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6300000019

第19章 痰饮咳嗽(2)

面色黧黑者,胃之精华在而阴邪夺其正气,故面不荣而黑。黑者,阴象也。水则为沉,寒则为紧,故脉沉紧,误在吐下无疑矣。

更得之数十日之火,其虚可知。故以木防己汤主之,木防己为君,通水气壅塞也。人参为佐,恐虚不能运邪也。然膈属太阳之分,非桂则气不化,故加桂枝。痞则胸中必郁虚热,故加石膏。彼汉防己,能泻血中湿热而通其壅滞,故下焦湿肿及皮水淋漓,除膀胱积热宜之,而上焦气分热证禁用。若木防己,则通湿壅而兼主虚风,故与石膏并用以治膈。若中有实热,非硝之急暴冲散不去。石膏性寒而缓,不能除在胃之结热,故曰实者复发,复与不愈,宜去石膏加芒硝,谓实有邪热与气分虚热不同也。后己椒苈黄丸下云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亦然。又加茯苓,导其水也。

木防己汤方

木防己三两石膏鸡子大十二枚桂枝二两人参四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木防己二两桂枝二两茯苓四两人参四两芒硝二合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注曰:支饮在心下,虽不正中而近心,则心火为水气所蚀。

心者君火,为阳气之宗,所谓火明外视,阳气有权也。饮气相蚀,阴气盛而清阳阻,抑又适与气道相干,故冒眩。冒者,如有物蒙之也。眩者,目见黑也。肾为水之源,泽泻味咸入肾,故以泻其本而标自行;白术者壮其中气,使水不复能聚也。然以泽泻泻水为主,故曰泽泻汤。

论曰:时珍以伏饮合四饮为五饮,谓伏饮在心下,则为心水而见冒眩、寒热等证云,似乎傍此一条为言。不知仲景前既曰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又曰心下有痰饮,其人胸胁支满,目眩。此复云心下有支饮冒眩,岂非留饮之近背者?则见背寒证而位居中,故仅可谓之留饮,不得谓支饮乎?痰饮位居中而势大,故使胸胁支满而兼目眩,不得谓支饮乎?支饮之在心下者,因其近心阻抑清阳而证见眩冒,位稍偏不得以留饮概之,势不甚,不得以痰饮名之乎?若谓饮在心下为伏,则留饮亦在心下,何以不言伏也?况心下为孔道,则何可言伏?观仲景叙伏饮只一条,特以“吐”、“发”二字别之,其为留饮而稍僻义如埋伏然,不若支饮之偏胁可知矣。至若《千金》有大五饮丸主留饮、痰饮、澼饮、溢饮、流饮,其注溢饮谓溢在膈上,流饮谓流在大肠,名愈杂而难稽,岂若仲景之命名切确不可移易耶?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白术二两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注曰:言支饮则必稍偏矣,然不引痛胁下,亦不言胁支满,而只胸满,是虽偏而不甚偏,故可直驱之,而用小承气,气顺则自下也。

论曰:此即小承气治腹满之痛而闭者,即曰三物汤。盖此重散结气,故以厚朴为主,彼乃与七物汤对照言之也。

厚朴大黄汤方

厚朴一尺(斤)大黄六两枳实四枚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见肺痈中。

注曰:言支饮则非肺饮矣,然而不得息,是肺因支饮满而气闭也。一呼一吸曰息,不得息是气既闭而肺气之布不能如常度也。葶苈苦寒,体轻象阳,故能泄阳分肺中之闭,唯其泄闭,故善逐水。今气水相扰,肺为邪实,以葶苈泄之,故曰“泻肺”。大枣取其甘能补胃,且以制葶苈之苦,使不伤胃也。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注曰:呕乃胃家病,非支饮本证,然可以验心下之有支饮者。呕家本渴,谓诸呕皆属火。又呕多则亡津液,渴乃常理。

呕家必寒为本,火为标,呕至于渴,寒邪去矣,故曰“渴者为欲解”。反不渴,是胃中客邪可尽而偏旁之水饮常存,饮气能制燥也,故曰必有水饮。然饮所居偏而不正中,故曰“支饮”。假使在中,与呕俱出矣。半夏、生姜止呕去逆,燥湿下饮,故主之。

