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2300000011

第11章 周仓VS胡才

张大山听周仓说完只觉得满头黑线,所以如果不胜到底怎样啊,你根本没说清楚啊。

台上李乐打着打着虚晃一招趁机向后退了两步,“郭渠帅实力不凡,非在下所能及也,再打下去不出二十个回合在下必败,既然如此在下还不如现在认输。”

郭大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这场和李乐打了很长一段时间,赢下也是十分不易,“李寨主,若有机会,他日再比试一番。”

胡才看着从擂台上跳下来的李乐冷哼了一声,心说李乐这家伙倒是会做人情,居然直接认输了。幸亏黄巾军留不下来,否则等黄巾军想要攻占其他山头的时候,李乐这家伙一定第一个叛变。自己当初怎么和李乐这样的人成朋友了,胡才现在是怎么看李乐都不顺眼。

“黄巾军实力不凡,既然如此就让在下领教一二,取我的南瓜锤来。”胡才站起身来活动了活动筋骨,身上的骨骼咔咔作响、肌肉不停的膨胀,身材在肉眼可见下变的越发魁梧,从两米多高的壮汉变成了接近三米高的巨人。远处一排喽喽吃力的扛来一把大锤,锤子的锤杆有常人胳膊那么粗,锤子头是一颗巨型的铁南瓜。

“真是一帮废物,一群人拿个兵器都这么吃力,”胡才单手轻松提起南瓜锤,他几步来到一丈高的擂台下,伸手就抓住了擂台的边角,略微一用力轻松的跃上了擂台,刚一登上擂台他脚下木质的擂台竟出现了一道道裂纹。

此时郭大还站在擂台上,他看着登上擂台的胡才就知道韩暹战胡才没有胜的可能,韩暹就算是使用再多的符咒也弥补不了和胡才之间的差距。这胡才力量太强了,就算什么武功不会单靠抡锤子也能把韩暹打趴下。

“胡寨主神力啊,在下佩服胡寨主多时,想跟胡寨主切磋切磋如何?”郭大冲着胡才说道。

“郭渠帅刚刚恶战了一场,我又怎么能趁人之危呢,再说了黄巾军中人才济济,想必除了郭渠帅外的能人也是不少的。”胡才心说你赶快下去,让韩暹那小子上来,我几锤子把他打倒你们就给我滚蛋。

“郭渠帅下来休息吧,接下来就交给俺了,”周仓看着台上的郭大纵身一跃跳上擂台。

“你怎么来了,”郭大看到周仓心顿时放了下去,黄巾军中除了天师张角、张宝、张梁那一家子妖孽外,几千万黄巾军中周仓的战斗力可是公认排行第三的,实力排第一的是黄巾军首席军师、第一任神上使****义,可惜前一阵子在洛阳被车裂了;排第二的是黄巾军总指挥、第二任神上使张曼成,可惜也死了;黄巾军三大主帅张角、张宝、张梁都已经死了,这么看来活着的黄巾军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周仓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黄巾军现在的处境有多么凄惨,连能挑大梁的人都没有。周仓虽然武力值是挺高,不过智力估计连郭大杨奉都不如,黄巾太缺那种有头脑的智将了。

郭大有些疑惑,张宝前几天才去世,周仓在天师仙去后就跟在张宝身旁,他怎么这么快就来到并洲了?难道周仓看情况不妙做了逃兵?

周仓看出来郭大有很多话想说,对着郭大说道:“多余的话等俺打赢了对面这家伙回去再说。”

胡才冷笑了两声,“就凭你,好大的口气,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打败我。在下白波谷一百二十七寨总寨主主胡才,敢问阁下是?”

“在下灞,”周仓停了一下,他刚刚有些忘了张大山临时起的那个绕嘴的名字,想了一会才继续说道:“灞波儿奔。”

这个诡异的停顿还有迷一样的名字是什么鬼呀,正要下台的郭大好悬从擂台上栽下去。你不明明叫周仓么,怎么什么时候改的名字,还改了个这么奇怪的名字。

郭大走回黄巾阵营,正看见一个女孩坐在马上,便向杨奉和韩暹问道:“这马是哪来的,还有这小女孩是?”

