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9200000014

第14章 中古汉语"为"字判断句 (4)

(81)留疏与家,令事事亦如此,是为依师教也。(《周氏冥通记》卷一)

(82)孰为良吏?(《论衡·自纪》)

(83)谁为胜者?(《修行本起经》卷上,3/465c)

数词或数词短语也可以作"为"字句主语。如:

(84)然,助帝王治,大凡有十法,一为元气治,二为自然治,三为道治,四为德治,五为仁治,六为义治,七为礼治,八为文治,九为法治,十为武治。(《太平经》卷67/103)

(85)求盗者,旧时亭有两卒,其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史记·高祖本纪》裴骃集解引应邵注)

例(84)是序数词充当主语,表示列举,这里序数词隐括名词中心语"法",具有称代作用。例(85)是基数词充当主语,两个"为"字句中前一句是指示代词"其"与数词"一"结合成数词短语"其一"作主语,后一句是基数词"一"单用作主语,不过只能理解成"其一"或"其一卒",也就是说它不是计数,而是表示称代,具有体词性。充当"为"字句主语的数词一般来说是体词性的。

"者"字短语、"所"字短语、"之"字短语也可以充当"为"字句的主语,依次各举2例:

(86)造作之者为谁?(《论衡·谢短》)

(87)此三者,为天地中和阴阳行方。(《太平经》卷50/71)

(88)康帝登阼,会群臣,谓何曰:"朕今所以承大业,为谁之议?"(《世说新语·方正》)

(89)尊者所告,实为甚善。(《贤愚经》卷四,4/374c)

(90)孟子之言情性,未为实也。(《论衡·本性》)

(91)然则孟子之诘彭更也,未为尽之也。(《论衡·刺孟》)

以上是体词性主语,谓词性成分也可以充当"为"字判断句的主语,充当主语的谓词性成分主要有动词及动词短语、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依次各举2例:

(92)不助君子周穷救急,为天地之间大不仁人。(《太平经》卷67/103)

(93)受盛为苦。(《中本起经》卷上,4/148c)

(94)明为三明。(《太平经》卷53/79)

(95)有九女人来,齐著青衣、绛绿衣,下紫为腰带。(《周氏冥通记》卷三)

(96)殷答曰:"皋陶造刑辟之制,不为不贤;孔丘居司寇之任,未为不仁。"(《世说新语·文学》)

(97)世尊默然,已为许可。(《贤愚经》卷九,4/409c)

谓词性成分作"为"字句主语一般不是指代具体的动作行为或者性质状态,往往指示一种抽象行为或者是指代发出动作、具有某种属性的主体。比如例(92)判断对象不是直接的"不助君子周穷救急"这一动作行为本身,而是具有这一行为的人。例(95)判断对象在语义上也不是"紫"作为形容词表示色彩的属性,而是指称"紫色之物"。

在中古"为"字判断句主语的构成上体词性成分占有优势,六部文献中只有《周氏冥通记》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超过了体词性成分,其余五书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都在百分之七十以上,远远高于谓词性成分。从历时角度看,由前期到后期三类文献发展趋势都是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下降,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上升,其中道教文献变化幅度最大。

2.谓语的构成

典型"为"字判断句的谓语是体词性的,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名词及名词短语。如:

(98)无君子小人,并为鱼肉。(《论衡·祸虚》)

(99)此应为最上善之人也。(《太平经》卷47/63)

(100)此为何人?(《修行本起经》卷上,3/465b)

(101)钟、郝为娣姒,雅相亲重。(《世说新语·贤媛》)

(102)世为胄族,江左有闻。(《周氏冥通记》卷一)

(103)兄为明人。(《贤愚经》卷五,4/382b)

(104)刘绦、缓、绥,兄弟并为名器。(《颜氏家训·风操》)

代词也可以充当"为"字句谓语。如:

(105)此人为谁,何一悲楚?(《太平经》卷111/181)

(106)太子问曰:"此为何等?"(《修行本起经》卷下,3/466c)

(107)新兴谓荣曰:"古老相传,凡闻此声皆至公辅。吾今年已衰暮,当为汝耳,汝其勉之。"(《魏书·尔朱荣传》)

例(105)、(106)是疑问代词作谓语,例(107)是人称代词作谓语。疑问代词经常充当"为"字句谓语,人称代词很少作"为"字句谓语,指示代词基本不作"为"字句谓语。

