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0900000003

第3章 绪论(2)

在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界,黑人文学、亚裔文学等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研究都已经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但是对美国印第安文学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国内学术界关注不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尚属阙如。事实上,美国印第安文学是一个更加值得中国学术界关注的研究领域,自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土著美国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以来,美国印第安文学逐渐成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值得中国学术界关注。路易丝·厄德里克是美国文坛上冉冉升起的耀眼巨星,对她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很有必要。选择路易丝·厄德里克作为研究对象可谓具有文学、文化、历史、社会和政治的多重意义。该作家的双重族裔身份使她反观两面,她聚焦于印第安人的历史、现状、情感和意象的作品本身就在呼吁对现代西方社会发展模式和思维定式的反思。本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路易丝·厄德里克在美国印第安文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贡献与深远影响,她为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发展以及进而汇入美国文学主流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她改写了经典,展现了美国文学的多维性和开放性。探讨路易丝·厄德里克是研究美国印第安文学的一个不可多得的视角,研究美国印第安文学又是洞察美国社会、认识美国历史和现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美国一贯以民主、平等、自由、公正为旗号广泛干预世界事务、恣意影响全球风云的今天,研究路易丝·厄德里克及美国印第安文学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路易丝·厄德里克是美国文坛上冉冉升起的耀眼巨星,但是到目前为止,对路易丝·厄德里克的研究仍然主要集中在美国本土。1984年,当她第一部小说《爱药》出版,一些批评家就开始关注并进行分析与批评,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热潮。二十多年以来,随着她的作品的接连问世,厄德里克日益受到文学界与学术界的重视。关于她和她的作品的评论文章非常丰富,有许多是发表在《美国印第安文化和研究期刊》(American Indian Culture and Research Journal)、《美国印第安季刊》(American Indian Quarterly)、《维卡索-萨评论:美国土著人研究期刊》(Wicazo Sa Review:A Journal of Native American Studies)和《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Studies in American Indian Literature)等刊物上。20世纪末才开始出现研究路易丝·厄德里克及其作品的专著,如赫莎·D.斯维特·黄(Hertha D.Sweet Wong)编著的《路易丝·厄德里克的〈爱药〉》(Louise Erdrich's Love Medicine)、康妮·A.雅格布斯(Connie A.Jacobs)编著的《路易丝·厄德里克的小说:她的族人的故事》(The Novels of Louise Erdrich:Stories of Her People)、彼得·G.贝德勒(Peter G.Beidler)和盖伊·巴顿(Gay Barton)撰写的《路易丝·厄德里克小说指南》(AReader's Guide to the Novels of Louise Erdrich)、艾伦·查夫金(Allan Chavkin)编著的《路易丝·厄德里克笔下的齐佩瓦景色》(The Chippewa Landscape of Louise Erdrich)和格瑞格·萨瑞斯(Greg Sarris)、康妮·A.雅格布斯(Connie A.Jacobs)、詹姆斯·R.贾尔斯(James R.Giles)编著的《讲授路易丝·厄德里克作品的方法》(Approaches to Teaching the Works of Louise Erdrich)等。国外的许多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也以路易丝·厄德里克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

国外对路易丝·厄德里克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叙述形式研究。厄德里克小说的叙述方式是独特的。与传统小说不同,厄德里克的长篇小说借助了短篇小说的形式,尽可能控制或减少全知的叙事声音,对同一件事情的叙述采用不同的叙述视角,以多声部取代了传统小说中的独白,采用不同叙述视角的人“各言其事”,而并不认定某人的叙述比其他人更正确。在她的小说中,权威叙事、客观叙事消失了。二是族裔身份研究。国外学者特别关注厄德里克的土著美国人身份,而她在小说中也多次写到其中的人物意识到自己的印第安身份存在着危机,以及这种危机如何造成他们在当代社会中的孤立地位,他们又是如何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寻求民族的身份感。三是文化研究。厄德里克的作品展示了印第安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这些小说中的人物受到了白人文化对其传统文化的排挤和压制,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屈从于白人文化,而是在记忆中寻找历史和印第安文化传统的印迹,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中,他们最终选择回归到印第安的文化传统中去追寻自己的文化身份。四是谱系研究。评论家从家族体系的视角解析厄德里克作品中齐佩瓦印第安部落的谱系关系,探析作品的情节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更加有效地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五是意象写作手法研究。在这方面,评论家从意象的写作手法出发,探讨厄德里克作品里的中心形象和主题的构建。六是政治因素研究。有些评论家致力于发掘厄德里克作品中的政治因素,探讨文本中所隐含的政治无意识。七是性别因素和女性形象研究。评论家关注厄德里克作品中的性别因素和女性形象,致力于发掘女性形象在文化身份构建中的作用等。

