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84100000002

第2章 找到人生的意义,让每一个日子都幸福感爆棚

1 所谓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提到幸福,大家都觉得很熟悉,当被问及“幸福是什么”的时候,给出的答案却各种各样: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有钱花,幸福是有肉吃……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解释,人们赋予“幸福”更多的是一些美好的愿望。

幸福到底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对“幸福”一词的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幸福不仅客观存在,还能使人们感受到“心情舒畅”,那么,什么东西能够使人们心情舒畅呢?

训诂学著作《释名》中有对“福”字的解释:福者,富也,即拥有田地,有房子住,衣食无忧。其实,古人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幸福的:一是自由与阴阳和谐,这种阴阳和谐可以被引申为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二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从字义上看,就是一口一田,即基本的衣食保证,而非大财富。也就是说,幸福就是身体和精神的自由快乐,或者说是精神的解放。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天性,人们渴望这样的幸福:一是精神上自由和快乐,二是物质上拥有田地、房子,衣食无忧。“做一个幸福的人”是一份最美好的祝福,也是所有人一生的梦想。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是人类存在的全部目标和终点。”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研究者针对“幸福到底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而且,幸福感包括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个方面。

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可是幸福似乎又总躲在我们的身后,离我们很远,我们想要的东西、期待的梦想,总是可望而不可即。

如今人们的钱多了,物质条件好了,快乐却在减少,幸福感还在原地踏步……

幸福到底在哪里?

答案很明确:一个具有了金钱、地位、爱情和名誉的人,不见得就是幸福的人;幸福与金钱、财富之间不是等号关系;钱少的人照样会有自己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幸福就在我们身旁: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都会让我们感受到幸福。

幸福不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许多人认为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心情愉快的时候就会感到快乐和开心,情绪处于低潮时就会觉得很不幸福。其实,幸福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拥有幸福的能力,就能获得长久和持续的幸福,而不是短暂的情绪体验。

2 如若真的一贫如洗,拿什么谈幸福

金钱与幸福的关系是什么?

答: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就是食物与生命的关系。

生命的维持离不开食物。一天不吃饿得慌,两三天或者一周吃不到食物,生命就会终结。因此,生命没有食物的供给是万万不能的,生命得以生存的基础条件是有饭吃,至于食用的是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对生命来说都无关紧要。当然,如果能品尝到各类美食,人的身体自然就能体验到更高级别的享受。

金钱能购买到维系生存的食物,让生命活着,活着就是幸福。至于更多的金钱,只能提高物质享受的质量和等级,仅此而已。

金钱在婚姻中也是一样。金钱的多少并不能衡量婚姻生活的好坏。因为婚姻幸福的决定因素是夫妻双方的感情,如果缺少了感情,金钱再多,婚姻生活也不会幸福。

为了生活得更好,拥有更多的金钱,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快乐,人们拼命地努力、奔波、挣钱。但是,我们遇见一个挑战性的问题:钱多了,幸福却少了,金钱与幸福并没有形成正比增长的关系。

来看一个银行家的故事。

一个自恃有钱、态度傲慢的银行家,去拜访一位哲人。他一进门就不停地抱怨妻子不够体贴、孩子不够尊重自己、员工不知感恩,诉说自己如何富有、如何劳苦功高。

哲人将银行家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银行家说:“我看到很多人。”

哲人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道:“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

银行家回答:“我自己。”

哲人笑了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水银。但就是这一层水银,让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

财富的增长,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许正是因为金钱多了,人心开始变得狭隘自私,与他人的关系也变得生硬了,夫妻之间的感情也不如当年了。金钱蒙住了人们的眼睛,让幸福、快乐和爱渐行渐远。

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很重要,也很简单。如果两者的关系变得复杂了,那么金钱会失效,幸福会变味。生命的维持离不开金钱,但是生命需要的并不多:一日三餐、一间屋、一张床、几套衣物、一摞书……

生命还有更多的需要,与金钱无关:爱、希望及与朋友一起做事。

3 给我年薪50万,我就可以买到幸福

常言道,金钱难买幸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学院的两位经济学家的调查研究却打破了这种常识。他们最新的研究显示:金钱的确可以买到幸福,要买到这份幸福,年收入只要7.5万美元就足够了。

