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500000035

第35章 在港台 (5)

1970年7月底至8月初,国际笔会第三十七届大会在韩国汉城举办,林语堂是作为特别邀请的少数贵宾之一,被安排在会议所在地朝鲜饭店居住。据姚朋说,在各国作家中,最受注意的还是中国作家林语堂。在开会前夕,很多中国代表都受到外国朋友的"请托"。他们问:"你可不可以介绍我见一见林语堂?"开会之后,又听到许多外国代表说:"我真高兴,昨天晚上的酒会里,我和林语堂博士谈过了。"钦佩之情,溢于言表。有位越南代表对姚朋大谈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他一再表示,那本书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读起来令人"生喜悦之心"。他说,林语堂是我们亚洲人的光荣和骄傲。在这次大会上,林语堂作了一次特别的讲演,题目是《论东西文化的幽默》,大讲特讲了他的幽默观。分为"幽默是人类心灵开放的花朵"、"维多利亚女王的遗言"、"瘙痒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朋友之间会心的微笑"、"佛祖与基督的爱与恕"、"苏格拉底泼辣的妻子"、"林肯太太好吹毛求疵"、"老庄是我国大幽默家"、"孔子对挫折付之一笑"、"新儒家特别缺乏幽默"等。

会议期间,他还经常与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在一起交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次会议上,美国作家厄普戴克(John Updike)演讲的题目是《小说中的幽默》,法国批评家梅雅(Tony Mayer)演讲的题目是《论机智与幽默的区别》,韩国诗人李殷相讲的题目是《东方幽默的特性》等。"幽默"成了这次笔会的主题,各个国家的作家都在谈幽默,但非常幽默的是,这次会议讨论、交流气氛太少,缺乏了一种最重要的东西:幽默。林语堂指出:所有的动物都会哭,唯有人会笑,幽默乃是人类心灵发展的花朵。

"当文明发展到了相当程度,人才会为着他自己的或是别人所犯的错误而发笑,幽默于焉产生。"姚朋说:"林语堂讲得最好的一段话,也是讲稿中原来所没有的一段话:'幽默是一种精神,你不能用手指出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中的某几行,说这就是幽默。幽默是指不出来但你可以体会得到的。'......幽默要能引发人的善意,与偶然一笑是不相同的。......当林先生演讲结束,掌声如雷之际,我突然有一种极端寂寞之感。身为一个作家,林先生未必即能代表中国思想的'主流'与中国人生活的全貌,但是,在今天的国际文坛上,中国作家的姓名能为世界各国人士所敬慕,恐怕也只有一个林语堂了。"

1975年9月,国际笔会第四十届大会在维也纳举行。在这次大会上,林语堂被推为国际笔会副会长,成为亚洲学人膺此荣誉职位的第三人(另外两人分别是印度的光诗南和日本的川端康成),并且也是在这次大会上,他的《京华烟云》被推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林语堂作为国际著名学者和作家,在国际舞台上提升到最高峰,充分显示了他的智慧和才华,成为世界著名的中国作家。

六、哭长女如斯

人生最悲哀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对林语堂夫妇也不例外。早在1962年林语堂夫妇访问中南美洲六国之前,长女林如斯就因病住院治疗,林语堂夫妇几乎放弃这次出访。但林如斯对父母说自己会照顾好自己,说得很诚恳。林如斯患了严重的精神忧郁症,情绪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像正常人一样。她在一家出版公司工作,在工作之余试译唐诗。她是姊妹三个中艺术天分最高的,她不仅是长女,而且继承了林语堂的遗传基因,才华横溢,知父莫如女,对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之理解,可谓一点灵犀。从她写的《关于〈瞬息京华〉》一文中就能看出其才华的不同非凡。然而,当情绪不好的时候,就跌入了个人悲哀的天地,感觉到世界的末日就要到来,林语堂夫妇无论怎样劝解都没用。在纽约时,林如斯就搬到父母所住的公寓大楼的隔壁,为了照顾这个可怜的女儿,林语堂把墙壁打通。女儿的忧郁症使林语堂和廖翠凤感到很大的精神压力而又无可奈何。

