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在,皆是江湖!
大庆末年,七国纷争,群雄并立,经十三年战乱,是为大夏。
历天子三人,大夏覆灭,赵、墨两国争雄,后归于齐。
齐武灵帝朱吏,徐州扶闫县人士,虽出身商贾却向来不吝财帛,豪气干云,广交天下豪杰之士。
后机缘习得盖世武学,遂杀县中贪官污吏十三,率县中青壮揭竿而起,终得以一统天下。
大齐四十二年,皇族春猎。
齐武灵帝朱吏于崀山猎宫无端暴毙,其三子朱元祁继位,号齐明宗,由国师宋希凡、定国大将军秦牧九、宰相林澈共相辅佐。
轻徭役,减赋税,推新政,武灵帝朱吏实乃一代英主。
然朱元祁继位后,却终日不理国事,只顾饮酒作乐。
朝堂之上,更是弃贤良而专宠宦臣奸佞,致使皇庭上下怨声载道,民间百姓苦不堪言。
定国大将军秦牧九与宰相林澈眼见大齐国力日衰,于是私邀数十忠良之士共商清君侧计。
岂料,行事前遭小人告发,奸佞未除反受其害沦为阶下之囚。
自此宦官专横更为猖獗。
大齐四十五年春。
江临之地连降暴雨,数月不休,致使临西堰,海丰堰等渠多处决口。
洪水泛滥成灾,吞没庄田与农舍,江临十三城尽成泽国,百姓死伤惨重,幸存者颠沛流离,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同年七月,西陵郡大旱,井干河枯湖底生尘,田内庄稼颗粒无收。
至十月,旱情未解蝗灾又至,树皮草根尽绝,百姓被迫四处流亡。
大齐皇庭内忧四起,北荒、南蛮、东瀛等异族部落终于按捺不住,或发兵侵扰大齐边境,或派遣江湖高手潜入中原武林生事,意图趁乱瓦解中原势力,瓜分大齐国土。
为抵御异族侵袭,齐明宗不得不从牢狱中将定国大将军秦牧九提出,命其领兵十万前往北境抗击北方荒人,又命镇南大将军元琤领兵十万前往南境支援。
然齐明宗虽重新启用秦牧九,却依旧将秦家上下扣押在大牢之内,只向秦牧九承诺待其凯旋归来时,便将所有人释放,赦免秦家之罪。
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秦牧九无可奈何,只得领命,连夜便率十万大军往北境去了。
......
第二年开春,大齐国都太京城突发瘟疫,短短数日病发者数量便急剧攀升,症情险恶,千年罕见。
感染者初时可见憎寒壮热,旋即但热不寒,头剧痛,双眼浑浊,苔白如积粉,舌质红绛,病发数日而亡。
然而半月已去,太医院上下却始终对疫情束手无策,齐明宗惶恐难安,急召国师宋希凡入宫觐见。
宋希凡言道:“此疫乃是妖邪作祟,唯有立神庙,供神剑于神像之下,日夜祈祷,待神剑开光,用以斩除妖邪,方可解太京瘟疫之危。”
齐明宗闻之大喜,当即传旨下令,命工部于太京城中督建神庙,修神像立于其间。
历时半月,神庙成。
宋希凡身着灰白法袍,于众目睽睽之下手捧神剑入庙闭关。
七日后晨时,神庙内突然金光大作。
宋希凡手持长剑飞身而出,言:“神剑经神灵开光,有洞察妖邪之能。”
遂于城中斩官员十一,百姓十一,囚徒十一,共计三十三人,后回身神庙,将染血神剑浸入庙门外的巨鼎之内。
说来也怪,太京百姓凡染疫者饮鼎内之水,病情果然立时好转。
太京瘟疫得以解除,齐明宗圣心甚悦,赐黄金万两,锦缎千匹,玉器百件,自此对宋希凡越发倚重。
宋希凡又言道:“天神知吾皇仁德,此次除了替天下苍生开光神剑外,更传下长生不老药,托臣转交陛下,助陛下早登仙班。”
齐明宗闻之更是龙颜大悦,浑然不顾群臣劝谏,为早日求得长生仙道,自此终日沉溺于丹房之内。
正所谓,长生痴梦一朝起,从此君王不上朝。
……
大齐四十六年夏,北境大捷。
秦牧九率十万冥甲铁骑于北舒关外大破三十万荒军,力斩荒军将士首级三万,重创荒帅西?(nà)多。
荒人元气大伤,被迫遣使者至,割地求和。
边境之危告解,秦牧九下令全军稍作休整,不日班师回朝。
归途中,大军经湖东城,未及入城,秦牧九便接到了太京城中密报。
镇南大将军元琤凯旋而归,尚未得见陛下,便遭国师宋希凡设计陷害,被冠以通敌叛国之罪秘密.处死。
元家上下三十四口,连同元琤军中亲信两百三十八人无一幸免,十万镇南军已尽归国师府麾下。
秦牧九见报大惊,急召军中诸将入账议事。
其师弟萧均尧进言道:“奸臣误国,残害忠良,天理难容,如今军权仍在,何不直接率军勤王,以清君侧?”
秦牧九心中其实早已有此打算,只忧心于元琤的十万大军如今归了宋希凡。
再加上太京城中原有的三十万禁军与九千金吾卫,即便冥甲铁骑战力惊人,此战仍是凶险。
萧均尧又言道:“若师兄忧心战事艰难,可与我一同前往天下无锋城面请恩师,以江湖群雄之力,必能助此战大胜!”
