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6400000012

第12章 学而1.12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古文行文没标点符号,句读(dou逗)学大概是古人学文的第一步,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出于节约竹简、布帛、纸张才这样做。如今我们看到的古文,多是已经根据语义做了标点符号的,借着工具书阅读。若是拿到一本从右往左竖着排列、没有标点、夹杂着生僻字的古籍,眼睛绝晕,头是绝大。

训诂学是为古籍的字(词)释义(注解)的学问。其中,注:是把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体会记载在原文下面。疏证:是通会古籍的义理,再加以补充、校正、考证和阐释。经查阅,注解的形式和方法称呼有多种“传、笺、注、训、诂、说、解、诠、释、记、通、学、述、订、正、微、隐、书、义、义书、正义、音义、章句、集解、补注”等等。归结为两类:一是只解正文的“注”;二是除解正文之外,还解释注文的“疏”。注、疏是自成一家的理论,另外还有汇集各家之言的“集解”、补充别人理论的“补注”。

围绕一本书,各朝各代成群结队的文人墨客、迁客骚人,官方与非官方、自觉不自觉的,不厌其烦、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争作集解、注、疏的,无出《论语》之右者。

看了古今几本书的释义,句读不尽相同,释义也差异颇多。下面列举一二:

《论语注疏》(三国魏何晏注,宋邢昺作疏)中句逗,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释义:此章言礼乐为用相须乃美。“礼之用,和为贵”者,和,谓乐也。乐主和同,故谓乐为和。夫礼胜则离,谓所居不和也,故礼贵用和,使不至於离也。“先王之道,斯为美”者,斯,此也。言先王治民之道,以此礼贵和美,礼节民心,乐和民声。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是先王之美道也。“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者,由,用也。言每事小大皆用礼,而不以乐和之,则其政有所不行也。“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者,言人知礼贵和,而每事从和,不以礼为节,亦不可行也。

朱熹(1130~1200,宋)朱老师在《论语集注》中句读变了,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同上,释义“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和者,从容不迫之意。盖礼之为体虽严,而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必从容而不迫,乃为可贵。先王之道,此其所以为美,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承上文而言,如此而复有所不行者,以其徒知和之为贵而一于和,则亦非复理之本然矣,所以流荡忘反,而亦不可行也。

朱老师在释义中提出了新的概念“理”和“体、用”,都是大大的哲学概念。以后有机会再研习细说。朱老师生活的南宋时代,离我们也一千年出头了,他离孔子生活的时代一千五百年。朱老师的古文基础和学识成就远高于我们,他的对《四书五经》的注解释义在宋以后、辛亥革命之前的各朝代科举选士中几乎就是官方教科书。当然我们今天对论语章句有新的不同理解、见解,不必受其约束,但句句和朱老师顶牛、抬杠,也肯定不对,哈哈。

南怀瑾(1918~2012)老师在《论语别裁》中,句读又有不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释义上,南老师分段解说,没有进行直译。大意是说礼之规范,以和谐为可贵,先王之道之所以被称善称美,就是因为大小事情都以礼治国待民。和也不能矫枉过正,为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也不可行。

李泽厚(1930~)老师《论语今读》中句读比起朱熹,在先王之道后多了个逗号,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释义:有子说“礼的作用,以恰到好处为珍贵。前代圣王的规矩,这样算美;不管大事小情都如此。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即如果为恰当而恰当,不用礼来规范衡量,那也是行不通的。”

李零(1948~)在《丧家狗》里句读还在变化,多了个冒号,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释义方面:没有直译。认为此句二层意思,“小大由之”之前总结前文,“有所不行”冒号后与前文相反,转折表达另一层意思。句意理解上与南老师和泽厚老师无多大差异。

五个人,五本书,五种句读,解释上也存差异。就释义而言,有子言“和”,与乐有关还是无关,是个分水岭,有必要打打口水仗。

比较起来,个人更认同何晏、邢昺《论语注疏》的句读和释义。

关于礼,还想多费点吐沫。

说起我们可爱的祖国—古代中国,有人说不是“法治”社会,而是“人治”社会。其实我觉得更确切应该叫“礼治”社会。人治社会,治法随人而变;礼治社会,治法随礼而变,礼不变则治不变,人变易而礼变难。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语录的《论语》之前就有《礼》这本行为规范,后来不断完善成为《礼记》(“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中庸》就是节选自《礼记》,其中《中庸》据传是孔子之孙~子思所著)。《礼记》立意高远,包罗人生万象,涉及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扮演人生不同角色时,从生前胎教开始,到人生各个阶段洒扫进退、言语行为、举止投足、禁忌避讳、官阶典章、婚丧嫁娶,直到亡葬祭祀等等,包括孔子与弟子的问答阐述等,还有对各种礼节礼仪礼法礼器都作了繁文缛节般的规范。

《礼记》开宗明义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亲近)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中《经解》篇中“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雅、颂之音;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居处有礼,进退有度,百官得其宜,万事得其序。《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上下相亲,谓之仁;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义与信,和与仁,霸王之器也。有治民之意而无其器,则不成。”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

