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2800000006

第6章 创业总有迷茫时(4)

这本书一共分为十章,在此简单进行论述。

第一章的标题是“新快乐·心快乐”(Happiness Revisited)。生活中,我们都曾有过一些所谓的最佳体验,比如在驾驶帆船的时候,自己操控帆船在波浪之中驶向预定的方向。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们会变得非常专注,忘记所有的烦恼,忘记时间的流逝,也忘记周边的一切。画家在创作的时候也会有类似的体验;父母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有时候也会进入忘我的状态。这是一种极致的幸福感受。这种状态在很多领域、很多行为中都会出现。这种最佳体验,跟我们以前理解的快乐、休闲并不一样。这种体验往往不是被动获取,而是人们在身心被挑战的情况下,达到甚至超出自我预期的目标后主动产生的快感,而这种最佳体验在当时可能并不一定是愉悦的。攀岩的人就经常会有这种体验。在攀岩的时候,攀岩者浑身的每一块肌肉都是紧张和酸痛的,当时直接的生理感受并不一定是愉悦的。这些真正意义上的最佳体验,是能给生活质量带来最佳提升的。

第一章还提到了人类不满足、不快乐的根源。作者认为,我们外在的客观世界并不是为了某个人的喜好而设计的,所以客观世界一般是处在混沌的一个状态。只有用我们的头脑去过滤信息,并在这种混沌之中找到秩序,我们才能获得最佳体验。这种通过过滤找到所谓秩序的过程,就是我们通过自身努力去追寻人生目标的过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对人生有一个或清楚或模糊的想法,然后这个想法就作为我们在做每件事情时判断跟该事件契合度的一个标准,同时也成为判断我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量度。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我们对于生活的预期是在不断上升的,所以完成预期本身就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客观环境并不能自然而然地给我们带来最佳的体验。要获得最佳体验不能完全依赖外在环境,而是要锻炼自身的一种能力——即把外界的客观环境和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并找到它的秩序。这种秩序不一定符合客观环境的现状以及社会文化的现状。现代社会现状和文化环境流行的思维是把一切都跟愉悦挂钩起来,但愉悦并不一定是快乐的源泉。

作者在第二章中对意识做了一个解剖,探讨人类意识的工作方式。意识其实是大脑对外界信息的组织和排序。例如,我们的感官收到的外界信息量很大,但大脑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非常有限。研究表示,人处理信息的速度基本就是每秒约126比特,我们一生大约只能处理180Gb的信息,相比之下移动硬盘的容量都比这个大很多倍。当我们处理信息的时候,即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占用大脑很大一部分容量。比如我们跟一个人谈话时,只是倾听这个人讲话每秒钟就会用掉每秒40个比特的信息处理速度。我们要将有限的处理能力用在什么地方,这就取决于意识。我们在意识里有意地对我们感官收到的信息进行组织、排序。另外,作者提出一个概念叫“心理能量”,即注意力。我们选择把这每秒120多个比特的处理能力放在什么地方,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什么地方,这种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我们的体验。这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所讲的存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即我们的意识完全是由外界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而作者认为,客观世界里的客观条件会给你很大的信息量,你的头脑会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选择,这个选择的过程决定了你的意识。

