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17800000002

第2章 孔子开创了最早的民办学校(1)

1.一条鲤鱼成就的逆袭

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葬于防。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岁而生伯鱼。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荣君之贶,故因以名曰鲤,而字伯鱼。(《孔子家语·本性解》)

孔子三岁时,他的老爹叔梁纥就死了,埋在一个叫防山的地方。孔子到了19岁那年,取了宋国一位姓亓(音其)官的姑娘做老婆。看来两人的爱情很成功,一年后就生下儿子伯鱼。为什么孩子叫伯鱼呢?因为伯鱼出生时,当时鲁国当政的国君鲁昭公送来一条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倍儿有面子,就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这名字合起来就叫鲤鱼。后来中国人喜欢把孩子叫“狗蛋”之类的小名,不知是否和孔子给儿子取名有关。

我们现在把孔子尊为圣人,但这圣人可不是容易当的。孔子的祖上也曾是牛气的显贵,孔子的六代祖先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今天就是常委级别管军队的大官。可惜他命不好,在一次宫廷内乱中被杀了。他儿子木金父为了避难逃到鲁国的陬(音邹)邑这个地方。就这样,孔子家族在陬邑定居了,就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老爹叫叔梁纥(音何),妈妈叫颜征在。孔家一直有习武艺带部队的传统,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将,建立过两次大的战功,是一个猛男型的人物。英雄爱美女,叔梁纥先娶了姓施的漂亮姑娘做老婆。这个老婆生育能力很强,一连生了九个女儿,可就是没能生出一个儿子。为了生儿子,这老头就又娶了一个妾,努把力还真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伯尼,又叫孟皮。好歹有了个儿子,可是这个孟皮算不上帅哥,脚还有毛病,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没办法,老头儿为了要一个健康的儿子,又四处找老婆。这老头费尽辛苦,找到了一个叫颜征在的小姑娘。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这小姑娘还真行,第二年就生了个儿子,这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孔子。看来早在2000多年前,爷孙恋就创造出了奇迹。当时的爷孙恋和现在不同,人家是为了家族后代,这在当时可是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完成了这项历史性的任务,三年后这老头儿抛下老婆孩子就死了。孔子也真是可怜,三岁时就死了老爸。更可怜的是,在孔子17岁时,年仅37岁的老妈也离他而去了。

老妈去世后,还没成年的孔子做了一件很雷人的事。他把老妈的遗体放在一个十字路口,见人就问:“你知道当年我老爹埋在哪了吗?我必须让我老妈和老爹埋在一块!”人们很惊讶这孩子孝敬与执着。其实孔子这样做是很智慧的,他有个一箭双雕的目的:因为老爹是武士,找到老爹的墓地之后,可以把老妈与老爹合葬起来,是为了成全父母的爱情;另一方面,确认了战斗英雄老爹的墓地,也就确立自己士人后代的地位,也就是明确一个低级贵族的身份。这是一个很好的策划案。

“士”其实是最低级别的贵族,但再低毕竟也是贵族啊,毕竟是有一个重要的特权——做官的权利。孔子这样雷人的干法还真有效果,他的行为感动了一位老太太,这位老太太的儿子曾参加当年孔子老爹的安葬工作。在这位好心老太太的指点下,孔子终于找到老爹的墓地,顺利地把老妈与老爹合葬了。或许大家会问,孔子怎么会连他老爹的坟墓在哪儿都不知道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三岁的孩子怎么记得老爹埋葬在哪儿呢?何况,那个时候的坟墓是“不树不封”,既不像现在这样隆起一个土堆,也不像现在这样树石碑。春秋时期,人们不墓祭,不去墓地磕头上香,而是在家里摆个牌位来祭拜。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没有坟,也没有标志,还不上坟祭奠,所以找到自己老爹当年的坟墓实在不容易啊!