林语堂夫妇到台湾阳明山居住后,不放心在香港的林如斯,虽然在香港有其他姊妹在一起,但林太乙和小女林相如都忙于自己的工作,不可能像自己那样有时间照顾她。可怜天下父母心,经过一番做工作,他们终于把林如斯接到了台北。因林语堂与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是至交,林如斯就到了"故宫博物院"工作。最初她担任蒋复璁院长的英文秘书,后来又主编该院出版的英文《故宫展览通讯》,还编译了《唐诗选译》,交给台湾中华书局印行。林如斯在台北上班,但吃住都在"故宫博物院"的职工宿舍,不肯住进阳明山麓的父母家。她可能尽量不给父母添麻烦,因为一旦情绪不好,就会呈现出无比焦虑的症状,甚至好像迷失了自我,与现实完全脱节。她也极力想克制自己,不愿表现出反常的行为,可是这些都不是自己能控制得了的,她战胜不了自我,只能在不由自主的状态下,沉浸在痛苦的深渊里。

女儿的不幸像病魔一样折磨着林语堂夫妇。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1971年,林语堂因中风的初期征兆住进了医院,后来出院了。一天中午,蒋复璁请林语堂在"故宫博物院"吃饭,有人跑来说,工人在打扫林如斯的房间时发现她吊在窗帘杆上,抱下来时已经断气了,而桌子上的茶还是温的。

林语堂在这巨大的悲剧面前精神几乎崩溃了!林太乙和黎明及林相如接到噩耗后急忙从香港赶来。林太乙后来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走进家里时,父亲扑到我身上大哭起来。母亲扑在妹妹身上也大哭起来。顿时我觉得,我们和父母亲对调了位置,在此以前,是他们扶持我们。现在,我们要扶持他们了。那"坦率、诚恳、乐观、风趣;怀着一瓣未泯的童心,现实主义的理想家;满腔热情的达观者"变成一个空壳子,姐姐掏去了他的心灵。那时父亲是七十六岁,母亲比他小一岁。我们把两老送进医院,他们哭哭啼啼地对彼此说:"我们不要再哭了,我们不哭了。"姐姐留了遗书给父母说:"对不起,我实在活不下去了,我的心力耗尽了。我非常爱你们。"

林太乙的堂兄嫂们协助办理了林如斯的后事。为了让两位老人静一静心,林太乙把他们接到了香港。廖翠凤从此精神恍惚,经常自言自语:"我活着干什么?我活着干什么?"或者不说话。林语堂内心的伤痛压倒了他,可为了不给孩子们看出来,勉强摆出笑脸。当林太乙问他"人生什么意思"时,他说:"活着要快乐。"就再也说不下去了。后来,林语堂写了一首诗《念如斯》:

东方西子,饮尽欧风美雨,不忘故乡情独思归去。

关心桑梓,莫说痴儿语,改装易服效力疆场三寒暑。

尘缘误,惜花变作摧花人,乱红抛落飞泥絮。

离人泪,犹可拭,心头事,忘不得。

往事堪哀强欢笑,彩笔新题断肠句。

夜茫茫何处是归宿,不如化作孤鸿飞去。

人说"天下爷娘痛小儿",可林语堂最痛最爱的是长女林如斯。林如斯的婚姻不幸,是林语堂夫妇后半生的无尽牵挂。

1943年,二十岁的林如斯回到中国,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时代洪流中,在昆明军医署林可胜医师手下工作。林可胜是林语堂在北京时的好朋友,1926年,林语堂在北京被通缉,是林可胜帮忙联系了父亲厦门大学的校长林文庆,使林语堂到厦大出任文科主任。现在,女儿要回国参加抗战,林语堂就放心地把她托付给了林可胜医师。

1945年,林如斯在昆明认识了汪凯熙医师,打算与他到美国结婚。林语堂夫妇也很赞成女儿的这门婚事。林如斯与汪凯熙一起来到美国后,林语堂夫妇就忙于张罗女儿的订婚仪式,向亲朋好友发出了宴会的请帖。可没想到在亲朋好友准备前来参加订婚宴的前一天,林如斯突然和一个美国青年私奔了。这一意外的消息,把林语堂夫妇震懵了。林语堂夫妇丢失面子不说,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女儿会干出这样的事。这一事情,使林语堂夫妇在亲朋好友面前实在无法解释,但也只好把苦果咽进肚里,毕竟孩子的事得需要她自己做主。这个美国青年叫狄克,父亲是纽约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很有钱。狄克是一个浪子,中学时就被开除过,不务正业,靠父亲养活,仪表平常,但很有口才。林如斯为什么迷恋狄克,林语堂不明白,可是女儿自己喜欢,他也只能承认现实。