讨论所谓意识的工作方式,它的意义是什么呢?第一点,意识经常会有混沌无序的状态,而我们经过训练可以让意识达到有序的状态,这就是作者书里讲的所谓的“境随心转”,这个“境随心转”的定义就是让意识达到有序的状态。米哈里曾经采访过一些在工厂里做视听设备的装配工,其中有一个装配工的名字叫胡里奥(Hulio)。胡里奥因为车坏了没钱修,一直担心晚上回不了家,所以上班无精打采,根本就没法集中精神。但同时也是在这家工厂里,有一个工人跟胡里奥做同样的工作、领着同样的低薪,叫瑞扣(Rico)。瑞扣对同样流水线的工作处理方法就完全不一样,他所负责的焊接工作,每一道工序完成平均需要43秒,但瑞扣就像一个奥林匹克运动员一样把这个工作当作自己的挑战,不断去创新,就像破纪录一样不断地刷新自己的成绩。他每天要做同样的重复性的劳动600多次。5年的时间里,经过不断的改进,他把这道工序从43秒降低到28秒就可以做完。他做这件事情可能会多得到一点奖金,但是基本上不会给他带来太多的好处,也没有过多的人会注意他。然而瑞扣觉得这件事情是他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快乐源泉,在他看来做这件事情比看电视还有趣。所以,对于胡里奥和瑞扣来说,在外界条件基本上相同的情况下,对外界信息的不同选择,使他们有了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那么,什么是最佳体验呢?什么是“境随心转”呢?简单地说,就是我们通过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为意识增强有序性。

紧接着作者又提出一个概念,就是愉悦和享受是不一样的。愉悦主要是满足了一些生理的需要或者达成了社会给我们预设的目标,而享受呢,它的特点是新鲜感和成就感,这才是真正能提升人的体验的。作者提出真正的享受有七个标志:第一是对技能的挑战。第二是行动和意识要合一,你要沉浸在所做的事情里边,没有心思去关注其他东西,完全融入所做的事情。第三就是目标非常明确,做事情要有明确的目标,然后不断地给你的意识进行反馈,能随时知道自己现在进行得怎么样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外科医生,他的目标就很明确。比如说要做一个心脏移植手术,在做的过程里医生对每一步的反馈都会非常明确,一刀切下去如果大出血,就要马上进行缝合,缝合了以后要观察伤口还会不会继续流血,每一步的工作都一目了然,所以外科医生的工作本身就能够获得比较正面的体验。第四,是我们要集中当下的任务。第五,要对自己人生有一种控制感。第六,当我们有真正的当下的幸福的体验时,自我意识经常会暂时消失,也就是不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最后一点就是我们对时间的体验发生了变化,有的时候觉得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有的时候又觉得周围的一切好像进入一个慢镜头一样。

第三章的标题是“欢喜三味”(Enjoyment and Quality of Life),主要讲如何提升我们的人生体验。从方法上可以分成外在和内在:外在是指我们要改变客观的世界,内在是指我们要训练自己专注于信息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过滤能力。这两点缺一不可,一定要结合起来。之前人们总是强调很多外在的东西,比如说要追求人生的幸福,多数人就会把追求财富作为人生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但你想象一下,财富真的会给人生带来幸福吗?作者经过研究,发现财富对于人生的幸福感、人生的总体体验是有一定作用的,在富有者当中有77%的人是幸福的,而在财富属于中等的人群中,只有62%的人觉得自己是幸福的。米哈里研究的富人是在美国最富的400人中间选的,也就是极端的富有,而这些极端富有的人相对那些财富在平均水平的人,幸福的概率也只提高了15%。因此可以说明财富并不是万能的,它的作用是有限的。

第四章阐述的是产生心流(flow)的条件,以及进入心流模式的方法。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模型,就是我们完成一件事情本身的挑战和我们完成这个挑战需要的技能一定要平衡。具体请看以下这幅图。

纵坐标代表挑战,横坐标代表我们使用的技能,中间的两条线表示这两者基本上是互相平衡的,这时候我们就很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也就是最佳体验的状态。然后作者又提出另外一个概念——自带目的性人格(Autotelic Personality),就是有些人有很强的能力,能够把即便是比较一般的、比较平常的体验变成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这种能力是可以训练的。这类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很强,但自我意识不是特别强,不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处在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正如图中所绘,当我们处在心流挑战上方,我们遇到的挑战远超出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就会进入一种焦虑的状态;当处在心流挑战下方的时候,我们的技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时候我们就会进入一种无精打采的状态。