国内对路易丝·厄德里克的作品的引进、翻译和评论目前尚远不能与她的地位相称。国内众多学术期刊上所发表的研究路易丝·厄德里克及其作品的文章数量非常有限。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只能搜索到13篇相关的文章,按时间排序分别是:秦苏珏的《地域景观、环境与身份认同:〈爱药〉的生态解读》(国外文学,2010/2),张琼的《族裔界限的延展与消散:〈手绘鼓〉》(外国文学,2009/6),张琼的《〈手绘鼓〉中族裔价值与经典传统的结合、背离与偏移》(外国文学研究,2009/6),肖锦屏和龙娟的《美国印第安人生存模式的重构——路易丝·厄德里奇〈痕迹〉的后殖民解读》(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倪云的《〈爱药〉:印第安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0)、于兆辉的《浅析〈弗勒〉中的印第安神话传说与象征》(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陈靓的《象征世界中的文化身份重构——〈痕迹〉的生物象征解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01)、陈靓的《文化冲突中的本土身份构建——宗教与性别视角下的〈爱之药〉》(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02)、张廷佺的《路易丝·厄德里克长篇小说叙事的后现代因素——以〈爱药〉为例》(当代外国文学,2007/04)、郭晓兰和王建平的《传统与现代的抉择——路易斯·厄德里齐的〈爱之药〉》(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高琳的《书写当代印第安人生存困境的〈爱之药〉》(当代外国文学,2006/02)、王建平的《后殖民语境下的美国土著文学——路易丝·厄德里齐的〈痕迹〉》(外国文学评论,2005/02)和林佳鸣的《对永恒主题的新探索——评路易斯·埃德里希的〈燃情故事集〉》(外国文学,2001/01)。在中国硕士论文文库中只搜索到三篇用英文撰写的有关硕士论文,分别是:左桂花的《土地上的生存——解读路易丝·厄德里奇的小说〈痕迹〉》(四川大学,2007年)、倪云的《〈爱药〉:印第安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郑州大学,2006年)和金小天的《复乐园——露易丝·厄德里奇小说世界中的女性解读》(四川大学,2005年)。在中国博士论文文库中只有一篇博士论文是以路易丝·厄德里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是陈靓用英文撰写的《路易丝·厄德瑞克作品杂糅性特征研究》(复旦大学,2008年)。另外,厄德里克的代表作《爱药》已由张廷佺翻译成中文并于2008年9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为国内学术界提供了研究路易丝·厄德里克小说的中文文本。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到,国内学术界近几年逐渐开始关注并启动对路易丝·厄德里克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是从文化、后殖民主义、性别、身份和杂糅倾向等角度对其《爱药》、《痕迹》和《甜菜女王》等少数几部作品的研究,而对她的其他长篇小说涉及较少。随着路易丝·厄德里克不断地推出自己新的作品,对她的研究应该是动态的。由于对路易丝·厄德里克的研究存在着涉及面较宽和层次较深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系统性的研究。笔者在本书中从路易丝·厄德里克前瞻的社会生态学创作视野的角度切入,对她在2010年以前已出版的长篇小说作一整体性研究。

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系统地研究美国当代印第安作家厄德里克的小说创作有以下优势:可以把印第安文学创作中所表露出的自然观、文化观、社会观和艺术观统而观之,纳入一个总体框架来审视印第安文化的特殊性,使之显示出自然与人文的整体性特征,彰显了土著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性、特殊性和普遍性。对厄德里克的全部作品进行阐释,凸显其作品之间的连续性和主题的连贯性,把其作品中的文化价值观提炼出来,上升到宇宙观和世界观的高度,并赋予人类文化学的意义。

三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通过对有关研究方法进行反复推敲和认真论证,笔者拟采取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脉络是:在全面搜集路易丝·厄德里克的作品及有关她的研究成果等资料的基础上,采取以时间为线索的纵向考察与各种社会现象的横向比较相结合,文本分析与理论概括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路易丝·厄德里克进行多维度的探究,力求使国内学术界对她的研究趋向系统深入,并试图参与国际路易丝·厄德里克研究领域的对话。

同类推荐
  • 提升修养的118种现代礼仪

    提升修养的118种现代礼仪

    一个人的礼貌礼仪常常影响着他人对其的评价,在人们的印象中,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总是有着相应的良好品质和人格,这对个人成功、人脉积累都有所帮助。本书融合东西方经典礼仪准则,以实用而规范的解说,介绍了仪容礼仪、职场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等多种礼仪规范。希望本书能使您了解礼仪的魅力,为您迈向成功提供一些帮助,引导您走向锦绣前程。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 小看客

    小看客

    我找一个阳光充足的天气写下面的事。沈阳好多天没有阳光。雪过之后,天好像累了,云层闷着。今天天气的心情尚好,楼顶裁出整齐的蓝天。马路牙子边上的积雪酥了,转黑,像人撒过尿那样露出奶酪般的窟窿眼儿。柳树枝正准备把自己憋青。在这样的天气里,我也敢回忆70年代的往事了。对,我是个少年身份的旁观者,看到一点事情。那些日子随着我年龄的递增,变得越来越沉重。而我如果面对窗外铅灰色的天幕或在深夜写下,心里会极其不安,好像被迫在皮靴踏过的碎冰的道路上远行。晴天写作给我的喻示是:我终于跟这些事摆脱了干系。1968年,我十岁。所回忆的是我十岁前后看到的事,具体哪一年记不清了。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本书包括《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背影》在内的诸多名篇悉数收入其中,在这里朱自清不仅是一个柔弱的文学家,他也是一个时刻在思考和感受人生的思想家。
  • 芋香