公布这项研究结果的两位经济学家是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他们对盖洛普[1](Gallup)2008年和2009年的幸福指数调查进行了梳理。这一调查在美国45万人中展开,调查内容涉及他们每日的开心程度及对生活的整体满意程度等。

这两位经济学家发现,年收入在7.5万美元以内,人的幸福感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一旦达到7.5万美元这个临界点,人的幸福感的增加便不再明显。换句话说,那些每年赚15万甚至20万美元的人,他们的幸福感并不比赚7.5万美元的人高多少。

一个人的年收入在7.5万美金(相当于约50万元人民币),就是幸福的临界点。7.5万美金是幸福的基数,一旦超过这个数字,经济增长和幸福之间的正相关就不那么显著了。

这个调查的最大发现是:并不是钱赚得越多,越幸福。适量的财富能给人带来幸福感和尊严,可超量了未必让人幸福感爆棚。

迪顿指出:7.5万美元是一个门槛,跨过这个门槛,收入的增加并不能显著提高个体幸福的能力。提高个体幸福能力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跟自己喜欢的人待在一起,避免疾病,享受度假和休闲生活等。

人到底需要多少钱才会幸福?研究者继续分析:高薪水一开始的确能带来快乐,但是在日复一日的生活现实下,这种快乐的感觉很快会蒸发。一般来讲,高收入者需要投入跟自己的收入相匹配的时间,所以他们很难有闲暇去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高收入者需要在工作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只有努力工作,放弃休假和节假日,他们才能有高收入。

伦敦经济学院的理查德·莱亚德(Richard Layard)教授认为:“他们(高收入者)更加富有,他们工作更少,他们假期更长,他们出游更频繁,他们活得更久,他们身体更好,但是他们并没有更幸福。”

美国华尔街的总裁们,每周工作80个小时,他们指望着百万年薪再翻一番,希望借此得到同行的尊敬,满足自己对荣誉永无止境的追求。

有时,金钱就是一个数字,它买不到文化,只能买到艺术品;有时,金钱并不是用来购买舒适和安全感的,而是用来购买尊严和荣誉的。

财富和奢侈带来的快感如行云流水,转瞬即逝;追逐、攀比和无休止的欲望则是人们痛苦和不幸福的真正原因。

拥有金钱,能让物质生活好起来。但是,钱并不能让我们更幸福。有时,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生活更美好。

注释

[1]盖洛普:全球著名的商业市场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

4 你追求的是幸福,还是比别人幸福

有钱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吗?不少人会习惯性地认为:富人的生活肯定是幸福的,因为富人钱多,而钱能满足各种欲望,所以钱能让人幸福;穷人缺钱,所以穷人的生活肯定没有富人的生活那么快乐。这样的观念致使太多的人为了“脱贫致富”而不停地忙碌奔波着……

富人和穷人的快乐是不是一样的呢?

美国年轻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比斯瓦思·迪娜(Robort Biswas-Diener)走访了世界各地不同阶层的人士,从丹麦的格林兰到非洲的肯尼亚,再到美国的加州,他发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大部分人(除了无家可归的露宿者外)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

迪娜甚至还访问过印度加尔各答贫民窟的性工作者。这些性工作者迫于生计,只好出卖自己的肉体,甚至冒着染病的风险,卖淫为生。尽管这些女性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远远比不上加尔各答的女大学生,却给出了“既满意也不满意”的答案。

一般人是无法忍受这些性工作者(女性)所过的贫穷生活的。但是,即便贫穷,她们也有彼此作伴的密友,跟自己家人也都保持着联系。

迪娜得出这样的结论:“加尔各答贫民的生活并不令人羡慕,但他们仍然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从心理学家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穷人也有穷人的快乐,穷人的快乐并不少于有钱人。一个人的幸福体验,不是由他/她的银行账户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自我对快乐的认识;二是满足自我基本生活的需求标准;三是自我对幸福的感觉;四是自我对幸福的体验。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是否幸福,取决于其是否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能获得情感上的平衡。如果一个人在特定的时期内,体验到的正向(快乐)情绪比负向(痛苦)情绪越多,他就越能感到幸福;如果一个人体验到更多的是痛苦和不快乐,那他肯定是不幸福的。