就在这一年,在孔子服丧期间,鲁国的执政大臣(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季平子发布通告,邀请全国所有的士(也就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来季氏家吃饭。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饭局啊,这既是季氏笼络人心的方式,也是士人们谋官的重要机会。《史记·孔子世家》里记载: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知道这个机会必须抓住,于是腰间还缠着丧服麻绳就去参加季氏设宴款待士的宴会。没想到,走到门口被季氏的家臣阳货(阳虎又称阳货,本文统一用阳货)拦住了。阳货是个势利小人,这个家伙我们在后文还会提到。阳货看着孔子阴阳怪气地说:“季氏设宴款待的是士人,但没敢请你啊。”被人家当作是蹭饭的,孔子吃了闭门羹,很丢面子,只好灰头土脸地离开了。

孔子是士人的后代,也是士。可是,当孔子穿着孝服来季氏家吃饭时,却被季氏的管家阳货挡在门外。孔子没吃上这顿饭在当时可不只是丢面子,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他的士人身份没有被认可,意味着他找老爹的策划没有达到最终效果。

其实,孔子受人歧视这事也容易理解。这是由于孔子家族多少年来基本上一直在走下坡路。当时一般是贵族的大老婆生的大儿子才更有身份的继承权,孔子是他爹的小老婆生的,且出生不久他老爹就死了。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孔子长得应该说比较丑(怎么个丑法,后文马上有交代),不但算不上高富帅,而且一些人一看他的长相就不喜欢他。我们现在嘲讽一个长得丑的人也会说: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可是出来吓人就不对了。孔子当时应该是有点儿吓人。

但是,被人瞧不起的孔子自有他的好运,很快就实现了逆袭。他19岁时就找到了老婆,第二年就生了个娃。接下来就出现了本书开头讲的场景,作为当时鲁国最高领导人的鲁昭公居然让人送来了一条鲤鱼,给足了年轻孔子的面子。孔子当然是个聪明人,立即抓住机会进行了一个宣传策划:把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孔鲤,字伯鱼。“伯”是老大的意思,其实孔子就叫他儿子为大鲤鱼。这其实也是向鲁昭公表示对他送鱼的重视和纪念,反过来也给足了鲁昭公面子。他孔子为什么如此看重鲁昭公送来的鲤鱼呢?因为这条鲤鱼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件小礼物,更代表着统治阶层对孔子贵族身份的认可。联想到17岁时去参加季氏家的聚餐被赶出来的场景,现在大翻盘获得国君的认可,这的确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当然,孔子能得到国君认可,主要因为孔子好学博学的名声已经传开了,成为了社会上知名的学界新秀代表。可见,孔子年轻时候就已经是个受国家领导人重视的文化牛人了。这是一个励志的逆袭案例,而那条鲤鱼就是这场逆袭成功的标志。

2.圣人长得有点儿丑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

《论语·述而》中说孔子是温和中透着严厉,威武而不显得粗猛,恭敬且祥和。温和厉是相反的,那么温而厉是什么意思呢?这里说的应该是孔子该温和的时候是很温和的,该严厉的时候也是很严厉的。其实这只是《论语》里学生对老师的感性描述,带着很多感情色彩,算不上多客观。

那么,孔子到底长得怎么样呢?不好意思,圣人长得其实有点儿丑。

孔子长得丑可不是随便造谣,司马迁和荀子这俩很较真的重要人物都说过。这俩人不但跟孔子没仇,而且对孔子佩服得是五体投地,应该不会有故意丑化孔子的嫌疑,所以他们说的大体是实情。我们先来看看司马迁的说法: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史记·孔子世家》)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生下时,头顶呈中间低而四周高的形状,就像一个倒过来的小山丘。孔子的头顶和一般人大不一样,一般人是中间高而四周低,孔子是中间低四周高,有点儿像碗的感觉。这种长相太另类,很难让人接受。孔子的名字叫做丘,一方面因为这一点,另一方面由于是他爹和他妈在尼丘山祷告求子之后生的。所以,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

其实,更吓人的是孔子的身高。《史记·孔子世家》中还讲: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史记·孔子世家》)

司马迁生活在汉代,那时候的一尺约为23.1厘米。若按此折算,孔子身高约2.2176米(对于孔子身高的计算方法,学界有不同意见,但孔子的确比一般人高很多。按照最低的计算方法,孔子身高也在一米九以上)。篮球巨人姚明的身高是2.26米,也就是说,孔子的身高都快赶上姚明的身高了。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很多人的头部仅达姚明的胸部,姚明要看见路人,只能俯视。孔子长这么高,主要是遗传基因起作用,因为孔子的老爹就是一个高大勇猛的武士,是雄纠纠、气昂昂的范儿。当然,也说明孔子的老妈把好吃的都给他了,没怎么让孔子挨饿。

