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其内在是一种欲望,外在则表现为一种需求。欲望是主动的,需求是被动的,因为内在的主动,从而导致了外在的被动。
一、欲望看似在追逐外在的各种东西,但那是一种假象,欲望真正的动因是要逃离自己的内在。
二、生命,其内在是一种欲望,外在则表现为一种需求。欲望是主动的,需求是被动的,因为内在的主动,从而导致了外在的被动。
三、欲望永远都带着乞讨的气氛。有欲望,就会有自卑。
四、人内在受自己各种欲望的煎熬,外在又要饱受各种关系之苦,而关系,无非就是不同人的欲望之间的冲突。
五、欲望首先是一种内在的自虐,当欲望表现为外在的行动,它就变成了对他人的施虐和暴力。
六、人从本质上来说就有一种表现欲,一个人最难克服的不是色欲,而是表现欲。而这个世界,总的来说也只是一个展示虚荣心的舞台。
七、欲望是一种泄漏,人因为欲望而变得虚弱。
八、欲望给我们最大的错觉在于:我们以为可以通过它来得到满足,实际上它却只给我们带来焦虑。
九、试图从欲望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就如同用污水解渴。
一〇、欲望是一个重量,它让我们感觉到精神上的沉重。
一一、我们之所以执着于一件事或迷恋于一个东西,都是因为我们还不能把它们看得足够清楚。
一二、欲望是一种向外的辐射。有时候我们遇到一个人,我们会感觉到一股强烈的欲望扑面而来。
一三、每一样我们得到的东西,我们都把它视为理所当然,然后我们对它就不再有感觉了。那么我们去追求它的意义是什么?
一四、当我们厌倦了一个东西,我们便转而迷恋另一个东西,但我们就是从来不会对迷恋本身感到厌倦。
一五、如果围绕着欲望和愿望的主题展开幻想,那么每个人的想象力都不逊色于天才。
一六、一切向外的努力都隐含着权力的欲望。
一七、责任——通常是因为欲求而欠下的债务。
一八、欲望的脚步,既踌躇又踉跄。
一九、尽管欲望是一贯的肇事者,但理智仍然忠实于它。理智充当了事先的策划者、事情中的目击者和事后的辩护者。
二〇、欲望是一种狭窄化,它滤掉了所有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同时又放大了它所欲求的那个局部,它是对事物真实面目的一种扭曲。
二一、偏见扎根于欲望的沃土。一个人的欲望和偏好,基本主宰了他对一切事物的看法。
二二、即便是阅读,多数人也只是在寻求意欲的刺激,而不是渴望得到智慧的启迪。欲望感兴趣的是情节,而认知渴望的是启迪。所以,小说永远都比思想性的作品拥有更多的读者。
二三、热情通常来自欲望,它是欲望本身温度的一个显示。
二四、智慧总是清凉、冷静的,所有炽热的感情都是欲望的活动。
二五、欲望必然是暴躁的,因为这个世上,总会有什么东西经常挡住它的路,让它恼火,久而久之便沉淀为暴躁的习气。
二六、我们很多的渴求和欲望,并非是我们自身真正的需要,而是由某种惯性所引起的饥渴。简单地说,那是一种瘾。
二七、欲望是一种痒,我们从挠痒中得到快感。
二八、占有欲是内在空洞的显示,执着是自身虚弱的表现。人都是自己太虚弱才想要抓住点什么。
二九、欲望通常都是一副很严肃的表情——就像一头猛兽准备扑向猎物时的那副神态。
三〇、不能安于自身,这是所有欲望的起源。欲望其实就是一种无意识地逃离自己的努力。
三一、欲望使一个人忘我,色欲更是让一个人浑然忘我。
三二、欲望像一个四处巡游的狩猎者,但实际上它是一个自设的陷阱,掉进陷阱的也是它自己。
三三、欲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它并不知道自己将会得到什么。
三四、欲望一直在窥视,却从来不曾领悟。
三五、就像一个房间连接并通向另一个房间一样,每个欲望都连接并通向另一个欲望,但它永远不会把我们带到一个开阔地带。
三六、时间是欲望的语言,没有这种语言,欲望就无法表达它自己。
三七、欲望是一种向未来和远处的移动,这个移动分别创造出时间和空间。欲望是一种紧张,时间是一种紧迫,空间则产生拥挤。
三八、空间产生视觉上的幻象,时间产生未来、希望——这些思想上的幻觉。
三九、希望从内在支撑着我们,幻象从外面召唤和牵引着我们,如果不是这样,我们无法继续活下去。
四〇、希望就是一个人未来生命扩展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正是一切浪漫的基础。
四一、就某种意义而言,希望即一个人的潜力。当他实现了这个潜力,他的希望便随之彻底破灭。
四二、人通常为潜在的各种可能性而激动,而已有的现实性只是让人乏味。
四三、人以一个欲望和一个自我活着。欲望一路乞讨,自我则沿街叫卖。
四四、人都是因为有太多的欲望而变得面目猥琐。
四五、我们追求的是一个结果,得到的却是某种后果。没有比欲望更错误百出的了,也没有比野心更大的肇事者。
四六、一个人的不满足并不会被他的成功和富有所喂饱,相反,那些成功和富有的人更容易感觉到自己的不满足,这就像一个胃口被撑大的人更容易感到饥饿一样。
四七、人无法保持静止。欲望之风,使他一直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摇曳。
四八、欲望本身是污浊的,它喜爱和追逐的也都是那些污秽的东西。因为这个缘故,欲望从来不会对纯净的东西感兴趣。