幸福遵从的是快乐原则,并不是由金钱决定的。

可以说,在一个物资相对匮乏的阶段,“幸福=成功+金钱+地位”这种幸福观似乎是有一些道理的。因为大多数人还没有体验到有钱后的相对自由和舒适。可是,人们一旦拥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后,就会发现,单靠金钱是买不来幸福的。

挣钱是一种生存的手段,是为了解决温饱,让生活过得更开心。有时,我们觉得不快乐,是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

一个人的良好情绪体验和精神幸福比有形的金钱更具有价值。当一个人过着有意义的生活时,他才是真正快乐的。

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大家的快乐是一样的。一个人只要能有尊严地活着,无论贫富,都能内心坦荡地享受幸福的暖流。

5 要想活得好,并非只有拼命地奔跑

许多人会认为:“当拥有了那个东西、到达了那里、实现了那个目标后……人才会快乐,那时才会是幸福的。”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等我毕业了、找到了工作、挣到了很多钱、买了一套大房子、考上了博士……我才是幸福的。”

“等我将来拥有了足够的金钱,那时我才最快乐。”

“什么时候我的孩子长大了,不再惹麻烦了,我就会过得轻松一些。”

“等到事业有成,我才是最幸福的人。”

……

可是,当我们真的拥有了那些“东西”,到达了“那个地方”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就能感到幸福,感到满足了呢?

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受不到眼前的快乐,却总是在引导和说服自己“总有一天会比今天更好”呢?我们延迟此时此刻的幸福、忽视眼前的快乐、寄希望于未来的心理,让我们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被动地等待着未来的快乐。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我们没有活在此时此刻。

许多人习惯把生命当作以后某个日期的彩排来活着。其实生命根本就没有彩排的机会,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当我们真正拥有了“那个东西”,到达了“那个地方”的时候,我们往往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并没有感到满足。

特别是那些我们认为非常成功的人,比如影星、歌星、著名运动员、著名商界人士等,他们虽然身处成功巅峰,却经常感到抑郁、沮丧、情绪低落,而且这种负面情绪不仅普遍存在,还会长时间地发作。

他们到达了自己心里的“那个地方”,却发现“那个地方”与自己的预期大相径庭——“那个地方”到了,心灵的满足却远远未能到达。于是,他们发现自己迷失了,很沮丧,其中很多人就选择了替代的办法,比如继续拼搏努力,或通过酗酒、赌博等方式重新寻找这种快感。

为什么我们总是患得患失、举棋不定?我们常常忽视了眼前的美好,把快乐寄托在未来或梦想上,而当梦想变为现实时,却发现自己并不快乐,于是又把关注点放在下一个目标上。这种不断期待、不断失望的怪圈,使得我们忽视了眼前的快乐和幸福,变得越发不快乐、不幸福了。

有一个很怕死的人,他总是觉得死亡在身后追赶着他。为了逃避死亡,他每天都匆匆忙忙、营营役役,把生活的时间表填得满满的。他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免被死亡追上。但有一天他碰到了死神,死神告诉他死亡并不是从后面追赶他的,而是在前面等候他,无论他走得快或慢,最终都会和死亡相遇。

活着,就无法避免死亡。要想活得好,并非只有拼命地跑。

想要生活得更好,方法很简单:活在当下,做好此时此刻的事情,享受生命的每个过程。生命的快乐,不是为了到达山顶那个目标,也不是没有目的地绕着山转。生命的快乐,是攀登顶峰的过程中,那一次又一次的体验。

6 最可怕的是,你只关注生活的阴暗面

为什么现代人的生活好了,快乐却越来越少,负面情绪越来越多?为什么人们的幸福指数在近几十年间几乎没有多少增长,幸福感仍在原地踏步?

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在过去的50年里,认为自己越来越幸福的人在逐渐减少。到底是谁抢走了我们的幸福?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我们的幸福?