数词有时充当"为"字句谓语。如:

(108)七宝导从。何等为七?(《修行本起经》卷上,3/462c)

(109)若今世尊赐我三愿,我乃堪任为佛侍者。何谓为三?(《贤愚经》卷八,4/404c)

以上两例都是基数词充当谓语,例(108)的"七"实际称代"七宝",例(109)的"三"实际称代"三愿",因此我们把这里的基数词谓语看做是体词性的。

序数词经常充当无系词句的谓语表示列举,"为"字句表示列举时一般是把序数词放在句首作主语,因此序数词极少作"为"字句的谓语上古汉语中有个别序数词充当"为"字句谓语的用例,如: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左传·昭公五年》)上例中作谓语的"二"、"三"意指第二位、第三位。另外,发现1例序数词作谓语表示列举的:剂貌辨见,宣王曰:"子静郭君之所听爱也?"剂貌辨答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王方为太子之时......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此为一也。至于薛......又不肯听辨,此为二也。"(《吕氏春秋·知士》)。

"者"字短语、"所"字短语也可以充当"为"字句谓语。如:

(110)孰为富者?(《论衡·自纪》)

(111)谁为胜者?(《贤愚经》卷一,4/354c)

(112)是为善行所致也。(《太平经》卷114/194)

例(110)、(111)是"者"字短语作谓语,例(112)是"所"字短语作谓语。"为"字句谓语构成上,"所"字短语远远少于"者"字短语,个中原因可能是语言中存在被动式"......为......所V",被动式较高的使用频率,带来人们认知上较广的认可度,以至于"......为......所V"难以进入判断句。

与无系词句不同,"之"字短语一般不作"为"字句谓语。

以上主要是体词性谓语,谓词性成分也可以作"为"字判断句的谓语。作"为"字句谓语的谓词性成分主要有动词及动词短语、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依次各举2例:

(113)有知不言如听,是为无自进之心也。(《太平经》卷111/183)

(114)佛告之曰:"于圣法中,是为始生。"(《贤愚经》卷十一,4/424b)

(115)孰者为大?(《论衡·自纪》)

(116)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贤愚经》卷十,4/418c)

(117)其行中屋之时,正在坐人之上,是为屋上之人与屋下坐人相去三丈矣。(《论衡·说日》)

(118)是为如来始于波罗奈国以无上法轮转未转者。(《中本起经》卷上,4/149a)

谓词谓语"为"字句相对于体词谓语句来说是非典型的判断句,处于判断句范畴的边缘,因此动词作谓语的判断句近乎叙述句,形容词作谓语的判断句近乎描写句本书"为"字判断句标准放得稍宽,还出于考察"为"字作系词使用情况的目的。

中古时期体词性成分和谓词性成分都可以充当"为"字判断句的谓语,体词性成分中名词及其短语占了绝大多数,谓词性成分中数量最多的是形容词及其短语,其次是动词及其短语。从历时角度看,从前期到后期基本的发展趋势是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下降,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上升。三类文献中道教文献变化幅度最大,佛教文献其次,世俗文献变化幅度最小。道教文献变化较大主要是《周氏冥通记》异于同期其他文献,相对其他文献其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与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似乎作了对调。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在于《周氏冥通记》主要记述通神感灵之事,是陶弘景假托周子良而作,在行文中陶作了很多注释,这些注释语句多用谓词谓语句,因此造成了《周氏冥通记》谓词性谓语比重偏高,体词性谓语比重偏低。从整体上看中古"为"字判断句谓语成分的变化趋势还是"体降谓升",这与主语成分的变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3."为"字的修饰成分

中古"为"字判断句中系词的修饰成分主要是副词,在我们穷尽调查的六部专书中,修饰副词共出现29个,即:俱、尚、并、皆、乃、犹、最、则、常、诚、共、未、不、固、终、亦、正、复、纯、非、本、已、实、少、既、方、甚、良、独,依次各举1例:

(119)麒麟,野兽也;桑谷,野草也,俱为野物,兽、草何别?(《论衡·异虚》)

(120)此尚为近,未足以言之。(《论衡·异虚》)

(121)贫人富人,并为宾客,受赐于主人。(《论衡·量知》)

