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04600000003

第3章 老人与海(1)

一个老人,独自在墨西哥湾流中驾小船钓鱼。一连去了八十四天,他却一条鱼也没捞着。开头四十天,还有个小孩陪着他。可是,四十天还没抓到一条鱼,男孩的父母说话了,老头如今准是“撞煞”,意思是倒霉至极点。于是男孩听话,上了另一条船,头一个星期就捕了三条好鱼。男孩看见老人每天回港船总是空荡荡的,心里发酸,总是走下岸,帮老人背钓索卷、鱼钩鱼叉、桅杆卷帆什么的。帆上的补丁是面粉袋打的,收拢后真像一面永远言败的旗帜。

老人瘦骨嶙峋的,脖颈子上刻着深深的皱纹。褐斑片片,从两颊一直延伸到下巴附近,那是热带海面反射的太阳光造成的良性皮肤瘤。他的双手常用缆绳拉大鱼,上面勒出了一道道的深疤。但是这些伤疤没有一块是新的,活像沙漠求鱼处的古老剥蚀岩层。

他身上的一切都古老,除了那双眼睛。他的眼睛跟海水一般蓝,眼神乐观,一副好像从未打被败过似的神情。

“桑提亚哥,”他们俩把小船拖上岸。往上爬时,男孩对他说,“我又可以陪你出海了。我家挣了一点钱了。”

男孩捕鱼是老人教会的,所以男孩爱他。

“不要,”老人说,“你交上了一条幸运船。就跟他们待着吧。”

“记得吗,曾经有一次你八十七天没鱼,然后接下来的三个礼拜,天天捞大鱼呢。”

“记得,”老人说,“我知道你不是因为对我失去信心才走的。”

“爸爸让走我的。孩子嘛,必须得听话的呀。”

“明白,”老人说,“天经地义的呀。”

“他呢,信心不足。”

“是啊,”老人说,“可是我们信心十足,不是吗?”

“对呀,”男孩说,“请你到露台饭店喝杯啤酒好吗,然后一起把家什背回去。”

“为什么不呢?”老人说。“都是打鱼的哥们儿嘛。”

他们坐在露台饭店喝着酒,不少渔夫拿老人开玩笑,他可并不着恼。那些年纪大一点的渔夫望着他,心里苦楚。不过他们表面上并不流露,只是礼貌地谈起潮流、钓索的深度;讨论天气一直放晴,以及他们在海上的见闻。当天打到鱼的渔夫都已回港,已经把马林鱼屠宰了,整片儿横排在两块木板上,每块木板的一端由两个人抬,摇摇晃晃地送到收鱼站,等冷柜车拉往哈瓦那鱼市场。捕到鲨鱼的人已送到了海湾对面一边的鲨鱼加工厂,挂在滑轮吊车上,掏去肝胆,切掉鱼鳍,剥去鱼皮,将鱼肉切成一条条腌制着。

刮东风的时候,鲨鱼加工厂隔着海港送来一股子腥味。但今天只有淡淡的一丝味道,先是风向转北,后来风竟停了,露台饭店阳光充沛,十分宜人。

“桑提亚哥。”男孩说。

“哦。”老人答应着。他握着酒杯,想着多年前的往事。

“就明天一天,我可以出去替你打沙丁鱼吗?”

“不用。你打棒球去吧。我还划得动船,罗赫里奥替我撒网。”

“我很想去。即使不能陪你钓鱼,也想帮上一把。”

“你请我喝了啤酒,”老人说,“你已经是大人啦。”

“你第一次带我上船时,我有多大呢?”

“五岁吧,那天我把一条青大头没有遛够遛疲就拖上船,差一点把船撞碎,你也差一点玩完。记得吗?”

“我还记得鱼尾巴噼里啪啦拍打着,船上的座板打断了,还有棍子打鱼的声音。我还记得你把我甩到船头,那儿搁着湿漉漉的钓索卷,我感到整条船在颤抖,你啪啪地用棍子打鱼的声音就像砍树。还记得我浑身上下都是甜丝丝的血腥味。”

“你当真记得这些事儿,还是我刚跟你讲过呀?”

