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0700000002

第2章 胡雪岩小传(2)

左宗棠入驻杭州之后,有很多后事要处理,胡雪岩也成了他处理善后事宜的得力帮手,负责赈抚局,设立粥厂、难民局、善堂、义塾、医局,掩埋暴露野的尸骨及劝捐。

1865年农历的正月,左宗棠得支清廷的重用,调任闽浙总督。胡雪岩因为助他粮草,帮他处理过很多难题,左宗棠已经是离不开他了。于是他奏请同治皇帝调胡雪岩往福建,做他在闽“修明政事”的“治事之才”,结果得到了批准。从此开始了左宗棠与他的合作。

胡雪岩不光是只懂赚钱,他也帮清廷办了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1866年,他建议左宗棠在马尾设立船政局,左宗棠也正有此意,两人不谋而合,后来又得到了皇帝的批准。筹办之初,胡雪岩利用与法国人的已有关系,出面与法国人德克碑、日意格谈判,达成《船政事宜十条》,并一手经营出入款和局务。1868年1月,福州船政局正式开工,他可以说是有眼光的,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这件事办得倒也还算不错。也正是这件事情,加深了他对洋人的了解,为他以后与洋人打交道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1867年,因为西北边疆出现了回民叛乱,俄罗斯也伺机窥视我疆土,大力支持叛军首领阿古柏,清廷派了很多将领前去,都难以打败陕甘的回民军和捻军。于是,改派左宗棠。左宗棠还是离不开胡雪岩,叫他担任上海转运局委员,负责购运西洋军火,转运东南粮饷,协助左宗棠治疆。在左宗棠治疆这件事情上,胡雪岩也真是出了大力的功臣,要是没有他的支持和帮助,粮食饷银是不可能接济得上的。等左宗棠在陕甘地区扎下营盘,粮饷就告急。向地方行政长官催收,也是无果而终。为什么呢?西北连年征战,哪有种田的农民!哪有什么经济的积累呢?东南几省,刚从太平军的战乱中恢复,可以说是负饥民遍地,嗷嗷待哺,哪能抽出多少粮饷呢?整个清廷,财政早已是入不敷出,千疮百孔。唯一的办法,就是向洋人贷款,左宗棠和胡雪岩是明白人,心都想到一块去了。1867年4月,胡雪岩为左宗棠借到了第一笔洋款,为120万两。1868年,左宗棠粮饷再度告急,胡雪岩又向洋人给他借了100万两,这是第二笔。

1872年,左宗棠已进到甘肃,粮饷更是困难,有的士兵已经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虽是国家正规军,但衣衫褴褛,跟土匪的打扮差不了多少。这倒不是什么体面的问题,西北的冬天来得早,去得迟,往往都是零下二十几度,可以说是滴水成冰,左宗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幸好有这么一个胡雪岩可以依靠。8月,胡氏捐制的加厚加长棉衣两万件及他劝捐的棉衣裤8000件运交左宗棠西征军后路粮台。这年冬天,甘肃连降大雪,比前几年更加冷,这些冬服,无疑是雪中送炭!左宗棠在这件事情上,更是感激不尽。胡雪岩真是知他心,急他所急!

因为胡氏的这些表现,左宗棠又节节胜利,为感激胡雪岩,1873年,左宗棠上书皇帝,请求为胡雪岩的母亲赏匾,皇上因感激胡氏确实为西征做了大量的贡献,亦准奏。

1874年,胡雪岩在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亩,建起了胡庆余堂药厂。这胡庆余堂可是中国近代有名的药厂。当时曾有“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堂”,“不负重望,江南药王”之说,能与同仁堂平分秋色,并享誉“江南药王”之称,绝非一般药厂。第二年,胡雪岩做起了丝绸生意,也逐渐开始了他的实业生涯。

1875年,新疆阿古柏叛乱,清廷又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于次年出关西征。胡雪岩继续担任西往军驻上海转运局委员,承担购运西洋军火,筹借洋款的事务。12月12日,左宗棠致信胡雪岩要求速解洋枪洋炮以应前敌,并叫他帮助借洋债500万两。

