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0300000020

第20章 国际空间站(3)

1998年的12月3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将“团结”号的“节点1”号舱和一个对接适配器发射升空。“团结”号是美国制造、发射的第一个国际空间站组件。其总长10米,直径46米,重115吨。它是一个转接过渡舱,用于连接美国航天飞机的太空居室、工作台及试验室等。另外,通过它还将连接铺设管道、电缆等公共设施,甚至还用于调节内部环境参数及生命保障系统的网络。

12月6日,“团结”号成功地与俄罗斯“曙光”号多功能货舱进行了对接。“奋进”号上的宇航员进行了太空组装。10日,宇航员首次进入新站。

15日,航天飞机胜利返航。

法国重新与欧空局签约

1998年11月25日,法国与欧空局签订合作协定,价值近49亿美元。法国为国际空间站研制一架自动转移飞行器的验证飞机。实验飞机主要用于为空间站运送燃料和补给品,还可定期为空间站进行保持轨道高度的推进。它入轨后与俄罗斯制造的服务舱进行对接。

加拿大机械臂研制进展顺利

太空机械臂加拿大计划主要为国际空间站提供一套“移动服务系统”,包括1个空间遥控机械臂系统、1个遥控移动服务台、2根专用灵巧机械臂。这套设备将在国际空间站的太空装备和维护工作中起关键作用。现已先后于2001年4月19日与2002年6月5日分批将之发射至太空。

国际空间站近期建设(2000年以后)

美国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2000年5月21日,载有美国和俄罗斯宇航员的美国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与正在建设的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

此次对接在距地面320千米的上空进行,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上的“曙光”号基础舱和“团结”号节点舱联合体实现自动对接。

5月19日,“亚特兰蒂斯”号从美国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它载有大约1吨重的货物,宇航员总共在太空停留10天,对国际空间站进行保养和补给。

29日,宇航员完成飞行任务后,乘航天飞机安全返回地面。

2000年7月12日,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携带俄制“星辰”号指令舱的“质子”火箭,它的顺利升空为宇航员最终能登上国际空间站铺平了道路。

2000年7月,核心组件“星辰”号服务舱发射成功。

莫斯科时间7月12日,俄罗斯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为国际空间站承建的“星辰”号服务舱。随着它的升空,国际空间站将首次具备载人运行的条件。该服务舱长13米,宽30米,重24吨。它由3个密封舱和1个非密封舱组成。舱内有控制系统、生命保障系统和推进器装置。它还将是空间站的主要生活区,由3个睡眠区、1个浴室、1个娱乐健身中心、1个试验室等组成。

“星辰”号服务舱7月27日,“星辰”号又与已在太空飞行的空间站联合体进行对接。

莫斯科时间2000年8月6日,随着俄罗斯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联盟-Y”型运载火箭,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给养的“进步”号货运飞船顺利被送入轨道。此次发射的货运飞船载有修正国际空间站运行轨道的燃料,以及为将来长期考察组准备的食用水、科学仪器设备等物品。

“星辰”号服务舱发射地——哈萨克斯坦

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

19日,货运飞船与之前发射对接的国际空间站初期联合体(“曙光”号功能货舱,“团结”号节点舱,“星辰”号服务舱)顺利实现对接,成为正式发射的空间站又一组件。

10月31日10时53分(北京时间15时53分),一枚“联盟-Y”型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腾空而起,将载有国际空间站首批长住宇航员的“联盟TM-31”号飞船送入太空,从而揭开人类在国际空间站上永久定居的大幕。升空的国际空间站首批长住宇航员共有3名,他们是美国宇航员威廉·谢泼德、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吉德津科和谢尔盖·克里卡廖夫。他们乘坐的飞船于11月2日与国际空间站初期组件相对接。对接后,3名宇航员按计划在空间站上共逗留117个昼夜。

美国宇航局曾表示,此次发射与“阿波罗”登月行动相比,其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此次发射能够成功进行,俄、美两国的宇航部门通力合作,对发射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过仔细的研究和审查。在之前的5年里,谢泼德与他的俄罗斯同伴一直在为这一名为“头号远征”的发射行动做准备,其中包括接受各种训练。