心理研究发现的人们幸福感的减少,与心理学的研究侧重有没有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战后心理创伤的修复,心理学家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急于去修复和治愈这部分人的心灵创伤和精神疾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人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忽略了对正常人群的研究。

心理学有三个使命:帮助大多数正常人(95%)生活得更好,为少数非正常人(4%)提供心理诊断和治疗,发现和培养极少数天才(1%)。

可是在过去近60年的岁月里,心理学研究者却将关注点集中在少数问题人群上,忽视了对大多数正常人和少数天才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家对1887年至2000年的心理学术论文进行检索后惊讶地发现:心理学家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仅是消极情绪研究的十四分之一。显然,心理学家失职了。

心理学针对人类情绪的研究,过多关注于“人性的黑暗面”,忽视了对人性的优点和积极品质的研究,这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选择。于是,在日常生活中,错误、缺陷、消极和悲观情绪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研究受害者的科学。

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心理学家看什么人都是有问题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提到心理学,很多人的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这些字眼:“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抑郁症”“疑心病”“精神不正常”……

人们对研究心理学的人敬而远之,认为这些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不好招惹;还有些人认为,研究心理学的人是一些心理阴暗或原本心理就有问题的人。

即使人们想去看心理咨询师,解决自己情绪不好或者婚姻困惑的问题,他们也会担心被身旁的人看作是一个心理有疾病、精神有问题的人。

老百姓对心理学更是敬而远之了,越来越不明白心理学到底是怎么回事,面对心理学的著作更是一头雾水——专业名词太多,根本就读不懂。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统计:在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心理学论文,平均只有七个人阅读过,这其中还包括作者本人的母亲。

心理学成了象牙塔尖上的文化,与普通老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远。

之后,心理学成为研究精神问题、治疗心理问题的阵地。正常人的困惑和需要被忽视了,健康人的美德和优势被淡忘了。当人们的关注点都是负面情绪的时候,眼睛看见的也是不幸、无奈、沮丧和失望,体验到的也是愤怒、焦虑、抑郁和无可奈何。那些人类精神中的美德和力量、仁慈和亲善被忽视了,甚至有些美好的东西也被慢慢地淡忘了。

再看看我们的世界。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好事发生,每个国家和地区都生活着成千万上亿的正常人,但他们都被忽视了。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既是伟大的引领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你关注什么,你的眼睛就会看见什么,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即使生活好了、钱多了,你的眼睛关注的依然是负面和消极的情绪,你怎么会感到快乐和幸福呢?

7 这个世界,正在鼓励“全民抑郁”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就是一个关注负面情绪的消极时代。那些引领社会潮流的新闻媒体似乎也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标准:

不幸的地方+不幸的事件+不幸的人物=好新闻

无论是半个世纪前的收音机、报纸,还是当今的电视、网络,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最易上头版的、被关注的就是那些“好新闻”。

媒体对“好新闻”的过分关注,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忧虑和焦虑。

全世界媒体的关注点都在不幸的地方:恐怖主义、战争和经济衰退,还有不幸的事件及不幸的人们。人们看到的是这个世界越来越乱,战争此起彼伏;人们看到的是大多数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人们看到的是腐败的领导、破产的企业、无所事事的机构;人们看到的是每个人心中最后一点正义的火光在喘息中挣扎;人们看到的是美德的土壤被蚕食,勇气和力量无法实施。人们看不到幸福的方向,这个关注负面的时代,诱发了全民大抑郁。

有人说:“21世纪是一个抑郁的时代。”

美国的雅虎网站也曾就新闻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做过一个在线调查,结论是:很多美国人觉得媒体报道了太多消极的东西。有网友说:“媒体让人们觉得世界正在分崩离析,疾病、战争、环境恶化……这些消息让一个原本快乐的人变得压抑和沮丧。”一些人干脆说自己已经不看新闻。有人质问:“以前那些有关我们身边的英雄的报道都去哪里了?”

媒体界也开始关注到,太多负面的新闻报道只能给受众者提供“由恐惧、担忧和疑虑组成的大餐”。对社区犯罪、政府失职的渲染,对政治人物的嘲弄和诽谤,以及对全球变暖等危机性话题的夸张描述,让人们感觉很糟糕。

我们关注不幸的事情太久了,我们需要关注美德和正面的力量。

世界是公平的,你需要的时候,总有你需要的好东西出现。

2000年,全球心理学界出现了一颗新星——积极心理学。虽然是姗姗而来,带着生涩,还夹杂着东方哲学思想的烙印,但积极心理学还是以其准确性、及时性在心理学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积极心理学,也被称为幸福心理学,旨在帮助95%的正常人生活得更好、更幸福。积极心理学的使命是:关注正面的力量,建立美德和积极的情绪;帮助人们提高幸福感,提升幸福力;帮助人们学会获得幸福的能力,获得属于自己的持续的幸福。

