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500000034

第34章 在港台 (4)

林语堂的红学研究,走的是以考证为主的路子,而且把重心放在了《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及其成书情形和文本评价上。林语堂做这样的学术选择,多少有一些兴趣至上的意思。因为围绕《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著作权及其艺术成败问题,自清代以来的红学界,一向见仁见智,各有所持。林语堂在《平心论高鹗》等文中强调:《红楼梦》后四十回不可能是高鹗所续,而是他在曹雪芹残稿的基础上修补而成;高鹗的功劳和成就不在曹雪芹之下,而在他之上云云,这一说法固然可以开阔人们的思路,但是想作为学术定论,无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林语堂对红学的贡献主要是,在对《红楼梦》的研究中,表现出小说家特有的对艺术感觉和创作经验的注重,以及企图将这一切融入文学考证,用于解决《红楼梦》的作者问题。

3.整理语言文字

从1966年起,林语堂发表了《整理汉字草案》、《整理汉字的宗旨与范围》、《再论整理汉字的重要性》等文章,大力提倡整理汉字。在《整理汉字草案》中提出了六点意见:(1)去重复累赘的字;(2)或体字取其简便者用之;(3)加偏旁部首之字,应用者留之可省者一律淘汰;(4)古事古物名称不在今日行文范围者皆应删去;(5)音义相同相近的字,酌量合并;(6)笔画太繁者,须另想办法。他还在《整理汉字的宗旨与范围》一文中提出了五点意见:(1)不造新字;(2)不走极端;(3)不务求古;(4)去芜存菁;(5)统一字形。林语堂对于台湾的汉字改革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我国今后进一步实行汉字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林语堂定居台湾后,就着手编了一部简明的字典,他认为康熙字典的部首编排零乱,与现代人的需要,相离太远。林语堂说:"五十年前我就反对它!"

事实也正是这样:半个世纪之前,林语堂已立志要做一番他自喻为"自有其乐,寻发真理,如牛羊在山坡上遨游觅食"的编字典工作。20世纪30年代,他便请三哥林憾庐和长海戈编一部像《牛津简明字典》一样的中文词典。初稿编成后,由于中日战争,文稿毁于兵火,60册的稿子,只剩下林语堂带到美国的13册。

4.编纂《林语堂当代汉英辞典》

1965年底,林语堂夫妇到香港探亲时,与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李卓敏谈到他的抱负--编纂一部适应现代需要的汉英词典。因为当时只有两种汉英词典在国际间流行通用。一是1892年翟里斯(Herbert A.Giles)编的《汉英词典》,以及1932年麦氏(R.H.Mathews)编的《麦氏汉英大辞典》。而这两部字典已经不足以应付当代文化发展的需要。林语堂所提出的编汉英词典的计划,得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的赞助。1967年春,林语堂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教授,主持词典的编纂工作。在台北,有一个编写小组,承担资料的收集、查核、抄写等。

虽说香港中文大学赞助词典的编纂工作,但实际上香港中文大学的预算中并没有为林语堂提供编字典的经费,所以就只有寻求校外热心人士的慷慨解囊。功夫不负有心人,林语堂的计划终于获得太古轮船有限公司、利希慎置业有限公司和星采报业有限公司各捐港币10万元。原计划三年完成,但因工作量太大,后来不得不延期为五年。其后,金山轮船公司和《读者文摘》也给予赞助。

词典编纂小组的办公地点在台北市双城街,工作人员有马骥伸、黄肇珩,他们担任收集资料、查核等工作,后来增加了陈石孚,此外还有秘书陈守荆、抄写施佩英参加。

林语堂拟出词典的蓝图--编辑体例的概念,然后交给马骥伸、黄肇珩,要他们从实施的角度仔细研究,提出意见,帮助他完成正式的设计。

词典的检字方法是根据林语堂发明的"明快打字机"所用的"上下行检字法"修订而成,并采用他当年参与制定的"改良罗马字拼音"法。在体例方面,他深受牛津简明字典和汪怡国语词典的影响。

工作人员帮林语堂选择中文单字和词句,加以注释,写在单张的稿纸上面,并依国语注音符号的次序排列起来。然后把稿子交给林语堂,由他审定再译成英文,稿纸的右边留有空白,以备他起笔之用。每天七八个,甚至十一二个小时,林语堂都在书桌前伏案工作,写出每个字和每个词句的英文意义。

