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4400000025

第25章 “闹了笑话”之我见

听一位同仁说:前不久,在一次出版社之间图书编校质量交叉检查的通气会上,有人批评参与质检的某副编审,说是他“对少儿类读物的质量检查使用了科技类读物的标准,竟然认定某少儿图书中的‘寸’为差错,非要人家改成‘厘米’不可……闹了个大笑话”云云。可是,不瞒诸位说,我听罢这个“笑话”,却怎么也笑不起来。

为何“笑不起来”呢?是“笑神经”出了什么“故障”吗?当然不是。何妨坦白地告诉诸君:我之所以“笑不起来”,那是因为,某副编审“闹”的这个“笑话”其实并不可笑。换言之,他压根儿就没“闹”什么“笑话”。

众所周知,“寸”亦称“市寸”,是一种市制长度单位。它与法定计量单位“厘米”的换算关系是:1寸=3.33厘米。应当承认,市制单位曾经长期为我国人民所习用,在人民生活中影响很深。尽管如此,鉴于使用市制单位不利于“与国际接轨”及其他因素,国家已经于1991年明白晓谕,停止“里”“丈”“尺”“寸”“分”的使用,并在关于法定计量单位的国家标准中明确了它们的“废弃单位”身份。对此,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出版专业实务》(初级)说得很明白:“市制单位‘里’‘丈’‘尺’‘寸’‘斤’‘两’‘钱’‘亩’‘分’等在一般情况下不应使用,但是在普通读物特别是以农民为对象的读物中,土地面积的市制单位‘亩’‘分’在表示小面积时暂时还可使用。对这类读物,在保留市制单位的同时,编辑要添加上其与法定计量单位公顷(hm2)和平方米(m2)的换算关系说明,以尽早完成向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

那么,除了上述“一般情况”,还有没有可以使用“寸”“尺”之类市制单位的“特殊情况”呢?有的。例如成语“三寸不烂之舌”中的“寸”,“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的“尺”,以及古诗、古文中的市制单位,都可以而且应当“原封不动”,既不必也不可换算为法定计量单位。这类似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阿拉伯数字的适用范围——各级新闻报刊、普及性读物和专业性社会人文科学出版物;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出版物(并可制定专业性细则);文学书刊和重排古籍除外。因为,如果将古诗“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尺”换算为“1/3米”,继而将原文改为“飞流直下一千米”,那就不是唐诗,有点不伦不类了(此处,有必要一提的是:“尺”的历代定制不尽相同,且都小于近现代的“尺”的长度,因此,唐代的“三千尺”并非等于“一千米”,而是小于“一千米”的)。假若“寸”“尺”这些字眼出现在少儿图书的书稿里,作为计量单位,那就需要换算为法定计量单位;作为古诗文中的单位名称,则需要添加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说明。不如此,则既不足以使少年儿童明白地知道其为废弃单位,也不足以使少年儿童大体地知道其“来龙去脉”。在《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编辑加工整理的内容”一节中有一条曰“规范统一”,说的就是稿件的语言文字的使用须符合相关规范,量和单位的使用须符合国家标准,以及数字用法,汉语拼音拼写方法,标点符号用法,简化字、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等规范化方面的问题。

必须强调指出:贯彻法定计量单位并不是科技书刊的“专利”。《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指出:“稿件中的计量单位应按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标准《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0-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3101-1993)以及13个关于各专业领域中量和单位使用的国家标准的规定统一。”这里所说的“稿件”,指的应是除重排古籍、文学书刊之外的各类稿件,少儿类读物没有理由例外。不唯不能例外,只怕还应当更加坚决地贯彻法定计量单位才是。为啥?因为少年儿童的头脑中还没有建立起“市制单位”的概念,对“寸”啦、“尺”啦、“亩”啦、“分”啦,他们大多还“不知其为何物”,俨如“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正因为如此,出版物有理由从一开始就传递给他们正确无误的信息,而没有理由先向他们传递错误的、过时的信息(包括已经废弃的市制单位),然后再费力劳心地予以纠正。岂不闻,少年儿童一旦接受了错误信息,就很难从记忆中抹去?

综上所述,认定少儿读物中使用“寸”为差错,主张将“寸”化为“厘米”的态度和做法,实乃理所当然,无可厚非。那些“闹了笑话”之类的责难,可以休矣!

(原载《科技与出版》2011年1期)

同类推荐
  • 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

    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

    北大的讲座之多、质量之高在中国首屈一指,与世界上任何最有名的大学比都毫不逊色。讲座如果在大学里消失,校园文化便会成为戈壁上的涓涓细流,虽然澄澈,但孱弱且短暂,并且讲堂上智慧的闪光不应局限于校园,而应该走出去,给所有爱智慧的人以聆听大师教诲的机会,去亲身体会细流是如何变成汹涌的波涛奔腾至海的。
  • 2016中国杂文年选

    2016中国杂文年选

    “花城年选”从书中的一种,所选全为国内公开发表与报刊或网络的杂文。文章论题广泛,有的是时下热门话题,有的是多年老话题,与当今为大众所注重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国计民生的事情有着密切关系,充满现实关切。
  • 我的爱只为你盛开

    我的爱只为你盛开

    唐宋家的小花店在深蓝路的尽头,每天早起帮妈妈把含苞的花儿运到店里后,唐宋都不舍得去洗手。他喜欢那种深深浅浅的味道,像是夏日傍晚若有若无的灯光,洒到哪儿,哪儿便有了慵懒又淡雅的朦胧美。
  • 两宋诗词简史

