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7800000031

第31章 朝花夕拾(童年 记忆与绵延)(11)

这个世界需要绚丽多彩,需要一些引领潮流的东西提起人们生活品质的兴趣。但是,总不该是因为这些额外的装饰而忽略了内容的充实。每当我看见一位衣着华丽外表光鲜的人言语不逊,甚至是举止粗野的时候,我为那些依旧认为这是美的人感到惋惜。

小学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影响。

大概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班级的一节音乐公开课,我忘记带音乐书和口琴了。恰好那天我戴着一个很漂亮的发卡上学。结果被年轻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成是“臭美”,“不知廉耻”。当时我哭得很厉害,小小的自尊心受伤了。后来由于停电,这堂公开课没上成。可是我却始终记得老师骂我时的愤怒的表情。那时候年纪小,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老师突然之间这么“恨”我。我以为只是因为那个漂亮发卡的缘故,所以亲手折断了那个很喜欢的发卡。

在接下来的学生时代,追求外表的标新立异始终是不被允许的。我们被要求穿同样的制服上学,不允许戴除了黑色之外的头饰,不许留超过肩膀的长发。小学的时候,要用一样的本子,甚至本皮全部要是白色的,坐姿都一样……这样的要求几乎已经成为习惯,很少有人有心情去反抗。很多年之后,才开始思考:到底有没有一个科学的答案和合理的解读证明,这样的管理是最好的——不是最高效的,而是最有利于我们身心发展的。我们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躲避标新立异的东西,而去追求近似和相同?什么时候开始明白环境是不允许你出众和展现自我的?以我个人来看,是从我们被这样要求开始。

回答一样的答案、写一样作文、一样的思维模式、一样的言行举止……这是不是说明,我们太过注重形式了,太希望一个看起来很引人注目的外表了?这个时候,当你看见一个贫瘠的山村路边竖立的光亮的标牌和宣传标语的时候,你还会惊讶么?

似乎最安全的事情莫过于表现得普通。人不应该期求通过外表的美赢得别人的好感。我甚至开始厌烦那些因为外表而忽视思想的人。其实,这些让我在追求外表的美和时尚方面,变得固执和保守。

现在来看,是不好的。

徐迟先生说得好:“做什么要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蝶最后也还是被售。”做什么要伪装内心,化作一面“冷墙”横亘在人们之间,最终还不是一样承受着冷漠的人情。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渐渐知道了那些你无法言明和简单判断的“关系”。有一些确实是你无法逾越的。无法抗争,只能忍受。因为情谊在中国,就是这层层叠叠网罗一样的关系,假如你剪断它们,一个特属于中国风土人情的社会体系就会轰然崩塌,最终剩下什么,就难以预料了。

为什么我们追求艺术、追求美的东西。在一个侧面,是因为它们的纯粹,它们的干净。有时候你欣赏一幅画、听一段音乐或是亲手创作一件艺术作品,你会觉得你的身心都沉浸在一种曼妙忘我的状态中,会一下子从一个普遍存在的评价体系中脱身,不在乎那些潜藏在生活中让你疲劳不已的规则和约束。其实在你欣赏艺术的时候,其实是在找回你自己。

我在去北京798艺术中心的时候,在一家商店里,看见一个卖着商品的男孩在一张自己揉皱了的纸上用铅笔涂抹着。他很专注,也不在乎周围来往的人群,似乎也忘记了自己卖东西的使命。在发觉我盯着他的时候,他很不好意思地把那张皱巴巴的纸盖起来,笑着说就是随便画画。我和他聊起来,他说是大学学设计的学生,假期来这里给师傅打工。

当时很是感动。因为从他专注作画的神情中,我读到了一种信念。

我们这个世界始终是存在一些评判是顽固的,全看你如何超越它。或者是侵略性地冲击这样的观念,或者是在这样的观念下保持平静的内心。两者都是需要勇气的。

我不止一次地问专业学美术的母亲,当初为什么没有让我坚持学画。四五岁起,我随母亲开始动笔学画,并曾经立志要做一名画家。母亲说,她自己是学美术的,她知道走这条路有多难。其实暗含的意思,就是学艺术的路没有其他更加“世俗”的路走得宽广和通畅。

可是这并不能妨碍我们去欣赏艺术,感知其中的美和永恒的东西。

这个世界的太多的东西都存在着伪装,包括人、事和真理。有的伪装是善意的、必须的,它很好地掩盖了食物本来的或狰狞或扭曲的模样,展现给人们美的一面。有的伪装则是我们需要去除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看得清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才不会误解很多既定的观念。质疑的价值在这个时候就得以体现了。

大学里,一位历史系的老师曾经同我语重心长地说,学历史,就是要从古人的兴衰成败中悟到现实生存环境中的道理。学历史,尤其需要一种质疑的态度。你会发现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史料记载竟然有时候时迥异的。这个时候比较是最好的方法,通过比照和自己既有的判断力,形成一个相对接近真相的体系。我们在这样的评价和判断过程中,就学会了成长。

这一番话让我受益颇多。

因为终于有人告诫我,不要仅仅去看一方面的观点,轻而易举地被一种观点左右自己的思想。我时常揣度这番话,发现我们常常生活在自认为正确的谎言里。我于是想起一位哲学老师在课堂上说,假如我们都在一艘巨轮上,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这艘巨轮马上沉没,可是船上的其他人都没有发觉,你会告诉他们么?他们会希望你告诉他们么?