其实,上面说的头顶、身高跟孔子的面相比起来,也就只能算是怪异而已,真正吓人的是孔子的面相。司马迁仅仅记载了孔子的头顶和身高,孔子的面相到底长得怎么样呢?荀子在《荀子·非相》篇中说:

仲尼之状,面如蒙倛。(《荀子·非相》)

“倛”是指古代打鬼驱疫时戴的很酷很怪异的面具。就是说,孔子的长相就像是戴着一个驱鬼面具。一种面具能驱鬼,让鬼见了都避之不及,威猛到什么程度就可想而知了。由这一点可以推论,孔子的长相不仅是有点儿丑,而且有些怪、有些凶。有一个成语就叫“凶神恶煞”,准确地说孔子的面相应该就给人这个感觉。这种长相,肯定和他祖先世代当武将的遗传有关。可以想象,这种长相会对敌人产生多大的威慑作用啊!但是当文人,这个长相就不太匹配了。

为什么孔子后来给人的印象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呢?这是因为学养改变了孔子的气质,使孔子变得温文尔雅。人的相貌是天生的,气质却可以后天培养。美国有一位伟大的总统叫林肯,朋友有一次向他推荐某人为阁员,林肯却不肯用。推荐者追问原因,林肯说:“我不喜欢他那副长相。”朋友质问:“你怎么能以貌取人呢?”这时林肯说:“一个人过了30岁就该对自己的长相负责。”林肯的话是很有道理的,面相反映出一个人的气质与修养,如果是一副凶狠恶毒的面相,明显就是个人修养有问题。相由心生,面相祥和往往是因为心地善良。从心理学上讲,人的相貌分形貌与神貌。天生的相貌就是形貌,后天培养出来的相貌就是神貌。孔圣人天生丑陋,是形貌;但温文尔雅是神貌,是后天的修养得来的。孔子就像林肯所说,对自己的长相很负责,成功地进行了改造。

孔子如果不修身,不学习,那种吓人的长相,恐怕会被世人视为异类而敬而远之,哪还能收得到学生?从孔老师的面相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天生的形貌丑没关系,后天培养的神貌美才重要。形貌丑不是你的错,神貌丑肯定是你的错。因此,丑人要对自己负责,要有改变相貌的信心。谁如果想改变自己的相貌,应该向孔子学学经验。

3.才艺达人来了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

太宰问子贡说:“你老师是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啊?”

子贡说:“这本来就是老天要使他成为圣人,就又使他多才多艺啊。”

孔子听说后,没有顺杆爬,而是实实在在地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很苦,地位低下,所以学会了很多下等的谋生技艺。真正的贵族君子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多啊!”

每个人内心都有痛处,对于别人的盛赞,孔子是感伤的。因为自己少时贫贱,为了谋生活,所以学会了很多技能手艺,而真正在政治上有地位的人是不会这么多技艺的。

孔子是多才多艺的,什么本事都有,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才艺达人。如果那个时候选达人,来个才艺表演,恐怕没人能比得过他。孔子有哪些本事呢?孔子学识渊博,这事咱们后面再说,这里我们聊一下孔子其他方面的才能。

他的第一个本事是玩音乐,而且歌唱得很不错。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

孔子是一个可爱的性情中人,别人唱歌唱到高潮部分,他就跟别人一起唱。孔子还喜欢做音乐评论,他认为《韶》乐是尽善尽美的,《武》乐只是尽美,而不尽善。“尽善尽美”这个成语就来自孔老夫子对音乐的评价啊。

同类推荐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道德经通解(精装)

    道德经通解(精装)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道德经》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以讲座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道德经》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语言生动,说理明晰,既能帮助当代读者读懂《道德经》,也能帮助人们将其中的精华运用到生活当中。
  •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

    《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共八十一章,约五千字。虽然篇幅不长,却论述精辟,思想深邃。其内容重在详尽论述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将这种天道用以关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直面现实社会,内容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诸多方面。
  • 神圣真理的毁灭:圣经以来的诗歌与信仰

