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7800000022

第22章 朝花夕拾(童年 记忆与绵延)(2)

多年之后,我一直对当初母亲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严酷地逼迫练琴而懊恼。因为若是那样,我如今可能也可以在众人面前自如地表演,赢得称赞和掌声。母亲说,是你自己选择了放弃,就要承担放弃带来的一切后果,当初我们是谈过的,你说你可以。为了弥补自己一时贪玩带来的悔恨,长大后几次主动找钢琴老师想要学琴,还花费不菲去请了个吉他老师教我吉他。虽然自己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反复练习,也没什么本事登峰造极。但我终于可以在琴键和琴弦上跳跃着手指,制造出尚且可以欣赏的音乐,也算作是对童年时放弃的一种补偿吧。

母亲说,如果你觉得不行,那么可以暂时放弃,直到可以。

八岁那年,学花样滑冰。当我一个月下来反复练习跳跃无果之后,却看见和我一起学滑冰的孩子极其轻松地掌握了这个动作,他们在冰场上像小鹿一样自如地跳跃,动作优美极了。后来我放弃了去冰上基地做专业训练的念头,老老实实回到课堂继续学习。当我知道自己需要通过加倍的训练才能勉强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便清楚自己不能擅长每件事,于是就将热爱却不擅长的事情当做永久的兴趣,选择不通过消磨光阴来期待成功。直到现在花样滑冰依然是我最爱的体育运动,花样滑冰比赛依旧是让我最为享受的比赛。

放弃了成为专业选手的机会而选择享受运动本身,也算是当初母亲允许我放弃电子琴带来的思考的余波吧。

执著与原谅

小时候特别羡慕那些拥有自行车的孩子们。他们的车被颜色装点得光彩夺目,无论是车前方的车筐,还是两侧的后视镜都精致极了。90年代初,儿童自行车还算是奢侈品。为了获得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我开始了我的计划。按照经验,只要想尽办法将爸妈带到我想要的东西前面,有意无意地,持续几周,那件物品大多会归我所有。这个方法屡试不爽,为我赢得了一大瓶高乐高、含在嘴里发射波波弹的波波枪、好看的发卡、还有内含各类搜集卡片的方便面……于是,只要看见街上有小朋友骑着或是推着自行车走过,我都会故意叫爸妈看。如此这般持续了一个月,我得到了一辆漂亮的自行车!

说起买东西,儿童向来是贪得无厌的。那时候不知是得了选择性恐惧症,还是天性使然,想要孩子从一大堆同类玩具中挑选出心仪的唯一是件太难的事情。

我至今还记得自己的第一块电子表上是一个端着木盆的小男孩。选择的原因是由于其他几款图案各自都有若干电子表,只有这个图案只剩下一块,因此而断定这款表与众不同。还有一块印着黑色企鹅的橡皮,背景是蓝白相间的纵向格纹,选择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我能够用少得可怜的词汇形容它的样子,好让柜台后的服务员帮忙把它拿给我。当时还没有超市,不能动手自选,连书店的书都摆放在柜台里,要售货员帮忙才能翻阅。我还有一个紫色的印戳,上面有三只分不清是什么动物的东西张牙舞爪。幼儿园的时候流行各类印戳,大家把它们印在脑门上和手背上臭美。当时选择这款印戳纯粹是因为其他印戳都是圆形的,只有它是正方形的,而且那些分不清是什么东西的生物格外喜感。事实上,无论想要买什么东西,想得何等迫切,都必须经过父母的许可才行。于是说服父母就成了重中之重。

母亲说:一次只能买想要东西中的一种。

四五岁,母亲把我从幼儿园接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卖扎头发的饰品的摊子。那时候虽然头发不长,却十分喜欢换着法子扎头发。我看中了一款带紫色小草帽的头绳,同时对旁边的几个爱不释手。母亲问我,喜欢哪个?我瞟了一眼琳琅满目的头绳,说,都喜欢。母亲当即很严肃地说,只能挑一个回家!之后,无论我买发卡,还是买零食,或者是买书,规矩照例是只能带一个回家,无论你多喜欢另一个,都要下定决心选择一个,唯一的一个。即便是买娃哈哈乳饮料,把整整一联带回家,也不能一次喝完。说服母亲满足我贪得无厌的要求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也因此经常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售货员,可以把全部所爱带回家。

