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6500000012

第12章 附加价值术(2)

识需致用,这其中一贯的智慧,正是为产品创造附加价值的一项技艺。知其产品的内涵与内值,识其潜藏的功与能,用其法与用其器,去改变产品之内涵,以丰富新的外益,正是所谓“附加价值术”。

2.创造价值新生命

价值因人的欲而变,有人欲望强、需求急迫,同样的产品,会为了捷足先登或独自占有,而付出较高的代价。

价值也因人用物之能而变,会用物的人,付出的代价小,享受的功能相同。譬如以一支牙签打开门锁,或使废弃物再生再用。

价值也会因时、因地、因情况而变,随它的变,人们遂有再造价值的机会。

价值可用金钱来表示,金钱是丈量价值的工具。金钱必须流通,金钱若不流通,价值就无以创造与显现,因为价值存在于交易之中。

人们以产品、劳务、工作、知识等去换取金钱,并用之维持生活、购买食物、衣物或支付住宿、交通与娱乐。同样地,他人也以相似模式,从人们手上拿走金钱。

这种物与钱的交易,使得价值随着流通,且是一层一层地流通,一环一环地附加上价值。由此,我们悟出为产品创造价值的“可行之道”以及创造附加价值的层层相叠的关系与机会。

产品价值重塑

机会无法创造,原因在于需求无法创造,但价值可以创造,因为产品可以塑造。

产品之所以有价值,在于它能被人所用,又能被多数人所用,且是多用、爱用、必用甚至非用不可。

产品又所以有价值,在于有人能用与会用那个产品。会用一个产品的人若多,且多至全民大众,则那个产品定是日常用品,或是大宗货品,产品的价值虽高,但是价格却低。对制贩此产品的人而言,价值在其量,因数量大,价格虽低,总体利润可观。

会用一个产品的人若少,用之能与用之智操之在少数几个人手上,则产品的价值与价格皆高,产销这个产品的人获利亦高。欲使众多的人皆会用该产品,有赖种种的行销活动,包括广告、教育、配销等等。

产品另所以有价值,更在于它有潜能。能被人重新用。

创造产品的价值,其可行之道就在于能用与会用产品,而且能够找出产品潜能,发掘重新使用的功能,或赋予产品新特色。

前文提到产品的内涵与外相,又提到产品的内值与外益,正是我们创造产品价值的根本。概略而言,我们可以归纳出五个方向。

(1)增加产品的内涵

如前所述,产品的内涵包括品质、功能、特性与结构,增加这些内涵自然亦增加其价值。

我们常听到产品“品质好”的赞语或广告,但因品质的价值观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不能说品质好价值一定高,要知需求是什么才能评估其价值,前文提到TDI的故事正可藉以说明。

由此观之,提高产品的品质,使顾客满意,固然是创造价值的方式之一,然而由于品质的价值观是相对的,非绝对的,我们也可以改变产品的品质,以降低成本,并与顾客分享,使其得到价廉物美的产品(非偷工减料),自然也能创造价值。

除了品质,功能、特性与结构,是创造价值的一些因素外,我们还可以发掘产品特性,找出它的潜能与新用,或创新产品的功能或结构或组成,再赋予新用,只要满足顾客所需,能为顾客所用,则价值由此而生。

(2)变化产品的外相

包装、外观、式样,呈现产品的外貌。

我们都知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经化妆师巧妙之手,我们可以看到丑小鸭变成美天鹅,流浪汉变成高雅的绅士。或许你会认为这只是电影的情节,但是你若有机会看到卸妆后的明星,必将会惊讶化妆的魔力。这并不是说明星们不美不俊,而是经化妆所衬托的气质、风度与魅力,能使人因而对他(她)们入迷。

商品经过包装,也会吸引人们的购买欲。

看到日本食品精致的包装,我们会免不了冲动,买它一盒以满足食欲,但是一旦打开包装,看到些许的内容,吃不到几口,我们又会感到太贵了,或意犹未尽。

这正是日式包装的特色。

包装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改变外观,亦可如此,例如色泽、质感、形状等的变化。改变商品的式样,例如加长、减短、加大、加宽等,亦有同样的功效。

