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00000001

第1章 前言:触摸生存的底线,创造永续发展可能

在中国私营企业发展史上,史玉柱的奋斗历程堪称样板。

史玉柱说过经典的话句:我觉得对我们现在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他能不能发现机遇和把握机遇,最大的挑战是他能不能抵挡诱惑。这是史玉柱近二十年商海浮沉中的切身体会,依靠脑白金站起来、高调进入网游市场的他说道,现在,我在决策任何一个项目时,都会作最坏的打算,都会先估算一下,如果发生亏损,损失会超过我净资产的三分之一吗?如果超过三分之一,再大的诱惑我也不干。而在过去,我是想到做什么,就不考虑其他。

当年巨人大厦的倒掉使史玉柱成为了死过的人,死过的人重生之后,再向别人描述死亡过程和地狱场景,自然使人信服。史玉柱的死,不是死在别人的进攻之下,非战之罪,而是死在自己的心态上。确切地说,是死在自己面对诱惑时软弱的抵抗力上。

在史玉柱的死亡过程中,两次诱惑犹如两场劫难,将他打进万劫不复之渊。“企业没有现金,像人没有血液一样,没法生存,一个礼拜之内,‘巨人’迅速地垮了,并欠下了两亿元的债务,从休克到死亡,过程非常短。”史玉柱说。

史玉柱遇到的第一次诱惑是多元化诱惑。史玉柱说:现在民企几乎无一避免走多元化之路,一做大就多元化,但往往三五年就完蛋,我就这样完蛋过一次。其中道理很简单,领导者的知识面、团队的精力、企业的财力都是有限的,但机会是无穷的,现在各领域的竞争都是白热化,企业只有发挥最大的精力,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立足,投资不熟悉的领域一定要慎重,宁可错过100次机会,也绝不要投错一个项目。

史玉柱遇到的第二个诱惑是荣誉诱惑。按照史玉柱的说法,1992年决定盖巨人大厦的时候,开始是准备盖18层,但这个想法一闪而过,出来的方案是38层。1992年下半年一位领导来参观,建议把楼盖的高一点,于是设计改到54层,后来很快又改到64层。由54层到64层基于两个因素:一是设计单位说54层改为64层对下面基础影响不大;二是公司想为珠海市争光,盖一座标志性大厦。当时广州想盖全国最高的楼,设计63层,我们要超过它。1994年一位领导人来考察,公司觉得64层有点犯忌讳,几个负责人一商量就决定把大楼改为70层。仅仅是为了虚荣,决定公司命运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两年后,巨人集团陷入了无可挽回的困境。

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秘书长华贻芳在巨人集团出事之后,他曾写过一首打油诗交给了史玉柱,这首打油诗的内容是:“不顾血本,渴求虚荣;恶性膨胀,人财两空;大事不精,小事不细;如此寨主,岂能成功。”这首打油诗后来被史玉柱挂到了办公室的墙上。后来,史玉柱自我救赎成功,重新站起,在听过了史玉柱对于过去失败的反思之后,华贻芳又在现场送给史玉柱一首打油诗:“现代企业,大事两桩;经济文化,半斤八两;既能赚钱,更会育人;如此寨主,方成好汉。”

从巨人汉卡到巨人大厦的倾覆,到脑白金、黄金搭档的翻身,再到巨人集团纽约上市成功融资10亿美元,史玉柱以自己的创业史演绎了一部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人间喜剧”。

现在,无数投资机会诱惑着史玉柱,但他都因决策委员会的反对克制住了。他坦言,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诱惑’实在太多了,一不小心,容易踩到‘地雷’。

从史玉柱的艰难探索中,我们不难窥得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所经历过的阵痛,也不难知晓私营企业创业者们丛林生存困境的缩影,这是一部凝结着的太多艰辛与教训的成长史。

