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000000013

第13章 不 合 时 宜 (2)

三、宜于信而疑。信是听到什么便以为是真的。我幼年无知,情况曾是这样。典型的例是看《聊斋志异》,书生夜读,闻墙外吟“元夜凄风却倒吹”的诗,就相信,并幻想有朝一日也可能有此奇遇,则闻之后还会如此这般云云。其后是入了洋(名)学堂,更其后是读了些洋(实)书,心之官有变,灯下连锁入室的美梦断了,且有说焉,是不科学。科学与不科学对比,前者是而后者非,推想除迷禅、迷气功的以外,不会有人反对吧?这是就此小范围内的“理”说,至于走到范围以外,触及人生的多方面,这理的影响就未必都是可意的。其中最重大的一项,我以为就是难于树立信仰。盖信仰,大如上帝全知全能全善,小如什么庙供桌前求得的签辞,都是躲开科学精神讲的理才能生存的。换句话说,有所闻,总是问“你说可信,根据是什么”,取得信的善果就难了。

称为善果,是我,与未能信的同时,却一直认为,人生的福报要由有信仰(指重大而牵涉价值问题的,如怎么活才好之类)来。这方面的情况,近些年来,在《怀疑与信仰》《我与读书》《难得糊涂》等拙作里曾一再谈到。表现的心情是凄苦的,因为确知,如培根所说,“伟大的哲学应该始于怀疑,终于信仰”,我却始于怀疑,未能终于信仰。“吾斯之未能信”有什么不好?恶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信奉天承运,依某种口号而行乃天经地义,显然,其结果就必是世路艰险,求立足也成为大难。另一类是不信由“大块载我以形”到“息我以死”有什么意义,也就不能求得安身立命之道。而又不能不活,这就等于口吃烤鸭而心里想吃烤鸭无味,成为既可怜又可叹了。或曰,“你不是也写过《顺生论》,说可以接受《中庸》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吗?”答曰,这是不得已而降一级,虽然也有所取,乃第二义,与净土宗老太太宣“南无阿弥陀佛”佛号相比,那是第一义,地地道道的信仰,所得就有天渊之别了。

四、宜于从风而寡合。一地之中,一时之内,人的绝大多数以什么什么为荣,其反面为不光彩,而很少追问理由,这样的指引兼推动的力量,风也,或称为风气。风,举例不限于一时,与白薯不异,块头有大的,如忠君,能够使臣下甘心死,有小的,如鞋底后部加个木柱,能够使佳人立而难稳,行而难快。可是不这样,重则会遗臭,轻也会美中不足。所以识时务的俊杰就总是顺着走,甚至迎头赶上。我呢,没有逆风的瘾,或说没有逆风的魄力,可是患有少信的病,面对风有时也想问问所以然,而一问,取得满意的答复总是不容易,因而迈步就慢了,或由心情方面说,就苦于跟不上。至于具体情况,那就说不胜说。只好先归类,然后挑个头较大的,摆在案头看看。这是一,在很多人已经升温到热狂的时候,我还是未能积极。未能,是因为,对于依什么口号而行就可以救民于水火的理想;虽然我也同样希望能够这样,却总是担心未必能够这样。这担心不能算做杞人忧天吧,因为至少是为数不少的人,依口号而行之后,仍是未能免于水深火热。当然,有些升温就不再降温的人就不是这样看,所以在这样的慧目之中,我就成为落后,应该望望然去之。

去了,夫复何言?大道多歧,各走各的路可也。接着说二,有不少冠冕的群体名堂,走入其中就可以取得一顶光彩的帽子,而这种帽子,既可以飞上头顶,又可以飞上名片,最后还可以飞入悼词,我则欲热心而一直热不起来。是“举世皆浊我独清”吗?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而是身和心,整饬与懒散间,更愿意懒散而已。再说三,是率尔操觚,时风要高攀以自重,办法是多引今代的子曰诗云,其意若曰,“如是我闻”,所以必正确可信,我则未能起而效尤。原因仍是少信在作祟,以近于咒语的唯物、辩证等为例,我是一向不敢用,因为:一、我不学,未能知其确义;二、比如一个喜欢较真儿的人来问,孔老夫子“知其不可而为”,这种立身处世的态度是唯物的吗?辩证的吗?我只能说不知道。所以执笔为文,也就不能从时风之后,多来几次“某某某教导说”。最后再说个四,是很多人为“发”为“华”而拼命的时候,我却兴趣不高,并写《临渊而不羡鱼》《消费的我行我素》之类的小文,向热衷于发于华的人头上泼冷水。显然,这泼冷水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因为:一、求发求华的火热必更难降温;二、还可能惹来反驳的评论,是:你的旧思想感情已经僵化,既然不能适应新潮,那就赶快见鬼去吧。