“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故昏(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争斗之狱繁矣。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众矣。聘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诸侯之行恶,而倍畔侵陵之败起矣。”

“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此之谓也。”

由是可知,礼在古代人行为规范中重要和统领作用,乐的辅助教化功能一样不能小觑。如果说起《礼记》的精神,如其所述:“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不是自尊而卑人。即使君臣有别,父子有别,男女有别,尊卑有别,礼也是相互的,礼尚往来。在礼面前,地位不同、身份不同,但都能感受到礼的给予和回报,心理上是平等和谐的感受,如同“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

“法治”,有法则就有罚则,违法必究;“礼治”中,鲜见“罚则”,如果”违礼”则多是道德谴责,心理谴责为主。

某种意义上讲,礼治是建立在人性自觉之上(人认为并认可自己是人,行人之事),法治建立在总有不自觉的人性之上(做非人之事)。有人说礼治社会是不平等的社会,有尊卑长幼男女之分;法治社会是人人享受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果真如此吗?呵呵。

综合一下上文的废话,尝试着用公元二十一世纪白话翻译一下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本人认为这是在讲礼与乐(和)之间的中庸之道。我们几乎都有如下生活感受:无礼让人很难接受,或者遇见无礼之人的无礼举动不舒服,譬如公共场所你给别人扶门,别人进入连个“谢谢”都没有,甚至面无表情、连正眼也不瞧你一下,你就觉得不爽;如果别人面带笑容说“谢谢”呢,你就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惬意和谐,符合礼之用“和”为贵的要义。礼恰到好处为好,但如果你为别人扶个门,别人非要跪地下给你磕三个响头,头破血流,还要加你微信强制转给你250元红包,就不是和谐与恰到好处的感觉,而是“过于谄媚”,其中必有“诈”了。熟人之间的交往中,比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姐妹、朋友之间,都有“礼”的规范,恰到好处的“礼”就是“和为贵”,感受到和谐、和美就OK,不能太过了,“过犹不及”,大事大礼,小事小礼,“礼节礼节”就是礼要有节制,此谓“有所不行”。当然也不能走向反面,比如自我感觉与对方太惯了,一向太“和谐”了,就不区分差异了:君臣之间拍开肩膀称兄道弟了,父子之间平起平坐成哥们儿了,兄弟姐妹之间不“明算账”了,朋友亲密无间不分彼此了,夫妇之间阴阳内外倒置了……也未必是好事情,一朝一夕可以,时间长了,“亦不可行也”,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中,“失礼丧和”的案例还少吗?

所以这句有子曰,白话一下:

“礼在节制、约束人的行为方面,贵在与乐相和,相得益彰,乐为礼所制、为礼服务。施礼与还礼,遵循恭俭庄敬而不烦的原则,其功能、功用在于礼作用的双方之行为与心理的和谐、从容、和睦上。先王之礼治,消除化解矛盾冲突、保持社会和谐美好,大事小情都由乐和之礼规范之,所以天下祥和、近乎完美。当然,单独为了乐之和而和,片面追求乐的奢侈豪华,而脱离了乐的广博易良之化民功效,丧失礼的‘礼尚往来、自卑而尊人’等要义、原则和规范,也是不可取、不可行的。”

这颗砖头抛的!

同类推荐
  • 前尘往事依为痴

    前尘往事依为痴

    我念着,喜欢的,你的名字。你梦着,想梦的,却不是我。
  • 不痛不痒不青春

    不痛不痒不青春

    青春,一段懵懂无知的时光;青春,一段充满幻想的时光。若干个故事能否把你带回那段时光,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青春的美好与伤痛。
  • 我的小说素材库

    我的小说素材库

    我自己的素材库,不写心情,整理想法,整理只是,每当我无法读书的时候才去整理一下。
  • 萌妻在怀boss老公来一个

    萌妻在怀boss老公来一个

    “滴滴滴……”对方请求添加为好友,是否同意宋茜茜还未喝下去的水瞬间喷到了电脑上。这年头光棍太多了吗?怎么多人加我?宋茜茜立马点击同意:请问帅哥有何贵干啊『抠鼻』偶是小助理秒回:小姐姐,有兴趣当咱大boss的秘书吗?工资可观哦『奸笑』这年头,咋越来越让人出乎意料呢?助理直接通过微信帮老板找秘书,是我听错了吗?[逗比小助理为自家大boss操碎了心。为让自家老板不再背负骂名,四处查找符合条件的小姐姐,最后好死不死的找到了宋茜茜。故事从此开始……]
  • 暴走吧,司命君!

    暴走吧,司命君!