黄宏生说:“民营公司是野生的,要生存下来很辛苦。”私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到强,这是每一位企业主、老板或经理人共同的愿望,创业者靠着无比的勇气和耐心、敏锐的头脑和旺盛的斗志带领企业走过创业的艰辛之路,但所有人都会面对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条件下,使自己的企业能够生存与发展。

对此,华人首富李嘉诚也有过感慨:“成功实际上是相对的。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懒的发展过程,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发达秘密,但要真正做到中国古老的格言所说的勤和俭也不太容易。而且,从创立之初开始,还要不断地学习,掌握各种能力。我自己从创立开始到1963年这一二十年来,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而且每星期至少有一天是通宵达旦的。”

柳传志曾经在2002年时说:“我从1984年创办企业,18年间和我同台领过奖的许多知名企业家,今天回头去看,绝大部分已经销声匿迹”。

据统计,世界500强公司的平均寿命是40-50岁。美国每年新生大约50万家公司,十年后剩上4%,日本存活10年的公司比例亦不过18.3%,而中国大公司的平均寿命是7-8岁,中国私营公司的平均寿命是2.9岁。

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说:“市场竞争不同情弱者,生死存亡造自己。”

孙子说:“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孙子兵法.作战第二》)孙子是说:只听过指挥虽笨拙但追求速胜的,没见过只讲战术精巧而使战争旷日持久的。言外之意,打战要速胜。由此推及到商业竞争上,因为竞争是企业的常态,所以企业要追求单个单个竞争的速胜,但在整个发展历程中,要善于打持久战。因为竞争的终极结果是谁活得最久,谁是百年老店,而不是谁胜的最多。这就需要企业经营者能充满远见地为企业的发展精准地找到下一个要跨的栏。

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获取利润还是另有其他目的,在管理学发展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迥然不同的结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商学院得出的结论是企业存在的意义是最大化每股的中期收益。但是管理界著名的预言家、哲学家查尔斯·汉迪亮出他关于企业的观点:创造利润是一个公司非常重要的任务,但绝不是它的最终目的。利润只是公司的一个手段,是为了更好地、更充分地开展工作或制造产品、提供服务,最终目的是让企业发展得更平稳、活得更长久。

对此,任正非十分赞同查尔斯·汉迪的这一说法。因为有着二十多年的企业经营阅历,任正非对企业“活下来是真正的出路”这一认知非常深刻,并且坚信不移,甚至到了偏执的地步。他说,只有生存才是最本质、最重要的目标,才是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因为优秀,所以死亡。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高科技企业以往的成功,往往是失败之母,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唯有惶者才能生存。

英特尔总裁安迪·格罗夫曾提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理论,当时风靡全球。任正非提出“唯有惶者才能生存”的观点,一度也成为时刻提醒企业经营要加强危机意识的企业格言。这可以理解为中国版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当然可以与安迪·格罗夫相媲美。

任正非认为,华为之所以能活到今天,是因为它有一种以客户为主导、以市场为先导的危机意识。这就是企业和个人的区别,他认为:作为一个自然人,受自然规律制约,有其自然生命终结的时间;作为一个法人,虽然不受自然规律的约束,但同样受到社会逻辑的约束。一个人再没本事也可以活60岁,但企业如果没能力,可能连6天也活不下去。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能够顺应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其生命可以达到600岁,甚至更长。中国古人所讲的“道法自然”就是这个道理,现在讲的实事求是也是这个道理。私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必须不断地求“是”。

孟子曾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对治国者的劝告,经营企业也是一样。任正非正是用这样的思想找到了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企业要一直活下去,不要死掉。而这就需要长存危机意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危机,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的危机时,管理者将何去何从?

