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论述的是中国中古时代发展时期的历史。这是一个全国性民族重新组合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前期,民族重新组合现象在展开,这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后期,民族重新组合的现象逐渐告一阶段,这是在隋唐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给一些人的印象,好像只是一团混乱,其实这段历史也自有它的行程可以稽考的。大致说来,这个时期相当于公元196年至589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三国的鼎立;第二,西晋短暂的统一和东晋十六国的混乱;第三,南北朝的对峙;第四,从北魏的分裂到隋的统一。从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上看,这个时期历史形成的脉络还是相当清楚的。这种划分是从历史发展的全局上看,而不是简单地作为割据的历史来处理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是从封建割据到全国再统一的时期。
三国时,魏、蜀、吴三国分立,大致在220年至266年之间。如从魏的实力开始形成算起,则可上推到196年。
西晋,传3代,4帝,51年,约当于266年至316年。东晋,传4代,11帝,103年,约当于317年至420年。
在两晋时期,先后出现一些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十六国。
南北朝,始于宋和北魏的分立,终于隋之灭陈,中间经历了在南方的齐、梁,在北方的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共169年,约当于420年至589年。
政治、经济制度是支撑历史的骨骼。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层出不穷,变化多端。这些制度反映社会现实,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现实。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未能阻遏文化发展的步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伟大文化成果,居于当时世界文化的前列,与我国历史上的其他“治世”相比,也毫不逊色,为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