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29300000002

第2章 去看杨绛

陆文虎老师深夜发短信给我说,正月初六下午,我们一起去看望杨绛先生。我立即回复道,太好了。杨绛一百零一岁了,先生是我最喜欢也最尊敬的中国作家之一,还是文学大师钱锺书的夫人。翌日下午三点,我和陆文虎老师及师母一起出发,到北京三里河杨先生居住的小区。记得以前有文章说,这里是国家副部级干部才能享受的住房,但我看了小区的环境,才发现这里已颇显陈旧和狭窄,与想象中的那种清净与优雅,真是相差甚远。钱锺书和杨绛夫妇“文革”后便一直住在这里,让我顿时有了很多尘世之感。待到上楼,尚未到门前,防盗门便已经打开了,杨先生和保姆一起等待着,热情地迎接我们。

杨先生把我们请进了客厅,待坐定。我立刻环顾了一番,发现地面还是水泥铺地,墙壁也因年岁太久,暗淡了很多;门窗的设计还是七八十年代的风格,油漆也因时间太久而脱色不少。客厅北侧和东侧各有一个陈旧的小书架,上面陈列着大部头的外文书籍,这些或许就是钱先生生前用过的外文工具书。北侧的书架顶端是一大排商务印书馆刚刚出版的精装本《钱锺书手稿文集》,文集前则并排放着钱先生和女儿钱媛的照片。在这个书架的旁边,有一个小木凳,上面摆着不少新书和刊物,我进门时顺便浏览了一下,发现有最新的上海《收获》杂志和几册广东的《随笔》杂志,估计都是杂志社新赠的刊物;还有一册吴泰昌的著作《辛亥文谈》放在上面,想必也是刚赠的新书。书架前的一个木凳上摆放着一大盆的君子兰,正开着满枝的鲜花,整个屋子都尽显生机与春意。

沙发在西侧。对面则是一个旧书桌和一把椅子,书桌上放着一排书信,我想这便是杨绛先生工作的地方了。没想到杨先生的书房就设在客厅中,那些精彩的文学作品,也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书桌前方有一个冲向阳台的侧门,还有一个很大窗户,室外的光亮全都洒在了这个客厅之中。我记得杨绛先生在她的著作《走在人生边上》写到,她通过窗户,可以常常看到外面的大树和飞来飞去的小鸟。西侧的墙上,还挂有两幅书法,我注意到一副是清人吴大澂的篆体字对联,上联是“二分流水三分竹”,下联是“九日春阴一日晴”;另外一幅为晚清书法家王文治的行书条幅,“快霁一天清淑气,健帆千里碧榆风,满舡书画同明月,十日陏花窈窕中。”内容是为米芾的《虹县诗》。还有一幅工笔山水画,未来得及细看款识,故不知何人所作。对面的墙上是两幅“寿”字,杨先生特意向我们介绍说,右边的一幅是十字绣,一针一针绣制的,显然对此很珍重。

杨先生让我们坐在她两旁,沙发虽挤,却让人倍感亲切。她握着陆文虎老师的手,问他是否还在研究钱先生的《管锥编》。陆教授忙说,还在读。杨先生立刻很高兴地说,钱先生的书,陆文虎是读得最踏实的。接着便又讲到一件旧事,大约是钱先生的手稿,大家都认不出是什么字,请周振甫看过,也请张中行看过,但杨先生觉得他们说的都不对,但究竟是什么字,她也一时搞不清。后来还是陆文虎从原来最初发表的刊物上查证出来了。有关钱锺书的学术研究,我不敢妄断,但陆文虎早年编著《管锥编谈艺录索引》,钩沉和编选钱先生的文集《人生边上的边上》,以及参与编辑和校订三联书店出版的《钱锺书集》,若没有扎实细致的读书功夫,这些工作是根本不可能胜任的。论钱先生的著作,正如杨先生所言,陆文虎可能是最熟悉的少数读者之一。

我这才明白,杨先生是最喜欢踏实做学问的人。那些沽名钓誉,依靠钱先生和杨先生而进行学术投机或抬高自己的行为,是他们两人最厌恶的事情了。这些,文虎师作为他们多年的忘年之交,一直做得很好。也难怪,陆文虎虽然并非专职的学者或教授,却能够与他们夫妇两人相识相交二三十年。二〇一〇年是钱锺书先生的百岁诞辰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会后由北京三联书店编选出版《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据说每一个作者的文章都是杨先生亲自审定和编排的;陆文虎教授的纪念文章《对钱锺书学术境界的一种理解》,被杨先生特意放在了第一篇。