    神圣真理的毁灭:圣经以来的诗歌与信仰

    《神圣真理的毁灭》是哈罗德·布鲁姆在哈佛大学诺顿演讲的精华结集。在基督教与犹太教信仰的大背景下,布鲁姆主要从三个角度评论,即对前人的继承,作家所独有的原创性以及对后人的影响。书中评述了西方文学传统中影响巨大的作家、作品:从希伯来《圣经》写起,到弗洛伊德、贝克特等现代派作家为止,他重读了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布莱克、华兹华斯、卡夫卡等重要作家。同时,他在描绘文学发展的框架中,对信仰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极富启发性的阐释:文学在人性的立场上与神学及宗教抗衡,才能使人的创造力与神的创造力颉颃。
  • 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

    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的作者王永彬是清朝咸丰时期的人,原本是文学批评家。在生活中,这位敏锐的批评家凭自己的才华和对世间的洞悉,给后人留下《围炉夜话》。在《围炉夜话》中,他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他把自己对时人、时事、文章以及文坛掌故等分段作了评议,语言亲切、自然、易读。真正让《围炉夜话》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是其中的“安身立业”话题,它从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人生智慧,可谓最伟大的心灵成功学。
热门推荐
  • 书湖州庄氏史狱

    书湖州庄氏史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ANALIVE

    MANALI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空间修仙:重生逆袭小孤女

    空间修仙:重生逆袭小孤女

    简单在自己死后,灵魂状态下重生到一切的起点,原来自己就是一本书中的炮灰女配,专给女主嫣然引砖铺路。这一世简单拿回祖辈留下的空间仙器,重踏修仙之路,这一次到底是她占先机,还是嫣然再创辉煌?且看简单孤身一人面对女配的百般陷害,她每次不同的选择带给自己不一样的结果,报复只是其次,走出长生自强之路才是最终目标!仇人、亲人你们且等着!
  • 恐惧魔王的奇妙冒险

    恐惧魔王的奇妙冒险

    “不愧是魔王大人!轻易就做到了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你以为我是冒险者?其实我是魔王哒!本以为穿越之后可以成为冒险者打败魔王迎娶公主,结果自己变成了魔王?好吧……吾心吾行澄如明镜,所作所为皆属正义!【权力】!【光荣】!【幸福】!【文明】!【法律】!【财富】!【粮食】!【民心】!本人!已经拿起那一块最初的餐巾了!什么?散播恐惧可以快速提升力量?“但是我拒绝!”【内含大量JOJO梗鬼畜梗克苏鲁梗,阅读前请准备百科词典!】
  • 大唐修仙记

    大唐修仙记

    大唐边境的风在不停的飘荡的吹着,吹着的大唐边境的泥土带着一股芬芳的香气。一队西域吐蕃的人的马队正在朝大唐的方向驶来。马队上几个穿着吐蕃彩色条纹的衣服的吐蕃人,他们带着一封吐蕃王写给女皇武则天的信。信的内容是关于太平公主的……苏月明在大唐的治愈系修仙
  • 至木归元诀

    至木归元诀

    这是一个因远古战争浩劫而破碎的世界,剩下的残缺大陆,被世人分为五大区域,并起名苍灵大陆。少年牧天,自东苍域山脉而出……由此开启一个故事。。本书官方书友群号:530773747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盛世妖后:暴君,别来无恙

    盛世妖后:暴君,别来无恙

    【穿越+重生】上一世,她放弃皇后之位笑饮毒酒,一代战神就此陨落,千乘将军之名变成大陆上的传说。醒来时,却成了妖颜倾城软弱可欺的侯府小姐,自此废物变天才,于乱世中翻云覆雨,誓要夺回一切。他是世上唯一与她平分秋色的男子,对她百般纵容,“若你此生注定是朕的皇后,你逃到何处?”【本文双洁双强,结局1v1,放心入坑】
  • 石油母亲

    石油母亲

    韦庄一条很深的巷子,两边是参差不齐而又十分简陋的土坯房。土墙上依稀可见已经褪色的“农业学大寨”的标语。 一个穿着短袖花格子上衣、身材壮实的农村中年妇女一边急速奔跑,一边扯着嗓子大喊:“陈小艺家电话!陈小艺家电话!”声音回荡在村庄的上空,妇女身后的尘土很快将她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