杰克·韦尔奇曾说:“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头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公司中,有85%都是因为公司经营者决策不慎造成的。很多私企的创业者都取得一点儿小成绩就忘乎所以,凭经验和感觉盲目求快求大,最终将使公司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在众多的私营企业领导者当中,他们都有着对企业经营的执著与热情,却因为决策失误、资金短缺、用人不当、盲目扩张、故步自封、价值迷失、信誉失衡等诸多错误导致企业陷入危机甚至倒闭,实在令人扼腕长叹。

中国的私营公司不是不能做大做强,而是中国的私营公司只要做大做强,成本就很可能失控,而造成企业后续经营困境。中国的私营公司如要做大做强,在过程中就必须“控制成本、精益求精”。经济学家郎咸平如是说。

本书基于大量成功的私营公司成长和发展的经典案例,全景式论述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黄金法则,从私营公司的创立到发展,从市场到营销,从人才到管理,从危机处理和经营方略……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私营公司决胜未来,创造长续发展可能的各个层面,解决了私营公司的领导者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

如何提供最好的智囊样本,帮助中国私营企业经营者把公司做好、做久,打造基业长青和令人尊敬的伟大公司,让企业形成天时、地利、人和的三才一统的新气象——正是本书所有的立意、发愿的源头。

同类推荐
  • 可信赖的发动机:普惠公司史话

    可信赖的发动机:普惠公司史话

    《可信赖的发动机--普惠公司史话(精)》由航空史中的诸多点滴史实编织而成,讲述了普惠公司的创建、发展和繁荣历程。书中以巧妙的手法浓缩、以高雅的方式表述了普惠公司的独特历史和其对民用与军用航空业的巨大贡献,并配以珍贵的历史照片使得史实重现。其内容既有20世纪70年代,普惠公司生产的涡扇发动机装载了第一架“喷气”发动机;20世纪80年代装配波音757的Pw2037;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普惠与ILFC之问独特关系的关键发展;也对新世纪普惠公司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管理越简单越好I

    管理越简单越好I

    穿过复杂的重要迷雾,看清了事情的本来面目,管理人的脑子需要清醒过来了,除非你决定破罐子破摔,一条道走到黑,或者你打算改行不做管理人了。否则你惟一的选择就是回归管理的真谛:简单。最伟大的总裁是最有空闲的,他知道最好的管理是简单管理,最简单的方法才是最实用的方法,最简单的决策才是最出色的决策。本书是成功管理者必修的卓越经典,企业管理者必备案头指导工具书。
  • 运营笔记: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人

    运营笔记: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人

    运营是入门浅但学问深的行当。一个入门很久的人不见得能在11年内爬到塔尖,同样一个初入龙门的人占据高位也不见得非用11年。到底该怎么做运营?如何做运营才不至于让自己忙死累死甚至茫然不知所措?如何和用户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把握住处于塔尖20%的核心用户?如何强敌逼阵时快速找到突破口?如何挤破头皮提高转化率?在这本书里,类类以自己常年战斗在一线摸爬滚打的经验给予了有效而真诚的解答。
  • 施华洛世奇的水晶世界

    施华洛世奇的水晶世界

    本书是由王珍编写的《施华洛世奇的水晶世界》。《施华洛世奇的水晶世界》的内容简介如下:施华洛世奇水晶就像是用星星做成的梦,丹尼尔·施华洛世奇就是那位造梦的天人!他是一位发明家,他发明了先进的切割打磨机器和独特的冶炼制作工艺;他是一位魔术师,他把普通的石头、玻璃变成了珠宝、水晶;他更是一位艺术家,他在阿尔卑斯山下一个叫瓦腾斯的地方构建了他的桃花源,他把从天上摘来的星星当做种子,在那块土地上种满了一种叫做水晶的诗和梦。施华洛世奇这个造梦的工厂,用智慧和创意做成自己的品牌,在全球的舞台、荧屏、红毯和时尚的T台上闪耀着璀璨的光华。施华洛世奇的仿水晶产品传递着一种前卫、独创的时尚理念和精致、奢华的文化。
  • 广告困局