韩暹指了指台上的周仓,“这小女孩就是台上那个叫奔波儿灞的人带来的。”

张大山眨了眨眼睛,“叔叔好,我是奔波儿灞的妹妹灞波尔奔。”

额,郭大心说自己看起来有那么老么,还有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和你那个一点也不像的哥哥你们两个姓什么,郭大实在是懒的吐槽这对漏洞百出的兄妹了。恩,这小丫头虽然小了点,不过摸样是真俊呀,怎么老周最近喜欢这口了?郭大冒出和杨奉一样的想法。

擂台上周仓的对手胡才倒没觉得周仓名字有什么问题,只以为周仓是什么少数民族所以名字才那么奇怪,“请赐教!”

胡才说着抡起南瓜大锤砸了过去,锤未到,水缸大小的锤子头产生出的强风铺面而来,周仓面色冷静抽出大刀迎了上去。

所有的白波谷山贼都笑了,这黑脸大汉居然敢直接用刀接胡寨主手中的大锤,简直是活的不耐烦了。胡寨主手中的南瓜锤重九百斤,并且前三锤威力惊人,一般第一锤砸下来有万斤之力,你居然想用刀接住,你以为是纸糊的锤子呢。

黄巾一方的人马也都觉得台上的黑脸大汉接不住这一锤,一个个万分焦急。郭大看着周仓不躲不闪长叹一声,哎,周仓你怎么能这么大意呢,这一锤应该躲啊。张大山在台下看的也是心情忐忑,周大哥,你可千万不能有什么事啊。

铛的一声巨响,锤子和刀相撞产生出的巨响震得在场的人耳朵生疼。众人向台上看去,周仓脚下厚厚的木板都已经碎了,可周仓却完好无损的站在原地,手中的刀稳稳的接住了胡才的锤子。周仓面色不变,看上去轻轻松松的就接住了这一锤。九百斤的大锤子抡起开居然被一把几斤重的大刀拦了下来,台下的众人全都傻眼了。

一个白波贼寇呆呆的向身旁的人问道:“我说我没眼花吧,胡寨主的锤子不会真的是纸糊的吧。”

“放屁,我抬过胡寨主的锤子,那锤子老沉了,需要一堆人才能抬动。”

“那为什么那么大一把锤子会被一把刀拦住?”

“这,我怎么知道,也许是胡寨主怕把那黑脸家伙砸成肉泥,故意收了些力量。”

“说的有道理,原来是这样。”台下的人议论纷纷,都不敢相信周仓居然看上去不费劲就接住了胡寨主的锤子。

擂台上的周仓似笑非笑的看着胡才,“胡寨主听见下面的人说什么了么,原来胡寨主是在让俺,胡寨主的好意俺心领了,多谢了。”

“你,”胡才瞪着周仓,“你这黑脸的大汉有点力气,不过我还没用全力呢。”胡才说着手中的大锤加重了几分力量,周仓屏住呼吸将刀往上顶,两个人一时间相持在一起比拼力量。

周仓胳膊上的肌肉冒起了青筋,他的双眼泛起红光,“劲不小嘛,不过到此为止了。”周仓的大刀慢慢的将大锤顶了回去,把台下的一众白波贼寇又一次看傻了。

“不,这不可能,”胡才无论怎么用力,锤子都无法前进,反而九百斤的锤子在慢慢倒退。

咔咔,咔咔

整个擂台开始渐渐承受不住两人的力量,最终轰的一声丈高的擂台坍塌成一片废墟,灰尘四起浓烟滚滚,众人遮住口鼻等灰尘散开后向擂台看去,胡才和周仓面无表情的站在废墟上。

贾尚走了上去说道:“两位都是神力啊,既然擂台没了我看就不要再比了。”

周仓看了眼胡才笑着说道:“好啊,但不知我们黄巾能在这住下么?”