就这样,林语堂用了五年的时间,费尽心血,终于完成了英汉词典的编纂工作,书名定为《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Lin Yutang'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此词典于1972年由香港中文大学正式出版,全书正文1450页,附录及说明270页,共1720页,可谓一部巨型辞书。

此书完成后,林语堂还想编一部《国语字典》,仍用"上下形检字法",但由于年迈力衰,没有实现。

《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是中国有史以来由中国学者编纂的第一部最完美的汉英词典,是林语堂在辞书领域作出的一个重要贡献。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李卓敏在"前言"里指出:"没有一部词典敢夸称是十全十美的,这一部自不例外,但我们深信它将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汉英词典。"美国《纽约时报》也称它是"世界两大语系沟通上的里程碑"。这部词典可以说是林语堂晚年最重要的学术贡献。

五、活跃在国际文坛

1968年6月18日至20日,林语堂参加了在汉城举办的国际大学校长协会第二届大会,这次大会由5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大学校长及学术界人士出席。林语堂能够出席这次大会的原因,主要是他曾在1954年至1955年担任过新加坡南洋大学的首任校长。受到大会邀请,林语堂随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王世杰等一起赴会。这次大会有三个议题,一是东西文化如何调和,以增进人类的真正和平;二是大学教育应如何配合国家的需要;三是大学生参加社会运动问题。每一个议题事先约定一位主讲人。6月18日上午开幕式之后,林语堂在这次大会上作了《促进东西文化的融合》的演讲,时间长达四十分钟。演讲中主要阐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之处:(一)中国人的思考以直觉的洞察力及对实体的全面反映为优先,西方人以分析的逻辑思考为优先。(二)中国人以感觉作为实体不可分的一部分;对于事物的看法,不像西洋人专说理由,而多兼顾感觉,有时且将感觉置于理由之上。西方哲学家常假定事物是静止不动的,并将之分割为若干部分,以便于试验或求证。(三)中国哲学的"道"相当于西洋哲学的"真理",但含义比"真理"广阔些。林语堂主张东西文化融合,将有利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1969年9月,罗家伦患病住院,12月逝世。林语堂是继罗家伦之后,被推选为国际笔会台湾分会的会长。

国际笔会是当前世界上的一个最大的作家组织,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承认的唯一的一个国际作家组织。目前在世界的99个国家里成立了141个分会,约有15000多名会员。国际笔会成立于1921年。它的发起人是英国女作家道森·司各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所造成的"浩劫",促使许多作家寻求避免同样历史悲剧的道路,他们觉得作家应该组织起来,为保卫世界和平和人类的精神财富而作出共同的努力。笔会就是在这样一种指导精神下出现的。"笔会"是英文Pen这个字的意译。它原是有Poets(诗人)、Essayists(散文家)和Novelists(小说家)三个字的头一个字母所组成。实际上它现在还包括文学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和编辑。

按照国际笔会的章程,有一定成就的、"在文学创作的某一特殊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人数在20名以上,只要承认"国际笔会宪章"上所规定的精神并承担它所规定的义务,就可以成立一个"中心",即分会。这个"中心"可以向国际笔会申请入会,只要以多数票数通过,即可成为国际笔会的会员。国际笔会自称是爱好和平和自由的作家的组织,主张创作自由,反对沙文主义和极端主义。它的总部现设在伦敦,第一任主席是英国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我国曾翻译出版过他的三部曲《福赛特家史》。国际笔会一成立,法国许多有名的作家就立即响应。这些作家之中有纪德、瓦莱里、茹尔·罗曼、加因、克勒米欧和阿维林。这些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加入笔会,也相应地提高了笔会的威望。这样,笔会就以英、法作家为核心,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

在当时国际笔会信纸上所印的荣誉会员名单中,有英国的托马斯·哈代、爱尔兰的叶芝、比利时的梅特林克、丹麦的尼克索、法国的罗曼·罗兰、印度的泰戈尔、挪威的汉姆生、苏联的高尔基和瑞典的拉格洛夫。从荣誉会员的名单中可以看出国际笔会的性质及其所吸引作家的范围。

国际笔会的历届主席,同样包括各种不同流派和不同信仰及政治倾向的作家。他们除高尔斯华绥外,有英国作家威尔斯、法国小说家茹尔·罗曼、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剧作家亚瑟·米勒、法国作家埃马努埃尔、德国作家伯尔、英国评论家和编辑普里奇特、秘鲁作家略萨和1979年新选出的瑞典作家韦斯特贝里。