(122)自君山以来,皆为鸿眇之才,故有嘉令之文。(《论衡·超奇》)

(123)仲子如蚓,乃为廉洁耳。(《论衡·刺孟》)

(124)虽载入宫,犹为守者。(《论衡·刺孟》)

(125)天地之性,人最为贵。(《论衡·无形》)

(126)功无大小,德无多少,人须仰恃赖之者,则为美矣。(《论衡·感类》)

(127)使东井在极旁侧,得无夜常为昼乎?(《论衡·说日》)

(128)事定于法,诚为明矣。(《论衡·程材》)

(129)俱为一体,共为一身,或善或恶,所讳不均,俗人浅知,不能实也。(《论衡·讥日》)

(130)夫孙卿之言,未为得实。(《论衡·本性》)

(131)如以自为光武有圣德而来,是则为圣王始生之瑞,不为太平应也。(《论衡·讲瑞》)

(132)玉少石多,多者不为珍;龙少鱼众,少者固为神。(《论衡·自纪》)

(133)宗祖无淑懿之基,文墨无篇籍之遗,虽著鸿丽之论,无所禀阶,终不为高。(《论衡·自纪》)

(134)故东方亦为王者之先也。(《太平经》卷69/105)

(135)南方为章,故正为文章也。(《太平经》卷69/105)

(136)脱误不实复为欺,则复为天怨地咎,国家之大贼也。(《太平经》卷91/132)

(137)天者纯为道,地者纯为德。(《太平经》卷96/153)

(138)用口妄语,不能忍非,即凶乱危亡之人也,非为道也。(《太平经》卷98/157)

(139)宿命无数劫时,本为凡人。(《修行本起经》卷上,3/461b)

(140)敦谓瞻曰:"卿年未三十,已为万石,亦太蚤。"(《世说新语·言语》)

(141)会稽贺生,体识清远,言行以礼。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秀。(《世说新语·言语》)

(142)瞻曰:"方于将军,少为太蚤;比之甘罗,已为太老。"(《世说新语·言语》)

(143)世彦识器理政,才隐明断。既为国器,且是杨侯淮之子。(《世说新语·赏誉》)

(144)按,此前华阳中唯丞帅及童来,而二君都未降,今此隐告,方为其始也。(《周氏冥通记》卷二)

(145)见尔名已度上东华青简,甚为庆。(《周氏冥通记》卷三)

(146)今得相见,良亦为欣。(《周氏冥通记》卷三)

(147)如来世尊,独为彼师,非我师耶?(《贤愚经》卷五,4/381b)

受副词修饰多少反映了"为"字向真正系词方向发展所作的努力。先秦时期"为"字句中很少出现修饰"为"的副词,汉代以后随着系词"为"的发展,"为"字句运用得更为灵活,那么表达需要使得"为"字前面增加一些帮助判断的副词。中古时期"为"字句有了相当数量的修饰副词。

同类推荐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跳出教育看教育

    跳出教育看教育

    可以说,一档财经对话节目《冬吴相对论》激发了作者的灵感。作者发现,这虽是一个经济节目,却涉及大量关于社会和文化的新信息,两位主持人新颖的见解吸引着作者“追”下去,从而产生了与教育相关的听后感、读后感。这是一种“跳出教育看教育”的思维方式,适合教师、家长,以及中学以上学生阅读。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也许是城镇规划史上有影响的著作……也是一部极富文采之作。 ——《纽约时报书评》 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出色著作之一……并无故作高深的方法,一切皆出自作者的眼睛与心灵,但它以其精妙的研究,让我们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 ——威廉·H·怀特 本书是对当下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也是尝试引介一些城市规划和重建的新原则,进而抨击那些统治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和目的,是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出色的著作之一。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以其精妙的研究,让读者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
热门推荐
  • 公主重生:穿越现代当千金

    公主重生:穿越现代当千金

    身为国内第一房地产商的唯一继承者,她本该是天之骄女,却天生痴傻,被人耻笑不说,更因一段爱恋赔上性命。当她再次睁眼,灵魂早已互换,该她的,欠她的,她会统统拿回,想嘲讽她?哼!难道她堂堂公主还会怕了这些污秽手段!--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离魂之此间亦无