有时候我们为产品冠上品牌,摆在适当的地方销售,其价值也有绝对的不同,例如成衣摆在百货公司或精品店,配上名牌,价值数倍于地摊货。

(3)提升产品的外益

产品的内涵,是生产者用以交易金钱的依据,产品的外益,是顾客付出金钱的依据。而因有内涵,乃有外益,但并不是有内涵,就有外益。必须物能被用,且用者知何以用,才得其益。

外益包括利益、效率与功效,必须扩增利益、提高效率或强化功效,才能使购买者愿意付出较高的代价,使产品增高价值。

提升外益,换个角度讲,就是满足顾客末被满足的需求或潜在需求。

(4)掌握情势的变化

情势变化包括时、地、人与状况的变化。因时机、地理、人文和状况的变化,欲望随之变化,机会跟着不同,我们可以趁机随势变化商品,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也就是说,循势投机。

例如,趁水果丰收时冷藏,水果采收季过了之后再推向市场,一方面防止量多价贱,一方面延长水果的获利寿命。

每个风景区,甚至高山僻地,只要有人群聚集,定有小贩闻风而至,所卖的食品并非美味,应急解渴而已,其价却高过平地许多,但生意还是不错。

出门未带雨具,适逢下雨,这时只要有人适时适地的出售雨伞或雨衣,人们通常是不问品质、不讲价钱,付了钱拿了就跑。

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只要认清目标、抓到大鱼,自然能创新价值。

前文提起的市场区隔术,与此情势价值的掌握,正可互相呼应,相辅相成。

(5)延伸产品的服务

产品的第三个层次包括安装、交货与信用条件、保证与售后服务,行销学视为产品的一部分,但较合适的说法是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创新产品的价值,我们可以替代客户安装、送货到家、先享受后付款、免费维修、保证有效等等方式来延长价值。但这些服务若视为产品的一部分,则人们易忽视其值,反怀疑产品的品质与功效,挑剔产品安装与携带不易,忽略购买产品的本质在用其内涵和享其外益。

延伸产品的服务目的在于赋予产品附加价值。如何使顾客因此服务而乐买、多买和常买,甚至愿意付出较高代价是其重点,服务是其手段。

环环相扣的价值链

人与物之间,存在着“用与被用”的关系,而因其用,乃有其益、其值。

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需要的社会关系,而因一方提供另一方之所需乃产生交易。这种交易的内容包括物品与服务,又因时、地和情境的不同,需求有所变化,价值随之不同。

价值的变化与依据,始终环绕着“物之用与用之智”,而其核心,则是需求。

物与物之间也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需要的关系,这种关系有时尤甚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那是生死关系,没有你就没有我。

制作一项物品,我们需要原料或材料或零件等某些成份,没有这些原材料或零件或成份,产品不能生产。

缺乏产品,人们可以用次级品或其他产品替代,例如停电改用蜡烛,没有米改吃蕃薯,但是没有原材料等,产品不能生产,等于死亡。

很多产品的产生,是先有一个产品或多个产品,经由先知先觉的智者,发现它们的其他特性或潜能,致其用与用其能,使其产生新的用途而利于人,再使人们会用此新产品。这个新产品可以由单一产品变化,也可以由多个产品融合而成,重点是它是有先有后,并非无中生有。

产品可以由先而次,也可以由次而三,由三而四而复。

由一而二而变成多个产品,由先而次而变成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等等多代产品。

一个产品可以成为某一个新产品的原材料或主成份,也可以成为另一产品的原材料,还可以成为第二代所生第三代、第四代的原材料,此所以子孙满堂,如树分枝。

我们种稻,自稻谷中取米,这是第一代产品。

我们将米煮成饭,用之以食,这是第二代产品。

为了美味可口,有人将白饭与肉丝、虾仁等拌在一起炒,发明了炒饭,遂有了蛋炒饭、肉丝炒饭、虾仁炒饭、火腿炒饭、什锦炒饭等等第三代产品。有人将炒饭用蛋皮外包,又产生了第四代的蛋包饭。

不做炒饭也有烩饭,有人先将鸡肉切块,配合马铃薯及咖喱做成浓汁,将之淋在白饭上,遂成为咖喱鸡饭。类似方法而有牛肉烩饭、滑蛋牛肉饭、什锦烩饭等。

米的第二代除了做饭外,也做成粥,于是除了白粥外,也有地瓜粥、绿豆稀饭等以及广式的状元及第粥、鲍鱼粥等等。粥与饭同属一代,是兄与弟或姊与妹的关系。

米的第二代还有磨米成浆,制成米浆,或滤水成团,再将之拌合其他食物如蔗糖、芋头、萝卜、红豆、虾米、肉块等,制成年糕、芋裸、萝卜糕、红豆年糕等下一代产品。究竟稻米能发展出多少种产品或多少代产品,我们在此不想探讨,但这息息相关的关系,却不容我们忽视。