五、宜于自强而自馁。新世训,人要力争上游。此意还可以说得既深邃又生动,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可是我却多次坦白,是既怕苦,更怕死;坦白之后还有辩解的话,是大人先生喜欢说这样的话,意在别人听了会信,其后就真去苦、去死,他自己是并不这样的。那么,我之不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受大人先生的影响吗?君子还应该不诿过于人,那就继续坦白,承认乃来于“天命之谓性”,虽然也知道自强之可贵而强不起来。此种不冠冕的心情有时还不停留于迷离恍惚,那是幸或不幸碰到时代和环境的双重伟大,活下去难了,苦思怎么办。理论上,或青史上,有进退两条路,进是陈涉、吴广,退是伯夷、叔齐,可是这就不得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是未再思三思,就由“天命之谓性”顺流而下,走了不自强的一条路,心不能变方为圆,求言和行都是圆的。这是否即孔老夫子说的“无可无不可”呢?曰,完全是两回事,无可无不可是中道,我则为资质和习染所限,“不得不”甘居下游。命也夫,也就只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了。

六、宜于菩提而烦恼。菩提和烦恼都是佛家语:菩提是觉悟,悟后则无苦;烦恼正好相反,是迷,指有贪嗔痴等心境,感受为苦。佛家各宗派也说“烦恼即是菩提”,这是另一路的思辨方式,我们常人最好是装做听而不闻。且说这烦恼之苦,佛家用所谓般(bō)若的慧目看,是来于爱染,所以灭苦要用釜底抽薪之法,是求情欲的淡而至于无。这想法,就理说,我认为可以成一家之言;看做一种人生之道,我们更应该刮目相看。可是很遗憾,我的这类看法也是就理说,至于由理而走入实际,就总是“苟未免有情”。这未免有情还有深的根源,是《庄子》说的“其耆(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天机浅,在庄学的眼里,得天独薄之谓也,这是“畏天命”的天命,人力又能如何?勉强想个可怜的办法,是向往觉悟的时候写《蒲团礼赞》。不幸是写之后,甚至写之时,迷的根芽仍在心房萌动,眼看就要弃甲曳兵而走,如何补救?我惯用的办法是由阿Q大师那里学来的,曰虽败犹荣。称为荣,有何依据?依据可以来于儒,是“率性之谓道”;也可以来于佛,如上面所引,“烦恼即是菩提”是也。

也迷《易经》,所举已经满六爻之数,应该就此打住。六个方面,分而有合,合为结论性的一言以蔽之,是不成气候。不成气候而有胆量常拿笔,亦有说乎?曰,搜索枯肠,竟抓来两宗。其一,所说都是实情,并未用子曰诗云一类大话骗人。其二,自己不成气候已成定局,但跛者不忘履,凡有所想、所说,总含有别人能够成气候的愿望。希望别人如何如何,也应该算做大话吧?若然,那就对镜还是贴了花黄,惭愧惭愧。

同类推荐
  • 烟台的海

    烟台的海

    主要描写了烟台的独特景观: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的高远,以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 充闾文集:面对历史的苍茫

    充闾文集:面对历史的苍茫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空院残月

    空院残月

    《空院残月》是“中国作家档案书系”之一种,收录了当代中国著名作家韩少功发表于各时期的中短篇作品。分为2000年后新作,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影响或争议最大之作,文坛友人撰写的印象记,与作家、批评家的对话录,以及作家自己的小传、影集、手迹、著作目录等14个部分。
  • 黄金之声