    芋香

    我和隋唐是同村人,都住在一个四面环山,中间低洼的地方。我住中庄,隋唐住下庄。在同一条河里吃水,在同一座山上捡柴,在同一处庙中烧香。我俩的村庄叫散岔。
热门推荐
  • 前线

    前线

    抗击非典的前线没有硝烟,但这个前线丝毫不亚于战火纷飞的战场。在这个战场,生与死、脏与累、得与失、荣与辱……所有的这一切都时刻考验着每一个参战者,锻塑着他们的灵魂。在平时,她们是外表柔弱的白衣天使,但这时候却一个个成了无私无畏的勇士!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们柔弱的身躯?又是什么精神鼓舞着她们勇往直前?一群看似平凡的灵魂究竟是怎么变得伟大而高尚的呢?读一读这篇来自抗击非典参战护士的真情报告吧,你、我、他(她)以及我们这个民族更多的灵魂,或许会像参战的白衣战士一样经受一次难得的洗礼!
  • 我家小屋会穿越

    我家小屋会穿越

    遭雷劈的,顶着个大太阳补房顶居然都被雷劈。不仅自己被劈,全家人跟着被劈,甚至阿猫阿狗都被劈……好吧,连房子都被噼里啪啦!劈完之后没有事儿?谁说的,你出来我保准打不死你!明摆着遭雷劈、要穿越,怎么可能说是没事儿呢~
  • 皇叔,好嘛!

    皇叔,好嘛!

    [本文纯甜,一起齁甜吧]皇叔我脚疼,“嗯?哪里疼?”“脚疼,甚至腿还有一丝抽筋呢”“那本王.....”
  • 要奔向你

    要奔向你

    他闻到她洗澡用反了洗发水和沐浴露;她看着他在朋友圈秀恩爱后火速被甩;他抓着她的手腕沉浸在可乐味的午后;她又看着他单手打蛋后被油吓到哀嚎;他们有各自的生活却又交集着彼此的大学时光究竟那一点年少时候的喜欢能不能敌得过成熟长大后的权衡利弊,程艺颜也不知道,韩清洛也不知道。你以为我是消失了,其实我在努力奔向你啊!
  • 脸师

    脸师

    存于浩瀚宇宙,即蓝色星球中渺小又众多,充绝着智慧与语言,称为高等生物。古书记载:人类,常伴自私与贪婪,乃是欲望的化身。所以存活千年不绝亡,唯有生老病死才停止生命,直至心脏不再跳动。你,失去过挚爱么?失去过亲人么?亦或是失去过自己么?假如,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让你重获生命,你,会选择什么?重生Or死亡自然界万物存在的真理:即失而复得,得之代价永存。
  • 侠香满江湖

    侠香满江湖

    江湖失传已久的紫金衣被发现,紫金衣上绣着紫金藏宝图的一部分。 谁能聚齐紫金藏宝图,谁就能一统江湖。 江枫为了紫金衣的安全,秘密将紫金衣上的藏宝图图案刺青到主角江尽欢的背上,让他独自到江湖中去寻找一人。江尽欢踏入江湖后,会发生什么故事?这个青葱少年,又是如何体会江湖中的善恶冷暖,爱恨情仇?做一件侠事,留一阵侠香,愿侠香满江湖。
  • 翁绍军文选:对非主流大思想家的述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翁绍军文选:对非主流大思想家的述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由人物篇、思想篇、评论篇三部分构成。人物篇述评了叔本华、克尔凯戈尔、尼采、王阳明、李贽等中外思想家,深入浅出地勾画了这些思想家的总体特征。思想篇和评论篇通过中西思想学理的研究比较,探索了贯通中西古今之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红尘

    红尘

    电脑专家梁毅来到银行大厅,整个大厅空无一人,桌椅纸张书册整齐,电脑屏幕正常显示,大厅地面上,零零星星地摆了几双鞋子,每双鞋子上面和周围都洒满了红色的尘屑。梁毅看得头皮发麻,他记起科幻片中外星人用雷射枪射击地球人类,被射中的人就化为一团灰烬!他知道出大事了,迫不及待推门而出,迎面一股热气夹杂着满天尘屑。不久的将来,一场神秘的红色尘暴,将地球上的生物摧毁殆尽。科幻小说,那些经历灾难磨砺,失去亲人的幸存者,又将得到怎样的启示?
  • 天神之混元天地

    天神之混元天地

    上古年间,天地初现,各大能一场混战打到天崩地裂,时空错乱,混沌的时代一位天神降临,把世间分六界,神界人界魔界妖界鬼界幽冥界,战火燃烧的上古,才得以停下,而主人公,是一个活在现在文明社会的修炼者高手,因为一些事,慢慢揭开上古一些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