一项米食经由加工、添加或混合新食而变成美味、可口以及营养的新食物;一个产品经由加工或混合的制造,而:变成另一项更受喜爱、更具价值的商品。这种价值的创造方式与历程,正是我们所要研究与学习的。

价值是因用而产生,价值也因广用、多用与爱用而益增其价值。一个物品产生另一个物品,增添一项新用,另添一项新值;另一个物品复产生再一个物品,复增加新用,再增加新值。物与物在用与值之间,唇齿相依。因有一物而生另一物,因另一物,原物富其用益其值,故用与值使得物与物之间,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价值链。

米因饭而用而生值,饭复因饭团或寿司或炒饭或烩饭或咖喱饭而广其用,增益其值。米、白饭、炒饭、蛋包饭,这四者之间,形成四代同堂的价值链。而饭有同代,同自米分出为用之粥、粿与浆;饭团亦有同代,即寿司等,再扩大至多种的炒饭、烩饭,以及各类的粥。

米食所形成的已不仅是价值链,而是价值树。

不管是价值链或价值树,其环与环、代与代之问,正是上一方之用产生下一方之物,而上一方也因此再创新值。假如人们能将此物再创新用,则可再造一代新物,延长此价值链、壮大此价值树。图4—4再就此作一解释。

面粉由小麦而制。面包、土司由面团而制。自汉堡或三明治回溯到小麦,这其间共有五代同聚一堂,或日五个环环相扣的价值链。其中之前一环是后一环的原料,没有前一环,后一环无以存在,也因有前一环的用与值,乃有后一环的生与用与值。

睹物思人,我们可以由物想到生产或役用此产品的人或行业。如由小麦而想到农夫,想到农场,由面粉想到磨坊或面粉厂,由面团想到面包师,由面包想到面包店,想到面包厂,想到速食店。

物与物之间我们想到环环相扣的价值链,甚至价值树,业与业之间我们想到上游、中游和下游,层层相接的流层关系。

上游、中游和下游,游与游之间互为依赖,但就价值而言,各有牵扯,利多于一游会少于另一游,因原料贵,下游的成本必高,原料便宜,上游获利必少。因此,如何保护各游之利益,使得各安其所,又是各游彼此之间绞尽脑汁之事。

剖开流层,再加一游

企业谋利之道,一是节流一是开源,前者重在管理,后者重在经营。

企业管理之道,重在降低成本以及减少支出或花费。只要能协助其节流,就是对企业有利,若此利多,便可参与分享利益,此所以咨询服务业得以生存,赚取咨询服务费。

企业经营之道,重在创造附加价值,将产品卖个好价,为公司取得市场、谋得财源,让企业轻松赚钱。企业欲谋开辟财源,就得经营商机。经营商机之道,一由需求,一由供给。需求因时因势而变;供给因能因智,配合时与势而创造附加价值。

为产品创造附加价值,是役物之技。知物之性、识物之能、使物于用而用得其值,是役物之道,但其核心在于满足需求。役物的目的不在于创造产品,不在于无中生有以发明产品,若没有需求为导向,即使有发明、即使创造新品,也好比盲人摸象,看不到市场。

为企业创造附加价值,在产业的上、中、下游之间,再加入一游,则是经营的智慧。

若想剖开上、中、下三游的流层,再加入一游,必须知悉前后二游的状况,了解游与游之间相依相需又相互对立的微妙情势。上游业者会自视自己产品的价值高,会想卖得高价;下游业者会感觉自上游业者所购进的原料价格太高,影响自己的成本与获利能力。

介于这种双方互争其利,互相贬低彼此的需求和价值的状况下,欲插入一游,分一杯羹,则势必比上下二游更知物之用、更识物之能且更能增大物之值。其做法是提高产品之价,放大产品之值。