“我们第一次一起出海,所有事情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老人那饱经日晒的眼睛望着他,充满信任与怜爱。

“你要是我的儿子,会带你出去赌一赌,”他说,“可是你有爸爸妈妈,又上了一条幸运船。”

“我可以去打沙丁鱼吗?我还知道从哪里弄四个鱼饵呢。”

“我自个儿还有今天剩下的,放在盒子里腌着呢。”

“给你弄四条新鲜的鱼吧。”

“一条。”老人说。希望和自信心从没离他而去,可现在又油然而生。

“弄两条。”男孩说。

“两条就两条。”老人同意了,“不是偷的吧?”

“偷我也是愿意的。”男孩说,“不过这次是买来的。”

“谢了。”老人说。他十分朴实,不会去纳闷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服软了。可他心里知道自己此刻做到了这份谦恭,深知这并不丢份,对真正的自尊心也无伤大雅。

“看这海流,明天是个好日子。”他说。

“打算上哪儿?”男孩问。

“远海,风向转了才回港。想天亮前就出海。”

“要想办法叫船主人也到远海去作业,”男孩说,“这样,你要是钓到了大家伙,我们可以赶过去帮忙呢。”

“他可不喜欢远海作业的。”

“是啊。”男孩说,“不过我会看见他看不见的东西,比如说有鸟儿在追鱼,会叫他赶去追海豚的。”

“他眼睛就这么糟糕吗?”

“简直是个半瞎子。”

“奇怪了,”老人说,“他从没捕过海龟。那玩意儿才伤眼睛呢。”

“可你在‘蚊子海岸’捕海龟多年,眼力还是挺好的嘛。”

“我是个怪老头嘛。”

“抓到真正的大鱼,你现在还有力气对付吗?”

“想来还是有的吧。再说我还有不少绝招呢。”

“我们把家什背回家吧,”男孩说,“这样我可以拿网去捕沙丁鱼。”

他们拿起船上的家什。老人把桅杆扛在肩头,男孩捧着木箱,里面是编得致密的褐色钓索卷,接着提起鱼钩和带杆鱼叉。盛鱼饵的盒子藏在小船的船尾下面,还有那根用来镇拖到船边的大鱼的棍子。不会有人来偷老人的东西,不过还是把桅杆和粗钓索带回家去,露水打湿了不好,再说,尽管老人深信当地不会有人来偷他的东西,但他认为,把一把鱼钩和一支鱼叉留在船上是引诱人偷盗,完全没必要。

他们顺着大路走到老人的窝棚,从敞开的门走进去。老人把绕着帆的桅杆靠在墙上,男孩把木箱和其他家什搁在旁边靠着。桅杆跟窝棚内的单间屋子差不多长。窝棚用当地大树“王棕”的坚韧苞壳做成,那种棕榈树高大无比。里面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泥地上有一处用木炭做饭的地方。褐色墙壁用纤维结实的王棕叶展平了叠盖而成,上面有一幅彩色的耶稣圣心图和一幅科布莱圣母图。这是他妻子的遗物。墙上曾经挂着妻子的彩色照片,但他取下了,因为看了觉得形影相吊,如今放在屋角的搁板上,他的一件干净衬衫下面。

“有什么吃的吗?”

“一锅鱼煮黄米饭。要吃点吗?”

“不啦。我回家去吃。要我给你生火吗?”

“不用。一会儿我自己来生。吃冷饭也可以。”

“我把鱼网拿去好吗?”

“当然好喽。”

其实并没有鱼网,男孩还记得他们一起把它卖掉了。然而他们每天要虚张声势一番。也没有那锅鱼煮黄米饭,这一点男孩也知道。

“八十五是幸运数字,”老人说,“你想看到我逮住一条大家伙吗,剥皮去骨后还有一千多磅?”

“我拿鱼网捞沙丁鱼去。你坐在门口晒太阳好吗?”

“好啊。我有昨天的报纸,就来看看棒球消息吧。”

男孩不知道昨天的报纸是不是也是弄虚的。但是老人把它从床下取出来了。

“佩里科在货栈里给我的。”他解释着。

“我弄到了沙丁鱼就回来。我要把你的鱼跟我的一起用冰镇着,明早就可以分享了。等我回来了,你告诉我棒球的赛况。”

“扬基队不会输。”

“恐怕克利夫兰印第安人队会赢。”

“相信扬基队吧,好男孩。别忘了大明星迪马吉奥。”

“我怕底特律老虎队,也怕克利夫兰印第安人队。”

“当心点,要不连辛辛那提红人队和芝加哥白短袜队,你都要怕啦。”

“你仔细看报,等我回来了给我讲讲。”

“你看我们该去买张彩票吗?末尾是八五的,明天可是第八十五天。”

“可以的呀,”男孩说,“不过你上次创纪录的是八十七天,这个数字怎么样?”