“命运”号实验舱在此次国际空间站合作计划中,尽量采用“不付款”协定。根据协定,美国将先后3次用航天飞机为日本运送日制试验舱。日本则以提供一次H-2A火箭发射和制造一个离心机舱为交换条件。日本还计划用H-2转移飞行器为其他合作国发射设备,以抵消应支付的费用。

2006年11月15日,国际空间站上的活动首次在地球上进行了高清晰度电视直播,并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电视上播放。这是人类首次观看到来自太空的高清晰度电视直播画面。

2007年1月31日,国际空间站第14长期考察组中的两名美国宇航员洛佩斯·阿莱格里亚和苏尼特·威廉斯成功进行超过7个小时的太空行走。他们将“命运”号实验舱的一个冷却回路从临时系统接入永久系统。

欧洲“哥伦布”计划与国际空间站

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空局曾制定了规模庞大的载人航天计划,决心在21世纪初建成自主的载人航天系统。1987年11月,欧空局成员国部长级会议正式批准了“阿里安-5”大型运载火箭、“赫尔梅斯”“哥伦布”试验舱。

航天飞机和“哥伦布”空间站3项载人航天计划。“阿里安-5”火箭和“赫尔梅斯”航天飞机构成欧洲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哥伦布”空间站计划包括对接在“自由”号空间站上的“哥伦布”试验舱、有人照料的自由飞行试验室和极轨平台3个单元。

1993年9月,美国、俄罗斯决定联合研制国际空间站后,欧洲感到在国际空间站合作中的地位下降。1993年10月,欧空局提出了载人航天计划的新战略,目的是增强欧洲载人航天计划的自主性和机动性。新战略的主要内容为:重新设计“哥伦布”试验舱,重量减为10吨,使研制费降低27%,它可用“阿里安-5”火箭发射,不必用美国航天飞机送上国际空间站;研制人员运输飞行器,它类似于美国的“阿波罗”飞船,重约18吨,可载4人,将成为欧洲21世纪初的载人航天运输系统,也可作为国际空间站的人员救生飞船;研制自动转移飞行器,这是一种小型拖船,它装在“阿里安-5”火箭上,既可把“哥伦布”试验舱、也可把载人飞船送上国际空间站。

“阿里安-5”大型运载火箭的总研制费用达637亿美元。“阿里安-5”的低轨道运载能力为18吨,其每千克有效载荷送入低轨道的费用可比“阿里安-4”火箭低20%,增强了欧洲在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哥伦布”计划主要由4部分组成,包括1个压力舱、1个有人的空间站、1个极轨平台,还有1个共轨平台,称为“尤里卡”。

由于欧洲自己没有载人航天设施,它只能利用前苏联的“礼炮”号和“和平”号空间站以及美国的航天飞机和“空间实验室”进行载人飞行。

欧洲宇航员累计飞行时间为170天。由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航天飞机于1985~1988年期间停飞,故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时间空隙。

除了欧空局的宇航员外,它的一些成员国诸如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也把自己的宇航员送上了美、苏/俄载人空间设施。在已进行的飞行中,欧洲宇航员的任务多数是协助从事科研活动,但也有过一次舱外活动。至20世纪90年代末,欧洲在载人航天领域已积累起丰富的经验。

在美、日、加、欧空局各方签署政府间协定决定共同研制国际空间站后,欧空局又与美宇航局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使欧空局有权派遣宇航员加入空间站乘员组,并在任命乘员组成员及制定乘员组行为规范方面拥有参与权。

在空间站开发阶段,欧空局宇航员可能担任以下3种职务:

(1)空间站操作员,负责空间站系统;

(2)空间站专家,负责包括舱外活动在内的有效载荷操作;

(3)有效载荷专家。

至于宇航员任务培训方面,欧空局将全面负责其宇航员的基础训练。对他们的高级和实际飞行培训,欧空局将采取与其他签约国合作的方式。与此同时,美宇航局已决定为多名宇航员提供获取航天飞机任务专家资格的机会,资格评定工作已于1992年完成。