所谓提高产品之价,放大产品之值,就是提高下游进料之价,放大自身产品,也就是下游购进原料之值。

此时,原先的上游变为自身的上游,原先的下游,变为自身的下游,自己挤入一游而成为中游。

凭什么下游愿以较高的代价,向插入的一游购买产品?其中关键,主要在于利益的诱惑,也就是“有其值”。这种“值”,使得下游业者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自己的产品,或提供服务,或能以较高的售价卖出自己的产品,或能比较轻松、简单和快速地生产商品等等对下游有利的原因。

同类推荐
  • 高效能团队设计

    高效能团队设计

    随着当下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发现,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团队的方法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在新的经济形势之下,多数管理者都陷入了抓执行、带团队的困境:团队管理者用尽各种方法,却依然无法获得理想结果;员工每天非常努力,工作仍然没效率;竞争对手的新产品,新的“打法”不断出现,自己却手足无措……作者结合目前的经济形势,针对当下管理的困境,分析了大量企业和团队,研发出了新经济形势之下打造高效团队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模块化、系统化。通过本书,你将学会在新的经济形态下打造高效能团队的逻辑和方法。
  • 自媒体终极秘诀

    自媒体终极秘诀

    微信公众号、微博、个人电台、YY直播、QQ空间……你有多少个自媒体账号?你是否也曾希望,自媒体的粉丝能突破四位数?甚至,能用自己的自媒体赚钱,实现财务自由?刘阳先生的《自媒体终极秘诀》,可以让你的希望,不再仅仅是希望。自媒体是什么?如何运营自媒体?怎样用自媒体赚钱?《自媒体终极秘诀》从这三个角度入手,为读者答疑解惑。自媒体的定位,自媒体的内容制作要点,自媒体的推广,自媒体的品牌运营及维护,自媒体的赢利模式,自媒体的商业策略,自媒体的未来趋势……
  • 话到钱来:销售人员专业话术训练

    话到钱来:销售人员专业话术训练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销售同样产品与服务,成就却有天壤之别——排名前百分之二十的人员,总是包办了百分之八十的交易?答案是:他们运用了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成交秘诀。业务高手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懂得销售的艺术,其中的精髓正在于运用了成交的秘诀。
  • 舌尖上的蓝海

    舌尖上的蓝海

    海底捞你学不会,雕爷的启示,你一定能学会!这是一本手把手教你打造成功餐饮品牌的实战指南!这是一个移动互联时代传统企业转型020的破冰利器!这是一瓶用于品牌打造和营销号召力的万金油!这是一个企业定位和自我监督的成功蓝本!最关键,这是一本让你脑洞大开,突破自我的互联网时代思维重塑完全手册。总之,这是一本你非看不可的书!雕爷牛腩也许不是最赚钱的餐饮企业,但却是一个最能为今天无数想要拥抱互联网的企业提供借鉴的商业样本!
  • 犹太之商道

    犹太之商道

    如果说犹太人的事业,是企业,是金钱,是偏执狂们在创造着财富,那么托起当今犹太民族心灵中太阳和神的人,正是这些身价不凡的犹太商人、财富帝国里的金融企业明星,他们以其独特的成功商法,赚取利润的绝妙手段,巨额的资财,震撼着整个商业世界。今天,我们来研究犹太人精深奇特的经商之道,近乎偏执与狂热的犹太精神文化,第一流的情报意识,我们会发现,他们是如何占得先机、获取利润的,又是如何在经营之路上建立起了自己商业的霸权的。犹太商人是商人中的智者,更是商人中的魔鬼,他们能从零开始最终成为亿万级的富翁。
热门推荐
  • 江湖梦侣

    江湖梦侣

    有梦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中有大侠常一针。
  • 预约你的未来

    预约你的未来

    跩的要死的小子!第一次见面,她对父亲再婚对象的拖油瓶就只有“讨厌”二字,从来没有想过,在网上,他和她竟然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更加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对她说“喜欢”,天啊,虚伪的女生!第一次见面,他对母亲再婚对象的女儿没有好感,可是这个女孩,总是用不经意的话语撼动他冷漠的心,尽管她是姐姐,她是老师,那又怎样?他喜欢的人,绝对不会放她离开……
  • 夫人息怒:门主帮你虐渣渣