时至今日,终于得知这背后的教育意义,或许是有意为之,或许就是一种洗练的常识。那就是人不可以轻轻松松、一次性得到全部想要得到的东西,无论是好看的花头绳还是日后的诸多魅惑性的事物。它们可能让你因为新奇和激动轻而易举地收入囊中,也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丧失魅力。除此之外,一旦我当初想要包揽全部所爱的贪欲一次次得逞,我一定会心安理得地坐享有那些原本不属于我的特权,然后由着性子恣意挥霍。

当时家中并不富裕,也没有什么额外开销的资金,我却可能会养成向人炫耀的毛病,把别人的劳作当做自己的成果耀武扬威;也可能将花销不菲的书束之高阁,使之蒙上灰尘,而不会珍惜那一本本由我自己单独争取来的阅读权利,更不会因为爱惜不得不反复阅读那些早已熟悉的故事,洗涤自己的浮躁和肤浅,安放自己的狂妄与无知。

父亲说:如果你不小心打碎了什么,记得道歉,但不必太过愧疚。

一次,我在玩耍的时候意外碰掉了柜子上摆放的瓷器。如果没记错的话,那大概是爸妈结婚时添置的玩意儿,用作装饰并不那么富裕的小家。当时因为害怕被责骂而慌乱不已,羞红了脸。正想要从地上把碎片捡起来的时候,爸妈闻声赶过来,收拾了那堆碎片。我则不知所措地站在一边等待责骂的降临。

父母并没有责骂我,甚至没有质问一句装饰品是怎么打碎的。我还记得他们笑着对我说,没关系的,打碎了可以再买,只要你不说谎就不必愧疚。大概在他们的理解里,孩子在犯错时产生的愧疚就是一种偿还。打碎瓷器本身是无可弥补的事情,为着一件无法还原的事情选择责备究竟不是什么高明的事情。从那时起,我知道犯错的不可避免,也明白犯错本身并不是不可原谅。我因为羞愧和恐惧体尝到的惊慌失措虽然在日后反复出现,但却都没有当时那般强烈。生活必经不是条绝路,总还是可以想办法弥补。当那些习惯体罚孩子的老师和父母坚守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时,他们其实打碎的是孩子原本无辜承受这一切的玻璃般的心。每当走在街上,看见凶神恶煞的大人以父母的名义当众呵斥自己的孩子时,都会想起那个被我不小心打碎的瓷器。它呵护了我的心。

母亲说:东西丢了不要紧,但是许诺不能忘。

小学的时候因为画画好被选作美术课代表,负责收同学们的绘画作品送到老师办公室,等老师打了分数再捧回班级发下去。小时候一向不擅长发号施令或是组织“人事”,最后笨手笨脚地弄丢了同学们辛辛苦苦画的美术作业。又因为害怕受人责怪就打算一直隐瞒下去直到被人发现。类似的事情不止一次地发生在我身上。我借来了同桌新买的尺子,后来弄丢了,也打算就此了事。

同桌是位快言快语的女生,却始终没好意思开口要回尺子。于是她采取了温婉的方式——给我写了一封信,想要我还她新买的格尺。那时候大概是忘性好到不可救药,连这封信也不知道夹在哪里而把整件事忘在脑后了。后来还是母亲在我的书包里发现了它。问清原委之后,母亲立即带我去买了一把印象中和那把丢掉的格尺一模一样的尺子,要我还给她的时候记得道歉。

我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认为不过是一把尺子,没什么要紧,况且我们还是好朋友,不还也罢。母亲说,想象一下你新买的东西被人借走不还,会是什么心情?记得弄丢尺子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许下的承诺和别人对你的期待。

的确,我们大多生活在他人的期待中,只是有的期待宏伟如云霞,有的渺小若格尺。因为害怕责难而选择逃避和搪塞,终究会降低别人投之于你的或大或小的期待。友情却恰恰建立在这种期待之上,你因此而失去的将是你原本享有的续借权以及他人对你的信任。

父亲说:你可以不去做你实在不擅长的事,但也不要把擅长的事作为炫耀。

小学的时候考试过后,孩子们都相互询问成绩借此炫耀自己的分数。其实大概那时候除了年轻,实在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资本。我有个只比我年长几个月的表姐,生性好动,因此没少挨打。一年级的期末考试后,拿了“双百分”(语文和数学),有些洋洋自得。母亲不许我在表姐面前炫耀,因为没什么可炫耀的,反而会招致表姐的挨打。那可真不是件容易事!原本打算张扬一番,如今只得悻悻地坐在一旁,还要避免因为带有自豪的神色而让整件事露馅。尤其是当表姐几乎是带着炫耀的语气说她考了两个90分的时候,忍耐让我心里直冒火!