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于1930年11月6日在上海成立,推举蔡元培为会长,叶恭绰、徐志摩、郑振铎、邵洵美、戈公振、郭有守等人为理事。其实,国际笔会中国分会的筹备更早一些。1930年5月12日,由蔡元培、胡适、叶恭绰、杨杏佛、谢寿康、徐志摩、林语堂、邵洵美、郑振铎、郭有守、唐瞍庐、戈公振等人发起,在上海华安大厦召开了成立中国笔会的筹备会议,可以看出,林语堂是国际笔会中国分会最早的筹备人之一。从1933年2月17日,在上海接待萧伯纳以后,中国笔会的会务工作就停顿了,直到1935年,英国作家H·C·威尔斯接替高尔斯华绥出任国际笔会会长,伦敦总部函询中国笔会活动情况,中国笔会才在1935年3月22日召开会员大会,改选理事会。

新的理事会由十一人组成,主要有:蔡元培、邵洵美、林语堂、曾虚白、宋春舫、弗里茨夫人、柯柏成、傅东华、黎照寰、李青崖、全增嘏。林语堂是中国笔会的骨干分子,他不仅积极参加了1933年2月17日以笔会名义组织的欢迎幽默大师萧伯纳来沪的"迎萧"活动,而且,还在1939年5月9日在美国举行的国际笔会第十七届大会上,代表中国笔会发言,谴责德国***蔑视人类,剥夺人权,呼吁维护人类的自由与和平。1947年以后,中国笔会由于种种原因就不在以组织的名义参加国际笔会的活动了。1957年,国际笔会准备在东京召开第二十九届大会,经陈西滢提议,台湾作家才重新建立了组织,推举张道藩为会长,恢复了与国际笔会的联系。林语堂是继蔡元培、张道藩和罗家伦之后任笔会会长的。

1969年9月,国际笔会第三十六届大会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蒙敦(Monton)召开,在台湾的林语堂、马星野,在伦敦的陈西滢和在巴黎的苏秀法女士参加了大会。

1970年6月,亚洲作家第三次大会在台北举行,林语堂积极筹备和主持了这次大会,使这次大会办得有声有色。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亚太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家一百三十多人。国际笔会秘书长柯威尔,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出席了这届会议并发表了演讲。日本代表佐藤亮一就翻译问题发言,这位翻译过一百本书的名教授曾将林语堂的《京华烟云》等作品译为日文,他赞美林语堂的作品"优美绝伦"。他说,他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为同情书中主角的悲惨命运而泪随笔下。这次会议讨论的题目有:《民族文学的发展》、《今日小说的地位》、《现代的诗与散文》、《现代社会的戏剧》、《大众传播工作的利用与滥用》、《亚洲文字间的翻译》、《亚洲作家当前遭遇的问题》等。川端康成在会上发表了《源氏物语与芭蕉》的演说。林语堂忙于组织和主持会议,没有发表演说,在闭幕式上总结发言时强调了作家对世界的责任。亚洲作家笔会第一届在马尼拉,第二届在曼谷,这次台北举行的是第三届,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同类推荐
  •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他是国民党陈诚将军的长孙。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MBA,曾为麦肯锡资深顾问。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他曾经出家为僧三年,在禅宗、汉传佛法、藏传佛法中找寻修心的方法;又到西藏、青海、云南、印度、尼泊尔,追随近百位高僧活佛学习。他以非凡的勇气和坦诚写下这本《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是希望“让认真寻找心性的朋友们,不必走弯路。 在这本不一样的自传里,陈宇廷讲述了自己传奇的半生经历:在台湾的少年时光,在美国求学的生活,在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工作的岁月,出家求法的经历,和格莱美音乐家央金拉姆的传奇婚姻。
  •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

    本书收有秦汉至清代诸多个皇后的传记故事,对史学研究者,它是严谨的可供查考的资料大全,对广大读者,它是饭后茶余雅俗共赏的故事。
  • 中南海里的肝胆相照

    中南海里的肝胆相照

    本系列是反映我国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人的工作和生活故事的系列图书。本系列共分为家世渊源、乡情悠悠、衣食住行、情趣爱好、博览群书、战友情深、博大胸怀、肝胆相照八部。通过对老一代革命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小细节和有趣的故事的描述,揭示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和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高尚革命品格。 本书介绍了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革命故事。
  • 二三毛:三毛传记