真正的知识分子,就是在这样的挣扎中坚守自己的理想的。

德国社会学家沃尔夫·勒佩尼斯曾于1992年在法兰西学院发表名为《何谓欧洲知识分子》的演讲,他说:“知识分子就是在乌托邦里为自己留出一条出路的忧郁症患者,知识分子对世界不满,深感痛苦,由此滋生出乌托邦思想。乌托邦思想可以为他们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同时还具有驱散忧郁的功能。忧郁症和乌托邦是两个极端,欧洲知识分子的伟大和不幸就在于他们处于这两者之间。”我想,这同我的那位哲学老师所提出的假设是相契合的。

那些能够去除伪装的干扰,能够不服从于任何外界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约束的人,那些不为了任何一个群体而保持思想独立和精神自由的人,就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分子就是时代和社会的反叛者。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中,借《水浒传》中朝廷对好汉的招安表达对社会反叛者的评价:“反叛者也不应该是被当政者所赞扬,或者说‘收买’、‘收编’的。”“有的社会对反叛者是急欲除之而后快,有的社会则是把反叛者视为‘你’和‘我’互动所形成的推力,我想,后者是比前者可爱多了。”

当一个社会的舆论都倒向一面的时候,能够站在真理和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自我地思维的人,可以说就是这个社会的良知。敢于将这些思索开放给公众,引发更大范围内的讨论,敢于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说出真话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可贵。

从前我看事情,极容易就陷入一个极端中去。因为从小受到的传统的教育就是“非黑即白”的。我们称赞英雄,就忽略了他的缺点,甚至是刻意掩盖其性格上的缺陷。如果批判谁,很容易就抹杀了他全部的功劳。可是,当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有的杀人犯在家中侍奉自己的老父老母虔诚恭敬的神态,发现我们曾经弘扬的英雄也会犯很多错误的时候,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怀疑社会。

而且我们在对待或者评判他人的时候,应该将人和他所持有的观点力求客观地分隔开。比如,在我们批判一个人的观点的时候,不应该直接否认他作为人本身的价值;同样,在称赞他的观点的时候也不应该一同抬高这个人本身的人格。反过来亦然。我很羡慕20世纪初的那些知识分子,在大学的课堂上为了一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下了课之后还是很好的朋友。可是,现在的大学课堂上,很少能够看到这种因为学问和思想分歧的缘故争论的场面,于是也没有太多的头脑风暴一样的思维火花的迸发,少了很多做学问的虔诚。并不是说一定要争论才好,但是我们往往将人和他的观点联系得太紧密了,太容易混淆是非了。

之前的一位讲文学批评的老师曾经很严肃地告诫我们,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包括古典诗词,一定要将这些作品同作者分隔开来。研究作品虽然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对其作者的理解,研究作者的生活环境也对其作品有一定影响,但是一定不能将对作品和人的判断混淆。直到现在,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还没有很深入,我想我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体会,慢慢琢磨。

这个社会越来越宽容和理解,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征也越来越显著。从我父母那个年代的观点看来,有很多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在那个年代是不可以被理解和宽恕的。可事实就是这样,我们一直在飞速的变动中发展,也在变动中失掉了对对很多东西的珍惜和坚持。

身边也有一些人频繁地换着恋人,追求时尚奢侈的生活方式,盲目地推崇西方的某些价值观念。虽然从来都觉得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不便他人评说和干预的。每一种生活方式的背后都有一段渊源在,也不可贸然地批评或赞扬。但是,还是觉得,在一个过度商业化、娱乐化、低俗化的电视节目那里,在一个推崇金钱和权力的媒体主流价值观那里,已经不太多见对于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的专一和坚守了。

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对于它的具体内容的记忆有些模糊了,但其中有一句话始终在脑海里挥之不去。那句话说:“她是个幸福的女人。因为她有信仰。”这个社会到底该信什么?我们到底该信谁?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曾经同你亲密无间的恋人突然牵住了别人的手;发现那些曾经你最最信赖的朋友为了一些利益的东西背叛了你;发现以前信以为真的事情竟然是假的或者不存在的;发觉那些你曾经觉得永远不会改变的东西一点点都在改变着……而社会舆论里透露的却是对这样改变的默许。

你该相信谁?该信仰什么?