“好事儿不会成双的。你看能弄到末尾是八十五的吗?”

“我可以去预订一张的。”

“订一张。要两块五呢。我们向谁去借钱呢?”

“这个容易。我总能借到两块五的。”

“也许我也借得到呢。不过我不想借钱。先是借钱,再是讨饭啰。”

“穿暖和点,老头儿。”男孩说,“别忘了,这是在九月里。”

“正是大鱼露头的月份。”老人说,“在五月里,人人都是好渔夫呢。”

“我现在去捞沙丁鱼。”男孩说。

男孩回来的时候,老人在椅子上熟睡着,太阳已经下山了。男孩从床上捡起旧军毯,披在椅背上,盖住了老人的双肩。这模样挺怪,人老迈,肩膀却依然强健,脖子也依然壮实。老人睡着了,脑袋向前耷拉着,颈背的皱纹也不大明显了。他的衬衫上不知打了多少补丁,弄得像那张帆一样,补丁被阳光晒成了深深浅浅的颜色。老人的头显得非常苍老,眼睛一闭,脸上一点生气也没有。他光着脚,报纸摊在膝盖上,一条胳臂压着才没被晚风吹走。

男孩撇下老人走了,回来时,老人还是睡着。

“醒来吧,老头。”男孩说,一手搭上老人的膝头。

老人张开眼睛,一时仿佛正从老远的地方醒过来。随后他笑了。

“你拿了什么来?”他问。

“晚饭。”男孩说,“我们开饭吧。”

“肚子不大饿哟。”

“得了,吃吧。不能光打渔,不吃饭。”

“以前就这样过的。”老人说着,站起身来,拿起报纸折好。

然后他动手叠毯子。

“毯子裹在身上吧。”男孩说,“只要我活着,你就不会饿着肚子打鱼。”

“那就祝你长命百岁,多保重吧。”老人说,“吃什么?”

“黑豆米饭、油炸香蕉,还有炖肉汤。”

这些饭菜放在双层铁皮饭盒里,是男孩是从露台饭店拿来的。他口袋里有两副刀叉和汤匙,分别用餐巾纸包着。

“是谁给你的?”

“马丁。饭店老板。”

“我得去谢谢他。”

“我已经谢过啦,”男孩说,“你用不着去谢他了。”

“我要给他一块大鱼肚皮肉,”老人说,“这样帮我们不止一次了?”

“我想是吧。”

“那么,除了鱼肚皮肉以外,还应该再送他些别的东西。他替我们想得真周到。”

“他还送了两瓶啤酒。”

“我喜欢喝罐装啤酒。”

“知道。不过这是瓶装的,阿图埃依牌啤酒,我要把瓶子送回去。”

“你真周到!”老人说,“我们开吃吗?”

“早就请你吃啦,”男孩温和地对他说,“你不准备好,我是不愿打开饭盒子的。”

“准备好啦,”老人说,“只消洗洗手就行。”

你上哪儿去洗手呢?男孩想。村里的水龙头在大路上,隔着两条街。我得帮他把水提到这儿,男孩思忖,还有肥皂和好毛巾。我怎么这样粗心?我得再弄件衬衫和一件茄克衫来,好让他过冬,还要一双什么鞋子,并且再弄条毯子。

“这炖肉汤妙极了。”老人说。

“给我讲讲棒球赛吧。”男孩请求他。

“美国联赛,总是扬基队的天下,早跟你说过啦。”老人兴高采烈地说。

“他们今儿个输了。”男孩告诉他。

“这算不了什么,大明星迪马吉奥恢复他的本色了。”

“他们队里还有别的好手呢。”

“这个自然。不过有了他就不一样了。在另外那个联赛中,布鲁克林队对阵费城队,我一定要支持布鲁克林队。不过话得说回来,我没有忘记迪克·西斯勒和老公园里打的那些击球。”

