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4400000024

第24章 “多就少改”小识

作为编辑加工的原则之一,“多就少改”大约已经是业内人士的共识了。然而,为什么不能“多改少就”,而非得“多就少改”不可呢?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里说: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尽可能多地保持原作的风貌,而且可以大大减轻编辑的工作量”。窃以为,还可以补充一条理由(而且也许还是更为要紧的理由),那就是:编辑所加工的是别人(作者)的作品而非编辑自己的作品;作品署着别人的姓名而非编辑自己的姓名。

遗憾的是,对别人的作品滥施刀斧的编辑,从前就有,现在依然不乏其人。早在1925年,鲁迅先生就曾在《望勿“纠正”》一文中批评过《花月痕》的陶乐勤标点本,说是“陶君于石印本的错字多未纠正,而石印本的不错字儿却多纠歪了”。在提及陶本将秋痕“突见痴珠,便含笑低声说道……”和“痴珠笑道……”里的“笑”字改成了“哭”字时,鲁迅先生指出:“他们俩虽然都沦落,但其时却没有什么大悲哀,所以还都笑。而纠正本却将两个‘笑’字都改成‘哭’字了。教他们一见就哭,看眼泪似乎太不值钱,况且‘含哭’也不成话。”十多年前,某编辑代表自己所供职的报社向漫画家方成约稿。方成按时交了稿,文章也按时见了报。但是,1 400字的文稿,排出来的铅字却只有1 000个。版面所限,有所删减,这倒也不足为怪。奇怪的是,方成“头到尾读了三遍,才发现1 000字里只有第二段开头16个字是自己写的;此外,没有一句是原文”。感慨之余,方成在一篇题为《编辑的幽默》的文章里言道:“一篇别人写的作品要加进自己98.4%的字数而不署自己的名字,这种幽默也是世间少有的。”对这种现象,《编辑之友》里有一篇文章评点得极中肯:“有的编辑对文稿下署名的深层含义所知甚少,总是盲目地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去‘修正’别人的语言,用自己的风格去‘划一’别人的风格,于是,在这样的编辑负责编辑的专栏和专版里,出现的总是一个面孔和一种调门。这种面孔和调门当然就是一个人的——尽管有多种不同的署名。”笔者不才,将这种“幽默”的同道好有一比。比作何来?比作咱们四川人常用的一种家什——泡菜坛。不是吗?任随你是白菜,是萝卜,还是青笋,经它“泡”一“泡”,通统会“泡”成一种酸不溜丢的滋味。

那么,是不是只要改得少,就符合“多就少改”的原则了呢?窃以为,也不尽然。改得虽然少,但把不该改的地方改了,而且改错了,同样当以鲁迅先生所说的“纠歪”论之。例如某编辑先生大笔一挥,将书稿中的“1mW”改成了“1MW”。只改了一个字(将m改成了M),可意思却大相径庭——若将改前的值视为1,则改后就是1兆(109)了。又如,某习惯于按“想当然”办事的编辑先生,将书稿中的“明日黄花”改成了“昨日黄花”,全然不知这成语出自苏轼的诗《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其原意是重阳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无什么可观赏的花了。后来人们就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可就是这样的编辑先生,还往往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你要用鲁迅先生那句“若自己于意义不甚了然时,不可便以为是错的,而奋然‘加以纠正’,不如‘过而存之’,或者倒是并不错”的名言奉劝他们吗?他们很可能会说,自己“于意义”不是“不甚了然”,而是“十分了然”,所以有百分之百的理由和把握而“奋然‘加以纠正’”。但凡与这类编辑先生论曲直,大抵总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