心理学界的大转移也带动了媒体和大众的视角转移,正面、积极的情绪开始受到关注。

媒体界目前已经达成共识:正面的好消息让生活更甜蜜,负面的新闻令人不开心。更多的媒体已经开始争着给读者提供鼓舞人心的报道,这些关注美德和力量的报道,让人们觉得生活更甜蜜、更美好了。

当一个人开始关注美好和幸福的时候,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于是,整个社会开始关注正面的力量,“正能量”一词也成为2012年的热词。

8 你需要学会:好好学习,天天幸福

让每个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从咿呀学语开始,我们就在父母的牵引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踏上寻找幸福的人生之旅。

读书成为学生时代唯一的任务。我们小学时开始学习算术、语文,到初、高中后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一路的读书学习让我们似乎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读书是为了学本领,读书是为了今后生活得更幸福。十几年的读书生涯,一门又一门的功课、一摞又一摞的作业,使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我们从来就没有学过幸福这门功课。

当我们真正走上社会,开始工作、恋爱、结婚、育子、做人妻、做人父时,我们才发现,一直努力追求的幸福依然离我们很远。我们走了很多的弯路,经受了不少生活的磨难,有过许多的不快乐,可是,我们依然不知道,如何才能获得属于我们自己的真正的幸福。

当我们快乐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幸福,幸福感很高;当我们不开心、不快乐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幸福,甚至很不幸,根本就找不到幸福感。

同样一双鞋,平日穿在脚上,很少有人去夸奖鞋子的舒适;一旦鞋子里混入一粒沙子,人们立即会变得敏感,为沙子带给我们的“不幸”耿耿于怀,甚至还会埋怨鞋子不好,抱怨生活的不幸。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我们缺少了获得幸福的方法;并不是我们没有发现幸福,而是我们缺少了学习幸福的方法,缺少了获得幸福的能力。

当知道幸福需要学习的时候,我们才会明白:自己是少上了一门获得幸福的课程。学习如何获得幸福,能够帮助我们获得一种长久的、内在的和坚定的幸福感,而非短暂的情绪体验;学习如何获得幸福,能使我们在提升幸福感的过程中,通过心理修炼,赢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力。

早在几年前,国外已经开设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幸福课”。

2002年,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第一次在哈佛大学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当时只有8名学生报名,其中还有两名学生中途退课。2003年,选修这门课程的哈佛学生达到了380人,在年终课程评估上,有23%的学生向哈佛大学教学委员会反馈,这门课程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里,已经有850名学生报名选课,这让积极心理学成为哈佛大学有史以来选课人数最多的课程。

当年沙哈尔教授的“哈佛幸福课”改变了哈佛学子们看世界的角度,让学生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出校门。如今,在中国学习幸福的课程似星星之火正在燎原。幸福是可以学习的,这点已被更多的人接受。

幸福是可以学习的。如同我们学习一项技能、学习开车和掌握操控电脑的方法一样,幸福也需要学习,而且有方法可循。当我们掌握了幸福的方法,获得了幸福的能力,就能拥有长久和持续的幸福。

9 提高幸福基线水平,让自己成为容易快乐的人

幸福的能力是否能够像训练一项技能那样,通过训练来获得呢?

曾经有专家提出:一个人的幸福基线水平是先天确定的,想改变、训练,可能性不大。那么,一个人的天性,有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呢?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Sonja Lyubomirsky)在实证调查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个性中的40%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是父母赐予的,想改变很难。但是,人的个性中的10%是由环境决定的,50%是受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个人的努力等因素影响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个性,有60%是可以改变的。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奥克·特立根(Auke Tellegen)和已故的戴维·莱肯(David Lykken)于1996年把一起长大或分开养育的同卵和异卵双胞胎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了他们的幸福相似性。在这项确定幸福差异与基因差异的研究中,两位心理学家发现: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拥有一条幸福基线,这是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