    两宋诗词简史

    两宋是诗词发展的黄金时代,宋诗突破了唐诗的藩篱,开辟出奇崛苍劲的新境界;宋词从小令发展至慢词,跃而成为一代文学的标杆。本书作者戴建业,从流传至今的数十万首两宋诗歌作品中千里挑一,收录苏轼、李清照、陆游等50多位名家,精选272首诗歌讲述两宋诗词发展轨迹。阅读本书,不仅能重温伟大的诗词作品,更能一窥300年两宋诗词发展全貌。
  • 故宫盗宝案

    故宫盗宝案

    故宫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历经五百八十多年的沧桑之后,依然以它无与伦比的高贵、富丽堂皇的风姿和绝无仅有的神秘精深端坐在北京城的中心。故宫又称紫禁城,这个名字是借喻紫微星垣而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星垣在三垣中央,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天帝是至高无上的,天帝住的地方叫紫宫,人间的皇帝也是至尊的,因此皇帝住的地方就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的皇宫,人们习惯称故宫。故宫确实让人着迷,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徐启宪说过:只要有条件,砸锅卖铁我也得买一张票进去看。
热门推荐
  • 北域的炼金师

    北域的炼金师

    当来自失落文明的少年邂逅没落帝国的王女,究竟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呢?
  • 死神任性:暮先生,阴间坐

    死神任性:暮先生,阴间坐

    【新书整改中,勿入】【男主女主身世较强,虚构较多,不喜勿入】温若寒,回归!她,是掌控生死轮回的死神。一台电脑,在她手中,出神入化。匕首灵力蓝丝带,随心所欲畅心意。暮临,暮光耀人,只为临寒。一句话总结:万事通死神遇上仙男一枚。
  • 思维比努力才更重要

    思维比努力才更重要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是的,但是选择之前是思维,只有思维对了,才会有后来所谓的选择比努力更重。本书会让你们推翻现有腐败的世俗观。寻找事实背后的真相。
  • 宸妃

    宸妃

    从青春年少到垂垂老矣,一道宫墙锁住了多少女子的爱恨情仇。“宸”既是她的荣耀也是她的诅咒,等她站上那顶端的时候,回望往昔才发现从踏进宫门的那一刻她的一生就好像早已注定。
  • 琉璃阙

    琉璃阙

    皇朝玉氏江山,开朝三百年,设四境封王守护天家,传百年世族繁华人间。至第十九代世孙--玉恒为东宫太子时,却已然是皇族子嗣凋零,朝堂权臣霸政,四境窥视皇权,江山风雨飘摇。处此危境,皇朝太子与东越,西琅,南召,北溟四王族,或联盟,或设局,演尽各样权术之争。且看天下谁属。
  • 断裂

    断裂

    长篇小说《断裂》以科尔沁部首领奥巴洪台吉的一生为主线,演绎了生活在十七世纪的蒙古族各部与后金、明朝鼎力抗争的心酸史。北元和后金的博弈、蒙古贵族之间的纷争动乱、各阶层民众的爱恨离合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起伏的画卷。作者大胆运用内心独白、多视角叙述和象征隐喻等传统技巧,同时采用对位式结构、时序颠倒等现代手法,在故事的大背景下,巧妙地切入了蒙古草原的壮美风景,以及当时蒙古人的生活习俗、民俗风貌、宗教信仰、饲养五畜、狩猎练兵等知识,并回溯了蒙古祖先的历史及渊源。
  • 厉先生官宣吧

    厉先生官宣吧

    出狱归来,她竟惹上神秘大人物,直接领证,宠爱上天!“厉少,少夫人被渣男表白了。”“给我打断他的腿!”“厉少,有人污蔑少夫人被包养。”“把对方的黑料送上热搜!”“厉少,不好了,少夫人和别的男人私奔了。”俊美矜贵的男人怒从心起,立刻追了过去:“走!带上大炮轰了他!”某天,记者采访:“厉先生,您有什么梦想吗?”男人望着女孩宠溺一笑:“有,撩叶七夕,宠叶七夕,让叶七夕生包子!”众人惊呆,第二天S市头条统统变作——禁欲男神厉大少,竟是宠妻狂魔!【1V1双洁绝宠,女主负责美,男主负责宠!】
  • 杏花村

    杏花村

    滔滔的嘉陵江水,日夜奔流在川北山区的崇山峻岭之中。它沉静的时候,仿佛一位温柔的处子,缓缓踏过平坦舒缓的旷野;它暴怒的时候,一路狂奔乱驰,巨大的嘶吼声终日回荡在巅崖峻谷,仿佛一头咆哮的雄狮。嘉陵江水滋润两岸碧绿青苍的毛竹林,滋润青松翠柏,滋润两岸年年开不败的杏花,也滋养出一方水土一方朴实的山里人。在嘉陵江的上游地方有座山,名字叫凤凰山。凤凰山不高,面积也不大,但因为山上有座张献忠墓而闻名遐迩。我小的时候,凤凰山还没作为旅游胜地开发,默守一方水土。那时的大人们大多文盲不论官职不管聪明呆傻农民不种田不种地都搞政治去了,留下小孩子没人管。
  • 太上金华天尊救劫护命妙经

    太上金华天尊救劫护命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皇子传奇

    七皇子传奇

    他,是一朵生在忘川河的白莲,因拥有强大法力被封为紫炎帝。他创建了心灵界,并为生灵治疗受伤的心灵,可是除了三人,没人看见他真正的容颜。为了能够更了解体验人间七情六欲,每隔一段时间便得历劫。原以为这次的转世能够救回与他一同生在忘川河的另一朵粉莲——沁儿,可却功亏一篑。魂飞魄散之时幸得海爷爷及时相助用聚魂瓶将魂魄聚集。这一次,他成为了七皇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