或许,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会帮助我们在枯燥的日子里坚持年轻时的梦想,在遭人误解或者是陷入尴尬境地的时候保守一点理想,即便是你的世界崩塌了一切可以依赖的东西的时候,也可以有一种叫信仰的圣物支撑着你的精神,让你心中还留有哪怕一点的光亮。

这个世界总是有光亮的。即便有那么一天你突然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黑暗了,那么你有可能就是那根依旧发着光的蜡烛。

对于我而言,我信仰爱,信仰生活。

2007年1月

(原名《由枯叶蝴蝶引发的联想》,选自《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年9月,有删改。)

同类推荐
  • 秦氏三兄弟

    秦氏三兄弟

    《秦氏三兄弟》讲述的是秦伯仁、秦仲义、秦叔礼三兄弟历经戊戌政变、辛亥革命、北伐、国共内战几个关键时期的不同命运。
  • 王小波散文(插图珍藏版)

    王小波散文(插图珍藏版)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〇〇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六种,作为第三辑出版。本丛书每册二十万字,另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 只有一个人生

    只有一个人生

    人生在世,无非孤身逆旅。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打动每一代年轻人的文字,周国平散文精选集全新亮相!周国平最认可的精选集之一,荟集周国平生活感悟类美文130余篇,温暖、真挚、动人。无论是对父亲离世的感伤、对故乡的复杂感情,还是对真性情的体悟,都更多流露周国平不为人知的感性一面。特别收录周国平撰写的人生寓言30则,折射人间百态。在喧闹的世界中,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拥有内心踏实而丰富的人生?
  • 选读余秋雨

    选读余秋雨

    本书是余秋雨最新亲自选定的各类重要作品选读及22卷本《秋雨合集》各卷内容导读,内附贾平凹、金庸等名家对余秋雨其人其文的评论,余秋雨部分作品手稿及自叙生平的七阕诗词书法作品,并有《秋雨合集》各卷提要、目录和重要版本书影及各种精彩照片,每册均有余秋雨亲笔签名。本书极具珍藏价值和纪念意义。
  • 小巷弯弯

    小巷弯弯

    小巷弯弯,作者魏惠玲。认识魏惠玲有几年了。第一次见她,好像是去郏县参加一个活动,她是以《时代报告》驻平顶山记者的身份参与其间的,让人惊讶于一个弱女子在一地的坚守。后来知道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奔流》杂志社的副主编。虽然属于圈内人,但是不常见,也就不能说很了解。她曾将自己的作品拿给我看,这才知晓她工作之余还有文学爱好。再后来她带来一部书稿,说看看能否写个序言。我不好拒绝,也不好答应,就此拖了下来。差不多两年过去,以为她的书早已出版,她却又把重新整理的书稿送来了,可见她的慎重。书稿显然有了增减,与先前那版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谁说我不能当班干部

    谁说我不能当班干部

    包哲是个身材瘦小的孩子,他有个梦想:当体育委员。可他连扳手腕都输给了班上的女生,成绩也不优秀,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没有及格过。班上的小霸王嘲笑他,力气小的“纸老虎”居然还想当体委?包哲很伤心,他觉得自己的梦想永远也无法实现。爸爸知道了儿子的烦恼,他告诉包哲,没有人能否定别人的梦想。如果你真的想,那就去做。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包哲觉得爸爸的话很有道理,他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并且用真心去帮助同学,最后在班委选举中,包哲能实现愿望,成了体育委员吗?
  • 百万理财系列套装(共10册)(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百万理财系列套装(共10册)(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百万理财系列》透过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故事,由老师、家长带领故事中的小学生理解一个个经济知识,让孩子学会理财、学会选择和安排。故事生动有趣,图文并茂,对于经济知识的讲解配有多张表格、图片,由浅入深,简单易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倾城的小时光

    倾城的小时光

    流言蜚语我不在乎,看见了你,找到了你们我很开心
  • 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

    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

    《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对气场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包括对气场的认识,强弱气场的分析,职场气场,生活气场,气场的挖掘与提升……不但帮助读者深刻地了解气场,而且可以使读者轻松快速地掌握如何打造强大气场的方法。通过对《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的学习,10天你就会打造出强大的气场,你的人生将因气场的改变而改变。
  • 上古魔神和黑暗世界

    上古魔神和黑暗世界

    几万年前的怪物突然从地心苏醒,那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的可怕怪物。然而这还没完,魔界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突然进攻,黑暗世界又将迎来腥风血雨。
  • 风筝怨

    风筝怨

    《风筝怨》从余光中先生千首诗歌中精选了100首,经过诗人的亲自审定。这本书出版于余先生90寿诞之时,是对诗人寿庆的一次隆重献礼。本书收录的相当数量的诗歌以前从未在大陆地区出版过,这次我们将其结集出版,也是为了让更多内地的诗友和文学爱好者一睹其风采。余先生为这部书籍的出版写了序言,我们也予以了完整收录。
  • 总裁大大离我远点

    总裁大大离我远点

    林夕在醉酒之后爬上一个男人的车子,然后对他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