或问:既然书稿是作者的东西,署着作者的名字,由作者“文责自负”,编辑能否“只就不改”呢?窃以为,编辑要对作者负责,还要对读者、对社会负责。既如此,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存有各种错漏疏谬的书流向社会,让其损害读者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作者和出版社的利益。数年前,笔者终审一本医学书稿,见其上有句云:“晬时,神清,血止。”觉得奇怪:“晬”者,婴儿满周岁或满百日之谓也。书稿中之“晬时”与婴儿毫不相干,究系何意呢?询问作者,方知指的是“时对时”(如从今日上午9时到明日上午9时)。斟酌之下,将“晬时”改成了“翌日”。这么一改,作者认可,编辑也放心了。以上是一个编辑改稿改得比较顺利的实例,但有些时候,也会遇到不小的阻力。例如不久前笔者担任责编的一本科普图书,书稿中科学性、知识性和语法、修辞、计量单位等各种各样的错误达三百余处。画出问号后,请作者处理。过了几日,作者又原封不动地将书稿送了回来,说是“画问号的地方都没有问题”。于是我不禁要动问了:书稿中的“倍减”是什么意思?“弧秒”是一个什么单位?为什么放着现成的国家标准不用,而要另搞一套,“发明”出别人不识为何物的光子动能符号“Ep”、势能符号“Ev”呢?就这样与作者从心平气和到面红耳赤,又从面红耳赤到心平气和,舌战了数日,总算说服了作者,同意将“倍减”改为“锐减”,将“弧秒”改为“[角]秒”,将光子动能符号“Ep”改为“Ek”,将势能符号“Ev”改为“Ep”了……说实话,在处理这本书稿时,我觉得自己处在了两难的境地:改吧,作者摇头;不改吧,错谬百出(甚至到了荒唐可笑的地步,例如“倍减”)。倘不处理这些错谬之处,就不但愧对读者、社会和自己的出版社,而且也经不起质量检查,到时候那些编校差错不是还要记在我这个责任编辑的名下吗?几经掂量,我终于想定:宁肯撤销这个选题,也不能“制造”出“不合格产品”;三百余处错误必须一一订正,一个也不能放过。这绝非“不尊重作者”,更未违背“多就少改”的原则。“少”是相对的。“少”也罢,“多”也罢,非改不可的地方还是务必要改的。因为这些地方都不属于“可改可不改”的范围,所以不能“就”,只能“改”。

记得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里说过:“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难在何处?难就难在改文章须要“顺着作者的思路,按照原作的风格特色等进行加工,不能按照编辑个人的好恶行事”(见《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本,111页)。其实,难处还不仅仅在于此。由于作者的政治思想、学识、修养、文字水平有所不同,写作时的心境、构思的完善程度、材料的积累情况也有所不同,其书稿中就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错误和不足。哪些可以“过而存之”,哪些非要订正不可,这是很考编辑“手艺”的。当然,可供编辑判断取舍的尺度还是那四个字:多就少改。问题在于,该“就”而未“就”是不对的,该“改”而未“改”则更不对。佩因说得好:“编辑在出版流程中扮演了一个很有用的角色,那就是‘勇于批判的第一读者’。”窃以为,“勇于批判”与“多就少改”,应当并行不悖。

(原载《出版广角》2004年8期)

同类推荐
  • 做灵魂通透的淡然女子

    做灵魂通透的淡然女子

    本书讲述了李师师,薛涛,柳如是等中国历史上的十位传奇女子。作者运用优美的文笔,结合详尽的历史资料,不同时期的精美诗词,讲述十位富有美貌与才情的女子的人生经历。其中包含她们的大量诗词与曲折动人的情感经历。她们虽身份低下,却有着男子都不禁赞叹的才华与思想境界。
  • 文明的碎片

    文明的碎片

    蒙昧——野蛮——文明,这实在是一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人类学家常常把它们作为人类早期演进的三大阶段,那么,我们当然早已进入文明,而且千万年下来,早已进入一种充分成熟的文明。我们的一切举止作为,好像应该都有一些心照不宣的公认前提。
  • 穿越东西方之间的心智生命

    穿越东西方之间的心智生命

    2007年9月初,笔者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在校博士生的身份,飞抵加拿大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亚洲研究所访学一学年,在中共党史研究专家齐慕实教授与著名中国史研究专家卜正民的协助下,入住该校圣约翰学院。这所由来自世界各地留学生的融住宿、学习、休闲、文化交流等为一炉的学院,为第一次出国的我近距离观察中西之间的异同,以及切身感受北美学院与社会的文化提供了最佳的渠道。
  • 汪曾祺书信集

    汪曾祺书信集

    《汪曾祺书信集》是汪曾祺的书信精选集,收录了他与妻子施松卿、恩师沈从文,以及巴金、黄裳等人的通信共一百多封。我们从汪曾祺的散文里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了他对世间万物的细细品味。而他在创作散文时所极力追求的,正是“写散文要如写家书”,这就使得他的书信变得尤为可贵。有家常里短,有人情世故,也有文学杂谈。平平淡淡,却又真挚动人;信手拈来,总有妙趣横生。汪曾祺说,“生活,是很好玩的”,这些书信里有一个更贴近生活的、好玩、可爱的汪曾祺。
  • 有温度的人

    有温度的人

    《有温度的人》是作者继《有理想的人》、《有远方的人》之后创作的散文诗集。全书收集整理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诗90篇,分为4辑,分别为:“只在往事里发现那些暖的”“在现实中记住温度”“我可以自己暖”“温度,在山水之间”。作品文笔精练,善于通过某一种意象萃取事物背后的寓意,富有哲思和深刻的内涵,让读者感受到文字内在的力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思想性。
热门推荐
  • 赵氏贵女