小时候最不自在的事情就是和能歌善舞的姐姐站在一起,接受全家人的“检阅”。姐姐跳舞的时候动作协调极了,还能在垫子上做前滚翻。而我,无论练过多少遍还是徒劳,身体十分不协调,还时常摔跤!可能是因为太渴望那些被人注视、受到赞扬的时刻。一次为了向舅舅展示自己会做俯卧撑,我的手臂竟然脱了臼,只得在深夜里被母亲抱着一路嚎哭到医院,颜面丢尽。

当我失去了别人的注目(偏偏我从小又是个渴望被注视的人),就只能学会默默承受无人关注的日子,享受独自一人的孤独。这是我从小就习惯的生活状态,也是为什么我可以在书店的小角落蹲上一整天只为了让世界忘记自己,也让自己也忘记自己。

早教

而今想来,所谓的早教,真正带给我的,并不一定是早教广告上宣扬的智力开发的魔力。而是在最寂寞无助的幼儿年代,父母在你身边长久的陪伴。

他们帮助我,在童年的忧伤之谷,试着展开稚嫩的双翼。

上大学之后,每次抽空回家,母亲都会长久地盯着我,感叹:你小时候不过啤酒瓶子那么大。尽管那么小,母亲还是花了两天的时间才生下我。据说,当时的我像小猫一样叫着,哭声一下子就被其他健壮的嚎哭压过。阵痛到来之前,母亲还兴致勃勃地看女排比赛,没等到比赛结果就去了医院。当我从监护室被年轻的女护士抱出来的时候,父亲死死地盯着我,一边紧跟着护士,一边急急地叮嘱:可千万别和别的孩子弄混了呀。大约是因为重复的次数过多,让那个年轻的护士不胜其烦,抛下一句:你们家这个这么小,又是个女娃,谁稀罕要啊?老爸连忙接上一句:他们不要,我们还要呢!

父亲常跟人强调早教的重要性。谁也不知道他的理论来源究竟是什么,让他对孩子聪慧的假设做出如此坚定的回答。总之,唯一确信的是,他在我记事之前便付出种种辛苦,期望在我身上发现“早慧”的迹象。这种迹象最终究竟有没有被发现,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父亲一直指望着我与众不同,并时时为这种与众不同寻找哪怕微乎其微的证据。

不仅父亲痴迷早教,母亲也不甘示弱。怀我的时候,她时常把大号的收音机放在肚皮上,震耳欲聋的声音透过薄薄的肚皮进入狭窄的世界,说不好真的日后在我的脑海中长久地存活。只是大概因为当初音量过大,让我长大后对声音一直不甚敏感,甚至还对嘈杂和大音量的东西产生排斥和厌烦。母亲一直疑心是那段过分凶猛的早教弄坏了我的耳朵,并不时为此而自责。不过在我看来倒没什么大碍。对声音本身的不敏感与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超敏感一直默默潜伏在我的身体血肉之中,两者都暗示我必须全神贯注才能领会说话人的旨意,甚至不屑于选择一种乐器来表达自我。

六七岁的时候我甚至还幻想过有一天彻底失去听力,这样上学时就听不到老师的批评,读书的时候不必受到叨扰,可以完全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之中,那将会多么美妙!我在日记中用歪歪扭扭的用力的字体写:如果上帝想要夺走我的一种能力,我愿意选择失去听力。可当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可能会因此失掉诸多聆听夸赞和美妙的机会的时候,才不舍地放弃这个想法。大概是儿时的意愿免不了是根深蒂固的。于是时常在梦里,我什么都听不到,独自面对一片寂寥的大地,惶惶然。

除了音乐早教,母亲还坚持每天画年画。据说孕妇的意念和情绪会深深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对世界的基本看法。母亲就是本着这个原则不辞辛苦每天站在画板前画那些捧着鲤鱼笑嘻嘻的大胖娃娃的。后来她把自己的作品拿去参加画展和发表成册的时候,我已经快要出生。