秦牧九闻之大喜,急传令全军原地休整待命,而自己与萧均尧两人则连夜离了营地,驭快马赶往天下无锋城。
……
……
江湖风云录中,天下无锋城位列武林第一圣地,不为其他,只因江湖第一高手,武林盟主萧河卿便身在此间!
萧河卿此人武艺冠绝天下,剑术通神,座下入室弟子三人,皆是人杰。
大弟子秦牧九,江湖人称风雷剑,便是如今大齐皇庭定国大将军;
二弟子萧均尧,江湖人称流云散手,喜好云游四海,行走天下。
老三杜明决,因极少在江湖上走动,故而一直名声不显。
但江湖人人皆知,杜明决为人忠厚纯良,常年跟随在萧河卿左右,如童子一般。
……
天下无锋城,萧府大堂内!
一布衣老者端坐首位之上。
秦牧九与萧均尧分侍两旁。
老者约摸五十年纪,须发皆白却面色红润,双目炯然深邃。
他便是江湖第一高手,武林盟主萧河卿!
面对秦牧九与萧均尧的再三恳求,想着这些年大齐皇庭的腐败无能,年过半百的萧河卿忍不住叹了口气。
十一名江湖高手手持盟主剑令,驭赤血麒麟马,连夜出了无锋城奔袭八方。
盟主剑令一出,江湖各大门派纷纷响应。
天下无锋城群雄汇聚。
十日后,秦牧九率十万冥甲重骑,萧河卿率八千江湖高手于太京城外十里处汇合,直逼太京城而去。
……
……
早在数日前,宋希凡便令守城将士封闭了城门,严禁任何人进出,此时见得城下秦牧九与其所率领的大军,不由沉声喝道:
“秦牧九,你好大的胆子,未经宣召便率军闯城,是要造反吗?”
秦牧九冷笑道:“若等宣召,只怕本将军此刻已经身首异处了!”
宋希凡情知事已败露,急下令守城军士乱箭齐发。
与此同时,城外忽然响起震天喊杀声,左右两侧各杀出一支军队,迅速向秦牧九大军围了上来。
秦牧九一眼便认了出来,这些皆是前镇南将军麾下将士,不由剑眉微挑。
大齐的英勇战士,没有死在对敌的战场上,却要死在这荒谬的大齐内乱之中吗?
他远远督了一眼城墙之上的宋希凡,忽仰天长啸一声,提剑冲杀上前。
“杀!”
“杀!”
“杀!”
十万冥甲军得了杀令,齐齐大喝一声,驭座下铁骑极速杀入军阵之中,身后顿时溅起满天血雨。
八千江湖高手亦不甘示弱,喊杀声震天而起,刀光剑影之间,不时伴着血光闪动。
看着眼前的画面,萧河卿无奈一声叹息,手持古剑泰阿飞身而起,青衫随剑起舞,入万军丛中如入无人之境。
城墙之上的宋希凡见此情景不由大惊,急言道:“秦牧九,你......”
话未说完,忽有一禁军将士从其身侧跃出,手起刀落竟是直接将宋希凡斩成两段,而后厉声喝道:
“国师宋希凡,滥杀忠良,蒙蔽圣听,拥兵自重,意图犯上作乱,现已伏诛,城中将士,弃剑投降者生,负隅顽抗者死!”
再看那禁军将士,不是别人,正是萧河卿的二弟子,秦牧九的师弟,江湖人称流云散手的萧均尧。
原来,萧均尧数日前离开天下无锋城后,并未与秦牧九一齐返回冥甲军营,而是化作普通百姓,偷偷潜入了太京城,而后又设法混入了守城禁军的队伍中。
可怜堂堂大齐国师,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此刻却连配剑都未能拔出,便倒在了萧均尧的刀下,至死,双目中都充斥着难以置信与不甘的情绪。
正所谓,机关皆算尽,到死一场空。
宋希凡一死,大局已定,城中禁军与城外的镇南军自无心再战,纷纷弃剑投降,大开太京城门。
谁也未曾料到,这一场本该凶险无比的战斗,来得突然,结束得竟也如此迅速。
……
再说城楼之上,萧均尧一身金甲早已血迹斑斑,更显英武。
宋希凡的首级便在其脚边,鲜血淌了一地。
秦牧九见此情景沉默半晌,没来由地一声长叹,而后吩咐左右道:
“宋希凡罪该万死,首级暂且收敛入盒,待本将军面禀陛下,昭示其罪后,再将其悬庭示众,以慰元将军等在天之灵!”
言罢,不再看那地上的头颅,视线转向自己的师弟萧均尧。
他素知萧均尧不喜杀戮,虽然自小在萧河卿身边长大,看尽江湖险恶,平日里却是连只鸡都不愿杀的。
今日这般安排,秦牧九也是迫于无奈,正准备上前宽慰几句,却忽然发现萧均尧的神情有异,脸色骤变。
果不其然,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萧均尧却突然双膝一弯,朝着秦牧九,一声不吭便跪了下去。
“嘭”的一声巨响。
整座太京城仿佛瞬间安静了下来。
城墙上的战旗随风而动,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
秦牧九脸色苍白如雪,一时只感觉天旋地转,险些一个不稳栽倒在地。
众人俱惊,不知究竟发生了何事,竟会令秦牧九这对师兄弟同时这般失态。
萧河卿将一切尽收眼底,心中已有了几分答案,此时见秦牧九摇摇欲坠的模样,急忙上前一把扶住,随后看向那跪倒在地的萧均尧,叹息道:“均尧,前面带路吧。”
“是……师傅!”
萧均尧低着头沉声应道,而后迅速起身上前与萧河卿一同搀着已然失魂落魄的秦牧九缓缓向城内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