而抑郁的世界的人,都有着自己的幻想,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苟活,他忘记了自己还在现实世界里。
  • 不朽浪神

    不朽浪神

    三界大战,神血落墟,宇界紊乱,虚界崩溃,暗界大伤。三界为契,神血为笔,十万年不得开战,各自封界,休养生息。十万年转眼便过,逝去之神纷纷转世或降召回归神界。这个时代,注定天才纷起,以血铸帝路,以骨为天梯,成盖代之神!神血为海,神骨为舟,神魂为帆,帝路注定只有一人能走到尽头...
  • 恋上你的盛世美颜

    恋上你的盛世美颜

    “老大!冷小姐她喜欢美男子。”“好啊,这天下还有比我美的男人?!”呃,好吧,您有颜任性。“老大!冷小姐她喜欢玉做的东西。”“嗯,那一定是因为我了。”呃,这么自信?!您这三十六计追妻都用了二十八计了,怎么还没追到手呢?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重生之最强大亨

    重生之最强大亨

    1978年,李超人不是华人首富。1978年,好莱坞巨头还是八个。1978年,苹果还没被上帝咬过。这是最好的时代,科技待兴,遍地黄金。这是最坏的时代,利益至上,资本为王。这是混乱的时代,龙蛇狂舞,枭雄辈出。故事从1978年香江的一个小渔村开始……于下雨天出生的渔家少年夏禹立于山巅,立下铮铮誓言:“大丈夫,生不能九鼎而食,死亦当九鼎而烹!这一世,我要当大亨!!!”ps:V群623392664(执事以上可进,截图给群主验证)欢迎进来聊天吹水。
  • 末世偷菜女王

    末世偷菜女王

    见过丧尸爱偷菜吗?见过丧尸来大姨妈吗?见过丧尸谈恋爱吗?==========================================一觉醒来,末世到来,各种病变产生,丧尸肆虐,杀戮,异能者和军队们拼力抵抗丧尸和变异动物的侵害,地球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而我们的主角蔡圆圆在做神马?特么的收拾菜园子?末日土地都成废土了,各种变异病毒细菌,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哪来的菜园子?‘叮!’企鹅警报:有人偷菜!有人偷菜!蔡圆圆怒吼:“特么的谁偷老子的菜?关农场,放企鹅,给我咬死偷菜的丫!”原来末日到来,正在家中玩QQ偷菜的蔡圆圆同志无意中激活了腾讯QQ农场系统,菜地里的菜特么都活了!宾果:末世废土,我有QQ农场,农场空间激活,新鲜蔬菜遍地都是……哇哈哈!=============================================‘叮!’“很抱歉,由于您的人品值为0,选择不成功,您只有一次选择机会,选择失败,系统为您自动选择A,恭喜您,成为丧尸女王!”神、神马?人品值为0?所以没有人类选项?靠!谁来告诉她,农场里的人品值是肿么回事?还有还有,她刚刚只是疑问,没有选择好不好?为毛系统给她选择了丧尸女王的身份?坑爹的系统大爷,给了咱们蔡圆圆一个坑爹的丧尸身份,而且还是万年难得一见的‘丧尸女母王’。神马意思?系统百科解释:丧尸女母王。标志:丧尸大姨妈的到来。优点:丧尸女王之中万分之一的异变几率,最佳的丧尸孕育母体,会是所有丧尸男皇的求偶对象,恭喜您,您是丧尸女母王,太走运了,预祝您丧尸桃花朵朵开,解释完毕。宾果:丧尸女母王,天生桃花体,看咱蔡圆圆末世里各种美男坏绕,招蜂引蝶吧!=============================================欢迎跳坑收藏!另推荐本人NP文《男色众多——都市异能巫女》本人一对一文《天命风流之第一太女》
  • 前生3

    前生3

    青年女作者王晓燕最新长篇小说《前生》,以其特有的视角与简练的文笔将一个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把都市里职业男女的爱恨情仇描写的淋漓尽致。评论家称,在这样一个小说家已经被贬为毫无意义的故事复述者的年代里,王晓燕所坚持的叙述方向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之外的寓意与叙述的技巧,其作品叙事诡秘,没有随传统或流行叙事的方式而自成格调。
  • 长颈鹿不喜思念(全集)

    长颈鹿不喜思念(全集)

    十七岁的悸动,永远都鲜活。一场恶作剧让青梅竹马爱不成,恨不得。所幸,喜欢你的心,一直未变。施喜念与陆景常是青梅竹马。因胞姐施欢苑的恶作剧,陆景常的弟弟溺水身亡,惊惶之下,施欢苑逃走。施喜念以沉默担下罪名,陆景常表明永远都不会原谅她。他深藏对她的爱,离开雁南城。而喜念承担着姐姐的罪过,努力帮他收集“自己”的犯罪证据,只为圆他的复仇梦。可姐姐的恋人郭梓嘉突然出现,他把施喜念当成施欢苑,迫使她变成姐姐,设计着这对年少恋人。后来意外发生,郭梓嘉说,陆景常为救她而死。他花尽心思追求她,却渐渐发现,他爱上了施喜念。劫后余生的施欢苑归来,发现郭梓嘉移情别恋,报复悄然展开。已经“死去”的陆景常也悄然回归……
  • 逍遥天子逍遥客

    逍遥天子逍遥客

    山河已秋,天道昭昭,乱世争鸣,谁为真龙?天诏轮回,逍遥客,改天命!【读者群:43870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