什么是幸福基线?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条与生俱来的幸福基线,大体上是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每个人都会受出生环境、生活经验及遗传基因等因素的影响,拥有属于自己的、特有的衡量幸福感程度的幸福基线。这个幸福基线大致在我们3岁前就确定下来了。

所以说,有些人的幸福基线水平天生就比一般人高,这些人更乐观,更容易感受到快乐;而有些人的幸福基线水平天生就比他人低,天生抑郁性气质比较重。而且在生命的历程中,无论发生过什么样的刺激性事件,大多数人的幸福基线水平最终都会回到最初的幸福基线水平上。

心理学家针对一夜之间发生的“天大的喜事”和“天大的祸事”进行了特别的比对研究。

一个幸福基线水平并不高的人,买彩票后中了大奖。面对意外的财富、天大的喜事,他喜出望外地高兴了一阵子。但是,中彩票并没有让中大奖者的快乐持续太久,不到半年,这个人的兴奋情绪很快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烦恼又重新袭来,这个人又回到原来并不高的幸福基线水平上。

另外一个幸福基线水平较高的人,意外出了场车祸,失去了双腿,没有了行走的能力。车祸当事人感到痛不欲生,认为自己从此与快乐绝缘。可是,几个月后,这个人开始适应新的生活,心情和健康状况慢慢好转,每天都有新的快乐出现,又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情绪状态也恢复到原本较高的幸福基线水平上。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是:人生的际遇并不重要。无论是中彩票后一时的欢愉,还是出车祸后一个阶段的低落,不管是面对好运还是坏运,或早或迟,人们的整体幸福感总是趋向于一个固定的幸福基线水平,因为我们的大脑系统会默认自己的幸福程度。

是不是天生幸福基线水平偏低的人,一生都将生活在抑郁或悲观的情绪中呢?

答案很简单:不!并不是幸福基线水平低的人永远只能在不愉快和悲观中度日。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提升幸福基线水平,提高个人、社区和社会的总体幸福感,帮助人们在跌入低谷的时候,建立较强的心理韧性,让人们更快、更容易地获得更高的幸福基线水平。

我们假设用1~10分来评估一个人的幸福基线水平。比如,一个人天生的幸福基线水平是5分,积极心理教育可以帮助他逐步提升到7分或者8分。当生活中遭遇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的幸福感在当时可能会降到5分,但是这个人会花比原来更短的时间,很容易就能回到7分左右的基线水平;而一个没有受过积极心理教育的人,他的幸福基线会一直在低于5分的水平上徘徊。

遗传基因让每个人拥有不同的幸福基线水平。但是,基因并不能决定我们每个人所有的差异。幸福可以通过思想训练而获得,学习积极心理学是提升幸福基线水平的有效方式。

积极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改变情绪状态,改变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方式,改变我们的行为,能让我们不再提心吊胆地带着恐惧去躲避人生的波折和困难,或是无助地忍受痛苦。我们完全可以经过后天的学习,有意识地去努力改变自己的幸福基线水平,让我们获得更高、更持久的幸福感。

10 什么都可以缺失,唯独不能缺失信念

雨果曾经说过:“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

人的生命中什么都可以缺失,譬如失去一只眼睛,或者一条健全的腿,但就是不能失去信念,失去信念的人犹如失去了生命的意义。没有信念的人生将黯淡无光。那么,如何在今天这样一个科学技术发达的世界中提升自己的信念度,让信念度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呢?

如果说自尊、自信能够培养,那么信念是不是也能够培育呢?我们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信念吗?人,盲目地活着很容易,但为了生存去谋生,去干一份活、挣一份钱,以养活自己和家人,这样的生活会让人感到压抑、沮丧、空虚。因此,我们要找到一个高于自己生命的召唤。

什么是生命的召唤?

一个人要有目的地活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意味着你要认真地去思考活着的目的,要去寻求活着的真正意义。正是对活着意义的追寻,才能让你听到来自内心的真正的呼唤——去发现活着的使命,兑现生命的意义,并依顺着内心的召唤和使命,去找寻生命的安身立命之所。

怎样的信念对我们是最重要的?