曰小半夏汤者,另有人参、半夏与蜜三味,为大半夏汤,故以“小”字别之。

小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注曰:中脘已下曰腹,腹满自不得责上焦,口舌在上,上焦无病,何以干燥?则知腹满为大肠病,口舌干燥乃水气伤阴,大肠主津液,阴伤而津液不得上达口舌,乃干燥矣,故曰“此肠间有水气”。药用防己,不言木,汉防己也。肠间为下焦。下焦,血主之,汉防泻血中湿热而利大肠之气。椒目,椒之核也,椒性善下而核尤能利水。葶苈泄气闭而逐水,大黄泄血闭而下热,故主之。若口中有津液,是大肠厥阴不为饮伤,故阴津不亡,而胃家之津反为壅热所耗,故渴。乃热在胃,为实邪,故加芒硝急下之,以救胃耳。先服一小丸,起尤巧,所谓峻药缓用也。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方

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一两右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注曰:无物曰呕,有物曰吐。卒呕吐,谓原无病,猝然而呕吐也。乃有饮之人偶为寒触,但邪尽,宜即松,仍然心下痞,是初之呕吐,因胃不受邪,若胃受邪即作利矣。是呕吐而痞,外不因表邪,内不因胃伤,乃膈间有水,故为水逆也。至于眩悸,阴邪不能下注而上冒,故侵于目为眩,陵于心为悸,水在膈间益明矣。故治之不若误下之痞,而但以小半夏加茯苓,去饮下逆为主。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一云四两)右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注曰:瘦人则腹中原少湿也,然而脐下有悸。悸者,微动也。此唯伤寒发汗后欲作奔豚者,有脐下悸,或心气伤者,劳倦则发热,当脐跳。今内无积湿,外无表陷,又非心气素伤,而忽脐下悸。论理,上焦有水,不宜证见于脐,乃上仍吐涎沫甚且颠眩,明是有水在中间,故能上为涎沫为颠眩,下为脐下悸。盖心为水逼,肾乘心之虚而作相陵之势,故曰“此水也”。因以桂苓伐肾邪,猪苓、泽泻、白术泻水而健胃。比痰饮之苓桂术甘汤去甘草加猪、泽,彼重温药和胃,此则急于去水耳。且云饮暖水,汗出愈,内外分消其水也。

五苓散方

泽泻一两一分猪苓三分(去皮)茯苓三分白术三分桂枝二分右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附方:

《外台》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三两人参三两白术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注曰:此为治痰饮善后最稳当之方,心胸之间因大吐而虚,故加参。设非大吐,无参,减枳实亦可,俗医谓用陈皮,即减参之力,此不唯用陈皮,且加枳实二两,补泻并行,何其妙也。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方见上。

注曰:《脉经》谓关上脉微为咳,又肺脉微急为咳而唾血,脉弦为水,故曰咳家脉弦为有水。然《脉经》又曰偏弦为水,脉沉为留饮,洪滑多痰,则此云弦,知必偏弦,而脉之不沉亦不滑可知也,但咳而弦则为有水也。十枣汤者,水饮为有形之物,故逐之不嫌骤耳。

论曰:咳嗽一条,为虚损大关头,仲景不另立门而仅附于痰饮之后,又杂见之肺痿门,可知治咳嗽,当以清痰饮为主,但其中有挟寒挟气之不同耳。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注曰:夫有支饮家,乃追原之词也。谓支饮本不痛,蔓延至胸痹而痛,气上逆为咳,火上壅为烦,已有死道矣。不卒死,甚至一百日,或经年之久,其虚可知,幸元气未竭也。原其病,支饮为本,病本不拔,终无愈期。逡巡不愈,正坐医家以虚故畏缩,故曰“宜十枣汤”,以见攻病不嫌峻,不得悠悠以待毙也。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注曰:“久咳数岁”三句,此概言久咳者,邪气少则可治,邪气盛则难治也。即所谓咳脉浮软者生,浮直者死也。又古人合证而断之云:咳而羸瘦,脉形坚大者死;咳而脱形,发热,脉小紧急者死;咳而呕,腹胀且泄,其脉弦急者死。要知坚急直大,皆实大之象,邪盛也。然彼处反不言数,可知咳家所畏在坚急,则真邪盛正虚,若数则不足以尽之也。但数而合实大,则坚急可知,故曰“死”。内有脉虚者,此软之类,即实之反也。使非因饮而咳,则久必藏真有伤,何以能不死?故曰“脉虚者,必苦冒”,冒者,饮象也。因申言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以见向来医治之误,故久病由支饮,故不死。然则虽久,岂可舍病本而图之?故曰“治属饮家”,见亦宜十枣汤。但恐虚极,听人酌量,然终不出驱饮为治耳。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方见前。