杨先生接着告诉我们,德国汉学家莫宜佳博士(Pro-fessor Dr.Monika Motsch)马上要到清华大学做访问学者。这次莫宜佳来中国的主要目的,就是将钱先生留下的外文书稿全部翻译成为中文,以便能够起到普及的作用。因为钱先生留下的这些外文笔记手稿,涉及英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和拉丁文等多种语言,而莫宜佳夫妇作为研究钱锺书的汉学家,不但精通中文和德文,而且以上这些欧洲语言,他们夫妇也都很娴熟。因此,莫宜佳夫妇自然是最好的人选。据说北京的商务印书馆专门为此拨款三百万,用于钱先生手稿的整理、翻译和出版。杨先生说莫宜佳给她打电话,非常幽默和风趣。可以想见,海外汉学家中,莫宜佳是杨先生最喜欢的一位了。陆师告诉我,杨先生听力不佳,现在所戴的这副助听器,便是莫宜佳赠送的德国西门子牌的。

这位莫宜佳博士,之前我是知道的。她曾在一九八八年的德国法兰克福出版社出版了自己翻译的《围城》德译本,钱锺书先生曾专门给莫宜佳的这个译本写了序言。后来,莫宜佳还就钱先生的学术著作《管锥编》写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文章,也得到了钱先生的专门肯定。一九九〇年,莫宜佳还曾到北京大学做学术访问,由陆文虎介绍,参加了刚刚杀青的电视剧《围城》的首映观摩活动。钱锺书的外文笔记手稿,也是莫宜佳用了两个暑假的时间,帮助杨先生整理完成的。莫宜佳初学古希腊语文,后专攻英美文学,曾研究庞德与中国。庞德对中国语文一知半解、无知妄解,增强了莫宜佳探讨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决心,她后来在台湾学习中文,并多次访问北京。最后,莫宜佳取得双料博士,并成为德国波恩大学东方语言系的教授。想来杨先生也是喜欢莫宜佳的这种对于学术的韧劲的。

杨先生思维清晰,言谈幽默,我们不时被她谈到的话题所逗笑,诸如谈到春晚、谈到广告、谈到美食,还有养花、书法、计算机、养生、健身,等等,范围实在是开阔,见解也令人赞叹。说起自己的健身,杨先生谈性甚浓,特意向我们介绍了“八段锦”,她说这是钱先生生前教给她的一种运动方式,现在每天都要在家里锻炼,说着便一边为我们背诵锻炼的口诀,一边在座位上示范了起来,一招一式都是非常的专业和认真。她还说现在自己身体各方面都不错,就是心脏有衰竭的情况,但一转眼,她就向我们调侃说,老年人得这种病最好了,既不痛苦,也不传染,还特别干净。如果自己快死了,便躺在床上,谁也不打搅。大家被她的幽默和开朗逗得大笑。

她还高兴地说到,意大利的一个教授给她寄了意大利文的论文集,收录了自己的作品《走到人生边上》的部分章节,可惜我们都不懂意大利文,只能翻翻作罢。而香港中文大学的英文版中国文学刊物《译丛》(Renditions)2011年秋季号,隆重推出了一册她的译文专号(Special Lssue:Yang Jiang),以庆祝杨先生的百岁诞辰。其中收录了话剧《称心如意》(Heart's Desire)、散文《记钱锺书与〈围城〉》(On Qian Zhongshu and Fortress Besieged)、论文《记我的翻译》(My Translations)以及回忆录《我们仨》(We Three)和《走在人生边上》(Arriving at the Margins of Life)的节选,等。杨先生说这些东西都是他们专门找英文专家翻译的,出版前经她同意。我接过来看了看,印刷和装帧都很精美,其中还收录有杨先生著作作品版本的书影以及她与钱先生的照片,封面则是杨绛先生的四幅照片,有童年的,有青年的,还有老年的,其中一幅是近照。

杨先生指着其中一幅青年时的照片说,那时候自己的身材多好,哪像现在像个“团子”一样。师母马上说,您现在这样的身材才最好,既不胖也不瘦,杨先生便很高兴地笑了。她向我们赞叹说,意大利的教授真聪明,他写给杨先生的书信地址,是杨先生写给他的地址,剪下来复印后,再粘上去的,她接到信一看,很吃惊,难道这不是自己的笔迹吗?而这册英文本的译文集,她自己看过了,觉得不妥的地方便一一改过来,但最后印出来还是原来的样子。不过,她立马解释说,自己的英文是皇后英文,连她的女儿钱媛都曾说,尽管她的英文很地道,但许多已经落伍了。我看了看这册《译丛》,由香港的一家商业银行赞助出版,不过所罗列的学术顾问,竟然都是海内外非常知名的学者,诸如马悦然(Goran Malmqvist)、夏志清、刘绍铭、宋淇、乔志高,等等,十分神气。