    夫人息怒:门主帮你虐渣渣

    一般人穿越都走上人生巅峰,不一般的人穿越直接疯癫!面对一穷二白的破草房,疯癫穿越者苏小小果断决定重操旧业!随着一场场盛世婚礼的出现,苏小小赚的盆满钵满,可这一赚却赚了这么多极品亲戚出来,看她一把菜刀在手,打遍天下欺她之狗。每天赚赚钱,虐虐渣,顺手捡个美骚年。一日,极品来找茬。苏小小怒摔,撸起衣袖正要开撕,某骚年脸颊通红,
  • 我的五百万呢

    我的五百万呢

    正文已完结~旧坑《钱途无量小魔妃》正在更新中,欢迎跳坑入职的第一天,高中不辞而别的同桌竟然成了自己的上司,更神奇的是,还要自己当他的女朋友?!以自己这么正直纯良无害的人,怎么可能会答应他?什么?是假的啊,还有钱赚,貌似也不错,那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你吧!可是为什么最后,我还是没有拿到我的500万!保守估计每天一更,大家看的开心就好。
  • 天降总裁:萌系甜妻

    天降总裁:萌系甜妻

    ——1v1双c宠文写虐剁手20岁的生日礼物是一个老公,叶以念表示,不接受!某男邪魅一笑,凑到她耳边低着声音道:“不接受?那老婆是想谈婚后恋爱嘛。”从此,叶以念每天都体验着心动的感觉以及……心肌梗塞的感觉。(不虐,男主不渣不拖拉不要脸不放弃死追女主。)
  • 知识分子的背叛

    知识分子的背叛

    《知识分子的背叛》是法国哲学家朱利安·班达的代表作,也是一本专门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世界名著。全书四章,集中讨论了“政治的时代”、“政治激情的本质”和“知识分子的背叛”等三大问题。这本书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因西方知识分子背叛“永恒的原则”去侍奉政治党派那些伪神,从谴责的角度重新估价他们这一倾向。他所谴责的那些背弃永恒真理的人,主要指法西斯分子。班达认为,知识分子首先应当忠于真理,否则知识分子生活的独立自主性便会被毁坏。
  • 唐末扛把子

    唐末扛把子

    注意:这个皇帝杀不死,并且还喜欢杀人,各位要小心了!二十一世纪理工宅男宋致穿到灭唐粱皇朱温身上,老皇帝身重数刀,奄奄一息,宋致以为这次玩脱了,谁知道一不小心自带无限复活技能点?!
  • 千里之外,欲罢之阁

    千里之外,欲罢之阁

    都说岁月弄人,其实岁月不光能弄人,连神仙都不会放过。三千年前的一场大难,引发了几双人的命运纠缠。千里的彷徨,钦原的无奈,遥止的不舍,千那的坚持,方倚的怨恨……而三千年后的大难,又会制造出怎样的爱恨纠葛?是清如的心伤还是六波的选择?是沮吴的彻悟亦或是斯斯的不悔?众人的情感帷幕有的在大难时偶然开始,有的在大难后悄然落幕……世间事不知如何而起,亦不知如何而落。饶是岁月匆匆,她依旧记得那日春日和风,你面朝湖畔负手而立的样子,不知年复一年沧海.
  • 再见,演讲焦虑

    再见,演讲焦虑

    一项调查显示:在演讲课上,75% 的学生有演讲焦虑的表现。该题材有广泛的潜在读者,市场需求量大。系统介绍公众演讲焦虑治疗的科普书和专业书目前在市场上是空白。本书深入浅出地、系统地介绍一门科学治疗技术。本书适用于团体治疗,也适用于个人治疗,属于短程治疗。本书的叙述结构和排版的特点:简洁易读、逻辑连贯、学练兼用。公众演讲焦虑是非广泛性社交焦虑中的特定症状之一。在心理学领域有成熟的治疗理论和方法。本书将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帮助有演讲焦虑的人控制公众演讲焦虑。李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企业培训师。就职于GE公司多个部分。
  • 金马奇案

    金马奇案

    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八月,武则天的病加重了。此时,一个重大问题摆在她的面前:那就是武周帝国的继承人,到底是立太子李显还是立侄子武三思?继承人之间互相争斗,大臣各投阵营,从内廷到外廷,由中央而至地方,乃至民间乡野……风萧萧、雨纷纷的天气,空中阴霾的暗云,就像要压到人的心里。此时,龙沧海的心情就像这阴雨的天气一样,灰暗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