或许,她一直将那本作品集当做是对我的到来的一个见面礼。这无疑是我收到过的最厚重最富情谊的礼物。每次欣赏那些色彩斑斓的画作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些对生命的神秘感的敬畏。

我无数次地想象着怀胎八月的母亲怎么捧着她的作品独自一人坐了一天的火车来到省城的出版社,想象着她怎样执着于手中的画笔和心中的意念创作出那些极具生命力的形象。

想想从那时开始,我就已经陪伴在她身边,感受着她心底沉淀的期许和历经的诸种不易。虽然一直不相信一个怀了孩子的母亲看见或是想象漂亮的孩子,就能生出一个同样漂亮的孩子。但如果说那些画作真的带给我什么的话,大概就是母亲对做这件事本身所怀抱的期待潜移默化地启迪了腹中的我。

它教会我执著。

同类推荐
  • 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大家小集:胡适集

    大家小集:胡适集

    现在这一本《大家小集:胡适集》主要只是他的一些自述性质的文字,让读者对他有一个最初步的了解,来引起读者读胡适的兴趣。
  • 云之美

    云之美

    《云之美》辑录了苗族诗人原嶂的一百余首诗歌,分云之美、情之美、悟之美、景之美四个部分。诗作题材广泛,诗思开阔,语言优美,时见哲思。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作者简介原嶂,本名熊荣元,苗族,1968年12月出生于中越边境一户贫困家庭。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传播学硕士,现供职于文山学院。曾做过中小学教师、共青团干事、政法干警、纪检干部、大学教师,历任丘北县纪委书记、常务副县长,富宁县县长、县委书记,文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出版有政论随笔集《感动》、诗集《云之心》。
  • 中华千年文萃:帝王将相论时事

    中华千年文萃:帝王将相论时事

    上溯伏羲,悠悠七千年;追源黄帝,漫漫五千载。这其中中国古代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智慧是举世而公认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知识的积淀,精深博大;其名著众多,汗牛充栋。而今天我们所要说的是这些传统文化的统治者帝王将相的智慧精华。
  • 独酌

    独酌

    此书遵循的是一个“醺”字。醺,微醉也,醺醺然,是一种幸福、乐观、忘我、没有烦事的境界,也是一个较为放开的世界。平日不敢说的不敢想的,此时可以放开了胸襟。说者痛快,听者忘我。
热门推荐
  • 绝色毒妃之冷面寒王傲娇宠

    绝色毒妃之冷面寒王傲娇宠

    她是来自二十二世纪毒药研究院的科学家,一手秘传的针法解世上无解之毒。她身怀高科技的解毒空间,竟然一朝被害,穿越到几千年前的夏州国。她是京城第一丑,母亲早逝,父亲无视,姐妹暗害,胆小低俗的墨府大小姐,死而回生后竟然性情大变。她为自己正名,为母亲报仇,为寻找身世的真相披荆斩棘……他是夏州国最神秘的战神楚王,容颜绝色却性情孤寒清冷。他不良于行,身染剧毒。可谁曾想明里毫无权势的楚王,暗里却挥手拨弄四国风雨。身负血海深仇不得报,身染蚀骨之毒不得解,谁才是他的救赎?第一丑和第一美碰在一起迸发出怎样的火花?爱与恨之间又产生了怎样的纠葛?那些不为人知的势力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墨灵犀:“天下与我只则其一!”白九夜:“天下归你,你,归我!”——墨灵犀真是欲哭无泪,这白九夜不是冰山么?不是冷清么?怎么面对她的时候这么厚颜无耻啊!而且还一本正经的厚颜无耻!——“王爷,王妃看中了一个龙玉甘草,五万两银子。”“买。”“王爷,王妃端详了一包不知名的种子,对方开价十万两黄金。”“买。”“王爷,王妃瞟了一眼奇珍楼门口的石狮子。”“买。”“王爷,石狮子是人家不卖啊,镇宅的。”“麻烦!把奇珍阁一起买下来。”啧啧楚王财大气粗啊!——“白九夜,爱与恨之间你总要做个选择。”“墨灵犀,爱而不能,恨而不舍,你告诉本王该如何选择?”“站在这苍穹之上,指点着万里山河,身旁却空无一人,白九夜,这就是你要的人生么?”“如果本王说是呢?”“寒渊一挥深情断,从此天涯各路人!”“如果本王说不是呢?”“比一场,胜者为王!”——本文美男云集但是1V1,男女主身心健康。男强,女也强,女主腹黑又逗逼,欢迎入坑,(づ ̄3 ̄)づ么么~
  • 二流作家