陆老师向我介绍,此《译丛》杂志是非常专业的英文翻译刊物,曾发表并翻译过钱锺书先生的作品。我后来在网上查到陈子善教授的一篇介绍文章,其中谈到这本刊物的情况,觉得很有价值。《译丛》继承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英文月刊《天下》杂志(T'ien Hsia Monthly)的传统,以向英语世界读者介绍中国历代优秀文学艺术为己任,英译作品包括从唐诗宋词到元明戏曲,从《西游记》到《红楼梦》,还有张爱玲翻译的《海上花列传》、钱锺书的《围城》和白先勇的“台北人”特辑等等。来自世界各地的译者都是一流的高手,译文都反复推敲,力求精当,从而使《译丛》以其纯正的文学趣味和严谨的学术性在海外学界有口皆碑。难怪杨先生会如此郑重地向我们介绍这本刊物和有关她的译作。

大约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天色渐晚,我们准备起身告辞。陆老师请杨先生为我带来的著作签名,我立即拿出新买的《我们仨》。杨先生接过新书,问了我的姓名,又请陆文虎为她亲自写了一遍,然后拿着书到客厅的书桌前为我签名。我站在她旁边,杨绛先生翻开书,在扉页上停了一下,说,这个地方不能签,因为担心自己写不好,又不好涂改,我当时没有听太明白,后来才发现这张纸相比其他纸张要光滑很多。于是,她便在扉页后的书名页上一笔一画地写道:“朱航满小友存览杨绛二〇一二年一月二十八日”,字迹清晰,娟秀有力,看笔力,哪里像是一百零一岁的老人。记得我们刚来时,大家都恭贺她一百零一岁了,她还很骄傲地向我们解释说,她已经是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了;《西游记》里有个不死婆婆,她真担心自己就是那个不死婆婆呢,惹得我们都笑了。杨先生是用了传统算法,按照虚岁来讲,杨先生还真是一百零二岁了。

杨先生的著作我存有很多版本,从单行本、精装本到文集和选集,都不止有一套,而这册有先生签名的《我们仨》,自然是最珍贵的了。为了选择带什么著作请先生签名,我还颇费了一番心思,但最终还是选了这册《我们仨》。在去杨先生家的路上,我突然很后悔,担心这册书会不会让先生勾起伤感的回忆,但没想到杨先生和我们谈起钱先生和她的女儿,都是轻松自如的,没有丝毫的感伤与不快。其实,杨先生的代表著作中,哪一篇和哪一部,又何尝不是渗透着对往事与记忆的伤怀和疼痛呢。而这部《我们仨》,其中写到的温暖与幸福,又是多少人所难以企及的呢。我的这册杨先生签名的《我们仨》,是二〇一一年四月新近印刷的版本,距离二〇〇三年七月的第一次印刷,已经是第三十三次的印刷了,总计印刷达到了七十四万四千册。真没想到,杨先生会有这么多的读者和知音。陆文虎教授还曾向我讲到,去岁他去拜访杨先生,得知她刚刚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内容与小说《洗澡》相关。我们都很惊讶,先生真是这个时代文学的骄傲。

二〇一二年一月二十八日夜

同类推荐
  • 月光的合金

    月光的合金

    露易丝·格丽克摘得2020诺贝尔文学奖,同时她也是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众多文学大奖得主,享誉诗坛已久,作品首度引进。《月光的合金》包含的四本诗集均为格丽克成熟期的作品,不乏大奖之作。
  • 柔石小说精品

    柔石小说精品

    本书分三辑,收录了柔石的经典小说作品。中国现代文学是指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中国现代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兴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历史推动作用。
  • 水云: 沈从文散文

    水云: 沈从文散文

    本书为沈从文散文集,选篇均以沈从文的生命轨迹与故土情结为背景。沈从文是在沅水上毕的业,数次在沅水上走走停停,记下途中所见、所感。所选散文有作者《湘西往事》中的回忆、《湘行散记》中的写意,也有水云流动的四处风景和从文长居城市后的人生感悟。通过这些散文,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作者对水这一审美意象的眷恋,也可以体会到虽然离乡多年,但深刻于作者骨血中的、对故土无法割舍的情结。
  •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