自带目的性人格还会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比如**或越战的战俘,他们在艰苦的监狱条件下,能够采取一些头脑游戏的方法把很糟糕的现实体验变成一种可以忍受的甚至带来愉悦的体验。在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写的《象棋的故事》里,主人公的境遇就是如此。主人公被关禁闭,生活在一个跟外界完全隔离的并且平常人难以忍受的环境里,在这里,小说主人公通过拿到一些象棋书并研究上面的棋谱,改变了自己的心理境遇,并且学会了很高的象棋技能,这就是对意识的一种控制。

在《当下的幸福》这本书后面的第五、六、七三章中,作者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具体讲述了我们如何在生理、心理上获得所谓的当下的幸福。比如书中第七章提到了“工作之乐”(Working Flow)。多数人对于工作的态度是负面的,认为工作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享受,人要过得幸福就要少干活、多休闲,这个观点和研究成果是不相符的。他们通过分析寻呼机实验记录下来的数据,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如果你面临的挑战难度系数在平均水平以上,而你用到的技能也是平均水平以上,那么这时候你的体验也是在平均水平之上的。作者发现在工作中这种情况的发生率高达45%,而休闲的时候却只有18%,显而易见,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接收到的一些概念,即认为工作辛苦而休闲才是幸福享受的观点并不正确。工作很可能给我们带来最佳体验,而享受的时候你会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安排休闲活动以至于不能很好地体验幸福感。拿中国古代庖丁解牛的故事作为例子,庖丁做的是很琐碎辛苦的工作,但是他对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并极度专注,致力于研究如何更完美地完成工作,最后将工作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而他自己也从中获得了极致的工作体验。

作者在第八章告诉我们如何在独处或跟他人相处交流时进入当下的幸福的状态,这是人们在生活中必备的一个技能,有助于最大程度地追求生活的乐趣和享受。

在第九章,作者意在告诉我们如何在逆境中找寻快乐。虽然人的一生经常会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制约,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人们的主观体验。因为经过我们的筛选过滤,遗留下来的客观条件才能影响到体验的好坏。面对不幸的环境或巨大压力的时候,所谓的“自带目的性人格”就派上用场了。它基本需要这么几点:第一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第二要沉浸在行动之中,第三要专注,第四要学习以享受当下。当然要训练这种能力不太容易,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很强的自制力,所以人生的最佳体验往往是靠自主行动才能最终获取。

同类推荐
  • 电话销售细节全书

    电话销售细节全书

    无数成功销售精英的经历告诉我们,良好的电话销售功底对销售工作的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电话销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销售员对电话销售技能的合理运用与发挥。《电话销售细节全书》总结了众多优秀电话销售人员的工作方法与经验,对成千上万奋战在一线的电话销售人员在工作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各种销售问题进行了全面盘点。它巧妙地将电话销售理论、方法与情景训练、案例分析融为一体,希望广大电话销售人员通过阅读《电话销售细节全书》,能够切实提高技能水平,迅速提升自己的业绩,用完美的结果去温暖人生。
  • 创业名人录

    创业名人录

    李书福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哈尔滨理工大学结业,燕山大学工程硕士学位,经济师职称,浙江省劳动典范,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吉祥团体董事长。李书福教师对发展民族产业倾注了整个至诚至爱之心。他对人才的引进和扶植,经营治理要领的改革和完善,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质量提升,经营规模的扩张和资本经营运作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 精准(全集)

    精准(全集)

    本书包括:精准沟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跟人沟通。精准做事:一个人的做事的方法,决定了一个人做事的优劣和做事的成败。精准社交:不能打开人际交往的大门,你对成功和幸福的追求就会只是一句空话,你的付出和汗水将一文不值。精准管理:要想做一个好的管理者,首先要学会带好自己的队伍,队伍带好了,困扰管理者的一切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 做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做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爱迪生说,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推销行业是一个人才辈出的行业,许多人凭着努力和智慧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如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等。这些人的成功无疑给推销行业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个行业之中。“如果你没有成功,只是因为你行动不够。”是的,的确如此,如果你行动足够的话,怎么不会成功呢?所以如何去做就成了每个推销员必须要学会的生存之道。
  • 合伙人

