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46200000013

第13章 年嬉余韵

大年三十一过,年味就开始下降。从初一到初五,我家每天早晨都吃饺子。一天两顿饭,晚上吃事先准备的干粮和饭坨。人们玩够了,把饭坨拿回来放在锅里一化,做成水饭,再热点馒头豆包之类,清淡可口,吃完了再玩。年轻姑娘和媳妇聚在一块,歘嘎拉哈。这东西就是猪后腿上的一块骨头,每年杀猪都有两个,攒的年头多了,家家都有一小笸箩,辽西人叫“猪子”。“嘎拉哈”这个名字,我猜想可能是满语。它有四个面,分别叫“肚、背、驴、珍”,辽宁人把“肚”叫“背”,把“背”叫“坑”。有两种玩法:第一种玩的时候,几个人都行,坐在四周,把嘎拉哈倒在中间。轮到谁,谁就把码头往空中一抛,看准炕上自然散开而成对的嘎拉哈,比如两个都是“肚”,迅速抓起来,反手再接住码头。不掉就算成功,两个子留下一个,另一个砸向嘎拉哈堆,使之能出对。有时候,两个一样的隔得很远,中间是别样的,就得学会跳。即在抛起码头时,能迅速把两个都抓到手里。如果有三个子在一起,两个是成对的,一个是不一样的,还要学会吐“一”,就是在把三个都抓到手里,接码头时扔出一个子。玩得好的,一口气能把所有的子都赢过来。玩得不熟练,一有失误,就要把码头交给下家,这样轮流进行。在我的记忆里,玩这个,大姐张淑清总是拔得头筹。所谓“码头”,就是用旧铜钱十几枚,以红绒线穿起来,两头系在一起形成的小钱串。喜欢轻一些,就少用几枚。我家原有旧大钱好几大串,是用来镇蜡台的。那时,过年买回来的洋蜡,又粗又高,分量很重,插在蜡台上,会把蜡台压翻,所以就用钱串子坠着,名曰“镇”。后来大钱都叫我们小时候扎毽子,姐姐们做码头用光了,现在连一枚也看不到了。想起来,感到十分可惜。

第二种玩法是掷珍:几个人玩的时候,把“嘎拉哈”平均分开,每个人都一样多,然后约定一人拿出几个。如两个或三个,放在一起,由一个人捧起来,掷到炕上。当这些“子”散开时,大家一起观察,看有没有“珍”出现,如有就捡起来,收入自己囊中。捡完之后,拿出一个“嘎拉哈”,捏着一头,拨拉其余的“子”。如果也能出“珍”,也算自己的。如果没拨拉出“珍”,就算失败。必须交给下一个人玩,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有人赢了满贯,有人输光了为止。

男人们,愿意看纸牌的,出去找人看纸牌。愿意听书的,就找一个识字先生聚在家里说书。愿意热闹的,就领头把人组织起来,扭大秧歌,到各屯去演出。到谁家院里,先扭一圈打个场子,然后领队人,随着鼓点起落亮一个相,冲着这家门口唱道:“一入新春喜事多,春人路上唱春歌。春风春雨下春种,春女楼上绣春罗。”唱一句,打一通锣鼓,扭舞一阵。秧歌队里,都是年轻男人,装女角的擦脂抹粉,包上头,戴上花,扭起来也蛮像闺中少女。有时还有各种扮相,如:猪八戒、孙悟空、沙僧和唐僧;还有“许仙借伞”。我二弟凤祥,十几岁时,扮过一次青蛇,很受屯人青睐,都说很像。队伍中还有一个人装老太太,拿着特制的长烟袋,扭扭搭搭,逗得看客捧腹大笑。队伍后头还跟着一个骑“驴”的媳妇,身傍扭着一个艄公模样的人,装作划水,看客称之为“跑旱船”。每到这时,屋里玩“嘎拉哈”的姑娘媳妇也都出来看热闹。凑趣的孩子,在人群里趁人不备时放几响炮仗,吓得胆小的人,捂着耳朵到处乱躲。这种秧歌队,每天要来一两次。一听屯头有锣鼓响声,扔下手里的事情就往外跑,看了几遍,还是看不够。

半大孩子,像我这么大的,没热闹看时,就聚集几个伙伴,在院里扣匝玩。我小时候,很爱动手做东西。春节一过,阳气上升,春风渐高。我就鼓鼓秋秋做风筝,但所做风筝,没有一次能飞上天的。倒是做的风翅楼,质量不错,能玩好长时间。“风翅楼”是我们家乡的方言,大多数地方都叫“风车”。做起来也比较简单,找一块硬点的彩纸,裁成正方形,然后沿四个角,向中心方向铰开,不能铰透了。把铰开的角,提起一个顺着一个方向,集中到一块粘牢。在中心用香头火烧个眼,用铁丝穿上轴,安上一个把,举在手里,顶风一跑,就呼呼转了起来。