贾尚眼珠转了转说道:“既然擂台倒了那么这场就算是作废,我们再约个日子比试比试。”

周仓很是愤怒,你这算什么意思,这不是耍人一样么。

“不用再比了,这场是我输了。”胡才扛起大锤转身走了两步停了下来,头也不回地对着身后的周仓说道:“黑脸的汉子,你跟强,我会再找你约战的,下一次我一定要打败你。”

胡才和周仓打完之后内心突然热血澎湃了起来,自己可是胡才啊,年轻的时候自己天不怕地不怕,怎么当上一百二十七寨总寨主之后反倒变得畏手畏脚起来,黄巾如果将来要当老大那就打一仗呗,谁怕谁啊!胡才想到这大声喊道:“其他人听好了,九蛇峰从今往后就是黄巾的地方,以后黄巾和我们白波就是一家人了。”

黄巾军全都欢呼了起来,终于有一个安稳地方住了,不用每日提心吊胆的了。

“贾寨主,我们走吧,既然输了,就要拿得起放得下,要是择日再战岂不是要让天下人耻笑。”胡才说完走远了。贾尚暗暗攥紧拳头心里很不高兴,说要打的是你,现在你又一副大意凌然的样子说我的不是,合着便宜都让你占了,我反而成了心胸狭窄的人。那黄巾军如果不让他们离开白波谷的话,这白波谷以后指不定是谁的。既然如此那就别管我无情了,胡才、李乐还有那黄巾你们都别想活着了。

同类推荐
  • 楚史乱国志

    楚史乱国志

    要穿便不穿太平盛世,欲金戈铁马,当属赫赫三国;要做便不做牛鬼蛇神,志英雄丈夫,应为西楚霸王。君不见,两阵前,关公战秦琼,子龙搏高宠,霸王斗群雄!谁可想?帅帐中,文成计文成,鬼谷算太公,管子谋卧龙!何曾念!苍天下,淮阴征人屠,白袍伐武卒,卫公讨武穆!秦皇汉武,逐鹿中原;成吉思汗,驰骋欧亚。这个疯狂的时代比三国杂,比战国乱,史称乱国时代。这本书,记载了那个混乱的年代。
  • 图书馆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图书馆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中国文献收藏的历史源远流长,但现代图书馆的源头却来自西方。中国现代图书馆之始,起自1898年的“戊戌维新”,完成于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至今已有百年沧桑。其间历经时代风雨,跌宕起伏,终于在21世纪走上了现代化图书馆之路。本书讲述的就是百年中国图书馆的故事。作者力图从普通读书人的视角,生动鲜活地展现图书馆的百年历史风貌,使广大读者了解图书馆,进而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从中汲取无穷的知识、智慧和力量。
  • 万里江山,不如你

    万里江山,不如你

    她是卑贱如泥的亡国公主而他却是高高在上的新帝她冷脸相对,他却笑脸相迎她一次次躲开,他却一次次迎上—————正文节选——————————————“阿愁,朕头疼,心疼,全身疲惫不堪,夜里睡不着,白天夜里都在想你,你说朕是不是生病了?”北渊枭拽着傅愁的手,捂着自己的心口。“皇上,奴帮你传太医吧!”傅愁用力抽出自己的手。北渊枭看自己手中少了那柔软的感觉,“阿愁,你过来”傅愁硬着头皮走了上去,下一秒,一阵晕眩,北渊枭把傅愁按在龙椅上,捧着她的脑袋亲了下去…………(男女主角双洁)本文很虐,但也有甜—————————————————————————北渊枭:阿愁,你是我的,你别想逃开,永远别想,只要你不离开我,我的一切都可以给你,包括我的命,我爱你。傅愁:北渊枭,你知道吗,我没有家人,没有体验过亲情,是父王,母后,皇兄,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亲情,可你却亲手毁了他们。我恨你,可我竟舍不得杀你。
  • 风暴来临(1920-1929)

    风暴来临(1920-1929)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 帝国之星

    帝国之星

    他是一个特种兵,却莫名穿越到了平衡空间的古代历史洪流之中,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勾心斗角的困扰后,他终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家,造就了一个新的帝国时代!
热门推荐
  • 黑暗种族之猎人崛起

    黑暗种族之猎人崛起

    一个被后人渐渐忘却的群体,它只存在于传说,千年以来,他们销声匿迹,但是宿敌重现,他们亦重新归来。
  • 简先生的追妻攻略

    简先生的追妻攻略

    生活所迫,顾清柠跟在简桀身边,三年伪装,一朝恢复自由,顾清柠将过去封存,开始新的生活、新的恋情;但那人却不想放过她,跨国来到她的面前,求复合;顾清柠表示,十动然拒:“简总,我们已经结束了。”简桀步步紧逼,眼中阴狠,动作轻柔,“那换我跟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剧领天下: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