林如斯跟着狄克过着不安定的生活,他们常常迁居。每当他们回到父母家,廖翠凤就要烧出六七样好菜来款待。廖翠凤心里虽不满意,可不敢在脸上表现出来,而且还要把狄克当贵宾招待,因为怕女儿不肯回家。林语堂不赞成女儿与狄克的婚事,可也不能干涉,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但他总是担心狄克是一个靠不住的人。

林语堂的担心终于出现了。林如斯与狄克分手了。按美国法律,林如斯到法院起诉,会得到一笔赡养费,林语堂也支持女儿这么办,毕竟要生活。可林如斯按中国传统观念处理了此事,宁愿一分钱也不要,也要和狄克彻底一刀两断,最终林如斯没有得到一点的赔偿。婚姻的不如意,使林如斯对人生很悲观,影响也很大。她长期孤身一人生活,像冬夜里空旷怅寥的天空中一片枯叶飞旋在刺骨的寒风里,无望地走着自己的人生苦旅。自杀的念头早已存在,只是想等到父母百年以后,可是又实在等不了。自杀者往往非常突然,在心灵世界一片绝望、空虚和黑暗时,没有一丝阳光透进来,这时就会萌生自杀的念头。如果能冲破这一瞬间,也许人就不会自杀了。

七、巨星陨落

林语堂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生活得非常压抑。一方面是自己在学问方面的辛苦劳作,另一方面是女儿的悲剧,第三是妻子廖翠凤的性情变化。写作辛苦可以不写,失女之痛,无法排解,妻子的变化尤让他忧心。廖翠凤已经从通情达理,时时处处为林语堂着想,并甘愿与丈夫同甘共苦的贤德妻子,一变而成为抑郁不乐和世俗狭,对丈夫怀疑,甚至漠然处之的平庸世俗的妻子。从前廖翠凤身上没有廖家人的缺点,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女性之美;但到了晚年,廖家人的缺点在她身上渐渐地复苏和扩大了。林语堂虽达观、快乐、充满理想与童心,但面对妻子的冷漠、无情和抑郁,也只好对她理解、同情,只能给予更多的爱和安慰。林语堂知道,尽管当初自己不喜欢廖翠凤,可她作为一个富家女不嫌贫穷冲破种种束缚,甘心情愿地跟着他一个穷书生远走天涯,并且在婚后渐渐产生了爱情,这一切都让林语堂感动不已。而今,由于年老丧女之痛,使她的情绪发生了变化,这是可以理解的。在完成《汉英词典》后,林语堂于1974年用英文写出了回顾自己一生的最后一部著作《八十自叙》。按周岁他已经七十九岁了,但按中国传统算法他已八十岁了。

《八十自叙》是林语堂用散文笔调描述自己一生中主要的经历,是在《林语堂自传》和《从异教徒到基督徒》的基础上更加详细的叙述,字数有五万多,共有十三章。(一)一团矛盾;(二)童年;(三)早年与西方的接触;(四)圣约翰大学;(五)我的婚姻;(六)哈佛;(七)法国乐魁克城;(八)殷内镇和莱比锡大学;(九)论幽默;(十)三十年代;(十一)论美国;(十二)论年老--人生自然的节奏;(十三)精查清点。前八章与1935年发表的《自传》大同小异,最后一章是清点了自己的三十六部作品。林语堂自己归纳整理了"一团矛盾",包括思想、性格、志趣、爱好以及待人接物等,可以说是自己比较真实的写照。

《八十自叙》中最精彩部分的是描述童年时的家庭生活,显示出游子思乡的心态。而"一团矛盾"是本书的总纲,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没有矛盾,那么这个人必没有研究的价值。"林语堂认为,他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是一个不完美的好人。他在《八十自叙》中说:

我觉得自己很福气,能活到这一把岁数。和我同一代的许多杰出人物都已作古。无论一般人的说法如何,能活到八九十岁的人可谓少之又少。胡适、梅贻琦、蒋梦麟和顾孟余都去世了。斯大林、希特勒、丘吉尔和戴高乐亦然。那又怎么呢?我只能尽量保养,让自己至少再活十年。生命,这个宝贵的生命太美了,我们恨不得长生不老。但是冷静地说,我们的生命就像风中的残烛,随时可以熄灭。生死造成平等,贫富贵贱都没有差别。