日本与国际空间站

日本政府在1989年公布的宇宙开发大纲中明确了航天活动的基本方向,即掌握具有国际水平的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制造技术,通过国际合作掌握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为实现日本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的长远目标奠定技术基础,而在先进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轨道工厂、轨道间运输系统等方面仅开展基础研究和预先研究。

因此,在2000年之前日本仅把H-2运载火箭和参加国际空间站的日本试验舱列入型号研制,而用H-2火箭发射的“希望”号不载人小型航天飞机仅开展关键技术研究。

“希望”号不载人小型航天飞机

日本也参加了国际空间站的主要任务。不能否认日本近些年来在航天技术领域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因此他们有能力参加国际空间站的活动,负责为空间站提供1个试验舱。说是1个试验舱,实际上也是很复杂的,它是1个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多用途实验室。

整个试验舱主要由1个压力舱、1个试验后勤舱和1个暴露在空间的装置三大部分组成,总长度有18米,横向宽10米,总重有18吨,可以想象也是一个庞然大物了。

压力舱是个圆形体,最大直径4米,长度10米,它是一个密封舱,内部具备供宇航员居住生活的条件;在压力舱的前端有对接机构,可以与空间站进行对接;这个舱的主要用途也是进行空间环境下的材料科学试验研究和有关的生命科学试验研究。

在压力舱的上下面各有一个突出的圆形物,这就是试验后勤舱,直径也是4米。这个舱顾名思义是实现后勤保障的,在舱内既可以储存试验装置也可以储存需用的各种气体如氧气、氮气等以及液体如水和燃料等,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容器里,一旦用完了还可以由其他的飞行器带上去补充,有点像飞机的空中加油。试验后勤舱还有一个特殊的使命,就是在紧急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轨道应急救生装置。

在压力舱的后面连接的就是暴露在空间的装置,在它上面装有各种仪器,可以进行天文研究观测以及对地球的观测,还装有需要暴露在空间的科学探测仪器设备,可进行空间粒子、宇宙射线等的探测研究。在压力舱的端面有一个像螳螂的长臂一样的设备,这是机械手,可以用它来操作暴露装置的仪器设备。

日本从1987年开始进行航天飞机关键技术研究,1993年政府批准了“H-2轨道飞机验证飞行器”计划。该飞行器重8吨,研制费14亿美元。日本不载人航天飞机计划于2008~2010年发射,研制费35~38亿美元。1994年H-2火箭发射后,日本立即着手改进H-2火箭,改进后能将15~20吨有效载荷发射到近地轨道。日本在决策载人航天时,一开始就根据国情国力,不把规模搞得过大,而且十分重视技术跟踪和关键技术研究,特别是在研制程序和投资策略上科学安排,不但有利于技术力量的充分利用,而且还避免了H-2火箭、日本试验舱和“希望”号航天飞机等投资大项目同时进入投资高峰,有条不紊地确保载人航天顺利发展。为了对日本试验舱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1995年3月日本用H-2火箭发射了多用途可回收的空间飞行装置。该平台重360千克,由8个舱组成,全部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完成日本试验舱的地球观测、大气物理和天文研究、材料加工、生命科学试验等多项试验验证,1996年1月用“奋进”号航天飞机回收。

1995年3月18日,随着H-2火箭的第三次成功发射,日本潜心研究多年的“空间飞行平台”开始遨游太空。该飞行平台是日本第一个小型多用途空间平台,由日本太空开发总署、国际贸易工业部和宇宙科学研究所共同研制,研制工作从1987年开始,开发研制经费高达418亿日元。

同类推荐
  • 家居生活指南

    家居生活指南

    生活是人生的积累,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婚丧嫁娶,幸好有了书本来传递过来人的经验,不至于让我们多走些弯路。《家居生活指南》从衣物、家具保洁、食物清洁、生活小用品的废物利用、家庭药物使用、饮食烹饪等方面描绘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
  • 新编实用生活禁忌大全

    新编实用生活禁忌大全

    从家居生活、饮食、养生保健、衣着打扮、社交礼仪、外出旅游等多个角度对生活中的各种禁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帮助大家摆脱生活中的各种困扰。
  • 有了家务,就有了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有了家务,就有了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教你如何做家务的书。要维持一个家的运转,必须要涉及许许多多的家务,而正是这些家务撑起了家的感觉。本书旨在告诉读者如何处理这些家务,从而维系起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 快乐生活点点通