    合伙人

    合作有大有小,但合作永远是让你的企业在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最佳选择,合作更是企业发展的捷径。只有在市场经济下坚持合作,才能让你的企业出奇制胜。合作伙伴之问团结协作,让彼此的凝聚产生更大的力量,这才是商业合作的根本之道!没有人能够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我们必须告别单枪匹马的时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合伙人,学会合作,并最终赢得人生的胜利!本书告诉你如何寻找到合伙人,获得成功!
热门推荐
  • 皇破九重天

    皇破九重天

    一滴血,可焚尽万里山川,一念间,可裂苍穹断江河,一代战皇,荣耀归来!从此一代无双战皇重现世间,这一世叶天必将撕碎皇道封锁,横扫世间各路天才,以鲜血铸就无上皇冕!镇压一世,横推万古!
  • 小学生优秀作文精选

    小学生优秀作文精选

    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仅体现了他驾驭文字的能力,还体现了他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同时,小学生作文的好坏,也直接关系着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小学阶段,孩子的作文是打基础阶段,可以说,这个阶段的作文基础直接决定着中学作文的好坏。本书精选了200篇小学生优秀作文,每篇作文后都有名师点评,为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是小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好帮手。
  • 带着无敌分身闯聊斋

    带着无敌分身闯聊斋

    意外穿越还送了个强无敌的分身?!“想打架?谁怕谁!分身快借我力量!”纵然这个世界里存在着许多邪祟妖魔,但终究还是得看我的脸色行事!--------------------------------------新书《重建地府计划》,求支持求收藏求推荐!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第四册)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第四册)

    福尔摩斯虽然是阿瑟·柯南道尔笔下塑造的人物,但能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他以最有趣、最引人的手法,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引起共鸣:人们都有探索黑暗与未知的好奇,也都有找出真相、伸张正义的向往。就在事实与想象里、在假设与证据间、在科学理论与小说创作下,人们心中都有福尔摩斯的影子!福尔摩斯的冷静、智慧和勇气,在悬疑紧凑的故事情节里是最值得玩味的。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推理分析是破案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鉴识科技应运而生,为侦案工作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帮助,但这位神探的博学多闻、细心耐心、追求真理、坚持原则的特质,应该是这套书背后所要传达到的重要含义。
  • 力

    本书是一部武侠小说。由“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创作。1949年6月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第一集;至1950年6月出版第八集。全书共四十一回,总计四十万字。作者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很好地诠释了侠客们仗义行侠、快意恩仇、独立不枸的精神,于今而言,是一种对人格尊严的独立和勇于助人等高尚品德的一种呼唤。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消失的心脏

    消失的心脏

    心跳停止的时候,你最想念的人会是谁,他?她?它?还是自己?
  • 奉子成婚之首席太霸道

    奉子成婚之首席太霸道

    少年时,他说:“十年后,我会回来找你。”十年后,他已经是叱咤商界的风云人物,再次回到最初的地方,他的小丫头,已经不在他的身边。直到她闯入自己的世界……她用手指着她的胸口,对他说:“要想我爱你,拿你这里来换。”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时光逆转,他一定会努力把她绑在自己的身边,不让她离开,只是很多事情,永远不能如他所愿……一场婚姻,一个命中注定。他和她,注定纠缠一生……
  • 天地劫

    天地劫

    世事何须辨浊清;天地不仁,善恶一念,神魔只在转瞬间。上古时期,人神共居,引起三界大乱。怫、神、仙、道、人、鬼都想独霸三界,到底谁才是霸者?谁才是英雄?神魔只在一念,杀神弑佛,是正是邪,自有众人评论。书中将一些神器、道术、武术混为一体,成为最早的修真方法,是不是所有的修真都可以长生?是不是所有的善都带着恶?谁正谁邪,公道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