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她们有她们的前途,要过她们自己的日子,在无常的世间独立面对各种多变的情况。

同类推荐
  • 莫奈(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莫奈(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9世纪的欧洲文艺在战争的炮火中、机器的轰鸣中、科学的呼唤中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束缚 讲究个性解放 追求自由、平等。
  •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本书介绍了北宋有名的政治家范仲淹的生平,内容包括:立志求学应天书院、热心兴教化育民风、将军白发征夫泪、军中有“范”贼破胆等。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曹禺的青少年时代

    曹禺的青少年时代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一海河的儿子、二一颗苦闷的种子、三圆光的故事、四在宣化的日子里、五年少才气不可当、六“戏原来是这样美妙迷人的东西”、七对新文学的迷恋、八“今宵酒醒何处”、九“向一切因袭的心营攻击”、十诗的精神探索、十一恩师张彭春、十二在南开新剧团、十三表演的天才、十四大学生活、十五探索人生、十六水木清华、十七虎虎生气、十八《雷雨》的诞生和后记。
热门推荐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太古御龙诀

    太古御龙诀

    (新书《圣血武帝已经发布》,多多关注!)这是一个御兽师的故事!一个少年与五爪金龙的热血传奇!
  • 至尊在江湖

    至尊在江湖

    玩网游靠技术?靠走位?靠钱?他将告诉你,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那些都可以忽略……因东方豪被断一指,为了不让家族绝技阴阳指失传,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小一辈的东方杰身上,可老天似乎和他们开了个玩笑,带东方杰离开的大长老被人杀害,东方杰下落不明。所有人都绝望了,直到17年后,《江池》的问世,带给了他们希望……
  • 魅惑千金殿下休要逃

    魅惑千金殿下休要逃

    ???【弱化无辜小可怜(大佬)x可黑可暖小哥哥(大佬)】本以为她只是个双亲皆失,只能和哥哥相依为命的小可怜,没想到却是个国际公认的全能大佬??!在学院演得一手奥斯卡最佳大佬奖,偶尔有些‘平淡’的举动,不出手安逸,一出手便震惊四座,一次是巧合,但好几次都是你,这怎么解释!!!只能在t杂志上看见的各界领域精英,出现在了学院,美名其曰借地学术研讨,实则暗戳戳的围着小可怜不耻下问。华人街首席教父跋涉千里,来给小可怜送点自制毛绒玩具…并且老父亲般语重心长。全球t论坛坛主亲自迎接,嘘寒问暖,就差把论坛拱手让出。知情众人惊愕!!……“我只是个无辜又可怜的普通少女。”少女眨了眨无辜的眼睛,歪头人畜无害。不不不!闭嘴吧大佬!#今天大佬被认出了吗?#?
  • 御天玄帝

    御天玄帝

    观弈剑自苦难中前行,于生死中徘徊,一人一剑便杀向了天涯海角。如果说为了活下去就要成为罪无可赦的人,便让我背负这千古的罪名吧。
  • 国民影后:宋少,好手段

    国民影后:宋少,好手段

    付晴失忆了,唯独记得宋时箫。这个男人却说:“付晴,我是来报复你的。”然鹅……“宋先生,宋太太今天又上头条了。”“什么头条?"“小……小三……”“谁的小三?把那个人绑过来,我要教他做人!敢觊觎我太太!”“是……是您啊!”“那就让我太太教我做人吧。”失忆过气女明星遇上霸道傲娇男导演,是选择相爱呢?还是相爱呢?还是相爱呢?再说一遍,这是宠文,宠文,宠文!
  • 时光集

    时光集

    我们从懵懂步入成熟,亲情、友情、爱情、梦想等都是我们必要的经历。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十分熟悉。但是这份熟悉也是从陌生进化来的,而进化的媒介就是书籍。我们通过读书,从无知到博学,通过书籍认识到生活中的种种,从而发展自身。但是,如何读书,却是我们一直苦恼的问题。也许,正确的读书方法应该是,在思想上重视读书,在有选择的前提下读好书,保证读书时间,不局限于书本,勇于尝试,积极地探索发现,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真正明白了读书的意义,我们的读书行为才会获得大众的认可。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都市之超级仙少

    都市之超级仙少

    【2019年度最畅销书籍】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修炼无敌功法,喝最烈的酒,泡最美的妞!
  • 麻平晚行

    麻平晚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