一场突然而来的沙漠风暴使一位旅行者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更可怕的是,旅行者装水和装干粮的背包也被风暴卷走了。他翻遍身上所有的口袋,找到了一个青苹果。“啊,我还有一个苹果!”旅行者惊喜地叫着。

他紧握着那个苹果,独自在沙漠中寻找出路。每当干渴、饥饿、疲乏袭来的时候,他都要看一看手中的苹果,抿一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又会增添不少力量。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第三天,旅行者终于走出了荒漠。那个他始终未曾咬过一口的青苹果,已干巴得不成样子了,但他一直把它当作宝贝似的紧攥在手里。

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撑和寄托,对一个跌落谷底的、满怀失望的人来说,信念是唯一能够支撑他继续活下去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信念就像是人的生命中的助跑器,有了它,碰到困难,也不会停下来。只要心存梦想和信念,再遥远的路途也不会寂寞。

约翰·斯图尔特·米尔(John Stuart Mill)曾说过:“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位仅心存兴趣的人。信念是人生的指导原则和基本信仰,像基督徒信仰上帝一样神圣。”人类一切的成功皆源于自我的信念和勇气。

幸福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一定找到了他们人生的目标,理解了自己的人生意义。

对一个内心充满信念的人来说,信念是立身的法宝。坚强的信念,让许多身残志坚的人在残酷的命运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没有理想和信念,一个人就会失去支柱和灵魂。有信念的人是幸福的,拥有信念的人,生命才有希望、有意义。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影响力

    心理学与影响力

    “心理”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东西,可我们的生活却与之息息相关,常常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心情、社交、工作和情感生活。本书将带你分别从日常人际、气场修炼、销售、谈判、职场、情感生活、教育理念以及消费这八个角度认识和了解心理学,提升我们的声望和影响力,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无往而不利。
  • 害怕你就输了:不自信是一种恐惧症

    害怕你就输了:不自信是一种恐惧症

    不自信是造成失败人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你深受恐惧、不自信等消极心理之害,不甘心就这样被它毁掉,想要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为自己赢回自信,就必须超越自己、克服害怕。本书为你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案,让你从认知上全面了解不自信和恐惧产生的深层原因,抓住错误思维的要害,一举攻克恐惧的壁垒,本书还为你提出了很多克服害怕、自卑等情结的有效建议,使你突破心理学的重重迷雾,在探求人类精神障碍本源的同时,能依靠积极有利的行动建立起强大的自尊和自信,让自我心灵由怯懦变得更为强大。
  • 弗洛伊德心理学

    弗洛伊德心理学

    本书为弗洛伊德经典著作合集,内含《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等三部作品。《梦的解析》是精神分析划时代巨著,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名著之一。弗洛伊德认为,梦中的欢喜、幸福、焦虑、恐惧是潜意识的投射,而本书将揭开埋藏于心理深层的奥秘。《精神分析引论》曾被译为17种语言出版,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本书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性学三论》是弗洛伊德开性学先河之作。作者首度将精神分析法运用于性研究,通过梳理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寻常男女性冲动的萌芽和成长,发现并探讨每个人性困惑中的关键心理因素,直接启蒙了整个现代西方社会对性的看法和认知,至今仍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帮助。
  •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Ⅰ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Ⅰ

    由张卉妍编著的《心理学与口才技巧.Ⅰ》全面系统地揭示心理学在口才技巧中的运用,比如,怎样赞美别人而不显阿谀奉承;怎样拒绝别人而不和对方交恶;怎样说好难说的话,应对尴尬场面;怎样打动别人,让别人按你说的做;怎样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等等,指导读者把握好沉默的分寸,把握好说话时机、说话曲直、说话轻重和与人开玩笑的分寸,把握好调解纠纷时和激励他人时的说话分寸,懂得怎样问别人才会说、怎样说别人才会听。
  • 墨菲学.1

    墨菲学.1

    墨菲定律其实并不是一种强调人为错误的概率性定理,而是阐述了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性。在很多事情上,人们总是盲目乐观、心存侥幸,他们相信自己担心的事情并不会发生,即便发生了,也很快会过去。这种盲目的乐观与侥幸心理让我们忘记了,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人类的智慧其实是肤浅且幼稚的。正是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世界是庞大而复杂的,虽然人类十分聪明,且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却无法彻底地将万事万物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类有自身的局限性,即使再有智慧,也永远无法完全了解世间万物;即使再聪明,也不可避免地会犯各种错误。不论科技有多进步,有些不幸和错误总会发生,而且人类越是自以为手段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
热门推荐
  • 漫步遐思