    新文《奈何总裁要娶我》已发,快来看~“悠悠,我有个大胆的想法!”“滚远点,再碰我就写死你哦!”被一脚踹落诛仙台后成为一名扑街作家,程悠悠每天都想着怎么一炮而红。奈何遇到个狂躁癌晚期的霸道总裁,每天缠着她,黏着她,烦死她!还想……那个谁?当年踹落诛仙台的仇,是不是应该报一报了?
热门推荐
  • 清明上河图密码(1-6大全集):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

    清明上河图密码(1-6大全集):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

    小说史上最庞大的历史推理格局!士、农、工、商、兵五大群体;宋、高丽、辽、金、西夏、方腊六方势力;密室、无头尸、比拟杀人等超过20种推理诡计;梅船案、飞钱案、化灰案等80多起大小案件;讼师、牙人、相师、小贩等824个有名有姓人物……《清明上河图》画里画外824位有名有姓有故事的人物原地复活!一场席卷帝国的腥风血雨,已在全图正中的虹桥下荡起涟漪。欲解中国千年局,先破清明上河案!一部融历史与推理悬疑的奇书!翻开本书,一幅旷世奇局徐徐展开,错综复杂,丝丝入扣,824个人物逐一复活,为你讲述《清明上河图》中埋藏的帝国秘密。
  • 最强创世帝皇

    最强创世帝皇

    地球少年秦皓轩在创界神小界的帮助下穿越龙凤大陆,开局福利大放送,也知晓自己前世乃创世神,可是,事情真会如此简单吗?且看我们的主角秦皓轩一路登上寰宇之巅,笑傲众生!这一世,不服红尘,不负卿!(简介无力,请看正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录

    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蓬庐小记

    蓬庐小记

    风卷流沙浪淘去,沉浮百年。年岁花开旧时蝶,为谁芳菲能几何?余恨长歌,三两地,暮阳春雪。知君见,昨宵明朝,应是与君好。云外天,倒卷斜晖。留不住,总是水中月,天上宫阙又何用?萍水客,离人别。
  • 小狐狸离家记

    小狐狸离家记

    《动物自立童话》之一,《小狐狸离家记》是一部中长篇童话。在一座丘陵里,狐爸爸把他的两个女儿赶出了家门,让她们流落到野外。外面的世界到处充满了凶险,不仅有天上的鹰,还有地上的狼,以及人类和狗,这些天敌会时刻要了她们的命。狐姐姐不幸死在人类挖掘的陷阱中,但狐妹妹花旦却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同黑狗和农民们斗智斗勇,不仅一次次成功逃生,还对伤害她的人进行了报复。这篇童话借由小狐狸的形象为小读者们树立了自立自强的榜样。
  •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本书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像游击队员那样做营销

    像游击队员那样做营销

    游击队员作战的神出鬼没、机智百变,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众多红色经典战例更是为人耳熟能详。在商场如战场的当代社会,营销的成败与否,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且取决于谋划能力。红色经典战例中,游击队所运用的智谋韬略和现代营销有着微妙联系,善加运用,一定会给现代营销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魔王的极品女人

    魔王的极品女人

    ★白尔尔,身为女警,却被一老头拐卖到一个离奇的世界。一不小心拔出手枪,毙了一头怪,就被当做天山派的弟子。灵力值为零?是因为灵力太过旺盛?被看成一无是处的弟子,却是最危险的人物!师傅不喜欢她?不要紧,谁叫她能拿走祖师爷的拐杖!坑蒙拐骗虽然不是她的风范,但却是她白尔尔混社会的必要手段。◆◆◆◆◆片段一◆◆◆◆◆★花冥:有着冷漠高傲的姿态,天下,唯他独尊,嗜血成性、谜一般的男人,是众多男人的模范,无数女人的假想床伴。某女挂在他的身上,一个不小心吻上了他的唇。“吻你我不是故意的。”“我可以杀你。”不热不冷,却充满霸气。★阴谋诡计,江湖中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藏杀机,那是一个怎样的目的,叫人欲罢不能?不黒腹却强大,她,白尔尔,小手一挥,正色道:我的人都敢动,不想‘HE’了!————亲爱们,收藏+礼物+投票,大大魔给大家一鞠躬!
  • 步步成妖之极品腹黑后

    步步成妖之极品腹黑后

    【当腹黑铆上腹黑,强者遇上强者,会碰撞出怎样的激情与火花】她来自21世纪的金牌杀手,什么都记得偏偏忘了怎么死的。穿到冷宫灵力为零的废材皇后身上,即将成为一颗弃子…“你卑鄙,你无耻,你冷血,你残忍…”有人骂她。夏梦无奈的看着这琼瑶剧里跑来的人,“那些都是我的优点没错,但我觉得不择手段更贴切一些。”【他】青郁国武者逆天的存在,绝世风华的腹黑王爷,懂她宠她,“若为她,颠覆了这天下又有何防。”【呆呆小萌龙】“快看快看,有美男,我去捉来给主银暖床。”不等她回答,已经被人提起,“你若敢,我今晚就吃龙肉。”“哇…主银,他欺负龙。”【半妖小鬼】“哼,大爷一界魔王之子,怎会臣服尔等渺小的人类,结了血之祭又如何,我要亲手杀了你。”夏梦眼皮子都不抬,“饿饭三天,零食没收。”“死女人,你就这么心狠?”“外加晚上守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