注曰:咳逆倚息不得卧,即前支饮的证也。不用十枣汤而用小青龙汤,必以其挟表也。然此必病发未久而不得卧,则热亦孔亟,故暂以桂、麻治表,姜、半治饮耳。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注曰:前咳逆倚息,明知是饮邪侵肺,但使其人下实不虚,则饮去病除。设虚多正气不足以御邪,得药上饮未能去,而下先不堪发散,动其冲气,以致肺燥。如痿而多唾,唾者,其痰薄如唾也。又口燥,燥者,觉口干,非渴也。寸脉沉,水未去也。

尺脉微,下元骤虚也。虚则寒气下并手足厥逆,于是肾邪乘心,而气从小腹下(上)冲胸咽,自腹及胸,自胸及咽,高之至也。手足痹者,不止于厥而直不用也。面翕热如醉状,所谓面若妆朱,真阳上浮也。然未至于脱,则阳复下流阴股,谓浮于面之阳,旋复在两股之阴作热气也。阳复归于下,似较浮出时稍可,然不归于肾,而或上熏于面,或下徵于股,是狂阳无主,故小便得其燥气而难。又复随经犯上而为冒为眩,总是肾邪动,而龙雷之火无归,如电光之闪烁无主。故以桂苓伐肾邪,加五味敛其肺气,恐咳甚而火愈不能辑,则冲气愈不能下也。甘草调其中土以制水也。肾邪去而气自不冲,故曰治。其冲气见初时,以去饮止咳为主。既冲气发,其病大,即不得旁图,以分其药力也。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茯苓四两五味子半升甘草三两(炙)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注曰:冲气即低,乃桂、苓之力单刀直入,肾邪遂伏,故低也。反更咳满,明是肺中伏匿之寒未去,但[青龙汤]已用桂,桂苓五味甘草汤又用桂,两[用桂而邪不服],以桂能去阳分凝滞之寒,而不能[驱藏府内沉匿之寒],故从不得再用桂枝之例而[去桂,唯取细辛入阴之]辛热,干姜纯阳之辛热,[以泄满驱寒而止咳也]。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五味子半升甘草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注曰:寒得热而消,故咳满即止。然热则津耗,津耗则渴。

热伤元气,元气伤而阴乃侮阳,故冲气复发,故曰“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因而津耗胃干当遂渴。遂者,不止也。今不应止而止,故曰“反”。明是素有支饮,故火不胜水,但支饮必有的据,故曰“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有水故也,故复纳半夏以去之。同是冲气,而此不用桂枝者,盖冒而呕则重驱饮,以半夏为主,桂枝非所急也。

论曰:此亦冲气,前何独郑重而专治之?盖前乃肺之客寒未去,药峻而寒邪乘肾,逼迫真阳浮出,上下狂奔不能复返,故须以桂之至阳者入阴而伐之。若此之复发,乃肺被热伤而元气不能御阴,况有支饮以援之,故亦相冲,然无面热等证,则非真阳上浮之比矣。故专去其水,而冲自止,谓水去而肺肾当自调耳。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汤方

茯苓四两甘草二两细辛二两干姜一两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

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注曰:形肿谓身肿也。肺气已虚,不能遍布,则滞而肿。故以杏仁利之,气不滞则肿自消也。其证应内麻黄者,《水肿篇》

云:无水虚肿者,谓之气水,发其汗则自已。发汗宜麻黄也。以其人遂痹,即前手足痹也,咳不应痹而痹,故曰“逆”。逆而内之,谓误用麻黄,则阴阳俱虚而厥。然必厥之意尚未明,故曰所以必厥者,以其人因血虚不能附气,故气行涩而痹。更以麻黄汤药发泄其阳气,则亡血复汗,温气去而寒气多,焉得不厥?正如新产亡血复汗,血虚而厥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注曰:面属阳明,胃气盛则面热如醉,是胃气之热上熏之也。既不因酒而如醉,其热势不可当,故加大黄以利之。虽有姜辛之热,各自为功而无妨矣。