    快乐生活点点通

    《快乐生活点点通》是一本居家过日子不可或缺的生活宝典,其中涉及了养生、饮食、社交、休闲、理财、时尚等生活内容,小到一针一线,大到购房买车、家居装饰。
  • 物品选用卷(千万个怎样)

    物品选用卷(千万个怎样)

    是一本指导人们如何选择、购买和使用检修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实用性书籍,如:怎样识别真假美元、钢币和人民币,怎样识别冒牌香烟,怎样掌握商品最佳购买时机,怎样去除容器怪味等等。
热门推荐
  • 我的灵都:一位奥地利学者的北京随笔

    我的灵都:一位奥地利学者的北京随笔

    本书是奥地利学者、古典语文学家雷立柏的破执之作。雷立柏扎根北京二十余载,在这本书中,他以“世界公民”与“文化桥梁”的视角,将自己对北京深沉的感情倾注于文字,并凭借其学贯中西的学识,旁征博引,纵论古今,或从语言、文字、历史、艺术、宗教等诸多细微之处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被淹没的历史,或以全新视角解读那些为人熟知的历史,在文化的相遇与碰撞中破除迷执。
  • 每天都是你的代表作

    每天都是你的代表作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是我们所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知道生命有多长,但我们却可以按排今天的生活;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环境,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境。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尽管我们可能收获成功,也可能遭遇失败,但只要每一天都地得充实,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不会失色,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每天给自己一点希望和信心;每天给自己一个目标和理想;每天付诸一份切实的行动;每天就都会获得一份精神的充实和心灵宁静。 每天早晨醒来,你都是全新而特别的,让我们伴着清晨的朝阳迎向新的挑战,让此后的每一天都成为你的代表作。
  • 夏天的春水

    夏天的春水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评与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
  • 我们的二次元世界

    我们的二次元世界

    穿越二次元,斗罗,斗破,约会大作战,万界穿梭,吾为主宰(作者萌新,第一次写书,如果有写的不好的,望海涵,并在书评区评论,我会看情况采纳)开头斗罗篇无力,可以跳过。
  • 绿茵传奇

    绿茵传奇

    少年平凡,少年很普通。可少年有梦,有梦就足够了!这一年,萧晓十六岁,他誓要成为新一代的绿茵传奇。(PS:其实我知道,像我这种新人,还写足球小说这种类型的竞技文,其实没什么人看!不过还是要感谢各位能够点击进来……然后,继续挥泪求票票,求收藏!!)
  •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不敢说是诗,只因为生命的音符,在时空里跳荡,偶尔捉几只,铺排在平面上,就成了这,似连似断的长短句,空灵的真实,意象延绵嘈嘈急雨,韵律源于天地,智慧敲击宇宙的秘密,情,融化在阳光里,携心灵共振,是恒久的魅力。
  • 忧国(全集)

    忧国(全集)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大清国正是摇摇欲坠的年份。就在这个腐朽王国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一个普普通通的镖师,却突然阴差阳错地卷入了革命党、会党、衙门之间斗争漩涡的中心,被推向他从前根本预想不到的方向。危境中智慧与智慧的交战,性命与性命的相搏,人力与宿命的角力,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故事里,几个站在不同立场上的普通人,尝试以他们各自的努力,并付出巨大的代价,来改变似乎早已注定了的历史……全书详细描述了辛亥革命前三个月,以马凤云,朱阿秀,霍景旸,周汉城,刘文藻等主要人物为核心的某省革命前后几十天的风云际会。展现了多方派别人物势力如镖行、革命党、清廷、会党以及派别内部的角逐和矛盾、合纵连横、以及各个人物的层叠心境,以全新的叙事技法集中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一角,窥一斑而见全豹。
  •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已不新鲜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就想好了这个题目,并且作了动手的准备。由于研究赵村理更为急迫,我改变了方向。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我当时在《汾水》编评论,特地开辟了一个《鲁迅与山西》的专栏,约请王瑶先生、冈夫先生、唐诃先生以及我的朋友王峻峰,分头写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