“这种球,再没有打出过了。我见过的击球中,他打得最远。”

“你还记得他过去常来露台饭店吗?我想带他出海钓鱼,可是不好意思对他开口。后来我要你去问,可你也不敢。”

“记得。真是大错特错了。他很可能跟我们一起出海的。那样,我们可以回味一辈子了。”

“我好想带大明星迪马吉奥去钓鱼的。”老人说,“听说他父亲也是打渔的。也许他当初也跟我们一样穷,会理解我们的。”

“大明星西斯勒爸爸可没有穷过,他爸爸像我这样年纪就在大联赛里打球了。”

“你这样年纪的时候,我就在跑非洲的横帆轮船上当水手了,还见过狮子在晚上到海滩上来溜达呢。”

“我知道。你跟我讲起过。”

“我们是讲非洲,还是棒球?”

“我看讲棒球吧。”男孩说,“给我讲讲大明星约翰·J.麦格劳的情况。”他把这个“J”念成了西班牙语的“何塔”。

“想当年,他有时候也常到露台饭店来。可是他一喝上酒,就变得态度粗暴,骂骂咧咧的,令人难以接近。他一门心思想着棒球,想着赛马。至少他口袋里老是揣着赛马的名单,常常打电话谈赛马的名字。”

“他善于理财呀,”男孩说,“我爸认为他是最伟大的理财大师呢。”

“那是因为他来这儿的次数最多嘛。”老人说,“要是迪罗谢每年都来这儿,你爸就会认为他是最伟大的理财大师了。”

“说真的,谁是最伟大的理财大师呢,卢克呢,还是迈克·冈萨雷斯?”

“我认为他们不相上下。”

“最好的渔夫是你。”

“不。我知道有比我强的渔夫。”

“算了吧!”男孩说,“好渔夫很多,还有些很了不起。但只有你独一无二。”

“谢谢你。讲得我很开心。希望不要上来一条鱼,大得我对付不了,证明我们讲错啦。”

“这种鱼是没有的,只要你还是自以为的那样强壮。”

“我也许不如自以为的那样强壮了,”老人说,“可是我有不少绝招,而且大有决心。”

“现在就该去睡觉,明早才精神呢。我要把东西送回露台饭店。”

“那么祝你晚安。早上我去叫醒你。”

“你是我的闹钟。”男孩说。

“年纪是我的闹钟。”老人说,“为什么老头儿醒得特别早?难道是要让白天延长些吗?”

“说不上来,”男孩说,“只知道少年睡得死,起得晚。”

“我记在心上,”老人说,“到时候会去叫醒你的。”

“我不愿让船主人来叫醒我。好像我比他差劲似的。”

“我懂。”

“睡个好觉,老头。”

同类推荐
  • 六月歌声

    六月歌声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午夜撞见狄更斯

    午夜撞见狄更斯

    “狄式”惊悚悬疑小说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心脏骤然紧绷,更有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在一个个看似怪异荒诞的故事背后,深藏着社会中的荒谬和冷漠,也隐含了人性中的贪婪与险恶,当然也有世界上的真挚、善良和温情。
  • 前进吧,火红的拖拉机

    前进吧,火红的拖拉机

    这是一部反映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中篇小说。作品围绕着使用拖拉机问题上的一场尖锐斗争,塑造了以共青团员、回乡知识青年孙勇凯为主角的一组英雄群像。他们在毛主席的光辉思想指引下,敢于反潮流,敢于抵制错误路线,显示了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我国农村广大贫下中农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崭新的精神面貌。
  • 把你的脚放我鞋里试试

    把你的脚放我鞋里试试

    年轻时,我与妻子爱争吵,算是一对丁当夫妻。遇见鸡毛蒜皮的、不足挂齿的任何一件小事情,都会丁丁当当地争吵一番。争吵变成解决夫妻之间所有问题的唯一办法。一天三小吵,三天一大吵,是我与妻子年轻时的家庭生活常态。夫妻间争吵,越争吵越起劲,像一对斗红眼的公鸡,不能见面,一见面就争吵,不争吵就无事可干,无话可说。人们说,家庭是一个表达爱的地方,不是一个说理的地方。夫妻争吵时,哪里还能顾及到爱的表述,恨不得一口吞下对方,相互指摘,相互伤害,成了唯一的表达模式。那个时候,闺女小,上幼儿园。我们吵起架来,不会顾及到她的存在,更不会想到对她的伤害。
  • 回归悲剧(卫斯理珍藏版)