论曰:前既云以干姜、细辛为热药故也,本方止加半夏,不去姜、辛,及形肿又不去姜、辛,及面热又不去姜、辛,何也?盖支饮久渴之人,胸中之宗气久为水寒所蚀,故极易咳满。逮咳满而藉姜、辛以泄满止咳,则姜、辛自未可少,谓饮气未即去,则肺之寒侵,刻刻须防之也。至“面热如醉”,与首条“翕热如醉”

不同,前因冲气病发在下,此不过肺气不利,乃滞外而形肿,滞内而胃热,故但以杏仁利其胸中之气,复以大黄利其胃阴之热耳。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茯苓四两甘草三两五味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黄三两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方见前。

注曰:饮有久暂不同,此云“先渴后呕”,渴必多饮,从无呕证而忽于渴后见之,其为水饮无疑矣。故曰“此属饮家”。暂时伤饮也。小半夏止呕专方,加茯苓则水从小便出矣,不用止渴及健脾药,水去即无病。倘凉之则伤阳,燥之则伤胃也。

同类推荐
  • 中庸大全集

    中庸大全集

    《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朱熹曾如此高度赞誉《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只要按照《中庸》的精义修身立业、为人处世、齐家治国,必定能达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的太平和合境界。可见,在古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中庸》的作用多么巨大。可是,这部治国经典,对于早已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现代人一谈起《中庸》,总觉得它要么高深莫测,要么不合时宜。其实,《中庸》所谈的道理是朴素的,也是永恒的。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记载和评述了乾嘉道咸间各经学家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收罗甚博。此次整理本以《辛巳丛编》6卷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光绪八年《敬跻堂丛书》12卷本对校,并以广雅书局校抄本参校。
  • 庄子(纯美典藏版)

    庄子(纯美典藏版)

    作为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庄周和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和儒家、墨家形成鼎足之势,影响了中国文化两千多年。《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思想的另一部重要之作,全书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罗万象,对宇宙大道、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生命的价值、道德的标准等,都有详细的论述。《庄子》一书融合了寓言的生动、哲理的思辨、生活的鲜活,但是,想要真正读懂它、体悟它,运用它却并非易事。为了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庄子》,读出真正的“逍遥”,将庄子的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本书将《庄子》的三十三篇全部收录其中,并参考了大量和《庄子》有关的资料,以确保全书的严谨性、权威性。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热门推荐
  •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蒙古族英雄史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三天学会心理调节

    三天学会心理调节

    本书告诉读者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和走出心灵沼泽的捷径,用智慧的言语启发你如何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快乐。
  • 干杯?这不科学!

    干杯?这不科学!

    在各种各样的酒类里,白酒过于浓烈,红酒喝起来规矩颇多,唯有啤酒,口味清淡,想喝就喝,最容易接受。在人类历史上,啤酒曾经是重要的主食,给人们提供生存所需的能量;啤酒也是重要的药物,帮助人们抵御疾病。酿造啤酒的妇女们被人们称为“女神”,酿啤酒和啤酒是古人区分文明的标志。在探索新大陆的过程中,啤酒被用来防止坏血病,是海员出行的必备良药。到了现代,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时候喝到各种口味的啤酒,然而,过量饮酒也让我们陷入了困惑: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扮演重要角色的啤酒,与人体健康有着怎样的关系?
  • 班组长岗位培训一本通

    班组长岗位培训一本通

    本书是专门为基层班组长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修炼职业能力而编写的自修教材,书中不仅吸收了部分班组长培训课程的精髓,还选取了众多适合班组长自我对照自我学习的经典案例,注重指导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以期能对班组长的自我修炼和实际管理起到明确具体的指导作用。时代飞速前进,社会日新月异,作为班组长,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只有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掌握工作艺术,才能与时代相适应,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才能把自己锤炼成一个合格、称职、优秀的班组长,带出一支安全、高效、卓越的班组队伍,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成王天途