第二年6月,胡雪岩从汇丰银行借到500万两银子,解了左宗棠粮饷之困。年底在余杭栖塘遭沉船事件,虽然保住了性命,却着实生了一场大病,左宗棠得知,亲自写信表示慰问,并希望他早日康复,“共措危局”。而且还上书光绪皇帝,高度评价了胡雪岩的功绩,要求皇上破格奖赏,赏胡穿黄马褂。皇帝也依言而准许。要知道,要不是有特殊的功劳和贡献,凭胡雪岩一个捐得的道员,如何有资格穿黄马褂呢?这之后,胡雪岩又为西征借过500多万两银子,可以说西北边防的巩固,胡雪岩的功劳,不比左宗棠麾下的大将逊色,在某种程度上,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1881年,胡雪岩开始陆续斥资收购上市新丝,以他的说法,是“鸟争一口食,人争一口气”,他开始向洋人叫板了。因不满外国人操纵中国的丝业,低价狠杀百姓,他开始以高出洋人的价钱收购生丝,到1883年,他投进去的银子达2000多万两!这年,恰好浙江当年气候不好,影响蚕桑生产,胡雪岩以为机会来了,就决定悉数收购本地生丝,又派人到外地去收购。他要与洋人一比高低,为中国商人出气,为黎民百姓图利。胡雪岩在没有发迹之时,也少不了仗着洋人,但他有了一定的实力,就自然地要考虑为本民族谋利益。这尽管有其商业利润的驱动,但的的确确有为民族利益抗争的一面。只可惜,这年意大利生丝丰收,消息灵通的都到意大利进货去了,而胡雪岩毕竟生处消息闭塞的中国,对这些情况全然不了解,结果囤丝达14万包,没法卖出。

这里面有些地方,需说与后人,胡雪岩消息不灵是一回事,而中国商界当时不团结又是另一回事,有些人喜欢窝里斗,这是有目共睹的。以胡雪岩此次与洋人的生丝大战为例,1881年时,洋人初时惧怕,曾派人找胡雪岩商议,愿意加价一千万两买他的丝,但胡雪岩非要加价一千二百万两才肯答应,结果没谈成。第二年,胡雪岩决定联合中国的几大商团共同来控制中国丝业,要让洋商一两也收不着,这样必然会听命于中国商人。但当时的那些商人,根本就无法组织起来,胡氏因上年收购生丝太多,已经没有那么多的钱来收丝了,结果中国的其他一些商人,唯利是图,跟着洋人低价收购,新丝几乎十之八九为外商所收。这样一来,胡雪岩的旧丝就倒了大霉了。1883年,胡雪岩更是日子难过。中法战争升级,法国人严查过往商船,到中国做生意的更是少之又少,这时候,胡托人去劝洋人买他的丝,洋人却只答应让他按八百万两银子的价才要。结果,胡雪岩因为资金周转不灵,又担心丝货变质,被迫低价脱售。胡雪岩也就这样开始破产。同年底,胡记阜康钱庄陆续倒闭,造成了近代史上最早也是最大的一次金融混乱。

第二年,清政府下令清查阜康钱庄在各地方的公私款项,下令革去胡雪岩江西候补道职衔。这段日子,左宗棠也出面保过他,两江总督曾国荃(曾国藩之第)也客观的评价胡雪岩借款接济西征的功劳,为他说好话。但这都没有办法,朝廷不下令盘查,整个江南的金融就乱套了。

胡雪岩现在可以说是四面楚歌,讨债的人排成了长队,他的最大的债权人——文煜,眼见胡氏破产了,心里着急,追讨最紧,文煜又有朝廷背景,最后,经左宗棠的同意,胡雪岩不得不以18万两的低价将价值数百万的胡庆余堂变卖与文煜。声名卓卓一时的胡氏家族,到此已经是山穷水尽,犹如大厦将倾!

1885年,胡雪岩的靠山左宗棠在福州去世,这对胡雪岩可以说是一个不祥的信号。左相在时,因胡氏是他的得力干将,也还有人碍着左相的面子,不敢将胡往死里整。但左宗棠一死,情形就产生了很大的变化。12月17日,户部尚书、军机大臣阎敬铭奏请将胡雪岩拿交刑部定罪,查抄胡氏的财产以报朝廷。等清政府的官员们来捉拿胡雪岩的时候,胡雪岩已于12月6日忧郁而死。

胡雪岩从学徒直到中国有名的官商,从红人到弃儿,历经人世艰辛。其发迹乃时事使然,其覆灭何尝又不是时事造就?胡雪岩从发家到中兴,都与官僚分不开。他一生中,既有商人唯利是图的一面,又有报效祖国,为民族利益争死争活的一面,他的衰落,自然与旧式商人眼界狭小有关,又与国运兴衰,外强入侵有关。从他的一生,我们将看到这样一个道理:商人的成败,与自身的才能、社会的多变、国运的兴衰都具有密切的关系。