    回归悲剧(卫斯理珍藏版)

    卫斯理与国际警察纳尔逊先生,联手侦查「蓝血人」事件,又有新突破——源自土星的「蓝血人」方天,二百年来默默在地球上,寻研机遇重回家乡。最后,他成为太空计划的要员,祈望火箭一飞冲天,回归土星。可是,正当以为一切顺利进行中,他却遇上了月神会的掳劫。卫斯理为了营救外星好友,直闯虎穴,通过险阻重重,方天以为家乡在望,怎知仍是敌不过「获壳依毒间」……方天用尽方法回归的时候,并不知道他的星球已然发生了悲剧。但,如果他知道,他会怎样呢﹖当然,他一样会选择回去,他是无法在地球上生活下去的,原因十分简单,他不是地球人。
热门推荐
  • 皇上,让我好好疼你

    皇上,让我好好疼你

    简介不符合要求,请按照规定重新拟定。
  • 魔武极仙

    魔武极仙

    受屈辱,逆修仙,修得无上妙法,俘获绝代佳人!凡间卑微的小人物机缘之下获得魔道圣物,从而踏上逆天修真之路!夺宝库、翻云覆雨、踏六界、唯我独尊。
  • 华严经关脉义记

    华严经关脉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虎口拔牙

    虎口拔牙

    在明朝嘉靖年间,浙江省淳安县有位县令,名叫海瑞,字汝贤,号刚峰,乃广东琼山人。海瑞后来官升御史巡抚,为人一世廉洁,两袖清风,刚直不阿,兴利除弊,抑制豪强,扶植贫弱,颁行“一条鞭法”。可谓“徇私枉法用鞭刑,王子犯法与民同”。据史记载和民间传说,海瑞背过纤、罢过官……还没听说他在虎口里拔过牙。
  • 洪太太(程乃珊小说系列)

    洪太太(程乃珊小说系列)

    《洪太太》则是其短篇精选。程乃珊的短篇写得气韵盎然,别具风味。上海的人间风味,在她笔下显示出有血有肉的独特气质。《尴尬年华》《父母心》《黄丝带》一则则故事曾牵引过一代上海人的心弦。
  • 逝水流

    逝水流

    我们走的太远,以至于连出发时的目的都忘了.我们一直以为我们会这么干净的走下去,倔强着昂了头走下去。最终呢???
  • 给自己的情书

    给自己的情书

    我的世界,你不在乎;你的世界,我被驱逐。我真的喜欢你,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终没有骗到自己。只有将这样的感触,写一封情书,给自己祝福。
  • 真理就这么简单

    真理就这么简单

    毋庸讳言,这个世界已经变得如此复杂,以至于有人说:我们面对的困境不再是知识不足,而是信息过剩。人类也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迷惘:书店里有很多书指导你如何生活、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应付这样那样的问题,杂志上也连篇累牍地告诉你如何说话、如何察言观色、如何八面玲珑。不用说,这些人生指南常常是相互矛盾,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 地下人·皮克

    地下人·皮克

    《凯鲁亚克文集:地下人·皮克》包含《地下人》和《皮克》两部小说以及一篇导言构成。《地下人》创作于1953年,1958年出版,讲述了他与爱莲·李之间的跨种族恋爱。《皮克》1971年出版,讲述了小男孩皮克在相依为命的祖父去世后,前往纽约投奔哥哥,而后两人一同巡游美国的故事。安·道格拉斯的长篇导言清晰地勾画了凯鲁亚克的创作生涯及其在文学以及文化史上的地位,对普通读者较难理解凯鲁亚克特有的写作风格的成因和接受史,阐释地尤为详细。这篇导言对读者是很有益的。
  • 文娱的良心

    文娱的良心

    有人说,他是文娱界的良心。说这话的人,你的良心不会痛吗?……很多年以后,人们不记得十一的挖坑不填、死女主、死男主……人们只记得他那颗善良的心。——————PS:此文有毒,主角有病,病得不轻,报复心极重,娱乐而已,不必较真……书友群20338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