    成王天途

    一个受家族迫害,避祸山间小村的少年,偶得一卷深玄晦涩的奇妙功法,从此踏上由凡入圣,注定坎坷不平的武道。
  • 邪魂记

    邪魂记

    蓝冰,蓝月帝国的四皇子,五岁时,母亲去世,父皇便将他安排到地下暗室,秘密的对蓝冰进行极限单兵的培训,六年后,三十三级的蓝冰,被安排到奥斯迪学院,在出发之前,隐藏在自己精神之海中的一缕神识苏醒,一路上指引蓝冰,逐渐的将蓝冰培养成邪魂师!遇邪魂师直接将其击杀,是蓝月大陆不成文的规定,而蓝冰,却是个例外,蓝冰是怎样在邪魂师的道路上走上世界顶端的?敬请期待
  • 敬畏之心

    敬畏之心

    从大皇子思达平定降世的竹人竹马的反王,回忆过去的心路历程。从“上天入地”世纪工程,到少年英雄妙笔生花,千里突袭突厥等成长过程,邂逅绝世独立的大夏公主,与吐蕃大军决战镇远,在遇仙镇恰逢洛神重现,在繁花星空下,路见不平暴打当地贪官,遇见神秘老者,遭遇船上奇遇,智惩奸商,却遭遇险境最终化险为夷,穿插洞神传说,结识药圣转世神医,经历幻真阴谋、飞行训练,到访万象部队,通过“龙宫”探秘、圣廷秘道,看到王府魅影,飞离圣廷,得知虎图玄机,帝国发生兵变,只能假戏真做,万象出征,却不料黄雀在后,虽然万象之战大捷,却经受獬豸之验。仙羽大军降临,仙羽秘密,恶人终恶有恶报,万象神威仍然难逃失败,悲壮之际,洞神渊源和红豆情缘,解开之前诸多疑点,壮哉,突厥可汗率百万雄师仗义相助,壮烈奔赴战场,侥幸逃脱,漂泊仙游,洞神族铁骑军团、朱雀军团排山倒海而来,经历夜明珠暗黑史,最终洞神归位。柳暗花明,获仙羽议长青睐,历经仙羽奇缘,帮助议长夺回权杖,再历经绝地反击,夺回圣廷岛,让赵帝国恢复宁静,思达思念迢迢星子,以漫天红帆抱得病人归,众人齐心协力进行建国大业,并让圣廷岛和“龙宫”变成普通百姓也能到达的旅游胜地……
  • 顾先生,夫人又跑了

    顾先生,夫人又跑了

    婚前:我有一双儿女,大瑾小尹,是上天给予我的恩惠,孩子的爸爸也不能抢走。婚后:我大喊,大瑾小尹有人欺负妈妈。大瑾小尹冲上去疯狂揍不亲的爸爸,顾涑渊眼神投过去,宁蔚,晚上你等着。
  • 空降男神之归来

    空降男神之归来

    霍思桐:努力成为最耀眼的那颗星星,只为了你能看到我。叶惊云:漫天星辰不如你霍思桐童星出道,是娱乐圈的拼命三娘。18岁拿完国内影后视后,全力进军国际影坛,20岁如愿拿到国际影后,成为一颗璀璨的国际巨星,她努力站到最耀眼的位置,只为了他无论身在何地,都能第一时间看到她,告诉他,她在等待他的归来。
  • 等到时光等到你

    等到时光等到你

    凌桃夭一直在想,为什么她的人生会如同蜂巢一般,千疮百孔。阴差阳错,凌桃夭怀上了单氏总裁单修哲的孩子。一纸契约,她摇身变成了总裁夫人,只是灰姑娘的梦醒得太快,前女友温馨的忌妒就像淬毒的匕首,狠狠地撕裂着她的心。在她和单修哲彼此误解相互折磨的时候,她心心念念的沈习哥哥回来了……好姐妹唐暖薇也同样陷入了残酷的命运。她和宫屿的相恋波折重重,上一代的仇恨无法消弭,宫屿两个哥哥的残忍报复彻底摧毁了她的一切。当所爱之人的至亲成为毁灭她人生的罪魁祸首,唐暖薇能做的只有绝地反击。六年后,她们重新归来,时光匆匆,等待她们的又将是什么?多希望时光逆转,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人潮拥挤的街头,我们擦身而过,再无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