四九、欲望永远是肤浅的,因为它总是在追求表面的东西。欲望也是粗鄙的,因为它追求的不过就是肠胃的那种饱胀效果,它完全不懂真正的营养是什么。
五〇、欲望的受挫是痛苦,欲望的满足是快乐,欲望的消失是极乐。
五一、向外的欲求不仅经常性地遭到挫折,受辱对它来说也是家常便饭。
五二、欲望的受挫让一个人常常处于痛苦之中。但是,当一个人最终看清了欲望本身的徒劳无益,并且认识到痛苦是欲望的必然命运,那么他就会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忧伤。
五三、人的欲望在这个世界上制造出了无数的笑话,而智慧就是在旁边看笑话的。这个人生,不过就是让我们去好好看看自己有多蠢,大自然创造了人类,也许就是想看看人类的滑稽剧。
五四、欲望和苦恼这两样东西,就是一个人不能安于自身的全部原因。欲望驱使一个人主动出击,苦恼又迫使他向外逃窜。
五五、我们也许知道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但很少有人了解他这一生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没有对自己欲望的觉知和醒悟,人的一生就只是在欲望这个狱卒不断驱使和鞭打下的终身苦役。
五六、如果一个人欠缺内在的质量,那么他就会倾向于以外在数量的增长来作为替代,贪婪就是这样产生的。我们之所以有欲望和贪婪,正是因为我们的内在欠缺某种品质。一旦我们拥有了那种品质,所有的贪婪和欲望都会消失。
五七、欲望产生了贪恋,贪恋意味着对某种东西或某种关系的依赖,这种依赖产生了对安全感的恐惧,而从恐惧中只会滋生出憎恨和暴力。所以欲望最终必然会演化为愤怒和暴力。
五八、欲望导致我们内在的复杂和混乱。如果我们是宁静的,那么一切都会变得清晰。
五九、欲望使你离开你的真实本性,你的本性是一种存在,而不是成为;你的本性是一种放松,而不是一种紧张。另一方面,欲望使你离开此时此地,进入一个由头脑构筑出来的虚幻世界,而真实的存在就在此时此地。你的本性和此时此地这两样东西才是整个存在中最真实的,和不真实的东西在一起,你就会受苦。所以每当我们欲求什么的时候,每当我们在头脑里谋划什么的时候,我们总会感到一种紧张和焦灼,甚至有一种被挤压和撕扯的感觉。欲望就是这样把人引向地狱的。
六〇、眼睛聚焦,我们才能看清楚一个东西;意识聚焦,我们才能思考一个东西。这两种情况都让我们产生紧张和疲劳,因为它们都是欲求的过程。如果没有欲求,你就不会想要把一个东西看得那么清楚,甚至连看都不需要,思考也与此类似。
六一、欲望指向未来,我们的兴趣一直停留在未来的目标和结果上面,因为这个缘故,当下这一刻,此时此地就被空洞化了。这就是我们常常感到空虚和无聊的真正原因。
六二、欲望的本质就是它永远无法被满足,追随欲望就等于踏上一条不归之路。
六三、欲望是指向目标的,但是它自己却从来不会停留在目标上,这注定是一场令人绝望的追逐。
六四、欲望永远跑在你的前面,你永远都不可能追上它。如果你在后面快追,它就在前面快跑,如果你慢下来,它也慢下来,但它总是超前你一个身位,你会觉得它是触手可及的,但实际上它是遥不可及的。
六五、欲望就像毒品一样,除了给你制造出幻觉外,别无其他。只是毒品制造出来的幻觉是短暂的,但是欲望制造出来的幻觉却可以持续笼罩你的一生。
六六、所有的问题都来自头脑,所以头脑是唯一的问题。而头脑是受欲望驱动的,所以欲望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六七、头脑就像一个锅炉房,欲望就是燃料,思想就是燃烧的过程,而我们就是那个烧锅炉的。
六八、欲望是我们的唯一枷锁,我们都是自己捆绑了自己。
六九、这个世界,对欲望来说,它是极度的空虚,对无欲来说,它是极度的丰盛。
七〇、欲望是盲目的,它对于自己没有认识力。即使我们那微弱的智力,也只是用来充当欲望的辅助工具,为欲望提供照明之用。但任何事物中都蕴藏着自我毁灭的种子,当一个生命的智力发展到某个高度,那么这个智力不仅照亮了欲望的客体,还同时照亮了欲望这个主体,当这个智力看清了欲望本身的盲目、荒谬以及它所产生出来的痛苦,那时欲望本身的末日就为期不远了。
七一、欲望总是在追求单方面的东西,但任何东西都是和它相反的东西粘在一起的,它们就像一个硬币的正面和反面,就像白天和黑夜总是交替出现。这个世界的一切事情都是以一种圆周的方式在循环,像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以及得失成败等等。如果我们执着于一极,那么我们迟早会被相反的那一极所捕获。欲望看不到这一点,那就是为什么每个欲望最后都无一例外地遭到挫折。
所以,无论我们追求什么,我们所追求的那个东西的相反之物就隐藏在它的背后,那个相反之物迟早会来临。
七二、欲望的寂灭不是通过严厉的苦行,也不是通过刻意地去抑制欲望,而是通过智慧的成长。当你的智慧成长到能够完全看清欲望的愚蠢、荒谬以及它所带来的极度痛苦,当这个看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透彻,突然,欲望自己就脱落了。
七三、欲望使人坚硬,寡欲使人柔软,无欲使人溶解。
七四、欲望通向死亡之路,无欲则进入永恒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