    二流作家

    肖骁刚出生没多久就对外界的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一点风吹草动他就会睁着眼睛看半天,稍微懂事一点的时候便对大人们口中的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心中默默许愿:自己写故事!无奈年纪太轻,识字有限,心有余而立不足。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已去近十年,高中时候的王子自觉文学修养已达一定境界,遂提笔构筑自己的“故事世界”,无奈,学业繁重,父母老师施压,故事实在无法继续写下去。但是,王子构筑的故事里,剧情只是起步,男女命运摇摆始终摆脱不得剧情的宿命,于是,一场来自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故事铺展开来......
  • 卿清我心

    卿清我心

    世间最美好的事就是你暗恋的人正好也喜欢你!
  • 只差一个谎言

    只差一个谎言

    东野圭吾最畅销系列“加贺探案集”在日本的销量已经突破900万册,数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由阿部宽等著名演员出演,反响热烈。作为“加贺探案集”迄今的短篇集,本书带来了5部短小精悍、回味绵长的短篇。为了掩盖谎言,就必须制造更大的谎言。这是东野圭吾在开篇中就挑明的核心主题。嫌疑人里有曾经耀眼的芭蕾舞明星,有为女儿的梦想奔波的单亲妈妈,也有曾经幸福的家庭主妇。
  • 璀璨巨星她美炸了

    璀璨巨星她美炸了

    一觉醒来,‘金牌’编剧夏橙成了即将登上偶像少女舞台的小胖妞。夏橙表示,不怕,我有美炸了系统。美美美,我要成为娱乐圈中的大美人!炸炸炸,我背靠一个世界的文娱作品!且看夏橙从偶像少女出道,最终成为超级巨星!只是……这位天王,你怎么总出现在我身边?!我才不要那么快成为天王嫂呢。
  • 青玉案之东风夜放花千树

    青玉案之东风夜放花千树

    她,出生在柳家,可因他,从古代穿越到现代。可他们的情结还未结开。这难道是宿命的安排?
  • 那个带天鹅项链的女孩

    那个带天鹅项链的女孩

    每个都曾经青春年少或者正在年轻,那些我们青春时毫无保留的付出与经历的心酸,即使在自己成年后也依然无法释怀,或心有不甘,或后悔连连,或潸然泪下。这个故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年少时的影子,在安静的闲暇时光,可以坐下来读读……
  • 我成了六界至尊

    我成了六界至尊

    【前方高能】她是三界最强者之一,她是三界最美之一,她高冷,还妖精,然而却遇到了秦浪,秦浪感叹一声,这个老婆是个坑啊!“这位姑娘请自重,我老婆在后面呢,不过……要不留个电话先。”“什么?你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打败天下无敌手?兄弟,你先回头看看。”无数强者追杀秦浪,秦浪猛然吸气,眼神一凝,满脸坚毅,怒吼一声:“媳妇,快来救我!”秦浪被大佬看上,从此走上了一条充满“爱”的修行之路,一路“爱意满满”,恐怖且爆笑。
  • 我在鬼灭开宗立派

    我在鬼灭开宗立派

    “鬼什么?”坐在躺椅上的浮丘一郍疑惑的问道。苇名一心的回答:“是鬼舞辻无惨,老师!”“哦,就是那个可男可女的鬼吗?”浮丘一郍拿起一旁的茶杯,抿了一口,懒散地问道。“是的,老师。他(她)突然间换了个性别,导致我一时间没能认出来!”苇名一心低着头,跪坐在榻榻米上。“你确定,你不是故意放她走的?”浮丘一郍狐疑地问道。
  • 全技能法神

    全技能法神

    游戏宅男意外来到剑与魔法的世界,身负系统技能,开始他装逼打脸、超凡入圣的热血旅程。“要和我比魔法?那好吧,看我的当麻之手!”“...................”要和我比拳术?北斗百裂拳..................啊哒哒哒;“...................”“那么比剑术...........吾为所持剑之骨,钢铁为身,而火焰为血.........此生即为“无限剑制”!”“尼玛,你确定你只是个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