    剧领天下: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

    本书是国内独有的全面解读全球电视剧产业最新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综合研究报告。本书由30多位传媒专家和业界精英倾情奉献,是一部集时效性、权威性、精准性、可读性于一体的行业著作;是一部发现规律、把握趋势、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的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的最新实物研究大全。
  • 爆炸新闻

    爆炸新闻

    “大火,大火!”潘丽颜坐在车里,从警局通讯监听器里,听到警局调度焦急地呼叫,心里一惊,扭头看看两边,以为大火就发生在她车子的附近。潘丽颜是本市电视台的新闻记者。为及时捕捉社会新闻,特别是杀人放火一类带有爆炸效应的新闻,台里给每个记者配备了一个警局通讯监听器,专门捕捉警员之间的通讯,以便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抢播新闻。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时代,新闻竞争格外激烈,做电视记者不容易,做出人头地的电视记者就更难。台里有的记者嫌麻烦,不用这个监听器。潘丽颜不一样,她只要开上车,不管去哪儿,都一定会把监听器开着,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 白露为霜

    白露为霜

    一心为家的贤妻颠沛流离无处安放。雨夜的那个男人,给她新生,给她蜕变。——当她华美蜕变,耀眼全场。站在她身后的男人,将她推到了万人瞩目的高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小妖千铃与混蛋阴阳师

    小妖千铃与混蛋阴阳师

    苍茫时代,恶鬼丛生。混乱纪元之中,少女挺身而出。万千邪鬼、高高在上的诸神、拼死挣扎的人类。这里是千铃拼命追寻的希望,这里是巫雪誓死捍卫的名誉。老奸巨猾的野寺坊、书生意气的少年们、充满野性的妖怪、邪恶鬼魅的恶鬼。当反派背负上责任;当邪恶肆无忌惮;当英雄孤立无援;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残忍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深藏着深意和感叹,或是悲伤、或是唏嘘。这里是阴阳百鬼夜行之录!这里有贯彻守护之名的人、这里有捍卫家园的英雄、这里有为了自由而奋斗的战士、这里更有,你所要寻找的温暖。当“鬼故事”能够感动你,当你迷恋上那在绝望之中拼命挣扎而活下去的感觉,当你体会到人生的不容易,当你懂得了爱......谢谢你观赏本作。
  • 创业时,他们在读什么

    创业时,他们在读什么

    创业不该是关起门来的单打独斗,而应该是一种乐于交流、不断吸收、随时感知外部世界的生活方式。在硅谷,这个全球初创公司和创新技术的第一孵化地,精英创业者们又在读什么、想什么、并且感知到了什么呢?本书通过分享硅谷创业精英们的所读所想和实战经验,为创业路上的人们打开了一扇窗。这21本由硅谷新贵们甄选出的创业路上的必读经典,从不同的行业视角带来关于创业的全方位解读:艰难时刻创业者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心态?在硅谷,哪些商业新趋势正悄然兴起?如何激发团队创造力?怎么迅速成为行业垄断者?创业是一条孤独且艰辛的不归路,你准备好连接世界了吗?
  • 秋日温颐

    秋日温颐

    九月,秋日,温颐。这一年正是大三。开学之初,图书馆里不见什么人。冉颐之手里拿着一本并不厚的书,阅读的样子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午后有很好的阳光,他所在的桌子却是恰好在一个比较阴暗的角落,似乎是为了不被人打扰。他在图书馆里坐了很久,夜色弥漫开来,他起身准备把书放好,走到书架前,看到的是同班的沈几秋。她也正在看一本书,书不厚,她的脸上也有一些恹恹的兴味索然。
  • 我在梦里刷副本

    我在梦里刷副本

    开局一个人,装备全靠爆!一觉醒来,世界大变。世界灵气复苏,各个地区出现了各种‘幻境副本’。还好自带‘梦境系统’,睡觉就能刷副本。别人用命刷副本,我在梦里刷副本。仙、神、魔、天使、一切大家所熟知的幻想生物化为‘幻境生物’。
  • 传统的味道

    传统的味道

    本书为作者深入“非遗”发源地,实地探访一个个乡村,与传承人交谈,欣赏他们的技艺,听他们讲故事,用通俗的视角,生动可感的语言文字,去记录、展现和揭示,那些蕴藏在山东大地上的深厚坚实而又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阐发出齐鲁文化的当代意义和恒久价值,留住民族记忆背影,构建和谐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