    世界已经在谎言中变得老残,只等着最后那慈悲的一刀。本书是《船夫日记》的续篇,写于1991到1995年,是凯尔泰斯日记体哲思文集的第二部。凯尔泰斯延续了《船夫日记》中对尼采、卡夫卡、维特根斯坦、加缪、贝克特、伯恩哈德等人广阔的阅读和对话。然而,相比《船夫日记》,本书与作者当时的生活经验联系更为紧密,在五年的记录中,可以看到作者游历欧陆各国。在这些游历的记录中,将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与对生命、人性、民族、自由、伤痛等不间断的思考,与自己的文学创作观念结合起来。看似散落的碎片,而加以艺术的表达。虽然其中有鲜明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痕迹,但作者对人在大的历史命运中艰难选择的反思,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

    《人经》是著名作家殷谦最新心灵美文集,分为“女人心经”、“情感本经”、“心灵真经”三部曲。《人经》勇敢地与腐蚀我们美好心灵和健康精神的败坏性文化风潮划清界限,清醒地与外在的任何奴役性的力量保持对抗的姿态,以便使人们的精神和思想处于一种活跃的增殖状态。换句话说,《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  《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
热门推荐
  • 薄情王爷的仙妃

    薄情王爷的仙妃

    近年来,江湖之中一直有个传言,上古时期留下来的神器即将现世,传言,神器在手,便可发挥无穷无尽之力量,并召唤出上古四大神兽。“得上古神器者,便可统一天下,成为乱世的霸主”更有传言称,其中两件上古神器将会被一名女子所掌控,并召出上古四神兽之朱雀,传言同样是:“得此女子者,便可得天下。”江湖中的各大门派和隐世高手,无不疯狂寻找,上古神器威力无边,加上能召出上古四神兽,是所有人都想占为已有的宝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

    本书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与鲁迅有长达三十五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曾陆续撰写多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资料翔实,理解深切,文笔生动,是研究鲁迅和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材料。
  • 浙江省服务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案例

    浙江省服务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案例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成长性、高增值性、高知识性的“三高”属性和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的“三新”特征。由黄勇等主编的《浙江省服务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案例》是近年来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浙商创业创新精神和转型发展的成功实践,对我省继续推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颇具借鉴性和引导性。希望本书能够启示和推动我省更多的服务业企业以商业模式创新为突破口,走出一条转型提升、做强做大的成功发展道路。
  • 亲爱的推理家

    亲爱的推理家

    沈希声,19岁,天才少年侦探,颜值满分,观察力满分,推理能力满分。尹沉夏,29岁,人气小说作家,宅能力爆表,冷漠值爆表,侦探能力……深不可测。天才少年沈希声自小便是同父异母的哥哥尹沉夏的超级迷弟,为了获得哥哥尹沉夏的关注,沈希声高中时在M国便成为了小有名气的侦探,为了进一步向偶像哥哥证明自己的实力,甚至回国欲和偶像哥哥一较高下。回国之后,身边谜案、凶案不断,表演时突然死去的魔术师,为牟私利不惜铤而走险的医学生……兄弟联手破获了一系列案件,成为一对默契十足的黄金搭档。但黑暗里恶魔仍潜伏在深处,嘲笑着世人的愚蠢与贪婪,与此同时,有关尹沉夏的往事和秘密也浮出水面……
  • 灵感出版社

    灵感出版社

    职场萌新,一夜暴富,靠的是什么?没错,靠的是做梦,阿呸,靠的是灵感!
  • 慈氏菩萨略修愈誐念诵法

    慈氏菩萨略修愈誐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拐个校草做男票

    拐个校草做男票

    她是遭人唾弃的私生女,他是高贵冷艳的少爷,可就在三年前,安璟辰无意间救了一名车祸少女,从此便对她倾下心来,可女孩自知身份贫寒,悄然的离开了他,可三年后,他们竟在同一所高中相遇,一场校园猫捉老鼠的游戏拉开序幕,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混蛋,放开我的小一年”“滚,我才是她老公”可万万没想到,帅帅哒校草学霸竟也玩儿起了黑道?!ohmygod!求亲亲!求抱抱!注.本文甜腻又不失虐心逗比又不失高冷平淡又不失波澜……
  •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揵稚梵赞

    揵稚梵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