到正月初三,我家习俗还有一项活动,就是送神。据父亲讲,很早以前都是初二送神,有一年过年,出去玩了。回来太晚了,就说明天送吧,这样就改在了初三,以后就成了定例。初三天黑以后,大家玩够了,到夜深时,把包好的饺子煮上一锅,先给祖宗上供。祖堂上灯烛齐明,香烟袅袅。这时把已睡的孩子或大人都叫醒,放上桌子全家人吃饺子。吃完,由一成年人拿一个水瓢,里面放点水,到供桌前,一边说:“年过完了,我现在送你们回山。望祖宗保佑一家老小平平安安,旺旺兴兴。请即刻启程,跟我走吧。”一边把供桌上的东西,各样都揪下一点,扔到瓢里。然后提着灯笼,带着二三子侄,开门去到原先接神的地方,把水瓢里的东西撒在地上,燃着三炷香,洒点烧酒于地,烧纸磕头,并说:“到时候请回家过正月十五。”反身回来,到门口把水瓢扣在马窗台上再进屋。这时屋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供桌上的供菜已全部撤掉,彩色家谱已经卷起,露出后面写成壶形的“喜气满堂”和金字对联,只留下五供和其他装饰。这样一直放到正月十四,每天三遍香,夜间点着长灯。送神以后,把这几天积下的垃圾,脏水都倒掉。因为祖上留下的习俗,从三十到送神前这几天,不准往屋外倒东西,怕把运气倒没了。正月十四把家谱再供起来,规模和三十那天一样,正月十六晚上睡前撤供,正月十七早饭后,全部收起来,放到宗谱匣里,把宗谱匣放回原来的地方,至此才算过完了年。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我们那一带人家,都有给祖坟送灯的习俗。吃完晚饭,天一黑就把事先做好的面灯带上,再用小瓶装点豆油去到坟地。所谓面灯,就是把面粉和好,做成一个高脚杯型,用香缠上棉花,插在杯心,然后冻硬。这事一般都由妈妈和婶子来做,而送灯,就是我们晚辈人的专利了。到了坟头,在地上踹个雪窝,把面灯放在里面,倒上豆油,点着。如果是二人合墓,灯里做两个灯捻,然后烧纸磕头起身回屯。这时再回头一看,野地里,白雪中灯光闪闪,也很壮观。这风俗现在还有,不过不再做面灯,改用一种使用五号电池的灯。

正月十五老百姓也叫“灯花节”。早年有撒灯的举动,即在一口铁锅里,把谷糠伴上煤油,用明火点着,用马爬犁拉着,沿着村街,边走边撒在地上,看起来像一条火龙。还有一个请姑姑的活动,到寡妇人家偷一个饭勺子,那时饭勺都是木制的。拿回家,把饭勺糊上纸,画上眉眼鼻口。下面用树权做腿,再给它穿上小衣服,由童子背着,后面跟几个人,念着什么咒语,专找胡同旮旯的地方走。据说姑姑专在肮脏的地方生活。转几圈以后,问背者:“沉不沉?”如说沉就证明请到了。转回家中,炕上放一张桌子,用人扶着站在桌边。然后一帮人围着问吉问凶,事先声明,好,磕几个头;不好,磕几个头。这“姑姑”就磕起头来,有时说好有时说坏,也不知真假。玩闹够了,再顺着原路把姑姑送回去,把饭勺子拆下来,洗干净,偷偷给人家送回去,这种活动后来就没有了。

正月十五晚上,还有一个健身活动。就是年轻女子成群结队,到南沟子上去滚冰,说可以防病祛灾。我也随姐姐们去过,躺在冰上看着天上的明月,可地打滚,也别有一番诗意。正月十六晚上,在睡觉前,令一个孩子提着灯笼,房前屋后,犄角旮旯都照一遍,说可以求得全年亮亮堂堂,至此快乐的大年就结束了,小孩们又盼着过下一个年了。

不过,还有一点应该说说。我们那块的人把初一到初十,都与事物联系起来,一天代表一样事物。常听大人说的是:“一鸡、二菜、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人七、马八、九籽、十成”。而在《荆楚岁时记》里,则为“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这可能是中国南北差异所致,但鸡日和人日是一样的。每年到人日子这一天,几乎家家都要吃打卤过水面条,祈人长寿,而且十七,二十七也吃,说是中和老年的日子;初十这一天专门吃饺子,说可以看一年收成的好坏,这个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同类推荐
  • 浪潮曲

    浪潮曲

    作者从创作的散文中选收了三十一篇文章,散文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部队的斗争生活,语言清新、朴实,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
  • 走进文学的深处