    漫步遐思

    本书是陈先达先生的哲学随笔,先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及其哲学问题,以一位哲人的视角进行探讨,或深入历史,或关注现实,或感悟生活,语言生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在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现实的追问中得到哲学精神的滋养。本书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我家金主大人天天作死

    我家金主大人天天作死

    藤雨觉得,她最近是作死的节奏。先是去给别人看房子,挣钱交学费,接下来,撞上了这位。尹柏,女画家尹莉的儿子,也是她们F大鼎鼎有名的校草大人。颜值高加上十项全能,曾经俘获过藤雨的一颗少女心,但是…但是没有人告诉过她,校草大人这么恶趣味啊…藤雨开始后悔了,她为什么要当尹柏的保姆兼保镖,很傻很天真的“引狼入室”啊!(为了钱,严肃)【片段】某月某日,餐厅。藤雨可怜巴巴的:“校草,今天我不睡你卧室了行不行?反正别墅这么大…”尹某人妖娆一笑:“学妹你觉得,我不发你工资了行不行?”(嘿嘿嘿…)
  • 下雨天一个人在家

    下雨天一个人在家

    与村上春树、安妮宝贝齐名,江国香织优美的随笔,尽在《下雨天一个人在家》之中。时间的流逝虽然残酷,但也成就了美好的事物。作家江国香织的随笔集,她以一则则简短美丽的文字,记录下带来幸福的食物、与友人喝酒谈天的时光、深夜徘徊于书店的心情、沉溺于沐浴的欢乐、无法成行的旅程、悲伤的过往……四季不停地轮转,唯有回忆是永恒的。我们一边将丢失的东西忘掉,一边阔步前行。随着江国香织的笔触回味过往,我们会更热爱当下的人生。
  • 情意绵绵:待君如初见

    情意绵绵:待君如初见

    提问!回答!如果有一天你穿越了,感觉怎么样?二十一世纪的韩沐只能回答,这感觉不要太爽,本以为她从此一孤老一生,可着天天追着她跑的美男是怎么回是?墨寒屺:丫头,你跑不了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美人有点妖

    快穿美人有点妖

    (无男主,无CP,虐渣)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怎么不说每个可怜之人背后必有一群欺压她的可恨之人!!!自杀者,不往生。自杀而死的人怨气太重,无法进入轮回,地狱…满员。不要看简介,娅娅是个简介废,可以试读一下,喜欢的话加入书架,不喜欢退出就好。已完结作品《快穿之渣女攻略》《快穿之女王保卫战》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

    当我们驱车到裴书记的家乡长治市北石槽村时,这里是一派新农村的气象,整齐划一的街道,两边都是小二楼,只有裴书记的院落还是三间瓦房,极像在高岸的“峰山”之间伏身在山脚下的一道“川谷”,从中我仿佛看到了一种生命的状态:它默默地伏身在最低处,不左顾不右盼,沉静而谦虚,以沉默的姿态保持着精神的高度,在沉默中饱含着宽厚,在沉默中抵达生命的最深处……
  • 后宫——萧妃传(全本)

    后宫——萧妃传(全本)

    他,一代帝皇,涌动着无比的野心,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要四海宾服,万国来朝;她,宰辅之女,平生之志,就是有个夫君和一群可爱的孩子,相亲相爱,平平安安。他的心很大,她的心很小。当他在宫苑之中第一次遇到她时,她只有四岁,那时,她的命运就注定要跟他连在一起,而他,又会给她带来怎样的生活呢?他能实现她的愿望吗?
  • 旧友

    旧友

    我的叔叔有个朋友,名叫柳濑伸司。柳濑家,如果追溯它的渊源的话,应该属于鸿嘉家族的一个分支。当然,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只留下巴掌大的一块旱田,和镇上的其他大多数人家一样,不过是个极普通的家族了。所不同的是,他家已不再靠天吃饭,因为柳濑从大阪的一所大学毕业后便留在了城里,在一家公司任职。就这样过了将近十年,三年前,柳濑带着妻子回家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