    二三毛:三毛传记

    三毛的冷郁、极端、神秘……米娜的辛辣、仗义、尖锐……一个性情女人写的性情女人。就当是性情女人辛唐米娜以她的敏锐与感性,带我们对“三毛时代”进行一次成功的穿越,我们将看到另一个性情女人三毛,不算太平的一生。
  • 生当做人杰的爱国词人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的爱国词人李清照

    本书介绍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生平,内容包括:书香门第育才女、李家有女初长成、初见情怀自难忘、琴瑟相谐恩爱深、新旧党争风波起等。
热门推荐
  • 小经验大财富

    小经验大财富

    本书将作者本人在生活、经商、学习、旅游中遇到的一些与经营管理、职场生涯密切相关的真实故事,再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把自己经商的所遇、所想、所悟、所乐、所苦……进行了一下盘点,其中有经验、有教训、有快意、有辛酸、有感叹、有思考……
  • 冷帝的腹黑皇后

    冷帝的腹黑皇后

    他给她所有的一切,宠她入骨,却有朝一日将她以废后之名打入冷宫,只为迎接心爱女子的归来。再次相见,她已不是那个软弱可欺的哑女,她叫凤九,来自21世纪的超强杀手。后宫之中步步惊心,她掩饰着自己,誓要离开华丽的牢笼。在那个开满烟花的夜里,她一场火烧掉了半片宫闱,顺利逃走。悬崖之上,他怒火中烧:“皇后,你烧了朕的皇宫,就这样一走了之了?”她决然一笑,毅然跳下万丈深渊。(简介无能,请看正文……更新稳定,绝不弃坑!!!)亲们若是喜欢,就动动你们的小手指,收藏推荐一下吧,可以及时的看到更新,也可以养肥了再看哦……
  • 缘来可以后宅修仙

    缘来可以后宅修仙

    以为穿越在宅斗互陷各种勾心斗角的古代,却是平地一声惊雷,原来还有修仙一说?那老娘艰苦奋斗了装了十五年的温婉贤良要向谁讨要浪费的脑细胞?
  • 快抓住那个骗子

    快抓住那个骗子

    孤独女孩碰撞实验,才发现原来自己也能拥有亲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谁主人间

    谁主人间

    人死后魂归地府。地府经过改造,已成为适合魂魄生活的地方。然而十殿阎王勾心斗角,营私舞弊,与城隍勾结,擅改阳寿,致使凡人童谣、林忆忠,常安生夫妇枉入十八层地狱。雨星凭借盖世神功,勇闯地府,捣毁迷魂汤,使受屈枉死的亲人得以顺利转世投胎。天魔凶狠残暴,为了报复玉帝,附在凡人身上,祸乱人世。季水寒为了学会神通,不顾仙魔之分,拜恶人为师,联合天魔共同对抗天兵天将。城隍董卓文爱上凡间女子兰婷,为了娶兰婷进门,不择手段,害死兰婷所有至亲,连亲生女儿也不放过。玉帝觉魂转世,与雨星携手拯救凡世,历尽艰辛,终于将祸乱凡间的天魔赶出凡间。
  • 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

    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位美术教师,他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图说世界名人: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叙述了毕加索从出生、成长到成为一代大师的生命轨迹,《图说世界名人: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展现了他波澜牡阔、精彩辉煌的一生。
  • 流年花落花开

    流年花落花开

    “你可知道三千弱水只取一瓢的后果么?”“无论什么后果,我都认了。我只想忘却前尘往事,忘了他。”这种种不过都是似水流年再难寻觅踪影。忘川也好,弱水也罢,我只想痛饮一壶然后忘却前尘了了这所有的因果。因爱生怨,因怨生恨,因恨生忧,因忧生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心里便只能容得下那一个人,也只能恨一个人。爱恨交加就如一梦华胥,梦醒了一切就都忘了,梦中人,梦中事也全都散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阳光彼岸

    阳光彼岸

    痛,自一截一截的尾巴骨传遍全身。随着身子越来越飞快的旋转,这痛似乎也飞出了身体。飞出身体的,还有记忆。天旋地转。脑子挣扎着,想要抓住记忆的尾巴……抓到的是一路突兀的包谷籽。金灿灿的包谷籽已经出现好多天了,那是饥饿的金星在眼前飞迸乱溅。但千真万确,我揉了揉眼,这一次,泥泞的雪地上撒着金灿灿的包谷籽,如此醒目,如此耀眼。我轻轻嘘声,示意叶子看好孩子们,不可轻举妄动。包谷籽的出现太过及时因此也太过突兀。我敛声屏息,躬腰踮足,将小路上的金星一粒一粒全部捡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