    广告困局

    在Facebook上给一个黄油品牌“点赞”怎么一夜之间变成了时髦?虽说炒作和胡说八道在广告的世界里从来都不是新鲜事儿,但现在真的太离谱了。又是什么原因让广告从业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再也热爱不起来了?我会告诉你“品牌宣传活动”根本毫无意义,也没有人想和“互动式营销”进行互动,所谓社交网络、Web2.0、UGC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付费媒体,今天的广告业已经再也不复往日风光了,企业必须意识到网络时代并非他们以为的那样是个低成本塑造品牌的机遇。
热门推荐
  • 在路上,放下他

    在路上,放下他

    有很多故事正在或已经发生:鼓浪屿,苏州,九寨沟,乌镇,阳朔,杭州,大理,凤凰,丽江……这些地方连起来就像是一幅情感纪念地图。他和她,也许就是现实中的你我。行走于人生和风景的人们啊,那些不能如愿的爱,是否还潜藏在心里,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 红茶蜜恋配方

    红茶蜜恋配方

    平凡女孩被迫PK众星捧月的S区超级女神,大少爷刁钻古怪难取悦。
  • 我夺舍了二郎神

    我夺舍了二郎神

    偶得太古星河戒,成功夺舍二郎神!从此,反下天庭,树旗为妖!战北极四圣,踏真武大帝!诛天庭四御,灭紫薇星君!擒凌霄玉帝,伏瑶池王母!杀诸天六圣,成混沌主宰!
  • 蓝香橡

    蓝香橡

    大学毕业后,屡次遇人不淑,工作一波三折,心思单纯又死脑筋的女主收到巨大伤害的基础上身患绝症,后穿越到古代。在古代冷静地面对生死,面对纷争,仍旧选择做自己,不管是亲情、爱情还是忠诚,她,守住了绝对的干净,做到了绝对的专情。
  • 明季三朝野史

    明季三朝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品天尊

    极品天尊

    虚无之体质之人没用?屁!看老子是极乐最佳传人!九重天劫最牛?切!老子经历是十二重天劫!元神自爆代表魂飞魄散?爬!老子就能再度复活!修真界是唯一的世界?no,no,no!老子还到过异世界!异世界是修真界一部分?你丫的太没见识了!老子告诉你:那是另一个宇宙!~~~~~~~~~~~~~~嘿嘿,看偶们的猪脚是怎样一路成长,最后鸟瞰天宇!
  • 唠唠我家那宿主

    唠唠我家那宿主

    哎呀,就是一个从各个角度看都是小学生的系统遇见了一个狼人(比狠人还多一点)的“温馨小故事”
  • 这个俱乐部有毒

    这个俱乐部有毒

    本书已完结!新书《行走的灵气银行》已上传,欢迎入坑!灵气可以存储进卡,还可以交易,苏小牧的灵气银行厉害了!
  • 天价娇妻:竹马大人抱一抱

    天价娇妻:竹马大人抱一抱

    这是一个漫长的追夫之路,唐小糖以为,这个世界上,唯有她的男神是真正的归宿,最值得她爱!可等到某男神真的回来时,却又让她一次次的挫败!一次次的绝望!镜头一:唐小糖:男神,你要干嘛?某男:你想我干嘛?唐小糖小脸一红,内心腹诽:自然是想把你睡个一万遍……某男勾唇一笑..某糖求饶:求放过,求放过....镜头二:唐小糖抹着小眼泪,可怜巴巴的跑到了男神身边!某糖:男神,伦家难受..某男眉头一皱心疼万分::谁欺负的?某糖:伦家生理期...这是一个双宠双甜双方干净的宠甜文欢迎个位捧场的宝宝们入坑~
  • 销售心经

    销售心经

    本书以心理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引证了许多经过科学检验的心理实验,汇集了大量相关的销售实战案例,提炼出在销售中卓有成效的各种心理策略,让你了解并掌握隐藏在销售背后的深层客户心理。运用本书介绍的心理策略,你可以明了客户的性格类型、洞察客户的心理需求、抓住客户的心理弱、突破客户的心理防线、解除客户的心理包袱、赢得客户的心理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