    离魂之此间亦无

    一位21世纪的优秀毕业生易芜,突来横祸后又莫名穿到不知名朝代。在这里,每个人似乎都带着一个面具,表面平静的背后,是一片波涛汹涌的野心与阴谋。当初那偶然的邂逅,不知是无意还是一番精心策划的计谋...
  • 重生校园女神之帝少别惹我

    重生校园女神之帝少别惹我

    苏沐是个思想很简单的人,一直觉得很幸福,有着青梅竹马的男朋友,有着乖巧懂事的妹妹,父亲慈爱母亲善良家庭幸福美满。直到死前那刻她才突然惊醒,原来一切都是她太自以为是,青梅竹马的男朋友早在几年前就和妹妹搞在了一起,乖巧懂事的妹妹一瞬间与她翻脸,慈爱的父亲声声野种的叫着,善良的母亲恨不得她早死。她只想简简单单的活着,如果再来一世,她要放飞自我,让那些对她心怀鬼胎的人后悔。怀着这样的心,苏沐重生了,竟然重生在了5年前。那年,她17岁,重生之后,再也不想受人掌控,她发誓要过属于自己的新生活。她会阵法,会医术,会变得强大,会谁也不怕。不料,遇到了他。时而邪魅,时而温柔,时而冷酷,但却对她一番真心,帝御尘说,一遇沐沐便成虫,是龙也得盘着。苏沐说,这辈子最大的幸运不是重生,而是重生后遇见的那个宠她宠到骨子里的男人。帝御尘说,你我的相遇本就是天注定,有缘终究会在一起。
  • 热兵器系统修仙

    热兵器系统修仙

    神器兵工厂在丹田,灵兵98k,狂蟒左轮,雷神ak47……这只是个开局。无数神枪炮对抗→灵技秘术仙术,孰强孰弱?这世界,修炼者毕生追求是:辟命宫,争天命,天命一条,两条,三条……成大帝……这一世,楚浪要做的不是混吃等死,而是……图谋天下,权倾万古。要做的是一个站在大陆之巅的男人。
  • 科学疯子

    科学疯子

    做人做事都要讲道理,不讲理?没事,我来告诉你!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重生之盛世烟火

    重生之盛世烟火

    盛浅予作为远安侯府中众多女眷当中的一个,小心翼翼的过了大半生,却不料自己的善意全被他人践踏,得幸重来一世,定要恣意潇洒
  • 今天又填了一个坑

    今天又填了一个坑

    【因你,才有活下去的念头,不要离开我,可好?——易邯辰】【爱为何物?你能教我吗?——白汐】#邪魅大少#温柔皇帝阴冷一笑,“救了我,也该我‘报答’你了。”#黑化王子抚上她的脸,亲昵又温柔且毒厉,“失忆了?没关系,我帮你好好回忆……”#变态哥哥、黑化弟弟、狼性校草、高冷医生……白汐:“……”等她发现这些人都是一个人时,毫不犹豫地……跑了……
  • 邪王爱妻之天才归来

    邪王爱妻之天才归来

    现代古氏豪门千金因一场机缘穿越成异界古府天才同名三小姐古若菲,接替了原主,原主因被背叛落得万人之下众人唾弃的一只高飞鸟儿摔惨了的局面。使得穿越而来的她帮原主来接手了这一堆烂摊子。明明身为嫡系贵小姐,她看着周边破烂不堪入目的家当,来自兄弟姐妹甚至父亲明显不公的待遇,世人的笑柄。面对这真实的一切,古若菲冷笑了一声“既然如此,从今儿起就让我来帮你逆转局面吧。”“是不是忘了我了?”“世人皆知的王爷冷血高冷的形象呢!”慕瑾晨低身把苏若菲拥进怀里,帅气的脸庞宠溺地笑道:“我只对你如此,傻丫头。”苍天大乱,四国纠纷。且看女主如何用堕落的废材之躯,临于此大陆万人之上无人不知晓的顶尖之才,并与帝国大陆天才邪魅王爷慕瑾晨展开的恋爱冒险之旅。
  • 马云的谜:阿里巴巴的那套办法

    马云的谜:阿里巴巴的那套办法

    本书以马云的经典语录点题,以精辟的关键词高度概括,结合他本人以及商业史上的经典案例,针对创业中的关键问题,如创业精神、经营模式、市场策略、市场营销、企业文化、领导力、融资方略等方面,给青年创业者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