    赵氏贵女

    剧本定律:男主是祸水,女主顶光环,炮灰如草芥。赵文宛被迫接手了定国公府千金的花样作死人生。这是炮灰女为了逆转自己悲惨结局,奋勇自救,一不小心逆了主角的故事。
  • 她是他的独一无二

    她是他的独一无二

    偷拍不成反而惹上了某个混蛋,因为生气砸了他家N多东西,杯具的成了他的女人……“乖啦,我会负责的……”席少卿紧搂着她,低声的在她耳边低语着。某丫崩溃:啊啊,谁要他负责啊?她可是有喜欢的人了……
  • 超神学院之葛彦生活

    超神学院之葛彦生活

    891620036,这是新的群,暂时不会变了,之前说的,我很快就会解散。
  • 梦回三国做皇帝

    梦回三国做皇帝

    一代特种兵曹子桓穿越回到三国;文不如四弟,武不如大哥,智不如五弟,谋不如其父。乱世已起,帝王无情,曹子桓该何去何从?历史还会一如既往的发展吗?一卷诗书满腹才华,试问天下谁为王者?万丈豪情千秋伟业,敢对苍穹我是英雄!领会穿越奥义之后,曹子桓只想说:三国——我的战争,我自天生不凡,必成千古一帝,且看我平天下,收蛮夷,征四海,战八荒!
  • 奥运天王

    奥运天王

    梦中有奇遇,修炼成仙体,争战体坛赛场,成就奥运天王。
  • 背锅

    背锅

    嚣张跋扈是你们的,作威作福是你的,快乐自然也是你们的。而我,除了挨不完的刀子和背不尽的锅外,什么都没有。
  • 初恋遇上你

    初恋遇上你

    霖海和松江,两个城市相距1182公里。记忆中那个描摹着她眼睛的形状说像月亮的陆非白还在安静耐心地等她回松江。程知予也不止一次地想过逃离,可一想到那双看着她就像是看着全世界的眸子,她就又心软地留在了霖海。很后来,当她回想起黑暗中飞蛾扑向她的那一刻,她都觉得,一切都是宿命。如果她没有来霖海,那她就不会遇到陈锦言。要如何才能拒绝他那样的一个人?他是致命的诱惑,那她是不是扑火的飞蛾?
  •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小清新男友

    我的小清新男友

    一天,二十三岁的傅氏少懂求婚一个小公司的广告策划,被拒绝了,成了公司里的爆炸性的新闻。傅聿凯站在楼下,背后的车里,车身上,还有周围的地上,全部都摆放着蓝色妖姬。在下面喊着:“林燕,林燕”。林燕满脸通红,急忙跑下去。快步跑到傅聿凯跟前,将他拉到一旁,问道:“大哥,你就是这么处理的吗?你这是不嫌事儿大吧”。傅聿凯笑了笑说:“这回应该能堵住这些人的嘴了吧”。林燕泯着嘴笑了,说:“快回去吧,奥”。傅聿凯笑着说:“还有一个环节呢”。说着,去车上拿起一束玫瑰,走到林燕跟前,单膝跪地,抬头看着林燕说:“美女,请接受我吧”。林燕看着他,一时有些懵了。只好低声说:“演的有点过了啊”。傅聿凯将计就计,说:“那你就配合一下,收下啊”。她喜欢他,他喜欢她,她喜欢谁呢?傅聿凯的爱情观就是:“我喜欢你,你早晚也得喜欢我,我会等”。可是他忘了,他喜欢的是有些狂野的小姐姐。然后,从此开启了漫长的追妻之路……。〖甜炸,微虐〗
  • 洪都侠客

    洪都侠客

    史记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元朝统治已将崩溃,天下纷乱 ,农民起义军峰欠连天。统一天下、各路豪杰志士又动干戈。来元璋传令徐达率军进驻南昌,改南昌为洪都,接看令自己的养子都督来朱文正、欠元帅赵德胜知参攻邓愈等将领驻审洪都。在江州(令九江),陈友谅改国号为汉,欠感疆域日益狭小,于是积极赶出兵向朱元璋收复失地,修速批巨型舰船、游载兵蒋、官吏,号称六十万欠军,倾国而出,从长江进入都阳湖,深入章江(令赣江),四月间,举围攻洪都城。藤王阁比武刀认仇家 眼见陈友谅军不日到达,洪都府中,人心惶恐,甚是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