    黄金之声

    进入新疆的第一站,就是哈密。王洛宾和哈密,亦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九四九年,王洛宾随着王震部队进入新疆,在哈密的一个小巷子中,一个女人推开门朝路上泼水,溅在了他的毡靴上。女人羞得没有道歉,慌慌张张关上了门。这一场景激发了王洛宾的创作冲动。
  •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共4辑文字,篇篇皆有很强的可读性。这些文字以意象纷繁的深度联想打破了游记散文的惯有格局,虽然作者并未避开那些身边的小情、小景、小事物,但不把眼光囿于狭小的个人天地,文字本身体现为一种精神延伸。作者随时感受着现实与自然的剑拔弩张,深情款款地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作者用心接近事物背后那些神奇而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读者借助那些清丽的记录,完全可以感悟文字背后的精神重量。所有的一切共同指向一种我们久违的安如磐石的生活:平易、平等、本分、自重。
热门推荐
  • 健康生活一点通

    健康生活一点通

    本书分为饮食、居家、服饰、医疗保健、美容护肤、投资理财、休闲生活及其他共八个篇章,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简单有序的形式介绍吃、穿、用、行等方方面面的生活知识,集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为一体,紧扣解决生活难题的关键性因素,让读者准确无误地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并且书中所提到的方法简单、材料方便易得,读者可以轻松搞定。
  • 死对头

    死对头

    一得到艾英癌症晚期的消息是在中午下班时分。当时李革飞正浑身倦怠地拖拉着脚步向机关食堂走去,路面上凸起的一颗小石子绊了他一个趔趄,恼怒的三字经刚刚脱口而出,就隐约听见背后有急促的脚步声赶上来了。来者是处里的同事戚培德,匆匆寒暄两句,戚便直奔了主题:听说了吗,艾英得的是癌。李革飞一听,浑身一震,一股不可名状的力量突然之间贯注全身,使他精神陡然振作起来:癌?什么癌?肺癌晚期,扩散得满肚子都是!听说还长到脊椎上去了,眼下躺在床上不能动,说是只要稍微动一动,就跟动了刑似的……唉,真是生不如死啊……
  •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荆楚作家走乡村”是由湖北省作协2007年开始推出的系列大型文学采风采访活动,是倡导作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学“品牌”活动,旨在通过组织作家走进农村采访、创作,反映我省农村改革的前进历程和成就。继2007年、2008年、2009年活动将采访主题聚焦于“农村扶贫”、“先进名村”和“旅游名村”之后,今年,“荆楚作家走乡村”采风活动,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农村环保问题上。二十几位作家通过调查走访,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绿色生态画卷,结集为25万多字的报告文学《碧水蓝天畅想曲》一书。
  • 总裁的溺爱专宠

    总裁的溺爱专宠

    阳光明媚,一年四季的春季来临了,春季适合谈恋爱更适合结婚。韩樱萌?她梦到了:那个宠爱自己的男人,在看到自己第N+1次的犯花痴之后,终于忍不住了,他们开始了冷战。刘御杰?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的犯花痴竟让他开始了人生的转折……
  • 日事日清:打造高效的执行模式

    日事日清:打造高效的执行模式

    请用以下标准衡量自己是否尽职尽责: 能否在规定期限的前一天完成忙务; 能否把每件普通的小事处理得漂亮至极; 能否犯上司交代的事情做得既周到又完美; 能否把一项趋于想像的重任做得恰到好处; 能否把那些别人可以做到合格的事情做到优秀,把别人可以做到优秀的事情做到卓越。 如果在以上内容中,你能做到不止一项“能”,那么你就成为了一个日事日清、能够担当重任的员工。如果还未能做到,请你阅读本书。
  • 罗杰疑案

    罗杰疑案

    金斯艾伯特村里坐落着两座豪宅,“皇家围场”是其中之一,而居住其中的弗拉尔斯太太刚刚过世。此后不久,她的情人,也就是住在另一所大宅里的罗杰·艾克罗伊德先生便得知,弗拉尔斯太太一年前杀害了自己的丈夫,最终因愧疚而自杀。更重要的是,罗杰还发现她在死之前一直被一个神秘人敲诈。他展开她最后的来信,打算读出那个人的名字,可惜没有人听到。因为一把短剑插进了他的后颈……
  • 济一子道书十七种

    济一子道书十七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昭公

    昭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兽人贤者的空腹

    兽人贤者的空腹

    写不了爽文,不会搞笑,越写越不对劲,干脆修书吧!故事主线已更改,后半部分谨慎阅读,致郁倾向警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