同类推荐
  • 精准管理

    精准管理

    要想做一个好的管理者,首先要学会带好自己的队伍,队伍带好了,困扰管理者的一切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想要带好自己的队伍,首先就是得到下属的人心。要想赢得下属的人心,管理者,就应该对下属进行精准管理。从日常工作中的一点一滴入手,让下属感受到你的关怀和对他们的尊重,从精准管理出发,由点及面,从而让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好!
  • 家族企业传承之顶层设计

    家族企业传承之顶层设计

    本书是家族企业管理咨询知名专家郑敬普先生的力作,使其2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与心得总结。书中内容讲求实效,直指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的关键——如何将“富二代”打造成“少帅”。在本书中,作者总结自己辅导10余家企业制定接班人规划的实战经验,剖析大量真实案例,分享众多家族企业掌门人心得,提出了独特高效的少帅培养计划,帮助家族企业轻松破解传承的难点、要点。
  •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本书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工学结合规划教材。全书共有六个模块,包括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和财务分析等内容,并精心安排了一定量的训练与实践题,使财务管理的有关理论方法和相关实务操作的原理与方法有机地融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材可作为普通全日制高职高专、成人高等学校、本科院校的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五年制高职、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师生学习使用。
  • 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实训

    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实训

    本书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背景,内容涵盖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延伸到企业设立等相关领域。
  • 管理决定未来

    管理决定未来

    企业只有生存下去,才能创造利润,才能为社会作贡献,才能让全体员工与企业共享成功的喜悦。经济危机无处不在,一旦现身,就凸显出了很多企业的弱不禁风和渺小无奈,不少企业在动荡面前毫无还手之力,毫无选择余地。千万个企业不约而同陷入生与死的困局之中,令人猝不及防,显得触目惊心。
热门推荐
  • 美人历史系列之倾国倾城

    美人历史系列之倾国倾城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与李夫人的故事。
  • 清宫唱晚(完)

    清宫唱晚(完)

    如果穿越是真的,让我回到有你的时代,哪怕只为看你一眼...四爷:“记住……爱新觉罗家的人……是没有心的!”十三爷:“你的,我什么都要……就是不要同情!”十四爷:“连为你撑伞的资格都要剥夺吗?!”九爷:“看来,你低估了自己!”还有八爷,还有太子,还有十八……谁吻了谁的唇;谁牵了谁的手;谁对谁的情至死难休……
  • 第二块血迹

    第二块血迹

    一份有关国家的绝密文件不翼而飞,里面的内容一旦外泄,整个欧洲都会战火纷飞……首相亲自造访贝克街,力图挽回损失……紧张的国际局势一触即发……福尔摩斯能把失窃的文件找回来吗?神奇侦探这次可以力挽狂澜吗?
  • 为官有道

    为官有道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观览数千年来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风云人物,从中遴选出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事件270余例,从正面阐述为官者所应具备的修养德行,从反面来揭示为官者所应摒弃的歪风邪念。通过正反比照,彰显为官者应有的规范。
  • 年年孤叶迎春风

    年年孤叶迎春风

    二十年来坚持“一夫一妻无妾制”不动摇的苏夫人育有四个听话的好孩子:长女奉旨入宫,是为皇后殿下;长子刑部供职,是为国家高级公务员。就连爬树上墙无所不能的调皮次女也已安分出嫁。苏夫人向来不太注意世人的指指点点,但在这普遍认为“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的时代,她无法免俗地被大潮流熏染,开始为小女儿着急了。然而这位苏府千金虽长得与孪生姐姐分毫不差,性格脾气却完全不同。她尽得父亲苏太傅之真传,满腹的心计使她几乎千事不愁、万事不忧,又怎么会傻傻地被婚姻套住呢?于是她面向前来提亲的众家男子立下了一条基本要求:非自愿入赘者勿扰。直到某一天,来自远方的乘龙快婿亲手敲响了苏府的大门……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错误的喜剧

    错误的喜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时代的危机公关

    e时代的危机公关

    本书从相关企业应对危机的得与失中,和广大读者一起来探讨网络时代的危机公关应该如何应对。特别是在WEB2.0时代来临的时代,企业的危机公关系统也应该与时俱进,快速升级!在经过危机的锤炼后,练就更加矫健的翅膀,飞向更加高远的蓝天。
  • 游戏实习生

    游戏实习生

    游戏,真的有那么简单吗?^_^你觉得呢?或者说这真的是游戏吗?
  • 红尘名师

    红尘名师

    刘越刚毕业,在这城市里似乎有些混不下去收入微薄,女朋友也要离自己而去这时候,一个当公考讲师的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刘越迫不得已,走上了误人子弟的道路
  • 短笛

    短笛

    诗,是大自然的夜明珠,而语言文字只是夜幕,好让它更能显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