    走进文学的深处

    本书辑录骆玉明教授撰写的各类随笔三十多篇,其内容或是陈述个人作品的主旨、创作的经过,或是对同道、朋友著作的点评……对学界中人的恳切情意,对学术的热忱态度,对人生思想的感悟,在字里行间闪现。这些文章,有曾经发表过的,也有首次面世的,文字既华丽典雅,又言简意赅,体现出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和独特情思。
  •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成就很好的散文家,原名自华,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及“五四”运动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辗转任教,1925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创作上转向散文。《踪迹》《背影》等脍炙人口的散文集即写于此时。1931年赴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将沿途所见所感集成《欧游杂记》流传一时。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在学术研究上成就斐然。1948年拒受美国救济粮,表现出一个爱国文人的高尚情操,后因病去世。
  • 商市街 回忆鲁迅先生

    商市街 回忆鲁迅先生

    《商市街》是萧红的散文集,创作完成于1935年5月15日,作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二集第十二册,1936年8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署名悄吟。收入散文《欧罗巴旅馆》、《雪天》、《他去追求职业》、《家庭教师》、《来客》、《当铺》、《广告员的梦想》、《家庭教师是强盗》、《十三天》、《拍卖家具》、《最后的一个星期》等41篇,后附郎华(萧军)《读后记》1篇。
  • 井冈山的答卷

    井冈山的答卷

    一部全方位叙写革命老区井冈山在全国波澜壮阔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率先脱贫摘帽奔小康的报告文学。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是共产党人交给人民的答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凌翼深入井冈山乡村,地毯式实地采访了120多个村组,以细腻的笔触、真实的细节全景式勾勒出井冈山精神谱写的新时代史诗性画卷。
热门推荐
  • 孕产妇护理大全(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孕产妇护理大全(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大大增强。人类的繁衍是从婚育开始的,优生优育至关重要。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一对夫妇都希望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儿童是祖国的明天,如果儿童出生有缺陷,不但给个人造成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 真理小姐被埋在雪里

    真理小姐被埋在雪里

    真理小姐在某个下雪的冬日发现自己躺在伦敦的公墓里,身边只有狗子歇洛克和一位化名Mr.H的先生给她留下的档案袋。文森特:恕鄙人直言,我只想在壁炉边听听收音机。奥古斯特:只要能为美丽的小姐们服务就在所不辞。宋真理:你们给我靠谱一点啊!“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公墓里,雪已经埋住了我。”——即将问世的新能源乙太,死在自己家中的贵族夫人和她的情夫们,没有过去的真理小姐与她的伙伴们一面寻找真相,一面寻找自己。真相就像玫瑰一样虽然带刺却叫人向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欲望之门

    欲望之门

    这是三个女人为了追求梦想而不幸迷失自我的故事。在金钱的诱惑下,在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里,她们能否坚持住最初的愿望?她们为了理想、为了梦想,忍辱偷生、委曲求全,最终,她们又能得到什么?本书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不追求花里胡哨的叙事笔法,不追求光怪陆离的写作技巧,行文以新闻纪实报道、报告文学的笔法白描勾勒。作者摈弃宏大叙事,摈弃偶像崇拜,而追求人性的解构。在这部书里,没有一个人是主角,读者也看不到一个高大全的偶像形象。她们的身上都有着隐秘的过往,内心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 逆天改命之是个女主

    逆天改命之是个女主

    未来的某一天,科技与修仙共存,变异与改造齐飞,每个人都要选择自己前进的方向。她是200年来第一个被最高学府开除的学生,还是被冤枉的,也是第一个进入必死结界没死的人,还是第一个带领地球抵抗外星球的人。但最终,她大抵也逃不过消失的命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毒医女魔头

    毒医女魔头

    她是神级强者,却自曝而亡重生在紫眸废材身上,修为尽失,受尽欺凌。废物?妖孽?泥煤,她堂堂将军府嫡女,岂是旁人可以欺负的,她会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何会这般红!灵力?斗气?她灵武双修岂是他人可及!智商?运气?她两世灵魂岂是他人可比!神级强者想杀她,很好,废他丹田,毁他四肢,看他如何嚣张!神兽想与她契约,不错,先打得满地找牙,再看是不是合适!别人炼丹,她制毒,一手银针,一手毒药,打得众人措手不及!血脉激发,生死契约现,这个王霸之气浓厚的男人是谁?炼神丹修神器,驭百兽统万人,素手翻云,脚踏苍穹,无人可挡!
  • 创业,从一个简单的创意开始

    创业,从一个简单的创意开始

    本书讲述的不是空泛的长篇大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技巧、步骤。既有方法,又有实例。使用这些方法,作者成功授权的20多个创意为企业带来几十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自己也因此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他数以千计的学生也通过这一方法,成功地将创意转化为丰厚的收入。避免漫长、复杂而耗费资金的艰难过程,将简单的创意推入市场,并获得收益。创业,只需从一个简单的创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